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民要术》卷前《杂说》非贾氏所作新证 被引量:5
1
作者 阚绪良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62-64,共3页
研究《齐民要术》的学者公认该书卷前的《杂说》非贾氏所作,有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证成这个观点,本文又提供了一条语言学上的证据。
关键词 《齐民要术》 《杂说》 语言学 汉语 虚词
下载PDF
杂说《杂说》——对《宿迁日报》言论版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劲涛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第7期76-78,共3页
《宿迁日报》的《杂说》言论专版于2009年8月29日创办的,这在当时地市级党报中,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个创新。《杂说》言论专版开始是不定期刊发,现在基本固定在每周日A2版,刊发杂文、时评、短评等文章,开办近两年来,《杂说... 《宿迁日报》的《杂说》言论专版于2009年8月29日创办的,这在当时地市级党报中,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个创新。《杂说》言论专版开始是不定期刊发,现在基本固定在每周日A2版,刊发杂文、时评、短评等文章,开办近两年来,《杂说》在坚持政治性、导向性的同时,注重内容的贴近性、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迁日报》 《杂说》 言论 2009年 地市级党报 导向性 贴近性 丰富性
下载PDF
杂说老关东的年俗食趣 被引量:1
3
作者 兰楚 《四川烹饪》 2011年第2期52-53,共2页
关东人过年的前奏特别长,民间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要烀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去打酒,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说法,这里面提到的吃喝风俗就有好几项,而关于老关东过年的... 关东人过年的前奏特别长,民间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要烀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去打酒,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说法,这里面提到的吃喝风俗就有好几项,而关于老关东过年的食闻趣事,说来可就有点话长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说老关东的年俗食趣》 随笔 杂文 兰楚
下载PDF
《類説》通行本與傳世抄本引書差異考辨 被引量:1
4
作者 關静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3-288,共16页
《類説》通行本即天啓六年岳鍾秀刻本,該本與傳世抄本共有16種引書差異顯著。其中:通行本不存而見於抄本的《南越志》《北里志》等11種書在《類説》編成時即有,通行本漏收;《炙轂子》《淮南子》《玉泉子》《金華子》4書的條目錯雜,源於... 《類説》通行本即天啓六年岳鍾秀刻本,該本與傳世抄本共有16種引書差異顯著。其中:通行本不存而見於抄本的《南越志》《北里志》等11種書在《類説》編成時即有,通行本漏收;《炙轂子》《淮南子》《玉泉子》《金華子》4書的條目錯雜,源於《類説》版本流傳過程中出現的舛誤,通行本加重了這一問題;而通行本多出的《雜説》實爲《玉壺清話》内容,非趙辟公《雜説》。通過釐清《類説》各本異文與諸書關係,《類説》面貌及流傳情況逐漸明晰:早期五十卷抄本更接近曾慥《類説》原貌,通行本與伯玉翁抄本均非“最善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類説》 《雜志》 《炙轂子》 《乾子》 《雜説》
下载PDF
《马说》的启示
5
作者 周银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36-36,共1页
《马说》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所写的《杂说》第四篇。这篇文章所阐述的“伯乐识千里马”之说,广为人们接受,成为中国古代传统的人才观念,对于肩负“发现人才、选拔人才”重任的各级领导干部具有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 《马说》 人才观念 《杂说》 启示作用 领导干部 选拔人才 文学家 千里马
下载PDF
浅谈如何提高阅览课效率
6
作者 吕旭芳 《中学教学参考》 2012年第7期9-10,共2页
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有大作为者无一不具有广博的知识。韩愈在《进学解》中就曾说:“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苏轼在《杂说》中主张:“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可见阅览的重要性。诗圣杜甫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直为人们... 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有大作为者无一不具有广博的知识。韩愈在《进学解》中就曾说:“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苏轼在《杂说》中主张:“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可见阅览的重要性。诗圣杜甫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鲁迅先生在青少年时代不仅精通文学、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览课 效率 《进学解》 青少年时代 《杂说》 厚积薄发 广博 读书
下载PDF
四眼看《马说》 精彩心自明
7
作者 唐仕伦 《初中全科导学》 2011年第2期20-21,共2页
