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务报》内讧背后的学派与地域之争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惠荣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115-122,共8页
《时务报》在近代影响巨大,可以说是维新变法的一面旗帜。然而它未终结于保守势力的反对,却毁于汪康年与康门弟子之间的内讧。导致《时务报》内讧的关键因素虽然在于创办者诸人在管理权以及人事上的纷争,但学派与地域的分歧以及因此而... 《时务报》在近代影响巨大,可以说是维新变法的一面旗帜。然而它未终结于保守势力的反对,却毁于汪康年与康门弟子之间的内讧。导致《时务报》内讧的关键因素虽然在于创办者诸人在管理权以及人事上的纷争,但学派与地域的分歧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斗争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一,汪康年和梁启超的个人学术背景和学术倾向的差异,影响了彼此在政治上的合作。在《时务报》馆的康门弟子自始至终维护其师并宣扬孔子改制、春秋公羊说,这与并不信奉康门学说的汪康年诸人之间滋生意见,助长了彼此的矛盾。汪康年与康门弟子学术上的分歧虽然最初无碍于携手推进维新事业,但学术对立中产生的理论差异,却诱发了他们政治上的某种分野,人事与学术相纠缠,误解随之加深。其二,《时务报》创办伊始就存在地域因素。《时务报》的创办者和编辑大致来自两个不同地域,即浙江和广东。康门弟子和黄遵宪是粤籍,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较密切,汪康年兄弟与章太炎属浙籍。在汪康年和梁启超的矛盾中,黄遵宪始终支持后者。后来随着康门其他弟子陆续进入报馆后,党同伐异,门户色彩凸显,而门户观念又与地域结合在一起,引发更大的波折,最终导致了《时务报》的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务报》内讧 学派之争 地域之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