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转山》与《朝圣之路》之比较
1
作者 张文隆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68-69,共2页
近年来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诞生了一个新的名词"驴友"。指的是一个或一群,通过徒步或者骑单车的出行方式,进行探险等旅游活动的人。他们往往自带生存必需品和各种工具,去发现一些别人没有去过的美丽风景。国产电... 近年来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诞生了一个新的名词"驴友"。指的是一个或一群,通过徒步或者骑单车的出行方式,进行探险等旅游活动的人。他们往往自带生存必需品和各种工具,去发现一些别人没有去过的美丽风景。国产电影《转山》和美国电影《朝圣之路》描写的就是主人公骑车或徒步进行长途跋涉的故事,但他们上路不是为了旅游观光,而是寻找心灵的慰藉。两部电影从不同的视角,关注了小人物的内心,是典型的文艺影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山》 《朝圣之路》 心灵 宗教
下载PDF
古尔纳《朝圣者之路》中的身份流变与创伤修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兮颖 刘晨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CSSCI 2023年第5期57-67,共11页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早期代表作《朝圣者之路》通过书写达乌德遭遇心理创伤的经历,指涉了殖民统治给东非遗留的种族冲突、难民流散等历史问题。达乌德从桑给巴尔流亡者到白人姑娘的恋人再到“移民-朝圣者...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早期代表作《朝圣者之路》通过书写达乌德遭遇心理创伤的经历,指涉了殖民统治给东非遗留的种族冲突、难民流散等历史问题。达乌德从桑给巴尔流亡者到白人姑娘的恋人再到“移民-朝圣者”的身份流变,基本对应其治疗创伤中逃避过往、创伤叙事、创伤复原的阶段。作品刻画英国非裔移民遭遇种族歧视的窘境,削弱了殖民教育将前殖民地人民移民英国视为“朝圣”的权威性;进而在后殖民语境中赋予朝圣叙事以新含义:个体层面上的移民修复创伤、重构身份,文化层面上的少数族裔文化与英国主流文化的交流融合。古尔纳对“移民-朝圣者”这一混杂性身份的建构为英国非裔移民寻求身份认同指明了方向;同时,他洞悉移民融入主流文化仍仰赖于东道主国家的接纳,因而提倡包容的政治环境,在此基础上展望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文化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圣之路》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身份流变 创伤修复
下载PDF
地图的知识与政治:古尔纳《朝圣之路》中的沉默谜题
3
作者 杨燕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0-146,共7页
地图在早期的殖民活动中不仅发挥着实证主义的向导功能,也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在古尔纳的早期作品《朝圣之路》中,殖民地图作为权力话语和知识形式,其意识形态特征及制图摹仿谬误,是帝国种族政治叙事的重要修辞策略,也是破解主人公... 地图在早期的殖民活动中不仅发挥着实证主义的向导功能,也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在古尔纳的早期作品《朝圣之路》中,殖民地图作为权力话语和知识形式,其意识形态特征及制图摹仿谬误,是帝国种族政治叙事的重要修辞策略,也是破解主人公达乌德沉默谜题的关键所在。古尔纳赋予坎特伯雷—桑给巴尔以殖民地与殖民者的双重视角,揭示出地图话语对种族政治不同表征的形塑。通过地图和文学的互动,古尔纳的叙事地图将主人公的城市行走视为探查种族政治隐秘运行路径的具身性实践,将沉默视为防守叙事的灵感来源。对地图的知识与政治的探绎显露出叙事地图在后殖民反权威写作中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朝圣之路》 地图 种族政治 沉默
原文传递
古尔纳《朝圣者之路》的空间书写与身份协商
4
作者 高添 黄晖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9-146,共8页
《朝圣者之路》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也是其第一部以流散地为背景书写非裔移民个体生存境况和身份困境的作品。古尔纳以主人公达乌德在英国城镇的空间感知和身体漫游来建构地域空间,... 《朝圣者之路》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也是其第一部以流散地为背景书写非裔移民个体生存境况和身份困境的作品。古尔纳以主人公达乌德在英国城镇的空间感知和身体漫游来建构地域空间,勾连达乌德幻想中对种族话语的抵抗及其对本土民族暴力历史的回忆集合成为精神空间,并以不同族群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的对话激荡建构起社会空间,分别呈现了达乌德边缘化的存在样态、身份含混的困惑焦虑以及主体身份协商的艰难历程。古尔纳以“朝圣”的空间隐喻为核心,依据地域、精神、社会三种空间形态的建构指涉达乌德帝国朝圣的破产、对帝国以东非传教粉饰殖民罪恶的讽刺,以及通过反叛的朝圣解构帝国信仰假面和种族话语来建构自身文化身份的积极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纳 《朝圣之路》 空间 身份协商
下载PDF
《朝圣者之路》的忧郁症书写
5
作者 伍月 周芸芳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7-59,共3页
《朝圣者之路》是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第二部小说,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桑给巴尔学生达乌德移民英国后的忧郁生活。移民后的达乌德陷入了自我否定、自我封闭、自我幻想的困境。其忧郁的根源是殖民主义留下的创伤感,家园和亲人... 《朝圣者之路》是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第二部小说,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桑给巴尔学生达乌德移民英国后的忧郁生活。移民后的达乌德陷入了自我否定、自我封闭、自我幻想的困境。其忧郁的根源是殖民主义留下的创伤感,家园和亲人丧失带来的流亡感,以及英国种族主义造成的幻灭感。达乌德忧郁症的治疗过程表明,忧郁症对缓解个体创伤有积极的生产作用。小说的整体故事也显示了在后殖民时代的英国,种族化移民重塑身份和重建家园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朝圣之路》 忧郁症 殖民主义 种族主义
