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多芬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与第三乐章音乐分析
1
作者 武靖斐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5期83-85,共3页
《暴风雨》作为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的代表作品之一,显示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其将浪漫主义和英雄情怀融入古典主义之中,更多地将钢琴曲这一体裁交响化。愤怒、不满、忧郁等情绪都蕴含在作品之中,但仍是有秩序的而不是完全自由的状态,要... 《暴风雨》作为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的代表作品之一,显示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其将浪漫主义和英雄情怀融入古典主义之中,更多地将钢琴曲这一体裁交响化。愤怒、不满、忧郁等情绪都蕴含在作品之中,但仍是有秩序的而不是完全自由的状态,要想更好地诠释这首作品,需要演奏者对其音乐特点有透彻的把握和娴熟的演奏技术。本文将分析《暴风雨》第一乐章与第三乐章,结合作曲家生活的时代和人生处境,对演奏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以方便学习者对贝多芬作品的学习,并在演奏时更贴近原著想表达的意蕴,突出其独特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 《暴风雨 演奏
下载PDF
音乐作品中特色布局的魅力分析——以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
2
作者 张佳豪 《音乐世界》 2024年第4期49-52,共4页
贝多芬于1802年创作了《暴风雨奏鸣曲》,他在这部作品的第一乐章运用了对称性调性布局,大量色彩性的和声进行以及精心设计的曲式结构,形象地表现出“暴风雨”中焦躁不安的自己,生动地展现了自己的内心独白,极具戏剧性。作者旨在通过此文... 贝多芬于1802年创作了《暴风雨奏鸣曲》,他在这部作品的第一乐章运用了对称性调性布局,大量色彩性的和声进行以及精心设计的曲式结构,形象地表现出“暴风雨”中焦躁不安的自己,生动地展现了自己的内心独白,极具戏剧性。作者旨在通过此文,为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的研究者与演奏者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暴风雨奏鸣曲》 音乐分析
下载PDF
多元系统视角下《暴风雨》汉译模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葛颂 马滢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0-58,共9页
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翻译观认为翻译文学是文学动态多元系统不可分割的部分,翻译文学与特定文学存在此起彼伏的关系。玄幻主义戏剧《暴风雨》是英国文艺复兴巨匠莎士比亚晚期表达人文主义精神的巅峰之作,民国时期以来多位中国翻译家... 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翻译观认为翻译文学是文学动态多元系统不可分割的部分,翻译文学与特定文学存在此起彼伏的关系。玄幻主义戏剧《暴风雨》是英国文艺复兴巨匠莎士比亚晚期表达人文主义精神的巅峰之作,民国时期以来多位中国翻译家对其进行了汉译实践。本文研究朱生豪与方平《暴风雨》汉译本,对比两译本在多元系统视角下的翻译模式与策略选择的异同,并结合历史、文化与社会状况探求原因。研究发现,翻译文学在译入语文学中心位置时,朱生豪采取顺应《暴风雨》原剧本“文化意象”与“语言表达形式”的翻译模式,“以散文译莎”,创造性地发挥译者的主体性;相比之下,新中国成立后翻译文学退居边缘位置,方平运用更加符合中国本土文学的策略处理《暴风雨》中的“文化意象”与“表达方式”,“以诗译莎”,也保留了原作文体特色。动态的多元系统很大程度上体现出译者对翻译模式的倾向与选择,同时,译者并不完全受多元系统制约,而是在具体社会背景中创造性地进行翻译实践。多元系统框架中对不同版本译著的阐释,有助于深刻挖掘经典译文的多维度时代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系统 《暴风雨》汉译本 翻译模式
下载PDF
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的艺术特征及演奏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秦春雨 卜莉 《当代音乐》 2023年第12期128-130,共3页
贝多芬在古典音乐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其作品及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在当时也可谓“独步天下”。他作品表达常常带有面对命运无常的勇气,旋律变化从混乱走向有序,音乐从痛苦走向和谐。这种苦中作乐的思想以及对稳定秩序的向往和中国传统文... 贝多芬在古典音乐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其作品及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在当时也可谓“独步天下”。他作品表达常常带有面对命运无常的勇气,旋律变化从混乱走向有序,音乐从痛苦走向和谐。这种苦中作乐的思想以及对稳定秩序的向往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因而贝多芬奏鸣曲在国内甚至全世界一直是钢琴演奏者通往专业道路的必学曲目。本文以贝多芬中期创作作品《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对其曲式结构及演奏技巧进行基础分析,有利于艺术审美者以不同的视角接纳贝多芬这一作品的美感,从而完成在接受美学意义下的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 艺术特征 演奏分析
