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藤蔓或是玫瑰?——从心理学“自我暗示”看《最后一片常春藤叶》
1
作者 郗正清 《纳税》 2017年第22期179-179,共1页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具有"欧亨利式结尾"的代表作,作者运用小说中的各种象征意向对人物心理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本文运用心理学中的"自我暗示",对小说中"常春藤叶"这一意向...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具有"欧亨利式结尾"的代表作,作者运用小说中的各种象征意向对人物心理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本文运用心理学中的"自我暗示",对小说中"常春藤叶"这一意向进行分析,试图说明作者选用"常春藤叶"这一意向的用意及心理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后一片常春藤叶》 象征意向 积极自我暗示
下载PDF
在期待中促进自主——以《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教学为例
2
作者 张倩 《语文教学之友》 2017年第3期12-13,共2页
高中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如今很多地方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逐渐演化为“伪自主”“被自主”,极大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为例,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促进学生真正的自主。
关键词 自主学习 最后一常春藤 教学
下载PDF
于无声处听惊雷——浅析《最后一片藤叶》的细节描写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粤钦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48-148,F003,共2页
《最后一片藤叶》是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代表作 ,其最为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令人赞叹的欧·亨利式结尾。本文从细节的角度出发 ,力求分析出细节在该作品中的作用 :或为作品背景做铺垫的 ;或表现人物情感和心理活动的 ;或是渲染... 《最后一片藤叶》是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代表作 ,其最为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令人赞叹的欧·亨利式结尾。本文从细节的角度出发 ,力求分析出细节在该作品中的作用 :或为作品背景做铺垫的 ;或表现人物情感和心理活动的 ;或是渲染作品氛围的 ,这些细节描写相互关联 ,是构成作品艺术表现力和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后一片叶》 欧·亨利 美国 细节描写 人物情感 心理活动
下载PDF
论《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叙事反讽 被引量:1
4
作者 薛海兵 《文教资料》 2011年第9期34-35,共2页
作为叙事性文本,《最后的常春藤叶》成功运用叙事反讽艺术,通过绝望/希望、绝情/温情、道德/艺术等悖论元素形成了强大的叙事张力,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为艺术而生"之艺术精神的无比崇尚。从言语反讽、情境反讽和结构反讽三个层面深入分... 作为叙事性文本,《最后的常春藤叶》成功运用叙事反讽艺术,通过绝望/希望、绝情/温情、道德/艺术等悖论元素形成了强大的叙事张力,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为艺术而生"之艺术精神的无比崇尚。从言语反讽、情境反讽和结构反讽三个层面深入分析文本,读者能够比较清晰地透视作者隐藏于文本深处的叙事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最后常春藤叶》 叙事反讽 艺术精神 悖论
下载PDF
简析美国作家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常青藤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希宝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07-409,共3页
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描写了美国社会底层三个萍水相逢、饥寒交迫的穷画家,在辗转挣扎中相濡以沫的人间真情,突出了主人公老贝尔曼舍己救人的老画家形象。重点探讨了该作品的诗情画意的美学价值,分析了... 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描写了美国社会底层三个萍水相逢、饥寒交迫的穷画家,在辗转挣扎中相濡以沫的人间真情,突出了主人公老贝尔曼舍己救人的老画家形象。重点探讨了该作品的诗情画意的美学价值,分析了作品的主人公、小说的三个矛盾冲突和独特的结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篇小说 《最后一片常青藤叶》 欧·享利 美国
下载PDF
《最后一片藤叶》写作风格解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晓红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X期35-36,共2页
欧·亨利被称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在构思上独特精巧,叙述上诙谐风趣,结尾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传世之作,本文主要探讨这篇小说所体现的写作风格。一、题目的设计独特且具有新意小说的题目朴实无... 欧·亨利被称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在构思上独特精巧,叙述上诙谐风趣,结尾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传世之作,本文主要探讨这篇小说所体现的写作风格。一、题目的设计独特且具有新意小说的题目朴实无华,似是随手拈来,但又让人觉得非常独特、有新意,不禁思忖其深意。从整体架构来说,这样别开生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风格 贝尔曼 画家 美术家 欧·亨利式结尾 《最后一片叶》
下载PDF
人性之美——简析欧·亨利作品《最后一片藤叶》 被引量:5
7
作者 范月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09年第3期158-159,共2页
欧·亨利是20世纪初美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其出色的篇章当属描写社会底层人物的作品。其笔下的主人公虽生活贫穷、遭遇坎坷,但都有着伟大的抱负和自我牺牲精神,在患难与共的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最后一片藤叶》描写的是生... 欧·亨利是20世纪初美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其出色的篇章当属描写社会底层人物的作品。其笔下的主人公虽生活贫穷、遭遇坎坷,但都有着伟大的抱负和自我牺牲精神,在患难与共的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最后一片藤叶》描写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3位穷画家——少女琼西、苏和老贝尔门的故事。琼西身患肺炎,放弃了生存希望,认为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落下之时就是自己生命终结之刻。苏精心护理、照顾她;而老贝尔门为了让琼西恢复生的希望,不畏严寒,连夜画了一片常春藤叶。琼西看到不落的叶子,有了生的希望,而老贝尔门却因天寒受冻加上年老体衰感染肺炎,不治而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亨利 《最后一片叶》 人性
