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子春》中的中国文学元素探究
1
作者 邢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8期1-5,共5页
日本大正时期的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1892-1927)的短篇小说《杜子春》取材于中国唐代小说《杜子春传》。文章在原作的基础上加入了作者的想象,无论在情节设置上还是人物性格上都有比较大的改编。通晓中国古典文学的芥川在文中添加了其他... 日本大正时期的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1892-1927)的短篇小说《杜子春》取材于中国唐代小说《杜子春传》。文章在原作的基础上加入了作者的想象,无论在情节设置上还是人物性格上都有比较大的改编。通晓中国古典文学的芥川在文中添加了其他和中国文学相关的元素,这是原作中没有的。其中,引用吕洞宾所作的唐诗与原作有一字之差,应是参考了《西游记》的缘故。而文章结尾的场景设置可窥见陶渊明所描写的《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乡的影子。该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对中国古典原著及作者的书信内容,来证实上述内容是源于中国文学。芥川的创作意图是为了使作为儿童文学的作品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留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杜子春》 中国文学 改编 唐诗 《桃花源记》
下载PDF
论芥川龙之介的“中国趣味”——以到中国旅行前的作品《杜子春》《奇遇》等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23-126,共4页
自幼钟爱中国古典文学的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在1921年到中国旅行前,创作了大量取材中国古代典籍的作品,并孕育出了他独具一格的"中国趣味"。"亲近中国古典"是芥川"中国趣味"形成的雏形,进而发展成了对&qu... 自幼钟爱中国古典文学的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在1921年到中国旅行前,创作了大量取材中国古代典籍的作品,并孕育出了他独具一格的"中国趣味"。"亲近中国古典"是芥川"中国趣味"形成的雏形,进而发展成了对"中国古典的回归"。他早期借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素材,凭借自己对于中国的憧憬与幻想,创作出了一系列如《杜子春》《奇遇》等作品。"中国趣味"不仅决定了芥川的艺术创作,而且影响着他的个人经历与人生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中国趣味 《杜子春》 《奇遇》 中国旅行
下载PDF
绝望中的希望——从《杜子春》中的老人看芥川龙之介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婷 李玉平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19-121,共3页
《杜子春》是芥川龙之介根据唐代小说《太平广记.杜子春》而写的一篇童话,发表于1920年。当时,芥川陷入了极度的精神痛苦中,借《杜子春》一文表明了自己对绝望人生的希望。通过从作者和历史两方面作考证,提出作品中的老人就是作者自己... 《杜子春》是芥川龙之介根据唐代小说《太平广记.杜子春》而写的一篇童话,发表于1920年。当时,芥川陷入了极度的精神痛苦中,借《杜子春》一文表明了自己对绝望人生的希望。通过从作者和历史两方面作考证,提出作品中的老人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而杜子春则象征着作者周围的世界。而作品中老人对杜子春的态度表明了芥川对人生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子春》 芥川龙之介 绝望 希望 象征
下载PDF
论芥川龙之介的《杜子春》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趣旨
4
作者 周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25-128,共4页
