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列举助词“什么的”的历时来源及形成机制
1
作者 李思旭 《昭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5-60,共6页
在数量上可以是1至5项不等,可以是各级语法单位,列举项内部的连接形式多种多样。列举助词“什么的”在民国产生,其形成机制是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即:表列举的构式“什么×”与构式“×的”发生概念叠加,进而构式整合为构式“什... 在数量上可以是1至5项不等,可以是各级语法单位,列举项内部的连接形式多种多样。列举助词“什么的”在民国产生,其形成机制是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即:表列举的构式“什么×”与构式“×的”发生概念叠加,进而构式整合为构式“什么×的”;夹在中间的成分×前移,从而形成“×什么的”,后置的“什么的”发生词汇化形成三音节列举助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举助词 什么的” 框式列举构式 概念叠加
下载PDF
扎实的史料与精湛的评价——评《为什么是滕子京》
2
作者 余三定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4-136,共3页
黄军建的《为什么是滕子京》全面具体地还原了滕子京不平凡的一生,用现代的眼光、开阔的视野对有关滕子京的史实做出了恰当的评点和评价,文字自然、晓畅、简洁,富有抒情意味,富有感染力。
关键词 《为什么是滕子京》 还原一生 恰当的评点 富有感染力
下载PDF
有什么不一定用什么
3
《共产党员》 2008年第2期32-32,共1页
计划经济时代,我们是给什么吃什么,发什么用什么,自己没什么选择,自然多多益善。自从物质变得丰富起来以后,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多,但贫乏岁月带来的习惯依然故我。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散文 作品赏析 《有什么不一定用什么》
下载PDF
“什么叫X”的语用否定用法
4
作者 李广瑜 段琼 李洋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0,共9页
语用否定式“什么叫X”用于否定话语表达方式的适宜性,言谈交际中具体表现为对不足量表达方式、消极表态表达方式、道义要求表达方式、疑问表达方式、指称表达方式或预设相关表达方式的称引反驳。基于客观事实的修正、示证,基于主观经... 语用否定式“什么叫X”用于否定话语表达方式的适宜性,言谈交际中具体表现为对不足量表达方式、消极表态表达方式、道义要求表达方式、疑问表达方式、指称表达方式或预设相关表达方式的称引反驳。基于客观事实的修正、示证,基于主观经验或立场的求证、表态,常常表征为语用否定式“什么叫X”所在话轮的话轮构建单位,与语用否定式“什么叫X”所否定的不同类型的话语表达方式呈现出规律性对应,体现出交际诉求在话轮构建中的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么叫X” 语用否定用法 话轮交替 话轮构建
下载PDF
历史视域下邓小平两个“丝毫不是什么夸张”重要论断及其影响
5
作者 祝彦 闫明达 +1 位作者 唐仁焕 李雨西 《观察与思考》 2024年第11期111-118,共8页
面对改革开放前期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邓小平提出了两个“丝毫不是什么夸张”重要论断:“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这也丝毫不是什么夸张。”在这一重要历史转折时期,中国... 面对改革开放前期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邓小平提出了两个“丝毫不是什么夸张”重要论断:“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这也丝毫不是什么夸张。”在这一重要历史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准确把握两个“丝毫不是什么夸张”重要论断的精髓要义,作出了第二个历史决议,统一了思想,为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重温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正确树立党史观,加深对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丝毫不是什么夸张 历史决议 历史认同
下载PDF
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与未来战略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毛春合 夏柏林 杜凯钰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党的二十大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辉煌和十年伟大变革历史起点上召开的盛会,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能力和实践成效的检验和总结。报告凝结硕果,得益于坚持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党的二十大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辉煌和十年伟大变革历史起点上召开的盛会,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能力和实践成效的检验和总结。报告凝结硕果,得益于坚持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报告思想深刻,内涵丰富,透视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与成效显著性,阐释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内在机理,成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什么 人民至上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凭什么”的语义演变及其主观化