下载PDF
《最后的常春藤叶》之三美
8
作者 丁文杰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第14期321-322,共2页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著名短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讲述了在华盛顿贫民窟里三位贫民艺术家如何互帮互助、相濡以沫的真情故事。小说篇幅虽小,不到5000字的内容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中,两位年轻画家之...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著名短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讲述了在华盛顿贫民窟里三位贫民艺术家如何互帮互助、相濡以沫的真情故事。小说篇幅虽小,不到5000字的内容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中,两位年轻画家之间的浓浓友谊、老贝尔曼先生舍身助人的奉献精神无不打动着读者;巧妙的构思,欧·亨利式的结局,使其有别于其他小说故事。由此看来,故事虽短小精湛,却洋溢着美的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后常春藤叶》 无言之美 构思之美 人性之美
下载PDF
高尚的结局与矫情的人物——从《最后的常春藤叶》重识欧·亨利
9
作者 潘幸龙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8年第1期88-91,共4页
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曾被评论界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因其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而在我国广为传读。但以现代的观点对其作品《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人物细节描写进行审视,可以发现虽然其巧妙构思... 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曾被评论界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因其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而在我国广为传读。但以现代的观点对其作品《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人物细节描写进行审视,可以发现虽然其巧妙构思为其作品增添了可读性,但他的意外的结局常常得依赖于某种偶然性,加上他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小资情调的欣赏这一审美情趣上的缺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亨利 《最后常春藤叶》 矫情 小资情调
下载PDF
《最后一片藤叶》叙事语言解析
10
作者 黄金花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Z期27-28,共2页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颇有深度,语言直白,构思巧妙。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藤叶》综合运用了第三人称限知和全知视角、叙事意念的正向和反向发展以及简化的叙事模式,展现了小说的叙事主题,歌...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颇有深度,语言直白,构思巧妙。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藤叶》综合运用了第三人称限知和全知视角、叙事意念的正向和反向发展以及简化的叙事模式,展现了小说的叙事主题,歌颂了人性美。[1]本文主要从叙事角度出发,解析《最后一片藤叶》的语言,以期为读者赏析小说提供参考。一、叙事视角《最后一片藤叶》的叙事视角包括内聚焦和外聚焦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后一片叶》 画家 第三人称 全知视角 美术家 贝尔曼 欧·亨利 小说情节 叙事视角 读者
下载PDF
《最后一片藤叶》的创作特色
11
作者 周慧颖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年第9期113-114,共2页
《最后一片藤叶》是欧.亨利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讲述了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故事,却让我们从普通人的身上看到了美好的心灵和人性的光辉,也使得我们被小说所散发的艺术魅力所折服。其创作特色是:欲扬先抑的人物刻画手法;对小人物的... 《最后一片藤叶》是欧.亨利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讲述了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故事,却让我们从普通人的身上看到了美好的心灵和人性的光辉,也使得我们被小说所散发的艺术魅力所折服。其创作特色是:欲扬先抑的人物刻画手法;对小人物的真实描写;精心的艺术铺垫和虚实并重的巧妙构思;独具特色的幽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亨利 短篇小说 《最后一片叶》 创作特色
下载PDF
追求“实用简约”的课堂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
12
作者 杨扬 《课外语文(下)》 2016年第9期157-157,共1页
教学的简约,就是要设定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以自然朴实的教学来追求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的实用,就在于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使学生在课堂上具有丰厚的词语积累、娴熟的语言运用和缜密的阅读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和精神... 教学的简约,就是要设定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以自然朴实的教学来追求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的实用,就在于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使学生在课堂上具有丰厚的词语积累、娴熟的语言运用和缜密的阅读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和精神生命的成长.本文以《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相关内容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实用简约 《最后常春藤叶》
下载PDF
《最后一片藤叶》多重主题探究
13
作者 周旭荣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7年第10期45-46,共2页
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最后的藤叶》,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作品构思精巧,语言诙谐隽永.是一篇短篇小说的佳作。特别是本文的主题.给读者留下了十分广阔的思考空间。
关键词 《最后一片叶》 主题探究 短篇小说 《语文》 小说家 苏教版 高中
下载PDF
文似看山不喜平——说说《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叙事艺术
14