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杜子春》取材于同名唐传奇《杜子春》,这是芥川龙之介饱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结晶之一。与唐传奇相比,芥川龙之介的《杜子春》在主题提炼、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编撰等方面做了较好的承继,但也进行了巧妙的改写... 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杜子春》取材于同名唐传奇《杜子春》,这是芥川龙之介饱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结晶之一。与唐传奇相比,芥川龙之介的《杜子春》在主题提炼、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编撰等方面做了较好的承继,但也进行了巧妙的改写,更深刻地揭示了作者的纠结、苦闷的心理。这是芥川龙之介在追寻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对自我心路历程的描绘,同时体现出日本新思潮派作家注重艺术的完美与对人物内心世界描写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子春》 芥川龙之介 中国古典
下载PDF
芥川龙之介《杜子春》中的重复叙事艺术
5
作者 赵海涛 曹彬彬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84-87,共4页
反复描摹人物杜子春在贫富之间转换经历的情节架构,是日本大文豪芥川龙之介小说《杜子春》文本创作的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法。《杜子春》这部小说正是通过叙事语言的重复、故事情节的重复和作品主题的重复,在重复之上又不乏创新,突出了小... 反复描摹人物杜子春在贫富之间转换经历的情节架构,是日本大文豪芥川龙之介小说《杜子春》文本创作的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法。《杜子春》这部小说正是通过叙事语言的重复、故事情节的重复和作品主题的重复,在重复之上又不乏创新,突出了小说叙事的独特性,勾勒出迥异于原典《杜子春传》的独特叙事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杜子春》 重复叙事 故事情节
下载PDF
《杜子春》的多重主题解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冰清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58-61,共4页
芥川龙之介的《杜子春》取材于中国的唐代传奇小说《杜子春传》,在原作的基础上,芥川进行了创作性的改写,赋予了故事丰富的主题思想。从人性的自私、亲情之爱和修道求仙三个主题对《杜子春》进行解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以... 芥川龙之介的《杜子春》取材于中国的唐代传奇小说《杜子春传》,在原作的基础上,芥川进行了创作性的改写,赋予了故事丰富的主题思想。从人性的自私、亲情之爱和修道求仙三个主题对《杜子春》进行解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以及芥川在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对人生和现实世界的见解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子春》 芥川龙之介 主题思想
下载PDF
创译视角下的儿童文学作品分析——以唐传奇《杜子春传》和芥川龙之介《杜子春》的对比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金明兰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88-90,共3页
创译在商业领域逐渐得到应用,翻译者结合自身的经历、背景、审美、所处的环境等各种因素对原作的再创造往往可以带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在儿童文学领域,译者对原作再创造的这种尝试却鲜少出现。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分析《杜子春》和《杜子春... 创译在商业领域逐渐得到应用,翻译者结合自身的经历、背景、审美、所处的环境等各种因素对原作的再创造往往可以带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在儿童文学领域,译者对原作再创造的这种尝试却鲜少出现。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分析《杜子春》和《杜子春传》的异同点来探索创译理论在儿童文学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译 儿童文学 《杜子春》 《杜子春传》
下载PDF
唐传奇《杜子春传》在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杜子春》中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席嘉敏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1年第4期49-54,共6页