7
作者 张斌 王林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39,共6页
现代汉语中,“凭什么”由介词“凭”后加疑问代词“什么”固化而来。在语用推理、相邻句位、和谐变换机制的作用下,其语义演变经历由最初的“凭借什么”义,到固化表达“质疑、不满”义,且进一步衍生出表抱怨、斥责、安慰、委屈、不满、... 现代汉语中,“凭什么”由介词“凭”后加疑问代词“什么”固化而来。在语用推理、相邻句位、和谐变换机制的作用下,其语义演变经历由最初的“凭借什么”义,到固化表达“质疑、不满”义,且进一步衍生出表抱怨、斥责、安慰、委屈、不满、抗议、辩解等语义内涵,并最终演变成为一个反预期话语标记。与此同时,由于受到“结构成分压制”和“反预期语境促发”双重因素的影响,从而促使其主观化程度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凭什么 语义演变 主观化 演变机制
下载PDF
从否定到轻说——以“没什么”为例
8
作者 李宇涵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5,共11页
轻说就是把事情往小里、轻里、低里说,本质是言者为降低听者对事件的重视程度而实施的一种言语行为。完整的轻说语篇由主题事件、轻说标记、轻说理据构成,该行为的核心要素是“影响力”,实施条件遵循一系列语用规律。“没什么”用来否... 轻说就是把事情往小里、轻里、低里说,本质是言者为降低听者对事件的重视程度而实施的一种言语行为。完整的轻说语篇由主题事件、轻说标记、轻说理据构成,该行为的核心要素是“影响力”,实施条件遵循一系列语用规律。“没什么”用来否定事物的存在或事件的发生,当被否定的对象由概念域转移到心理域时,言谈中心从对量或质的否定转向对重要性的否定,轻说功能由此浮现,除了表达言者的主观性,还对听者具有语力。当听者表达出明显的意外情感时,言者可通过轻说行为达到反意外的目的,促使“没什么”的意义在该语境中发生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什么 否定 轻说 预期 影响
下载PDF
以编定教:教什么?怎么教?为何教?——以《庖丁解牛》为例
9
作者 左高超 《学语文》 2024年第5期48-51,共4页
按照教材的编者意图和编写体例组织课堂教学,可以有效避免教学内容失当、教学同质化、低质化等现象的产生。在统编教材体系之下,“教什么”主要取决于教材的编者意图,在教材编者意图的指导之下侧重文本“言语内容”,吃透“这一篇”;“... 按照教材的编者意图和编写体例组织课堂教学,可以有效避免教学内容失当、教学同质化、低质化等现象的产生。在统编教材体系之下,“教什么”主要取决于教材的编者意图,在教材编者意图的指导之下侧重文本“言语内容”,吃透“这一篇”;“怎么教”则主要受教材编写体例的影响,在文本组元特点的影响下侧重文本“言语形式”,读懂“这一类”;“为何教”则要充分考虑单元人文主题的价值诉求,结合“立德树人”的课程理念,最终实现悟道“这一群”的育人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者意图 什么 怎么教 为何教
下载PDF
声乐作品中的音乐美学分析——以塔吉克族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
10
作者 陶梦雅 《当代音乐》 2024年第9期128-130,共3页
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理论课程,在音乐艺术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声乐作为音乐艺术中的一部分,其发展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规律性,同时也受到社会的影响。目前我国声乐美学相关的论著不多,我们在学习声乐作品时,更应该秉持严谨认真... 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理论课程,在音乐艺术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声乐作为音乐艺术中的一部分,其发展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规律性,同时也受到社会的影响。目前我国声乐美学相关的论著不多,我们在学习声乐作品时,更应该秉持严谨认真的态度,联系民族实际,加强系统研究,将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放在首位。作为一名声乐工作者,在声乐学习过程中,要想更加准确地演绎好一部作品,需要从其背景、旋律、歌词以及内在情感等方面进行艺术实践体验,将声乐中的美学更大程度地传播出来。本文通过分析塔吉克族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音乐元素和审美效果,更深层次地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达到音乐美学对作品起到的艺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音乐美学 音乐元素
下载PDF
语用标记“说什么呢”的功能及其形成机制
11
作者 武蕾旭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6-113,共8页
现代汉语中的“说什么呢”已发展出语用标记用法。“说什么呢”可以分布在对话语体和独白语体中。对话体中的“说什么呢”呈现出三种功能:明示否定态度、引出反驳理由;否定消极认知、引出劝慰话语;标示害羞情感立场;独白体中的“说什么... 现代汉语中的“说什么呢”已发展出语用标记用法。“说什么呢”可以分布在对话语体和独白语体中。对话体中的“说什么呢”呈现出三种功能:明示否定态度、引出反驳理由;否定消极认知、引出劝慰话语;标示害羞情感立场;独白体中的“说什么呢”具有自我否定、解说前述信息和话语空白填补功能。语言表达的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是“说什么呢”演变为语用标记的主要动因,而语用化则是“说什么呢”最终发展为语用标记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什么呢” 语用标记 语用功能
下载PDF
从《近代图书馆之性质》到《什么是图书馆学》——刘国钧先生图书馆学思想之理论与实践探源
12
作者 张思瑶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F0002,F0003,共15页
