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吐鲁番出土《本草集注》残卷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
作者 叶红璐 余欣 《中医研究》 2005年第6期57-60,共4页
敦煌和吐鲁番发现的《本草集注》写本,虽然均是断简残篇,却是中国本草学的珍贵文献。本文先对前贤的研究成果及其在学术史上的价值进行客观的评介,然后就一些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富于研究旨趣的方向作一些前瞻,以期为... 敦煌和吐鲁番发现的《本草集注》写本,虽然均是断简残篇,却是中国本草学的珍贵文献。本文先对前贤的研究成果及其在学术史上的价值进行客观的评介,然后就一些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富于研究旨趣的方向作一些前瞻,以期为学界贡献丰富的学术信息,为将来进一步共同探索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吐鲁番 出土文献 《本草集注》 残卷 研究述评
下载PDF
《本草经集注》对《神农本草经》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孙鑫 钱会南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1484-1486,共3页
《本草经集注》是继《神农本草经》之后,对中药理论的又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其在诸多方面对《神农本草经》所初步构建的中药理论体系进行了完善与创新。本文立足于《本草经集注》原文,从药物分类方法、药性配伍理论、药物采收炮制、... 《本草经集注》是继《神农本草经》之后,对中药理论的又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其在诸多方面对《神农本草经》所初步构建的中药理论体系进行了完善与创新。本文立足于《本草经集注》原文,从药物分类方法、药性配伍理论、药物采收炮制、剂量剂型、服药方案、编写体例等方面介绍《本草经集注》对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影响,说明其在中药理论体系发展历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集注》 《神农本草经》 中药理论体系
下载PDF
陶弘景及《本草经集注》 被引量:2
3
作者 相鲁闽 《河南中医》 2014年第2期367-367,共1页
陶弘景(452年或456年至536年),南朝齐国、梁国间丹阳秣陵人,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医学家、道教思想家。初仕齐,拜右卫殿中将军。入梁后,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位于江苏句容县东南,本名句曲山,汉茅盈与其弟固衷,得道成仙于此,世称三茅真君,因... 陶弘景(452年或456年至536年),南朝齐国、梁国间丹阳秣陵人,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医学家、道教思想家。初仕齐,拜右卫殿中将军。入梁后,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位于江苏句容县东南,本名句曲山,汉茅盈与其弟固衷,得道成仙于此,世称三茅真君,因名其山为茅山,亦称三茅山,陶弘景亦隐于此)。撰真诰二十卷,梁武帝萧衍礼聘不出,赐以鹿皮巾,号贞白先生。国家每有大事,无不咨询,时号山中宰相。其思想实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弘景 《本草集注》 药品分类
下载PDF
宋代以前《本草经集注》七情内容的传变
4
作者 梁茂新 范颖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64-867,共4页
借助《本草经集注》(简称《集注》)残卷、《千金要方》(简称《千金)》和《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简称《证类》)3书序录中药七情内容,考察3书异同和七情传变。其结果,3书收录七情药物数量互有参差,但定数应为197种。宋以前对《集... 借助《本草经集注》(简称《集注》)残卷、《千金要方》(简称《千金)》和《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简称《证类》)3书序录中药七情内容,考察3书异同和七情传变。其结果,3书收录七情药物数量互有参差,但定数应为197种。宋以前对《集注》七情未予增补畏恶制使的药物141种,增补的55种,《证类》利用《嘉祐本草》续添的畏恶制使药物34(实为35)种。有《药对》、《唐本草》等近10部本草学参与七情传播。《千金》和《证类》的七情药物数量、药名、药物分类和畏恶制使内容比较接近,《集注》残卷与两书差异较大。3书七情药物的分类依从各书的药物分类,《集注》残卷遵从三品分类法,另两书的分类趋于合理与细化。研究结果对重新辑复早期本草学,探讨中药配伍理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集注》残卷 千金要方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七情 演变
下载PDF
本草古籍的现代出版物与其利用情况探析——以《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思文 谢明 王莹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3期441-446,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五部综合性本草古籍的现代相关研究文献,比较本草古籍在现代受关注的程度,探析被研究和利用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检索读秀学术、中国知网等数据... 目的:通过研究《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五部综合性本草古籍的现代相关研究文献,比较本草古籍在现代受关注的程度,探析被研究和利用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检索读秀学术、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统计并分析五部本草古籍相关的文献数量、发表时间、学科分类、被引量等数据。结果:发现五部本草古籍在现代被研究和利用的情况相差很大,《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受关注程度相对较低,更多价值有待研究和挖掘。《本草纲目》研究热度居高不下,不过,存在内容滥用和传播混乱等问题。结论:社会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本草领域的某些重大成果都能够推动业界对本草古籍研究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文献 《神农本草经》 《本草集注》 《新修本草 《证类本草 《本草纲目》
下载PDF
初论《本草经集注》在中医药美容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金沢生花 焦招柱 +2 位作者 周开林 郑燕飞 王琦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80-82,共3页