作者 卢钰 《新世纪智能》 2019年第3期23-26,共4页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专题'珍爱生命'第二板块'陨落与升华'的第一篇文章。它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讲述了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他人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灯...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专题'珍爱生命'第二板块'陨落与升华'的第一篇文章。它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讲述了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他人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灯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的友谊以及贝尔曼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教材编写者将这篇小说放在'珍爱生命'这个专题里面,希望能引发同学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启示同学们学会珍爱生命,乐观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春藤 艺术家 贝尔曼 欧·亨利式结尾 最后一 珍爱生命 叙事艺术
下载PDF
《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学习方案
15
作者 黄超 《学子(理论版)》 2011年第10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常春藤 学习方案 分角色朗读 最后一 于勒 欧·亨利 自然段落 活下去 文中 贝尔曼
下载PDF
从《最后的常春藤叶》看阅读发现与架构
16
作者 宋翔森 《课外语文(下)》 2015年第12期241-241,共1页
以《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例,通过纷纭的主人公之辨,旨在探讨小说阅读与教学中的肯綮——思想内涵和人文审美挖掘。文学是人学,人性、灵魂构成作品的正确的价值判断与整体性衡量。反映在课堂教学上,不同的学生会选择不同的人物来完成... 以《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例,通过纷纭的主人公之辨,旨在探讨小说阅读与教学中的肯綮——思想内涵和人文审美挖掘。文学是人学,人性、灵魂构成作品的正确的价值判断与整体性衡量。反映在课堂教学上,不同的学生会选择不同的人物来完成自己所理解的作品内涵,并从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兴趣点出发,来确定这是“谁的故事”。于是,课堂阅读学习的架构就自然而然展现出全新的态势,从而怡化学生的性情,涵养其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后常春藤 思想 发现
下载PDF
含泪的微笑--浅析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写作风格
17
作者 李苏潼 《神州》 2018年第4期12-14,共3页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为世人留下了《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本文从他的代表作品《最后的常春藤叶》入手,探究欧·亨利的幽默写作风格.这种被称为“含泪的微笑”的写作风格,既与作...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为世人留下了《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本文从他的代表作品《最后的常春藤叶》入手,探究欧·亨利的幽默写作风格.这种被称为“含泪的微笑”的写作风格,既与作家坎坷传奇的个人经历相关,同时也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现实相关.环境的烘托渲染、拟人的修辞手法、线索的重复出现、精巧的细节描写、词语的误用、出人意料的结尾,作家娴熟地运用-系列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作品的独特风格,留下了持久的艺术魅力.本文对《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写作风格进行分析,来进一步理解其作品的文学主题与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亨利 《最后常春藤叶》 幽默 艺术手法
下载PDF
格林尼治村真的“古色古香”吗——《最后的常春藤叶》中一处翻译质疑
18
作者 欧阳炜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18年第3期28-29,共2页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中的《最后的常春藤叶》,选用的是王永年先生的译文。译者将“quaint”翻译为“古色古香”,但联系上下文看,此处译为“陈旧古怪”更为妥帖。
关键词 《最后常春藤叶》 翻译 教材质疑
下载PDF
杂交水稻最后三片叶判断方法研究
19
作者 黄德社 舒原 +4 位作者 黄牡林 唐启勤 舒友林 梁亚平 张清学 《上海农业科技》 1996年第2期16-18,共3页
作者于1982~1994年对37个杂交水稻组合和杂交制种亲本品种的观察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植株外观形态特征双零叶、葫芦叶和伸长叶枕距是判断杂交水稻最后3片叶的依据。在最后3片叶生长期间,4个伸长节间的杂交组合和杂交制种母本品种,出现双... 作者于1982~1994年对37个杂交水稻组合和杂交制种亲本品种的观察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植株外观形态特征双零叶、葫芦叶和伸长叶枕距是判断杂交水稻最后3片叶的依据。在最后3片叶生长期间,4个伸长节间的杂交组合和杂交制种母本品种,出现双零叶、2片葫芦叶和3个伸长叶枕距;5个伸长节间的杂交组合和制种父本品种,出现3片葫芦叶和4个伸长叶枕距;6个伸长节间的杂交组合和制种父本品种,伴随最后4片叶生长出现4片葫芦叶和5个伸长叶枕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制种亲本 形态 最后3
下载PDF
写以见绌读以知困——以《最后的常春藤叶》学习活动设计为例
20
作者 沈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3期78-80,共3页
"学习‘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个任务要达到的目标是提升‘审美体验’。"[1]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常常被理解成以阅读积累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但事实上,写作与阅读是互为因果的,两者互相作用能够提升审美体验。皮亚杰曾提出同... "学习‘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个任务要达到的目标是提升‘审美体验’。"[1]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常常被理解成以阅读积累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但事实上,写作与阅读是互为因果的,两者互相作用能够提升审美体验。皮亚杰曾提出同化、顺应、平衡是审美接受的三个阶段,审美体验的发生有赖于这三方面的能力。本设计以此为据,以《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例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积累 学习活动设计 《最后常春藤叶》 审美体验 审美接受 皮亚杰 阅读与写作 进行探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