《杜子春传》选自唐传奇《续玄怪录》,流传到日本后在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杜子春》中发生了变异,作者对原著中的修仙原因与修仙失败的原因两处情节进行了改写,在结尾处增添了一处原著中没有的赠屋情节。同时把作品的主题由原著的修... 《杜子春传》选自唐传奇《续玄怪录》,流传到日本后在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杜子春》中发生了变异,作者对原著中的修仙原因与修仙失败的原因两处情节进行了改写,在结尾处增添了一处原著中没有的赠屋情节。同时把作品的主题由原著的修仙不易,仙才难成变成了对世俗生活的留恋。产生变异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与作者的生平经历有关,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时代环境对作者创作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子春传》 《杜子春》 芥川龙之介 变异研究
下载PDF
《杜子春》如何解读
9
作者 林保淳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04-108,共5页
唐人小说《杜子春》,向来有两种不同趋向,甚至彼此对立的解读方式,一是以李元贞、乐蘅军、梅家玲为代表的,认为此篇小说是藉杜子春的“试炼”过程,强调人间天生自然的“亲子之情”的可贵,并以此质疑或批判在唐代普遍流行的“佛道思想”... 唐人小说《杜子春》,向来有两种不同趋向,甚至彼此对立的解读方式,一是以李元贞、乐蘅军、梅家玲为代表的,认为此篇小说是藉杜子春的“试炼”过程,强调人间天生自然的“亲子之情”的可贵,并以此质疑或批判在唐代普遍流行的“佛道思想”;一是以龚鹏程、张火庆为代表的,认为这篇小说是站在道教“成仙”的高度,悲悯世人摆脱不了人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尤其是人世亲情的羁绊,故此无法脱胎换骨、得道登仙,是篇宣扬“道教思想”的小说。尽管有如赖芳伶等学者企图调和其间,“两可”其说,但毕竟还是忽略了一否定、一肯定,是完全从不同角度看待的事实,其间壁垒森严,是绝无调停折衷的可能的。究竟李、龚二派的观点,何者才真正符合《杜子春》的主题,的确是需要重新思考检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小说 《杜子春》 解读方式 道教思想 佛道思想 龚鹏程 杜子春 脱胎换骨
下载PDF
试论日本翻案小说中的诗--以中岛敦《山月记》和芥川龙之介《杜子春》为例
10
作者 李奕璇 《今古文创》 2021年第47期14-15,共2页
翻案小说是日本一种独特的小说创作方法,在日本一直备受青睐。其中,中岛敦的《山月记》、芥川龙之介《杜子春》都取材自中国唐代传奇小说,两部作品在与原作的对比上具有较多的相似点,譬如两部作品都保留有原作的题材,有着与原作大致相... 翻案小说是日本一种独特的小说创作方法,在日本一直备受青睐。其中,中岛敦的《山月记》、芥川龙之介《杜子春》都取材自中国唐代传奇小说,两部作品在与原作的对比上具有较多的相似点,譬如两部作品都保留有原作的题材,有着与原作大致相同的情节和故事走向。在这两部作品中,都引用了诗句穿插其中,为作品增添了亮点。但是,在作为原作的《人虎传》和《杜子春传》中,却并没有诗句的出现,即在作品中穿插诗句的方式是日本作家在改写中自行添加的一笔。日本作家在改写过程中对诗的添加亦是对原作的“翻案”之一,在翻案小说中的诗句,或有更甚原作的精彩之处和其重要作用。本文将以《山月记》和《杜子春传》为例,对其中增添的诗进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案小说 中岛敦 芥川龙之介 《山月记》 《杜子春》
下载PDF
从《杜子春》中的母亲形象看芥川龙之介的恋母情结
11
作者 张媛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25期18-23,共6页
《杜子春》是芥川龙之介改编自中国传奇故事的历史小说,其中一个重要的改编之处是加入了杜子春母亲这一角色。基于精神分析学理论,对文本和作家的经历、社会背景加以分析,可以发现《杜子春》中母亲形象的塑造源于芥川的恋母情结。而恋... 《杜子春》是芥川龙之介改编自中国传奇故事的历史小说,其中一个重要的改编之处是加入了杜子春母亲这一角色。基于精神分析学理论,对文本和作家的经历、社会背景加以分析,可以发现《杜子春》中母亲形象的塑造源于芥川的恋母情结。而恋母情结的产生,一方面,源于个人无意识,即童年的创伤性记忆与“内在孩子”的体现;另一方面,源于集体无意识,即因建构日本近代国家需要应运而生的“慈母”形象的建立。《杜子春》中的母亲形象体现了芥川龙之介的个人创伤与日本民族的文化创伤,同时企图通过叙事来帮助自己和读者治愈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子春》 精神分析 恋母情结 创伤 母亲形象
下载PDF
《杜子春》中“父不在” 现象的分析与探究
12
作者 黄雅婷 《今古文创》 2022年第4期7-9,共3页
《杜子春》是日本著名短篇小说家芥川龙之介根据唐传奇《杜子春传》改编而来的一部翻案作品,讲述了主人公杜子春深受母爱感动从而放弃登仙、回归人世生活的故事。小说中,作者刻画了一位无私奉献的慈母形象,但却没有描写父亲一角,出现了... 《杜子春》是日本著名短篇小说家芥川龙之介根据唐传奇《杜子春传》改编而来的一部翻案作品,讲述了主人公杜子春深受母爱感动从而放弃登仙、回归人世生活的故事。小说中,作者刻画了一位无私奉献的慈母形象,但却没有描写父亲一角,出现了一种“父不在”的现象。笔者试从作者的家庭背景出发,并结合当时社会背景下“良妻贤母”的教育思想,分析其现象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子春》 芥川龙之介 “父不在” “良妻贤母”