刘国钧(衡如)先生著述等身,一生共发表了237篇有关图书馆学的“撰述”文章和“演说”文稿,但其中表达他对图书馆性质与功用的认识,以及对图书馆学理论体系思考的作品仅有5篇,分别是《近代图书馆之性质》(1919)、《近代图书馆之性质及功... 刘国钧(衡如)先生著述等身,一生共发表了237篇有关图书馆学的“撰述”文章和“演说”文稿,但其中表达他对图书馆性质与功用的认识,以及对图书馆学理论体系思考的作品仅有5篇,分别是《近代图书馆之性质》(1919)、《近代图书馆之性质及功用》(1922)、《图书馆学要旨》(1934)、《什么是图书馆学(供讨论用)》(1957)和《图书馆学概论》(1957)。文章立足于这5篇代表性的图书馆学文章,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结合刘国钧先生一生的图书馆学实践,探究其图书馆学思想形成、发展和渐臻完善的理论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国钧(衡如) 国立西北图书馆 《近代图书馆之性质》 什么是图书馆学》
下载PDF
构式“说什么呢”的语用功能及其否定义的形成与识解
13
作者 赵芸芸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1-110,共10页
以语料分析为基础,运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构式“说什么呢”的语用功能,发现该构式主要用于话语否定,其否定类型为元语言否定,可呈现为斥责、不满、嗔怪等多种情感。同时,论述了其否定意义的形成与人们“疑善信恶”的怀疑... 以语料分析为基础,运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构式“说什么呢”的语用功能,发现该构式主要用于话语否定,其否定类型为元语言否定,可呈现为斥责、不满、嗔怪等多种情感。同时,论述了其否定意义的形成与人们“疑善信恶”的怀疑心理有关,而受话人对它的识解通常要受语言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及其相关准则的引导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 “说什么呢” 话语否定 疑善信恶 合作原则
下载PDF
疑问代词“什么”和“哪里”的否定意义对比研究
14
作者 赵赫宏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3期6-12,共7页
除表疑问、指代外,汉语中疑问代词也包含非疑问意义,如指称、否定、惊异等。基于前人研究基础,本文从形式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别描写现代汉语疑问代词“什么”和“哪里”的否定用法的句法语义特征,来对比二者表达否定意义时的区别,... 除表疑问、指代外,汉语中疑问代词也包含非疑问意义,如指称、否定、惊异等。基于前人研究基础,本文从形式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别描写现代汉语疑问代词“什么”和“哪里”的否定用法的句法语义特征,来对比二者表达否定意义时的区别,以期对汉语疑问代词否定意义的探究及对“什么”和“哪里”的对比研究有所贡献。研究发现:句法位置层面,表否定意义时,“什么”的位置更灵活、否定对象更丰富,而“哪里”的句法位置更高;语义特征层面,“什么”在某些语境中有谴责、劝慰等“哪里”不具备的语义和感情色彩,且二者的否定意义随疑问本义的不同而略有差异;此外,单独使用以表否定意义时,“哪里”的形式比“什么”更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么 哪里 否定 疑问代词
下载PDF
“教什么”与“怎么教”
15
作者 耿建 《中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3期53-55,共3页
教学过程中存在“教什么”与“怎么教”两个问题,“教什么”指向学科内容,“怎么教”指向教学策略。只关注“教什么”容易导致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而关注“怎么教”不仅涵盖了“教什么”,还体现了教师对学科知识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 教学过程中存在“教什么”与“怎么教”两个问题,“教什么”指向学科内容,“怎么教”指向教学策略。只关注“教什么”容易导致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而关注“怎么教”不仅涵盖了“教什么”,还体现了教师对学科知识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理解。教师应更多地关注“怎么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 什么 怎么教
下载PDF
“考什么”与“怎么考”:考试管理的校本探索
16
作者 肖玉娟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4年第6期9-13,共5页
考试需要整体把握“考什么”与“怎么考”的走向。在“考什么”层面,列出双向细目表,系统规划“考点”;聚焦不同学科,制定“考点清单”;鼓励学生参与命题,规范“考题结构”。在“怎么考”层面,变“统一检测”为“分层考评”,变“纸笔测... 考试需要整体把握“考什么”与“怎么考”的走向。在“考什么”层面,列出双向细目表,系统规划“考点”;聚焦不同学科,制定“考点清单”;鼓励学生参与命题,规范“考题结构”。在“怎么考”层面,变“统一检测”为“分层考评”,变“纸笔测试”为“笔试+面试”,变“一张卷纸定分数”为“多项素养能力考核”,变“频繁考”为“长程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管理 什么 怎么考
下载PDF
什么是哲学
17
作者 陈先达 《人民周刊》 2024年第1期68-70,共3页
对什么是哲学,罗素有个描述性的说法: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至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又像科学一样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诸权威,... 对什么是哲学,罗素有个描述性的说法: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至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又像科学一样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诸权威,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诸权威 什么是哲学 神学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学“教什么”“怎么教”——以“用假设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为例