下载PDF
论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的时空体建构
5
作者 遇美娜 王钢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4-39,共6页
莎士比亚晚期创作的《暴风雨》具有时空体建构特征。从时间维度来看,荒岛上的时间体现出独特的时间观念,时间被赋予了决定与救赎意义;从空间维度来看,荒岛作为一个理想的精神场所,是对不同维度空间的象征,指向的是伊甸园、审判中的天堂... 莎士比亚晚期创作的《暴风雨》具有时空体建构特征。从时间维度来看,荒岛上的时间体现出独特的时间观念,时间被赋予了决定与救赎意义;从空间维度来看,荒岛作为一个理想的精神场所,是对不同维度空间的象征,指向的是伊甸园、审判中的天堂与神圣的上帝之国。荒岛的时间在末世来临的“新天新地”中圆满终结,呈现出神圣寓所中爱与和谐的永恒人间图景,这种宇宙终末论的时空体构建体现了莎士比亚在时空模式下对时代危机化解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风雨 时空体 末世
下载PDF
解剖术与地图学的辉映——《暴风雨》的权力肢解与空间重构策略
6
作者 和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77-88,共12页
解剖术与地图学的共生乃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至关重要的时代议题。在西方传统宇宙论与新兴人文主义思潮的双重观照及规约下,二者的有机融合影响了彼时哲学、文学、绘画等诸多领域的概念生成及其知识组织模式。具体到戏剧领域,则演化为人体... 解剖术与地图学的共生乃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至关重要的时代议题。在西方传统宇宙论与新兴人文主义思潮的双重观照及规约下,二者的有机融合影响了彼时哲学、文学、绘画等诸多领域的概念生成及其知识组织模式。具体到戏剧领域,则演化为人体结构探索及地理空间征服上一组交相辉映的空间符码,但其阐释潜力并未得到莎学界重视。本文以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传奇剧《暴风雨》为例,探究在文艺复兴“国王二体论”(The King’s Two Bodies)及其变体“女王二体论”(The Queen’s Two Bodies)的身体诗学映射下,人体解剖与地图隐喻的交融所蕴藏的深刻戏剧寓意。研究表明,《暴风雨》中土著凯列班所倡导的权力肢解策略与前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力推的空间重构范式既彼此对立,又在“海岛”这一隐性政治体的空间归属及署名权限的关键议题上互为镜像、殊途同归,从而一道在未被早期现代欧洲制图师画笔标识的乌托邦式地理空间里演绎了一出兼具科学身体实验意蕴与基于传统基督教圣体-圣餐类比的道德说教母题的空间生产范式操演。其意义在于,在被誉为莎翁“诗的遗嘱”的《暴风雨》里,上述两种权力建构模式的碰撞不仅见证了詹姆士一世时期当政策略的分合转型历程,还构建了区域地图学向世界总图示迁移的空间意识以及地理大发现时代英格兰由内转外的扩张期待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风雨 解剖术 地图学 权力
下载PDF
自由帝国的魔哥士、巴德与酒鬼:论《暴风雨》中的凯尔特-加勒比想象
7
作者 高卫泉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3年第2期340-351,共12页
莎士比亚《暴风雨》的创作资源,除同时期与殖民加勒比的历险相关的文献以外,还包括不列颠凯尔特谱系学文献,后者为加勒比想象的开展提供了文化政治语码:普洛斯帕罗这一英格兰詹姆斯一世的替身与《霍林谢德编年史》中凯尔特王魔哥士一样... 莎士比亚《暴风雨》的创作资源,除同时期与殖民加勒比的历险相关的文献以外,还包括不列颠凯尔特谱系学文献,后者为加勒比想象的开展提供了文化政治语码:普洛斯帕罗这一英格兰詹姆斯一世的替身与《霍林谢德编年史》中凯尔特王魔哥士一样,均是法术之王;加勒比荒岛的第一代土著爱丽儿与不列颠土著凯尔特人一样,共享一套“巴德”歌唱传统;谋反的斯蒂番诺与不列颠反叛的凯尔特人一样,均有酗酒的特征。《暴风雨》中的凯尔特-加勒比想象不仅迎合了英格兰詹姆斯一世欲借由子女联姻扩大英吉利之欧陆势力的帝国希冀,更召唤了英帝国日后应对殖民统治中的暴风骤雨时所采用的自由帝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暴风雨 凯尔特 加勒比 自由帝国
下载PDF
莎剧《暴风雨》中作为境遇性生存经验的宽恕
8
作者 陈如 陈伊琳 《外语教育研究》 2023年第4期42-49,共8页