《本草经集注》首次对《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中所载的美容中药进行了注释,便于认识和临床应用。从品种、产地、修治、植物形态、中药形态、质量鉴别、扩大应用、使用方法及注意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初步探讨了《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首次对《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中所载的美容中药进行了注释,便于认识和临床应用。从品种、产地、修治、植物形态、中药形态、质量鉴别、扩大应用、使用方法及注意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初步探讨了《本草经集注》对中医药美容所起的承前启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容 中药 《本草集注》 《神农本草经》 《名医别录》
下载PDF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的卓越贡献 被引量:2
7
作者 施仲安 沈中卫 《药学教育》 1996年第1期55-58,共4页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自幼聪颖好学,他青年时代读了不少古书、医籍,所谓“曾读万卷书”。因此,他对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历算、医术本草、诗文书法等有高深造诣,其中某些方面还有所发明。陶氏生于南朝·宋...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自幼聪颖好学,他青年时代读了不少古书、医籍,所谓“曾读万卷书”。因此,他对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历算、医术本草、诗文书法等有高深造诣,其中某些方面还有所发明。陶氏生于南朝·宋·元嘉廿九年壬辰(452年),由于他学问渊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集注》 陶弘景 《本经》 本草 《新修本草 《别录》 卓越贡献 《神农本草经》 历代本草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下载PDF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成书背景探赜 被引量:1
8
作者 季文达 李应存 +2 位作者 吴新凤 章天明 陈旭 《中医药通报》 2021年第3期33-35,共3页
《神农本草经》成书之后,传抄于后汉、三国时代及魏晋南北朝时期,该时期战乱频发、百家争流,致原书散佚且多有传讹及错简。梁代道医陶弘景通过革新肃修、增补发挥《神农本草经》,撰《本草经集注》一书。本文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背景... 《神农本草经》成书之后,传抄于后汉、三国时代及魏晋南北朝时期,该时期战乱频发、百家争流,致原书散佚且多有传讹及错简。梁代道医陶弘景通过革新肃修、增补发挥《神农本草经》,撰《本草经集注》一书。本文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背景、学术背景以及陶弘景个人因素三个角度探析《本草经集注》的成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弘景 《本草集注》 《神农本草经》 成书背景
下载PDF
现行《神农本草经》的经文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被引量:1
9
作者 尚志钧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现行《神农本草经》的经文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尚志钧(中医文献研究室)明清以来国内外各家所辑的《神农本草经》文,皆出于《证类本草》白字,该白字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朱字,此等朱字即是陶弘景将当时流行多种《本... 现行《神农本草经》的经文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尚志钧(中医文献研究室)明清以来国内外各家所辑的《神农本草经》文,皆出于《证类本草》白字,该白字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朱字,此等朱字即是陶弘景将当时流行多种《本草经》文字糅合而成。何以见得《证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本草药经》 陶弘景 《本草集注》
下载PDF
马齿苋《本草经集注》 被引量:2
10
《中国农村医学杂志》 2008年第4期30-30,共1页
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干燥或新鲜地上部分。全国各地均产。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残茎及杂质,洗净,略蒸或烫后晒干。鲜用或生用。
关键词 《本草集注》 马齿苋 地上部分
下载PDF
《诗品》体例探源——以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本草经集注》为对象
11
作者 朱银宁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25-30,共6页
三朝名士陶弘景于当世颇有影响力,与钟嵘交游圈略有重合,其著述可能启发了《诗品》体例设计。《真灵位业图》是具有上清派思想的系统性神仙谱系,既分品第,亦溯师承,对部分神仙用“前置”以示推崇,且在较低品级中“数人合注”,这与《诗... 三朝名士陶弘景于当世颇有影响力,与钟嵘交游圈略有重合,其著述可能启发了《诗品》体例设计。《真灵位业图》是具有上清派思想的系统性神仙谱系,既分品第,亦溯师承,对部分神仙用“前置”以示推崇,且在较低品级中“数人合注”,这与《诗品》体例高度吻合。《本草经集注》以三品论药,流行时间适逢《诗品》写作之初,两者序文多有雷同。通过综合考量,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本草经集注》较书品、画品、棋品而言,更可能影响钟嵘《诗品》的体例设计。迄今研究尚未发现与《诗品》如出一辙的体例对象,由此也体现出《诗品》体例的多源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嵘 陶弘景 《诗品》 《真灵位业图》 《本草集注》
下载PDF
中药相使配伍理论的源流发展
12
作者 任香霖 季文达 +3 位作者 郑燕 张洲 赵剑波 李应存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207-1209,共3页
中药配伍应用历史悠久,是早期对于药物应用的一大飞跃性认识,也是中药临床应用的特点与优势所在,与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浑然一体。“相使”是中药七情配伍理论中的一种,用两味或多味药组合应用以增强某种疗效,是复方用药最常见的组合形... 中药配伍应用历史悠久,是早期对于药物应用的一大飞跃性认识,也是中药临床应用的特点与优势所在,与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浑然一体。“相使”是中药七情配伍理论中的一种,用两味或多味药组合应用以增强某种疗效,是复方用药最常见的组合形式。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从历史发生学角度对中药相使配伍关系进行发生与发展过程的概述,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使 配伍 陶弘景 《本草集注》 《本草纲目》