第一眼:背景链接 《马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之《杂说》。《杂说》共四篇,这是第四篇,题目为后人所加。 文章大约作于贞元11年至16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25岁,但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提拔。“而志不... 第一眼:背景链接 《马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之《杂说》。《杂说》共四篇,这是第四篇,题目为后人所加。 文章大约作于贞元11年至16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25岁,但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提拔。“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说》 自明 《杂说》 守门人 文章
下载PDF
奈何伯乐自家有马
8
作者 李根龙 《唯实》 2006年第12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伯乐 《杂说》 读书人 千里马
下载PDF
杂说“书卷气”
9
作者 刘明清 《社区》 2010年第14期8-8,共1页
对于读书人,你赞美他,可以说他浑身上下洋溢着书卷之气;你挖苦他,可以说他浑身上下看不到有任何书卷之气。
关键词 《杂说"书卷气"》 杂文 刘明清 文学
原文传递
杂说四
10
作者 韩愈 《快乐作文(初中版)》 2009年第5期7-7,共1页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课外阅读 《杂说四》 韩愈
原文传递
杂说幸福——幸福就像美一样
11
作者 陈沁怡 《新读写》 2012年第2期60-60,共1页
身边的朋友常常炫耀自己的幸福或者抱怨自己的不幸福。人总是在寻找幸福,想让自己变得更幸福,寻寻觅觅,却不一定知道自己要什么。我常常在想幸福究竟是什么,当我终于认为自己了解了幸福的定义后,我也觉得自己找到了幸福。幸福对于... 身边的朋友常常炫耀自己的幸福或者抱怨自己的不幸福。人总是在寻找幸福,想让自己变得更幸福,寻寻觅觅,却不一定知道自己要什么。我常常在想幸福究竟是什么,当我终于认为自己了解了幸福的定义后,我也觉得自己找到了幸福。幸福对于不同时间里的不同的人们都是不同的。有些人的幸福很小,有些人的却难以实现。而我认为幸福就像美一样,用心观察,用心寻找,就无处不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说幸福--幸福就像美一样》 中学生 语文学习 作文
原文传递
杂说幸福——幸福本是一个筐
12
作者 欧文杰 《新读写》 2012年第2期56-56,共1页
放眼荧屏,以幸福为符号的电视剧蜂拥而至,从《老大的幸福》到《下一站,幸福》《幸福来敲门》……真可谓是山头林立,飘舞的大王旗上绣满了“幸福”二字。
关键词 《杂说幸福--幸福本是一个筐》 中学生 语文学习 作文
原文传递
《马说》中为什么会出现11个“不”字?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亮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0,共2页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著有《昌黎先生集》。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韩愈写下了《杂说》(共四篇),《马说》是其中的最后一篇,题目为后人所加。在《马说》中,作者托物言志,借题发挥,针砭时弊,文字虽然...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著有《昌黎先生集》。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韩愈写下了《杂说》(共四篇),《马说》是其中的最后一篇,题目为后人所加。在《马说》中,作者托物言志,借题发挥,针砭时弊,文字虽然简约,但构思甚为巧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说》 “不” 《杂说》 托物言志 借题发挥 韩愈 文学家 哲学家
原文传递
从韩愈的《龙说》说起
14
作者 宋志坚 《政协天地》 2022年第3期68-68,共1页
韩愈的《杂说》共四题,依次为《龙说》《医说》《崔山君传》《马说》。其中《杂说四·马说》影响最大,“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云云,几乎家喻户晓,其他几则似乎很少有人说起,包括排在第一的《龙说》。... 韩愈的《杂说》共四题,依次为《龙说》《医说》《崔山君传》《马说》。其中《杂说四·马说》影响最大,“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云云,几乎家喻户晓,其他几则似乎很少有人说起,包括排在第一的《龙说》。本文想说的,偏偏就是《龙说》。不难看出,韩愈的《龙说》,乃是借了云与龙的关系去说他们那个时代的臣与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传 韩愈 《马说》 千里马 伯乐 《杂说》
原文传递
辩证读《马说》
15
作者 隋晓昱 《初中生学习指导》 2022年第20期7-7,共1页
《马说》是韩愈《杂说》中的第四篇,作者在文中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以“食马者”不识“千里马”来表达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和控诉。在封建制度下,作者有许多无奈,想要施展自己的才华,只能... 《马说》是韩愈《杂说》中的第四篇,作者在文中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以“食马者”不识“千里马”来表达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和控诉。在封建制度下,作者有许多无奈,想要施展自己的才华,只能被动等待当权者的重用。那么,面对“食马者不识马”的状况,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呢?《马说》给了我们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说》 发挥主观能动性 被动等待 封建制度 千里马 《杂说》 统治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