作为莎剧《暴风雨》的关键要素,宽恕以境遇性的姿态出现,开启了对于人性不确定性的深度讨论。从三个方面探讨普洛斯彼罗作为境遇性生存经验的宽恕行为:首先,从宽恕的先决条件出发,分析人性如何统摄神性与魔性的对决,以非现成(vorhanden... 作为莎剧《暴风雨》的关键要素,宽恕以境遇性的姿态出现,开启了对于人性不确定性的深度讨论。从三个方面探讨普洛斯彼罗作为境遇性生存经验的宽恕行为:首先,从宽恕的先决条件出发,分析人性如何统摄神性与魔性的对决,以非现成(vorhanden)的良知呼唤为宽恕奠定基础;其次,围绕宽恕的生发过程,解析人文主义精神如何调和理性与感性的交互,以非规律的自由意志厘定宽恕的基本结构;最后,聚焦宽恕的连锁反应,剖析思想实验如何呈现理想与现实的博弈,以非确定的理解悬置拓宽宽恕的伦理考量。据此,通过对宽恕行为的解析以深化关于生命不可预测、人性不可设规的伦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风雨 莎士比亚 宽恕 人性
下载PDF
浅谈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剧里剧外呈现的教化态度
9
作者 戴融融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11期12-15,共4页
“作者……并通过它向舞台、向观众、向自己不平静的心境告别。”[1]这是D.A.斯道弗对戏剧《暴风雨》的评价。《暴风雨》作为莎士比亚创作晚期的一部传奇剧,它宽容而浪漫,作者用他的艺术表现来总结自己的思想变化,结合王朝复辟时期的舞... “作者……并通过它向舞台、向观众、向自己不平静的心境告别。”[1]这是D.A.斯道弗对戏剧《暴风雨》的评价。《暴风雨》作为莎士比亚创作晚期的一部传奇剧,它宽容而浪漫,作者用他的艺术表现来总结自己的思想变化,结合王朝复辟时期的舞台特色,“满足喜欢浪漫的观众对传奇的喜好”[2]。但《暴风雨》经久不衰绝非只是因为简单地捕捉到观众变化的审美情趣,笔者认为,这或许更是因为,即使到了创作晚期,莎士比亚仍然在持续地对观众发起温柔的叩问--什么是最好的道德和教化?教化下,我们又该怎样生活?他在叩问中实现对观众的又一次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风雨 莎士比亚戏剧 教化 传奇剧 观众
下载PDF
“合作社”“新学堂”“劝业会”——论李劼人《暴风雨前》的民族国家想象
10
作者 余梦成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3年第1期35-41,共7页
“民族国家”作为“想象的共同体”,是近代文人一直思考的中心问题。长期以来,“民族国家”这一概念以抽象的形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对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现代国家的建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相比晚清以前的知识群体,“五四”以降的知识分子... “民族国家”作为“想象的共同体”,是近代文人一直思考的中心问题。长期以来,“民族国家”这一概念以抽象的形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对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现代国家的建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相比晚清以前的知识群体,“五四”以降的知识分子的“民族国家”意识更为高涨,带有更多“民族主义”色彩。伴随历史的纵深发展,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意义更为深化,不再局限于纯粹的“族群”“国别”叙事。李劼人的《暴风雨前》,通过在战争与维新中成长起来的知识群体的塑造,广阔地描绘了特定历史时期觉醒青年对于现实社会的要求以及付诸的行动,极具现代民族国家的成长因素与文化特质,对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带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人 《暴风雨前》 民族国家 想象的共同体
下载PDF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演奏技巧不同版本的对比研究——以第一乐章为例
11
作者 张茵 《文存阅刊》 2023年第16期58-61,共4页
虽然贝多芬奏鸣曲有众多版本,但就当前而言,在众多版本中认为最具权威代表的主要为以下几个版本:最新 Barry Cooper 版本、Henle 版本和 Schnabel 版本。贝多芬 d 小调奏鸣曲,本文以《暴风雨》作品为代表,比较三个版本间的不同差异。结... 虽然贝多芬奏鸣曲有众多版本,但就当前而言,在众多版本中认为最具权威代表的主要为以下几个版本:最新 Barry Cooper 版本、Henle 版本和 Schnabel 版本。贝多芬 d 小调奏鸣曲,本文以《暴风雨》作品为代表,比较三个版本间的不同差异。结合贝多芬演奏风格及钢琴创作,对各编译版本进行比较,寻找出版本间的异同之处,选择最佳编订版本,不但能让演奏者在钢琴演奏时更流畅,而且能使演奏意图与作者创作意图更贴近,为观众呈现更精彩的演奏,还能为广大演奏者提供乐谱选择上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暴风雨 演奏技巧 版本对比
下载PDF
论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片段的表演艺术诠释
12
作者 韩雨 《黄河之声》 2023年第15期110-114,共5页
