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明天》与新时期山东儿童文学经典化 |
毕文君
韩锋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从《明天》看鲁迅的民间理性书写 |
周凌颖
|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
|
2023 |
0 |
|
3
|
围绕鲁迅《明天》的一场心理批评论战——兼论施蛰存心理分析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
刘勇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4
|
周氏兄弟的翻译与创作之结合:以鲁迅《明天》与梭罗古勃《蜡烛》为例 |
彭明伟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5
|
施蛰存评论鲁迅小说《明天》一事的文献问题 |
张克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6
|
从《明天》和《祝福》中“寡妇”形象的塑造看鲁迅独特的创作心态 |
薛以伟
|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
2004 |
2
|
|
7
|
明天的希望在哪里?——鲁迅名作《明天》解读 |
余新明
|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2007 |
1
|
|
8
|
悲哀的推移——从《明天》、《祝福》谈鲁迅小说叙事的特点 |
彭明伟
|
《孝感学院学报》
|
2012 |
2
|
|
9
|
“古风”与《明天》——由抗战时期一次争议说起 |
杨姿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0
|
于黑暗世界透出一抹亮色——从鲁迅的小说《明天》到李时建的戏剧《小夜曲》 |
胡斌
张璐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0 |
|
11
|
邻里伦理与“自然之道”的隐喻——也论鲁迅的《明天》 |
龙永干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2
|
孤独、死亡与希望——再读鲁迅小说《明天》 |
刘人梦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14 |
1
|
|
13
|
鲁迅《明天》的精神分析学解读——与施蛰存先生对话 |
管冠生
|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1
|
|
14
|
唱给自己的安魂曲——鲁迅小说《明天》的再诠释 |
甘智钢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15
|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明天》中的生命伦理书写 |
王延博
|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16
|
从《明天》和《祝福》看鲁迅创作思想的演变 |
夏明菊
|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
1998 |
0 |
|
17
|
话剧《明天》的古典主义戏剧精神——专访导演任鸣 |
何桑
|
《当代戏剧》
|
2012 |
0 |
|
18
|
话剧《明天》在国家大剧院激情上演 |
本刊记者
|
《当代戏剧》
|
2013 |
0 |
|
19
|
基于历史现场、文本细读对鲁迅《明天》的再解读 |
赵蕾
|
《保定学院学报》
|
2022 |
0 |
|
20
|
《明天》对人工辅助生殖的生命伦理思考 |
吴轶群
|
《新乡学院学报》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