下载PDF
杜子春故事演变与文化意蕴
13
作者 杨久红 《天中学刊》 2023年第5期70-78,共9页
杜子春故事源于《大唐西域记》中的烈士池故事,在历代文人改编创作下,杜子春故事经历了唐传奇、拟话本、戏曲等多种形态。随着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发展演变,杜子春故事中的宗教思想、市民观念、女性意识等意涵不断丰富更新。文学因素... 杜子春故事源于《大唐西域记》中的烈士池故事,在历代文人改编创作下,杜子春故事经历了唐传奇、拟话本、戏曲等多种形态。随着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发展演变,杜子春故事中的宗教思想、市民观念、女性意识等意涵不断丰富更新。文学因素也对故事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俗文学样式促使人物关系更加复杂、情节更加丰富。杜子春故事在不同文本中反映出不同的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子春三入长安》 《扬州梦传奇》 《广陵仙》 文化意蕴
下载PDF
芥川龙之介《杜子春》中的亲子伦理观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艳静 张华 《芒种(下半月)》 2016年第2期67-68,共2页
有学者从芥川龙之介小说《杜子春》中,解读出芥川的恋母情结,但对其中体现出的亲子伦理观目前尚缺乏系统分析。本文从芥川所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亲子伦理观的影响出发,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立足于芥川的生平,对《杜子春》中体现的亲... 有学者从芥川龙之介小说《杜子春》中,解读出芥川的恋母情结,但对其中体现出的亲子伦理观目前尚缺乏系统分析。本文从芥川所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亲子伦理观的影响出发,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立足于芥川的生平,对《杜子春》中体现的亲子伦理观进行分析,力图对该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子春》 中国传统文化 亲子伦理观
原文传递
伦理身份·伦理关系·伦理选择:《杜子春》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慧琳 《外语教育》 2017年第1期115-120,共6页
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杜子春》以'杜子春发声救下父母放弃成仙'为核心,对儿童具有积极正面的教育意义。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出发,对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杜子春》的文本进行细读,聚焦'杜子春发声救下父母放弃成仙',... 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杜子春》以'杜子春发声救下父母放弃成仙'为核心,对儿童具有积极正面的教育意义。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出发,对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杜子春》的文本进行细读,聚焦'杜子春发声救下父母放弃成仙',分析人物间的伦理关系,揭示出这篇作品实际上描写的是主人公杜子春失去血亲伦理身份,陷入伦理混乱后,再次认识到自己的血亲身份,并在伦理两难的情境下放弃师徒关系,主动选择父子、母子伦理关系的过程。杜子春的伦理选择体现了这篇作品的正面道德教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杜子春》 文学伦理学 文学伦理学批评
原文传递
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误译研究——以韩瑞亚版《杜子春》为例
16
作者 王若菡 《现代英语》 2021年第20期91-93,共3页
古典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翻译也承载了文化传播的作用。《杜子春》为《唐人传奇》中的一篇名篇,主要讲述主人公传奇且带有神话色彩的一生。文章主要从"文化""语境""硬译"三个方面来探讨韩瑞亚... 古典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翻译也承载了文化传播的作用。《杜子春》为《唐人传奇》中的一篇名篇,主要讲述主人公传奇且带有神话色彩的一生。文章主要从"文化""语境""硬译"三个方面来探讨韩瑞亚在《杜子春》上的误译,以批判的角度来鉴赏古典文学的翻译,并希望该角度能够为未来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一种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学 《杜子春》 误译 文化