执笔于1802年的《暴风雨》奏鸣曲,是音乐家贝多芬艺术创作的第17首奏鸣曲。这正是他身体和信念危机四伏的时刻,也是他痛楚不堪的一年,但他从未向命运屈服。耳病侵袭、精神紊乱、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幻想等等复杂的情绪全都融入该曲的创... 执笔于1802年的《暴风雨》奏鸣曲,是音乐家贝多芬艺术创作的第17首奏鸣曲。这正是他身体和信念危机四伏的时刻,也是他痛楚不堪的一年,但他从未向命运屈服。耳病侵袭、精神紊乱、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幻想等等复杂的情绪全都融入该曲的创作全过程中,这首展现的精神内涵也与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暴风雨》^(①)相关,都是讲述主人公一生与坎坷的命运作斗争的经历。本文通过对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进行诠释,旨在给业界内音乐学习者提供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暴风雨 奏鸣曲 表演艺术 演奏诠释
下载PDF
《暴风雨》——莎士比亚后殖民解读的一个个案 被引量:15
13
作者 华泉坤 张浩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46-52,共7页
本文着力从后殖民的角度 ,重新探讨莎士比亚最后一部伟大浪漫传奇剧《暴风雨》的现实文本意义。围绕种族、性别、他者等后殖民关键词 ,就剧中故事发生地的历史依据所体现的殖民主义象征意义、剧中代表人物蕴涵的殖民话语中东方主义思维... 本文着力从后殖民的角度 ,重新探讨莎士比亚最后一部伟大浪漫传奇剧《暴风雨》的现实文本意义。围绕种族、性别、他者等后殖民关键词 ,就剧中故事发生地的历史依据所体现的殖民主义象征意义、剧中代表人物蕴涵的殖民话语中东方主义思维方式、被歪曲表征的被殖民者形象、后殖民语境下被殖民者的悲哀四个层面探讨《暴风雨》的殖民主义主题。揭示了普洛斯彼罗代表的西方传统人文主义虚伪的一面 ,指出它在殖民时代所蕴涵的殖民者的霸权本质 ,透视了凯利班象征的被压抑的被扭曲的“东方世界”的文化起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风雨 性别 种族 他者 东方主义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理论视阈下的《暴风雨》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坚 杨仁敬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45,共5页
随着20世纪60年代解构主义理论的兴起,特别是伴随着福柯和萨义德思想的传播,学者们开始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对莎士比亚的剧作进行阐释。文章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了《暴风雨》中普洛斯帕罗和他的两位他者凯力班和爱丽尔的关系,认为本剧现... 随着20世纪60年代解构主义理论的兴起,特别是伴随着福柯和萨义德思想的传播,学者们开始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对莎士比亚的剧作进行阐释。文章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了《暴风雨》中普洛斯帕罗和他的两位他者凯力班和爱丽尔的关系,认为本剧现实地展现了当时英国的殖民扩张的历史真实,凯力班和爱丽尔是莎士比亚创造的典型的早期他者的形象;普洛斯帕罗和爱丽尔的关系是殖民者和其代理人的关系,通过爱丽尔,普洛斯帕罗方能实现对小岛的统治;他和凯力班的关系则是典型的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压迫与被压迫、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暴风雨 后殖民主义 他者
下载PDF
“人类是多么美丽!”——《暴风雨》的主题思想与象征意义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忠祥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29,共7页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晚期剧作中引人关注的名著,通常被莎评家誉为戏剧诗人的传奇剧的代表作。本文从生态美学视角并结合伦理学批评理论,论证此剧的主题和象征意义。《暴风雨》通过普洛斯彼罗其人其事所展示的"主旋律",突出...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晚期剧作中引人关注的名著,通常被莎评家誉为戏剧诗人的传奇剧的代表作。本文从生态美学视角并结合伦理学批评理论,论证此剧的主题和象征意义。《暴风雨》通过普洛斯彼罗其人其事所展示的"主旋律",突出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期待:通过优化人性、提升道德的教育,祛除假丑恶,普及真善美,构建人人幸福的"理想之国"。剧中许多象征性的画面所显示的天地万象共存共荣,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的理想,不仅有其历史认知价值,而且颇富超越时空的审美意义。细读精思《暴风雨》,追溯戏剧诗人文艺创作的"心路历程",鉴赏其寓意深刻的象征意义:这是人类走向全面和谐的"深绿色之路"。这种绿色是富有永恒生命力的"未来色",莎士比亚文艺创作的魅力因此而日新月异,青春长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暴风雨 主题思想 象征意义 生态美学 伦理学批评
下载PDF
普洛斯彼罗的魔法和凯列班的诉求——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暴风雨》 被引量:9
