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朴通事谚解》对《汉语大词典》编纂的语料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梅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75-178,共4页
《朴通事》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资料,它对于辞书编纂有重要价值,它对《汉语大词典》的编纂价值主要体现为:提前书证,补充词条、补充义项、补充例证。
关键词 《朴通事解》 《汉语大词典》 阙失
下载PDF
《朴通事谚解》助动词“愿”、“要”的使用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泽宁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12-13,共2页
《朴通事谚解》中助动词"愿"的语义语法特征与敦煌变文和现代汉语助动词"愿"的语义语法特征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助动词"要"的语义与敦煌变文的助动词"要"语义相比,多了表示"可能"的... 《朴通事谚解》中助动词"愿"的语义语法特征与敦煌变文和现代汉语助动词"愿"的语义语法特征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助动词"要"的语义与敦煌变文的助动词"要"语义相比,多了表示"可能"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助动词"要"语义相比,还没有出现用于比较句、表示"估计"的用法;在语法上,《朴通事谚解》用来修饰"要"的副词既有近代白话词汇系统的副词如"却、方、待"等,也有属于现代白话词汇系统的"只、也、都、还"等,呈现过渡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通事解》 助动词 “愿” “要” 描写 比较
下载PDF
《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中的名量词 被引量:1
3
作者 高育花 《泰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04-111,共8页
名量词种类丰富、使用频繁,是《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的共同特点。两书在名量词的使用上表现为"大同""小异"。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在名量词的数量上、种类上,《朴通事谚解》都更胜一筹;表示同一事物,两书中... 名量词种类丰富、使用频繁,是《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的共同特点。两书在名量词的使用上表现为"大同""小异"。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在名量词的数量上、种类上,《朴通事谚解》都更胜一筹;表示同一事物,两书中所用的名词量词也有所不同。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和两书的内容有关,《老乞大谚解》内容相对较为单一,而《朴通事谚解》取材极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乞大谚解》 《朴通事解》 名量词
下载PDF
《朴通事谚解》“食店吃饭”节解疏
4
作者 何茂活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42-47,共6页
《朴通事谚解》"食店吃饭"节篇幅不长,但有很多饮食类词语,可借以窥析元明时代的饮食习俗;从中也可看出近代至现代北方口语的巨大变化;其中的文字异写及一些名物词语尤其是饮食类词语,为汉语史研究乃至辞书编纂提供了宝贵素材。
关键词 《朴通事解》 食俗 异文 本字
下载PDF
《朴通事谚解》助动词“敢”、“肯”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穆建军 张泽宁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50-52,共3页
《朴通事谚解》反映明清时期汉民族共同语的状况。其中意志类助动词"敢"、"肯"与敦煌变文和普通话相对比,可见它们的语义呈从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趋势,其中引申意义变化较大,语法特征则与现代汉语更接近。
关键词 《朴通事解》 《朴通事新释谚解》 助动词 “敢” “肯” 描写 比较
下载PDF
《朴通事谚解》中的疑问代词 被引量:1
6
作者 侯妍妮 唐韵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4-26,45,共4页
《朴通事谚解》作为朝鲜时期重要的汉语教科书,反映了北方口语的真实面貌,是研究元末明初语言的重要语料。本文以《朴通事谚解》中的疑问代词为研究对象,从其概况、语义、语用、语法功能四方面进行描写。
关键词 《朴通事解》 语义 语用 语法功能
下载PDF
试探《朴通事谚解》中四词语的方言背景 被引量:1
7
作者 方云云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2年第11期32-34,共3页
本文主要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对《朴通事谚解》中“标致”“人事”“爽利”和“起头”四词的方言背景进行了探究,结论是此四词带有浓厚的南方方言色彩。
关键词 《朴通事解》 词语 方言
下载PDF
《朴通事諺解》及其所引《西遊記》新探 被引量:1
8
作者 潘建國 《岭南学报》 2016年第3期211-229,共19页
在《西遊記》成書史研究中,研究者經常使用到朝鮮漢語會話書《朴通事諺解》所引資料,但是,對於該文獻的年代層次缺少必要的考證,並往往將其正文和注文所引《西遊記》混爲一書不加區分。本文利用中韓漢語史研究成果,論定《朴通事諺解》... 在《西遊記》成書史研究中,研究者經常使用到朝鮮漢語會話書《朴通事諺解》所引資料,但是,對於該文獻的年代層次缺少必要的考證,並往往將其正文和注文所引《西遊記》混爲一書不加區分。本文利用中韓漢語史研究成果,論定《朴通事諺解》正文雖經詞彙和語法層面的修訂,然其所引《西遊記》仍可視作元代文本予以採信;其注文則源自朝鮮中宗十二年(明正德十二年,1517)左右成書的《老朴集覽》,注文所引《西遊記》並非元代文本,而是一部明代早期的'舊本'。論文進而分别對元本和舊本《西遊記》的文貌,進行了初步的探考,揭示它們與百回本之間的學術關係,指出百回本《西遊記》雖建立在一個相當成熟的舊本基礎上,但即便是對於相同的故事情節,它也作出了更爲細緻豐富和更具文學性的删改增飾,因此,並不能據此而質疑甚至否定百回本《西遊記》編訂者的藝術貢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漢語會話書 《朴通事諺解》 《老集覽》 舊本《西遊記》 百回本《西遊記》 小説成書史
下载PDF
