1
|
“原典”的创建、叙事和流变:从《日寇在南京的大屠杀》开始的知识考古 |
张生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2
|
南京大屠杀历史创伤的影像化叙事分析 |
谢佳璇
董馨怡
彭炜琳
|
《视听界》
|
2024 |
0 |
|
3
|
后大屠杀时期金陵大学医院美籍员工的生活实态——基于美国档案的考察 |
张慧卿
|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
2024 |
0 |
|
4
|
华中日军宪兵与南京大屠杀 |
王萌
|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
2023 |
1
|
|
5
|
影像记忆的光亮——与曹海滨导演谈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创作 |
刘永昶
|
《视听界》
|
2023 |
2
|
|
6
|
笔谈:黑暗时期的道德影响力——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拉贝和他的朋友们 |
柯伟林
蓝道夫·特斯塔
托尼·孙
陈谦平
张生
姜良芹
王卫星
杨夏鸣
凌曦
托马斯·拉贝
吕凤悦(整理)
杨倩(整理)
|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
2023 |
0 |
|
7
|
文学书写:南京大屠杀历史的重要记忆空间 |
张谦芬
|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
2023 |
0 |
|
8
|
传记文学《南京大屠杀》的中国抗战精神书写 |
汪顺来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9
|
记忆的“情感”:南京大屠杀微博叙事的情感分析 |
黄顺铭
陈昭博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0
|
张纯如大屠杀书写中创伤的代际传递研究 |
刘之瑜
|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
2024 |
0 |
|
11
|
媒体话语下纪念性恐惧景观神圣性地理想象建构过程研究——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例 |
郑春晖
王祎
钱莉莉
|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2
|
言说历史的路径:美籍华人作家的“南京大屠杀”书写 |
周孟琪
|
《华文文学》
|
2023 |
0 |
|
13
|
“民族共同体”基础上的记忆书写——以南京大屠杀事件为例 |
刘薇妮
|
《东南传播》
|
2023 |
0 |
|
14
|
问题与方法:新世纪南京大屠杀文学书写 |
章颜
|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
2023 |
0 |
|
15
|
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建构——以《人民日报》南京大屠杀相关报道(1949-2022)为例 |
徐新浩
|
《东南传播》
|
2023 |
0 |
|
16
|
挖掘史料细节,还原历史真相--《南京大屠杀再添史料新证!亲历者回忆录手稿首度公开》采写的探索与思考 |
杨甜子
|
《城市党报研究》
|
2023 |
0 |
|
17
|
满铁档案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一组史料(续) |
张树纯
卢岳美
权方敏
李有春
|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6
|
|
18
|
近几年来国内南京大屠杀研究综述 |
张连红
许书宏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7
|
|
19
|
论南京大屠杀与当代民族忧患意识 |
何亦农
陆剑杰
朱成山
张连红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20
|
影像媒介叙事中的民族集体记忆建构--以四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为例 |
李娟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