下载PDF
综合类本草的源流及其得失略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焦振廉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28-1229,共2页
关键词 综合类本草 《神农本草经》 《本草集注》 《本草纲目》 中药材
下载PDF
尚志钧《本草人生》评介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何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年第1期I0007-I0008,共2页
关键词 本草文献研究 尚志钧 人生 《神农本草经》 《本草集注》 上海中医药大学 《名医别录》 《本草图经》
下载PDF
《新修本草》辑复本收载药物数量问题及考证
15
作者 刘秀峰 王晓晖 谢明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6期167-169,共3页
尚志钧辑复的《新修本草》载药850种,有充分的历史文献依据。但对《新修本草》(辑复本)各卷收载药物数量进行统计发现,辑复本共载药851种。为正本清源,助力中医药经典守正传承,采用文献校勘法中的他校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证。考证认为... 尚志钧辑复的《新修本草》载药850种,有充分的历史文献依据。但对《新修本草》(辑复本)各卷收载药物数量进行统计发现,辑复本共载药851种。为正本清源,助力中医药经典守正传承,采用文献校勘法中的他校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证。考证认为,辑复本中的“葵根”不应单列,而应同“冬葵子”合为1条。同时对《新修本草》850种药物的来源,即《新修本草》在《本草经集注》基础上合并分条情况进行了进一步探讨,认为《本草经集注》载药730条,《新修本草》在其基础上新增114条,共计844条,《新修本草》从844条中分出14条(增加14条),合并5种石脂为1条(即减少4条),删除“有名未用药”中4条,合计增加6条,总计850种。同时说明《本草经集注》中“麻蕡”“麻子”本为1条,不存在《新修本草》编撰过程中将两者合并1条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修本草 《本草集注》 尚志钧 药物数量
下载PDF
历代主要本草著作载药知多少 被引量:1
16
作者 裴健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1期25-25,共1页
《神农本草经》载药365味。《本草经集注》载药730味。《新修本草》载药844味。《开宝本草》载药983味。《嘉祐本草》载药1082味。《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载药1558味。《本草衍义》载药472味。《珍珠囊》载药100味。
关键词 《新修本草 嘉祐本草 神农本草 开宝本草 本草著作 《本草集注》 珍珠囊 本草衍义 《本草备要》 《本草从新》
下载PDF
《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来源及药性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新颜 张冰 吴嘉瑞 《中医文献杂志》 2008年第3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证类本草 用药 诸病 药性特征 《本草集注》 《新修本草 《太平圣惠方》 陶弘景
下载PDF
历代本草小考
18
作者 李广珍 盛岱仁 《解放军健康》 1999年第2期36-37,共2页
中药是中医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药类物质。有关“药”的记载,见于先秦典籍《周礼·天官》:“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凡疗伤……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汉代郑玄注曰:“五药,草、木、虫、石、谷也。”此时已... 中药是中医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药类物质。有关“药”的记载,见于先秦典籍《周礼·天官》:“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凡疗伤……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汉代郑玄注曰:“五药,草、木、虫、石、谷也。”此时已对药物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分类。中药中又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本草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 《本草集注》 本草 《新修本草 《名医别录》 民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药学
下载PDF
陇西黄芪产业化发展路径探析
19
作者 李建平 张治平 《发展》 2023年第5期40-43,共4页
黄芪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作为常用大宗中药材,素有“十药八芪”之称。黄芪既是中药也是保健品原料,含黄芪的中成药多达200余种,以黄芪为原料的上市保健品达160余种[1]。黄芪的产业化发展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中药材产业发展中... 黄芪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作为常用大宗中药材,素有“十药八芪”之称。黄芪既是中药也是保健品原料,含黄芪的中成药多达200余种,以黄芪为原料的上市保健品达160余种[1]。黄芪的产业化发展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它的同步开发和利用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陇西作为优质道地黄芪的传统产区,早在南北朝时期的大药学家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中就有“黄芪第一出陇西,色黄白、味甜美,今亦难得”的记载,,由此观之陇西黄芪盛产就追溯到南北朝以前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集注》 药学家 陶弘景 中药材产业 《神农本草经》 中成药 大宗中药材 南北朝时期
下载PDF
升麻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颖 张小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02-1404,共3页
关键词 兴安升麻 质量标准 《神农本草经》 《本草集注》 毛茛科植物 传统中药 李时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