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献学视域下的《春在堂随笔》考略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宣 张桂兰 《图书馆学刊》 2015年第3期109-111,共3页
清代朴学大师俞樾,生平治学重在经、子、小学,宗法王念孙父子,大要在正句读、审字义、通古义假借,且能诗词,重视小说戏曲。其著述总编为《春在堂全书》,共约500卷。《春在堂随笔》是作者根据平日所作笔记整理而成,共10卷,大体按年代排... 清代朴学大师俞樾,生平治学重在经、子、小学,宗法王念孙父子,大要在正句读、审字义、通古义假借,且能诗词,重视小说戏曲。其著述总编为《春在堂全书》,共约500卷。《春在堂随笔》是作者根据平日所作笔记整理而成,共10卷,大体按年代排序。结合晚清文化和学术之思潮,首分10类,条分缕析了该书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揭橥了其在晚清杂著类笔记中的特殊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樾 《春在堂随笔》 文献学
下载PDF
皖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天长甘露饼史料钩沉
2
作者 李应青 程曦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25-27,共3页
"甘露饼"是我国南北多地手工生产的一种优质名细传统糕点,其起源甚早,传说始于三国时期,而"甘露饼"三字最早见于宋代,其后史料屡见记载。到了明清时期,"甘露饼"流行于宫廷和民间,在清代更成为人们相互馈... "甘露饼"是我国南北多地手工生产的一种优质名细传统糕点,其起源甚早,传说始于三国时期,而"甘露饼"三字最早见于宋代,其后史料屡见记载。到了明清时期,"甘露饼"流行于宫廷和民间,在清代更成为人们相互馈赠的佳品。清人俞樾在其笔记《春在堂随笔》中提及的天长"甘露饼",原名"孝子饼",产自安徽天长,其得名"甘露"虽迟至道光年间,却后来居上,在全国各地的"甘露饼"中最负盛名,被列入皖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饼 俞樾 《春在堂随笔》 天长
下载PDF
读书偶记
3
作者 高道一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呐喊·风波》 《春在堂随笔》 鲁迅 《春在堂随笔》 俞樾
下载PDF
东湖清梦绕烟霞
4
《风景名胜》 2009年第11期30-33,共4页
东湖之秀美,清代著名文人俞曲园在《春在堂随笔》中有记载:"杭州有西湖,台州有东湖。东湖之胜,小西湖也……"许多文人雅士都爱把东湖比作西湖,如清人郭风麟有诗云:"东湖好把西湖比,一笠空亭胜引人。"俞曲园游了湖心亭,竟击掌而问... 东湖之秀美,清代著名文人俞曲园在《春在堂随笔》中有记载:"杭州有西湖,台州有东湖。东湖之胜,小西湖也……"许多文人雅士都爱把东湖比作西湖,如清人郭风麟有诗云:"东湖好把西湖比,一笠空亭胜引人。"俞曲园游了湖心亭,竟击掌而问:"宜晴宜雨,比西湖第一楼何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湖 《春在堂随笔》 西湖 文人 记载 清人
下载PDF
玉牌构图与意境美
5
作者 翟倚卫 《上海工艺美术》 2011年第3期56-57,共2页
谈到意境,人们总是联想到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诸如明朱承爵在《存馀堂诗话》中写道:"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清俞樾的《春在堂随笔》卷二也有:"云栖修篁夹道,意境殊胜。",这些... 谈到意境,人们总是联想到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诸如明朱承爵在《存馀堂诗话》中写道:"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清俞樾的《春在堂随笔》卷二也有:"云栖修篁夹道,意境殊胜。",这些都是对意境的一种阐述。人们大都向往这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美,并且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挥发情感。诗人是通过诗句来传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美 《春在堂随笔》 构图 自然景象 文艺作品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诗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