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德镇陶录》成书刊行与翻译传播过程中的赞助现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富新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4-125,共2页
《景德镇陶录》的成书刊行是对古代景德镇陶瓷的工艺技术、生产方式、历史源流的科学理论总结。在国家利益的推动之下,西方国家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工商企业者、化学家、语言及文化学者、艺术家等亦对本书的翻译给予了各种形式的“... 《景德镇陶录》的成书刊行是对古代景德镇陶瓷的工艺技术、生产方式、历史源流的科学理论总结。在国家利益的推动之下,西方国家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工商企业者、化学家、语言及文化学者、艺术家等亦对本书的翻译给予了各种形式的“赞助”,但他们的赞助目的、动机、方式却有着明显的差别。总之,在各种赞助力量的作用之下,《景德镇陶录》所具有的价值才最终得以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陶录》 赞助 成书 翻译
下载PDF
中国科技典籍文本特点及外国译者的翻译策略研究——以《景德镇陶录》及其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卢军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81-91,共11页
向外国译者学习、研究他们的译本是中国译者提高翻译水平、更好地完成中国文化走出去历史使命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科技典籍外译需要跨越文化和时间的双重障碍,这双重障碍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在中国科技典籍的文本特点与译语读者的阅... 向外国译者学习、研究他们的译本是中国译者提高翻译水平、更好地完成中国文化走出去历史使命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科技典籍外译需要跨越文化和时间的双重障碍,这双重障碍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在中国科技典籍的文本特点与译语读者的阅读期待这一矛盾上,而译语读者的阅读期待与译者的翻译动机密切相关。《景德镇陶录》作为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代表之作,具有版本不一且编辑欠规范、术语众多且同义现象严重、喜用简称等文本特点,其英译者佘义在洞悉译语读者阅读期待的基础上,选择了异化策略及直译和副文本阐释相结合的翻译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中国科技典籍外译的上述矛盾。佘义的英译本受到西方读者的持续青睐,这表明"直译和副文本阐释"是中国科技典籍外译可资借鉴的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典籍 《景德镇陶录》 外国译者 翻译策略
下载PDF
《景德镇陶录》塞义英译本评析——以深度翻译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宁 黄秀云 《景德镇陶瓷》 2016年第2期9-12,共4页
本文从塞义的个人背景和《景德镇陶录》的外译状况两方面探讨了《景德镇陶录》塞义英译本的编纂成因,并从深度翻译的角度评析了该译本的编纂价值,对当前中国陶瓷典籍外译的具体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景德镇陶录》蓝浦 杰弗里·塞义 深度翻译 翻译价值
下载PDF
《景德镇陶录》儒莲法译本编译成因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宁 叶晓芬 《景德镇陶瓷》 2016年第4期3-5,共3页
本文从法国当时的社会背景、欧洲陶瓷生产发展的强烈需求和译者儒莲的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对该译本的编译成因作了初步探讨,也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中国陶瓷典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景德镇陶录》儒莲 瓷典籍 深度翻译 编译成因
下载PDF
《景德镇陶录》三种外译本评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俊 娜陈宁 《景德镇陶瓷》 2017年第3期4-6,共3页
《景德镇陶录》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是西方了解和认识景德镇制瓷技艺和生产历史的重要资料。本文对《景德镇陶录》的三种外译本作了简要评析。
关键词 《景德镇陶录》 外译本 深度翻译 价值评析
下载PDF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背景下中国科技典籍术语英译探微——以“景德镇陶录”英译本为例
6
作者 马文娟 《陶瓷》 CAS 2024年第5期154-155,175,共3页
《景德镇陶录》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景德镇陶瓷史专著,其内容涵盖了景德镇陶瓷生产的各个方面,为西方了解景德镇制瓷技艺和生产历史提供了详尽资料。书中包含了大量的陶瓷术语,其英译质量直接影响着该典籍的对外传播效果。笔者梳理... 《景德镇陶录》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景德镇陶瓷史专著,其内容涵盖了景德镇陶瓷生产的各个方面,为西方了解景德镇制瓷技艺和生产历史提供了详尽资料。书中包含了大量的陶瓷术语,其英译质量直接影响着该典籍的对外传播效果。笔者梳理了《景德镇陶录》的术语英译,详细分析了釉色和工序术语的翻译策略,并总结其优势与局限,为未来的科技典籍英译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典籍 术语英译 《景德镇陶录》 翻译策略