《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与《训世评话》的词汇差异 被引量:20
9
作者 汪维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5,共8页
《老谚》、《朴谚》的汉文部分跟《训世》成书时间仅相差约十年,又同是朝鲜人所编写的汉语口语教科书,可是它们的语言却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文章通过三个表格列出"老朴"与《训世》的词汇差异一百多项,认为造成差异的主要原... 《老谚》、《朴谚》的汉文部分跟《训世》成书时间仅相差约十年,又同是朝鲜人所编写的汉语口语教科书,可是它们的语言却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文章通过三个表格列出"老朴"与《训世》的词汇差异一百多项,认为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四个方面:《老谚》《朴谚》有些词沿用《原老》《原朴》而未改;方言背景不同;文体和内容有异;编者个人用词习惯不同。文章举例分析了其中的前两个方面。初步结论是:《老谚》《朴谚》与《训世》的方言背景不同,《训世》中存在南方官话的成分;《老谚》《朴谚》使用的语言是明代前期(15世纪后期)的北方官话,其中还保留了一些元代"汉儿言语"的成分,《朴谚》中可能还存在少量南方官话的成分;《训世》编者李边所习得的可能是15世纪后期朱明皇朝上层人士所说的口语,其中的南方官话成分或许是北上的皇室集团从江淮地区带过去的,因此跟《老谚》《朴谚》所反映的地道的北京话相比呈现出若干不同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乞大谚解》 《朴通事解》 《训世评话》 词汇差异 近代汉语
原文传递
《朴通事谚解》中的元明口语与民俗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美玲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2-167,161,共7页
《朴通事谚解》是朝鲜李朝时期有关中国生活文化的高级汉语教科书。书中记载了大量的元明风俗,无论是对语言学、史学还是民俗学,它都是珍贵的研究资料。其中的一些方言口语词语,反映了当时的风土风俗。利用方言、民俗对这些词语进行正... 《朴通事谚解》是朝鲜李朝时期有关中国生活文化的高级汉语教科书。书中记载了大量的元明风俗,无论是对语言学、史学还是民俗学,它都是珍贵的研究资料。其中的一些方言口语词语,反映了当时的风土风俗。利用方言、民俗对这些词语进行正确释读,既梳通了原书中语言的疑惑之处,又揭示了其中的民俗现象,说明语言和民俗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通事解》 方言 民俗 词语
原文传递
《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中“将”字句翻译研究
11
作者 洪艺花 《中国朝鲜语文》 2022年第6期57-67,共11页
本文整理出17世纪的《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中出现的“将”字句,考察了“将”的语法特点和翻译特点。两个文献中的“将”主要用做助词、动词和介词。助词置于主动词之后,其后必须带一个趋向动词。动词“将”之后带趋向动词“来... 本文整理出17世纪的《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中出现的“将”字句,考察了“将”的语法特点和翻译特点。两个文献中的“将”主要用做助词、动词和介词。助词置于主动词之后,其后必须带一个趋向动词。动词“将”之后带趋向动词“来”、“去”等补语成分。介词“将”之后几乎不带趋向动词而带其他动词。谚解本中,助词“将”主要译成主动词的副词语形式,如“-■/■■-,-■/■■■■-,■/■■■■■,-■/■■”等;动词“将”主要译成“■■,■■■,■■■,■■■,■■■■”等。介词“将”不同于前两种情况,大部分译成“-■■■”形式,部分译成“-■■■”形式,也有索性不翻译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乞大谚解》 《朴通事解》 翻译
原文传递
从《朴通事》两个版本看明初至清初“着”用法的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滢照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16-121,144,共7页
从《朴通事》不同时代的两个版本看,"着"字的用法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明初"着"作为动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介词的用法均发展完备,使用普遍。在表意功能明确化、新兴口语词运用、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制约下,清初... 从《朴通事》不同时代的两个版本看,"着"字的用法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明初"着"作为动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介词的用法均发展完备,使用普遍。在表意功能明确化、新兴口语词运用、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制约下,清初"着"的使用数量减少,使用频率降低,表完成态动态助词的用法由"了"承担,新兴使役动词"教"、"叫",语气助词"罢"、"了"、"呢"及介词"把"等逐渐取代了"着","着"作为使役动词、语气助词和单独作介词的用法趋于衰落,动态助词的用法继续保留并发展成为其主要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 《朴通事解》 《朴通事新释谚解》 使用情况
原文传递
更正
13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8-288,共1页
2021年第3期《明清北京官话文献中表给予义的“给[kei]”的读音》,第320页第6行、第9行、325页第23行,“王瑛”应为“王锳”。第322页第14行,“《朴通事新释谚解》(三卷,1765)为满汉对音文献”应为“汉朝对音文献”;第18行,“②(他要多... 2021年第3期《明清北京官话文献中表给予义的“给[kei]”的读音》,第320页第6行、第9行、325页第23行,“王瑛”应为“王锳”。第322页第14行,“《朴通事新释谚解》(三卷,1765)为满汉对音文献”应为“汉朝对音文献”;第18行,“②(他要多少钱才医呢 不够多少钱) 给他些便受了”,“够”应为“抅(拘)”;第21行,“《音韵逢源》(1840)是汉朝对音文献”应为“满汉对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官话 《朴通事新释谚解》 王锳 给予义 满汉 汉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