原文传递
玄奘西行对唐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青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5,共8页
玄奘西行所带回的“烈士池”与“大象报恩”两个西域传说在中国本土产生了强大的影响 ,中唐以后 ,它们作为小说创作的母题而被反复运用 ,产生了符合本土文化观念与审美趣味的巨大演变。论文论述了这两个母题在唐朝小说中的演变发展过程 ... 玄奘西行所带回的“烈士池”与“大象报恩”两个西域传说在中国本土产生了强大的影响 ,中唐以后 ,它们作为小说创作的母题而被反复运用 ,产生了符合本土文化观念与审美趣味的巨大演变。论文论述了这两个母题在唐朝小说中的演变发展过程 ,指出这些母题在印度、中土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向 ,不同的情节发展表现出两国文化在某些核心观念上的巨大差异 ,作为文学接受的典型例子 ,这一个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奘 《大唐西域记》 烈士池 《杜子春》 大象报恩
下载PDF
浅析芥川龙之介的“中国趣味” 被引量:2
18
作者 骆灿 刘家鑫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34期58-59,共2页
芥川龙之介,日本近代文坛巨匠。芥川一生作品丰厚,不胜枚举,且与中国相关的作品为数不少,其中均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中国趣味",但其"中国趣味"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芥川的"中国趣味"也演变出... 芥川龙之介,日本近代文坛巨匠。芥川一生作品丰厚,不胜枚举,且与中国相关的作品为数不少,其中均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中国趣味",但其"中国趣味"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芥川的"中国趣味"也演变出了不同的内涵。芥川三个时期的三部作品《杜子春》、《中国游记》和《仙人》,呈现出其"中国趣味"不断演化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中国趣味 《杜子春》 《中国游记》 《仙人》
下载PDF
“人生如梦”的不同诠解——评说《枕中记》与《南柯太守传》
19
作者 林保淳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03-108,共6页
“人生如梦”,虽是一句常言俗语,但细思之下,却富涵深刻的哲学思想、文学思致与人生观照。在唐人传奇中,以“梦境”为小说中主要结构的作品相当多,如《秦梦记》《三梦记》《杜子春》等皆是,而其中沈既济的《枕中记》及李公佐的《南柯太... “人生如梦”,虽是一句常言俗语,但细思之下,却富涵深刻的哲学思想、文学思致与人生观照。在唐人传奇中,以“梦境”为小说中主要结构的作品相当多,如《秦梦记》《三梦记》《杜子春》等皆是,而其中沈既济的《枕中记》及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无疑是最获瞩目的,有关这两篇小说的讨论,篇章甚多,精辟的论点也不少,在此不一一枚举,仅从“人生如梦”的角度诠说这两篇小说不同的意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中记》 唐人传奇 李公佐 沈既济 《南柯太守传》 秦梦记 《杜子春》 人生如梦
下载PDF
無名氏《太上老君説常清静經注》中的佛教故事——兼論儒家思想對佛教中國化的作用
20
作者 《诸子学刊》 2021年第2期40-56,共17页
先秦諸子思想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而儒道二家尤其顯然,但學者大多注意其在哲學建構方面的作用,如魏晉玄學便是顯例。佛教爲外來教義,在中國人接受過程中,道家思想的影響一直備受重視,但大體都在局限於佛學概念上轉譯,所謂格義佛教,即是... 先秦諸子思想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而儒道二家尤其顯然,但學者大多注意其在哲學建構方面的作用,如魏晉玄學便是顯例。佛教爲外來教義,在中國人接受過程中,道家思想的影響一直備受重視,但大體都在局限於佛學概念上轉譯,所謂格義佛教,即是明證。至於儒家的影響則從來缺乏關心。此外,佛教在中國的受容乃至中國化,儒道思想在廣義文化範圍内的影響,更是無人留意。本文追溯印度故事《烈士池》在中國的嬗變,以説明佛教中國化看似自然的過程。通過詳細剖析《烈士池》被唐代傳奇作者多次改寫,同時又得到唐代華嚴、唯識二宗大師釋經的闡發,乃至宋元間道教講經的借用,從而證明在在可見的儒道二家思想在佛教中國化的過程中隱微的印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上老君説常清静經注》 道教講經 唐傳奇 《杜子春》 孟子王陽明 佛教中國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