16
作者 段方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0-65,共6页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反映了1 7世纪初英国开始争夺海上殖民霸权的现实,既塑造了普洛斯彼罗这个在宗主国处境十分狼狈,而在殖民地却能呼风唤雨的西方父权政治形象,又塑造了凯列班这个貌似妖魔但又在智力、见识、情感上优于某些白人的独...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反映了1 7世纪初英国开始争夺海上殖民霸权的现实,既塑造了普洛斯彼罗这个在宗主国处境十分狼狈,而在殖民地却能呼风唤雨的西方父权政治形象,又塑造了凯列班这个貌似妖魔但又在智力、见识、情感上优于某些白人的独特的原住民形象。普洛斯彼罗法术的本质是殖民暴力,但这种暴虐并没有摧垮凯列班的精神:他总是积极主动、有策略地反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暴风雨 殖民暴力 后殖民主义 戏剧文学 文学评论 英国
下载PDF
《暴风雨》的后殖民解读与挪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虹 焦敏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97,共5页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在后殖民批评中被看作是殖民主义寓言,其中普洛士帕罗和卡力班分别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象征。这个批评视角的形成与加勒比海地区原殖民地作家对《暴风雨》所进行的解读和挪用具有前因后果的关系。文章一方面从加...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在后殖民批评中被看作是殖民主义寓言,其中普洛士帕罗和卡力班分别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象征。这个批评视角的形成与加勒比海地区原殖民地作家对《暴风雨》所进行的解读和挪用具有前因后果的关系。文章一方面从加勒比海地区作家莱明、雷塔马、塞萨尔等人的作品中,看殖民地作家在反抗殖民主义、寻找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如何对《暴风雨》和西方学者的研究加以挪用,另一方面回到莎士比亚原著,寻找使挪用成为可能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暴风雨 加勒比海作家 挪用 后殖民主义
下载PDF
从殖民主义到后殖民主义的双重空间——对莎士比亚《暴风雨》的两种解读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伟民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55,共4页
从前殖民与后殖民的角度解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使我们得到了大体相同的结论。从殖民压迫与后殖民出发使我们看到了《暴风雨》中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但前者突出的是阶级、民族之间的斗争,后者突出的是话语状态。二者具有渊源关系。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殖民主义 莎士比亚 《暴风雨
下载PDF
反讽、象征与女性意识——评凯特·肖帮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变故》和《暴风雨》 被引量:14
19
作者 孙胜忠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5期95-98,共4页
本文通过对凯特·肖帮著名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变故>和<暴风雨>的细致解读,深入探讨了反讽和象征等表现手法在其小说中的运用,指出张扬女性意识是作者一贯的艺术倾向.
关键词 反讽 象征 女性意识 评凯特·肖帮 短篇小说 《一小时的变故》 《暴风雨
下载PDF
《暴风雨》后的沉思:海洋文学概念探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段汉武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5-19,139,共6页
当下关于海洋文学的概念,存在着同义反复、晦涩难懂、意义不定的多重误区。结合英国文学的开山之作——《暴风雨》,对这些概念进行分析与探究,认为海洋文学应该是以海洋为背景或以海洋为叙述对象或直接描述航海行为以及通过描写海岛生... 当下关于海洋文学的概念,存在着同义反复、晦涩难懂、意义不定的多重误区。结合英国文学的开山之作——《暴风雨》,对这些概念进行分析与探究,认为海洋文学应该是以海洋为背景或以海洋为叙述对象或直接描述航海行为以及通过描写海岛生活来反映海洋、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海洋关系的文学作品。无论从《暴风雨》的剧本情节与叙述背景,还是从其的主题表现来看,《暴风雨》皆属于海洋文学的经典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风雨 海洋文学 概念探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