18
作者 冯石萍 《数学教学通讯》 2024年第34期16-18,共3页
研究者以“用假设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为例,分别从四个方面开展教学设计:通过等量代换铺垫解题策略,通过新知探索体验解题策略,通过练习训练内化解题策略,通过总结归纳升华解题策略,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数学教学应“教什么”... 研究者以“用假设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为例,分别从四个方面开展教学设计:通过等量代换铺垫解题策略,通过新知探索体验解题策略,通过练习训练内化解题策略,通过总结归纳升华解题策略,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数学教学应“教什么”“怎么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么 怎么教 等量代换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一段党史解读
19
作者 张超 宋兴平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7,49,共8页
毛泽东曾在福建生活和战斗过一段时间。作为一个杰出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福建的革命活动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充分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发展性、科学性、人民性和实践性。这些优秀品质正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始终... 毛泽东曾在福建生活和战斗过一段时间。作为一个杰出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福建的革命活动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充分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发展性、科学性、人民性和实践性。这些优秀品质正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始终占据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的基础和保证,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基因密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优秀品质,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在福建”
下载PDF
修辞构式“什么X事物”的网络层级体系及互动机制
20
作者 林冬梅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0期519-523,共5页
构式是具体语言系统中的规约化的形式–意义的配对,具有不可推导性。研究发现,网络流行语“什么X事物”并不是像平常的表达那样直接描述所提到的人或事物,而是通过了一层或多层的类比和隐喻,映射到另外一个词汇上来描述。本文将网络流... 构式是具体语言系统中的规约化的形式–意义的配对,具有不可推导性。研究发现,网络流行语“什么X事物”并不是像平常的表达那样直接描述所提到的人或事物,而是通过了一层或多层的类比和隐喻,映射到另外一个词汇上来描述。本文将网络流行语“什么X事物”作为研究对象,以Gddl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施宏春互动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分析修辞构式“什么X事物”网络层级体系及互动机制,认为该构式生成、运转及发展是多界面互动机制合力作用的结果。Structure is the pairing of form-meaning in concrete language system, which is inducible. We find that the network buzzword “什么X事物” does not directly describe the people or things mentioned as the usual expression, but through a layer or multi-layer of analogy and metaphor, mapped to another word. This paper takes the network buzzword “什么X事物”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Gddlberg’s construction grammar theory and Shi Hongchun interactive structure grammar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twork hierarchy system and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the rhetorical construction “什么X事物”, and thinks that the formation,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tructure are the result of the resultant effect of multi-interface interaction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构式 什么X事物 网络层级体系 互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