下载PDF
从爱情三角理论解读《朝圣者之路》《多蒂》中的爱情
6
作者 佘羽彤 徐丽丽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1期16-18,共3页
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之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使文学散发出独有魅力。本文以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了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古尔纳的作品《朝圣者之路》和《多蒂》中的爱情,深刻剖析他们的爱情构成... 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之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使文学散发出独有魅力。本文以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了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古尔纳的作品《朝圣者之路》和《多蒂》中的爱情,深刻剖析他们的爱情构成,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流散文学中爱情的内涵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圣之路》 《多蒂》 爱情三角理论
下载PDF
古尔纳《朝圣者之路》的非洲移民文化身份重构
7
作者 苏锑平 王巧玲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2,共6页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朝圣者之路》深入探讨了非洲移民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身份困境。依据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本文分析了小说如何通过交往记忆与集体记忆重组个体记忆,呈现了非洲移民在多种记忆交...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朝圣者之路》深入探讨了非洲移民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身份困境。依据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本文分析了小说如何通过交往记忆与集体记忆重组个体记忆,呈现了非洲移民在多种记忆交错作用下建构与重构文化身份的精神历程。主人公达乌德的“朝圣者之路”不仅是其个体的身份建构之路,更是古尔纳为非洲移民群体指出的生存发展之路:在文化杂居时代,非洲移民只有“释放心中的蟒蛇”,确立杂糅身份认同,才能立身世界舞台,绽放非洲移民光彩,推进多元文化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纳 《朝圣之路》 身份认同 文化记忆
原文传递
《朝圣者之路》中的种族暴力与情感共同体
8
作者 李睿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7,共8页
《朝圣者之路》是古尔纳首部以在英流散为背景的作品,小说中角色的身份归属具有强烈的代表性,为考察作者的族群关系理念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本质主义身份观的影响下,流散者在英国被视为他者。借助不同形式的暴力,种族主义者试图驱逐在英... 《朝圣者之路》是古尔纳首部以在英流散为背景的作品,小说中角色的身份归属具有强烈的代表性,为考察作者的族群关系理念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本质主义身份观的影响下,流散者在英国被视为他者。借助不同形式的暴力,种族主义者试图驱逐在英流散群体。然而,这种本质主义身份观同样存在于流散群体内部,部分流散者否认黑人与白人共处的可能,主张对英国社会施以报复。作为桑给巴尔种族暴力的受害者,主人公达乌德对这一主张抱持保留态度。在这部作品中,凭籍达乌德与英国白人女性凯瑟琳建立的情感联系,古尔纳构想了一种以包容身份差异为特征的情感共同体,这不仅可以帮助流散者对抗严苛的社会环境,同样还意味着对以暴力进行复仇这一做法的否弃。就古尔纳的这一构想而言,不但为探讨种族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同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纳 《朝圣之路》 种族暴力 情感共同体
原文传递
《朝圣者之路》中的种族操演与身份建构
9
作者 方奕翔 黄晖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96-102,共7页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小说《朝圣者之路》通过描写主人公达乌德在不同种族与文化的夹缝中艰难生存的经历,展现了后殖民时代种族身份的表演属性。小说以朝圣的消亡与重构为线索,刻画了不同族群所营建的无形壁垒,展示了边缘人挑...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小说《朝圣者之路》通过描写主人公达乌德在不同种族与文化的夹缝中艰难生存的经历,展现了后殖民时代种族身份的表演属性。小说以朝圣的消亡与重构为线索,刻画了不同族群所营建的无形壁垒,展示了边缘人挑战种族规范的操演策略,最终通过人物积极的伦理选择建构了理想的种族交往模式。古尔纳揭示了现代社会文明先进表象下的种族偏见,批判了黑人民族主义潜藏的种族暴力,并试图利用对种族身份的操演与解构消解帝国叙事的权威性,从而实现对人类平等共存的伦理价值的追求以及对流动性世界的全新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朝圣之路》 种族操演 身份建构
下载PDF
非宗教徒的“朝圣”之旅
10
作者 郁喆隽 《书城》 2018年第4期5-14,共10页
一.“说走就走”还是“不得不走”? 如今,我们崇尚所谓“说走就走”,但这本身就是禁锢的产物。绝大部分人并不能说走就走,而几乎都是不得不走。
关键词 《朝圣之路》 电影 内容介绍 影视评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