下载PDF
中国陶瓷典籍深度翻译的首次尝试——论《景德镇陶录》儒莲法译本的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宁 叶晓芬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61,共4页
法国汉学家斯塔尼斯拉斯·儒莲于1856年将中国陶瓷典籍《景德镇陶录》翻译成法文版本,并译其书名曰《中国陶瓷历史及其制作方法》,这是中国陶瓷典籍的第一部外译本,也是中国陶瓷典籍深度翻译的首次尝试。本文从深度翻译理论的角度... 法国汉学家斯塔尼斯拉斯·儒莲于1856年将中国陶瓷典籍《景德镇陶录》翻译成法文版本,并译其书名曰《中国陶瓷历史及其制作方法》,这是中国陶瓷典籍的第一部外译本,也是中国陶瓷典籍深度翻译的首次尝试。本文从深度翻译理论的角度评析了该译本的编纂价值,认为该译本尽管存在删减漏译、注释细节等方面的不足,但是其编排方式合理,内容涵盖丰富,注释方法得当,注释内容具有历史学、工艺学、文献学等诸多研究价值,在中国陶瓷典籍深度翻译实践中具有开拓性意义,即使在整个中外文化典籍深度翻译实践中,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陶录》 儒莲 瓷典籍 深度翻译 编纂价值
原文传递
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巧
8
作者 钟金烨 《地方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巧是一种通过砌窑、修窑、槎窑、抹泥等步骤最终打造出传统瓷窑的技艺,它是随着景德镇制瓷业发展逐渐形成的,于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制瓷以造窑为先,景德镇... 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巧是一种通过砌窑、修窑、槎窑、抹泥等步骤最终打造出传统瓷窑的技艺,它是随着景德镇制瓷业发展逐渐形成的,于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制瓷以造窑为先,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巧的历史通常被认为始于五代,发展于宋元,成熟于明清。据《景德镇陶录》记载,唐时景德镇便有两处瓷窑,分别为“陶窑”“霍窑”。至宋元时期,景德镇陶瓷业的繁荣推动了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的发展,在《江西陶瓷史》中有记载,“景德镇周围,遍布窑场。”此时,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主要是使用龙窑跟葫芦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霍窑 制瓷业 瓷窑 宋元时期 传统技艺 《景德镇陶录》 作坊
下载PDF
一部资料全面、编纂得当的大型类书——《中华大典·工业典·陶瓷与其他烧制品工业分典》评介
9
作者 范习加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1-103,共3页
李绍强教授编纂的《中华大典·工业典·陶瓷与其他烧制品工业分典》,系魏明孔教授主编的4000万字《工业典》九个分典之一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正式出版。《中华大典》是1992年开始启动的古籍整理项目,2006年被列为'十一... 李绍强教授编纂的《中华大典·工业典·陶瓷与其他烧制品工业分典》,系魏明孔教授主编的4000万字《工业典》九个分典之一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正式出版。《中华大典》是1992年开始启动的古籍整理项目,2006年被列为'十一五'国家重大工程出版规划之首,也是国家出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大典 《中华大典·工业典·瓷与其他烧制品工业分典》 《景德镇陶录》 《饮流斋说瓷》 御窑厂 千甓亭 后汉书 编纂者 清会典 李善长
原文传递
“广窑”释义——兼谈阳江窑、石湾窑
10
作者 王睿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9-205,共7页
本文拟从清末、民国时期文献,广窑传世品,相关窑址考古发掘等方面分析广窑产品的内涵和外延。广窑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内涵,有时候广窑代指的是广彩,有时候广窑代指的是广均(古籍中“均”和“钧”通用,文中两字的写法来自不同文献来源... 本文拟从清末、民国时期文献,广窑传世品,相关窑址考古发掘等方面分析广窑产品的内涵和外延。广窑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内涵,有时候广窑代指的是广彩,有时候广窑代指的是广均(古籍中“均”和“钧”通用,文中两字的写法来自不同文献来源)。广窑文献涉及的阳江窑和石湾窑都是广东的重要窑址,二者时代和产品风格多有不同。文献记载中的广窑产品产地还需要后续调查和发掘工作才能有所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窑 阳江窑 石湾窑 《景德镇陶录》 《匋雅》 《饮流斋说瓷》 《竹园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