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的终结:从《杜晚香》看丁玲的文学道路
1
作者 李蓉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5-202,共8页
丁玲在《杜晚香》中传达的是对革命理想人格和自我精神终点的一种预设——一种更高的自我,但杜晚香并非完全现实中丁玲的反映,相对于杜晚香的平静,丁玲的世界仍是不安的,她内在的意志仍一如既往的强劲。如果说早期丁玲的创作表达了个人... 丁玲在《杜晚香》中传达的是对革命理想人格和自我精神终点的一种预设——一种更高的自我,但杜晚香并非完全现实中丁玲的反映,相对于杜晚香的平静,丁玲的世界仍是不安的,她内在的意志仍一如既往的强劲。如果说早期丁玲的创作表达了个人主义式的欲望,那么随着转型后与社会的联结,她心理化的欲望就转换为了身体的行动,革命使她的主体得到了有力的锻造。然而,从其后半生的文学创作来看,实践的意义并没有在其文学创作中发挥出来,创作主体处在凝固而非流动的状态,《杜晚香》就是这样一个主体静止的文本。尽管丁玲将“情感”看作是文学创作的法宝,但她深入生活获得的情感主要是人伦层面的,将这一感性的情感与革命的理性对接、融合对她而言却存在着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杜晚香》 革命 欲望 实践 情感
下载PDF
劳动妇女的主体性及其书写限度——对丁玲《杜晚香》的再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丹銮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6,94,共10页
从丁玲革命信仰的具身性出发,理解她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为党“歌德”的内在意蕴以及“为大多数”文学立场的持守。《杜晚香》的创作呈现了丁玲无法被化约的女性视角及其视角下劳动妇女在历史变动中卷入时代激流的命运变迁。重访杜晚香... 从丁玲革命信仰的具身性出发,理解她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为党“歌德”的内在意蕴以及“为大多数”文学立场的持守。《杜晚香》的创作呈现了丁玲无法被化约的女性视角及其视角下劳动妇女在历史变动中卷入时代激流的命运变迁。重访杜晚香与丈夫李桂关系的变化和杜晚香与知识女性关系的位移,从中梳理劳动妇女作为历史主体文本化的限度,包括文体篇幅与内容宽度的结构性矛盾、作者创作规定性与人物历史规定性的偏差。劳动妇女主体生成的限度,也表征了中国女性文学还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激发着我们思考“为大多数”文学书写如何以更完满的文学形式得以接续,“劳动”作为丁玲1957年之后印刻生命的动词,仍是一个思索中未尽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为大多数”文学立场 女性视角 《杜晚香》 劳动妇女 主体性
下载PDF
论丁玲《杜晚香》的创作设想与逸出
3
作者 王燕芳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5-99,共5页
《杜晚香》是丁玲创作“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重要实践成果之一,只是在“新人”逐渐为“英雄”所取代的历史背景下,丁玲的创作思想也受到了影响,使得笔下的杜晚香显露出被“提纯复壮”的痕迹,且具有构成“女英雄”形象的一些特质,《杜... 《杜晚香》是丁玲创作“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重要实践成果之一,只是在“新人”逐渐为“英雄”所取代的历史背景下,丁玲的创作思想也受到了影响,使得笔下的杜晚香显露出被“提纯复壮”的痕迹,且具有构成“女英雄”形象的一些特质,《杜晚香》的文本因此出现了明显的缺憾。而丁玲对作品“散文”属性的坚持,使杜晚香最终没有成为一个完全“神化”的“英雄”,基本保持着她的“新人”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晚香》 散文 社会主义新人 英雄
下载PDF
丁玲《杜晚香》:政治功利与道德诉求的聚合 被引量:6
4
作者 秦林芳 《文教资料》 2007年第36期21-23,共3页
晚年丁玲复出后,追求政治功利往往成为其创作的出发点;而她对政治功利的追求又往往诉诸道德视角,从而以道德诉求的方式表现出对政治功利的关注。从其对《杜晚香》作为政治"亮相"之作的权衡、该作发表过程的周折到发表后的诠释... 晚年丁玲复出后,追求政治功利往往成为其创作的出发点;而她对政治功利的追求又往往诉诸道德视角,从而以道德诉求的方式表现出对政治功利的关注。从其对《杜晚香》作为政治"亮相"之作的权衡、该作发表过程的周折到发表后的诠释,都可以看出丁玲对作品之外的政治效应的追求。为了这一效应,丁玲经过反复掂量,选择了"永远正确"的题材和主题,并以陈旧的道德视角表现出落后的道德观念。政治功利与道德诉求这二者的聚合是晚年丁玲创作的显著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杜晚香》 政治功利 道德诉求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史的信仰与实践——以丁玲的《杜晚香》为中心
5
作者 原帅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3,共6页
晚年丁玲重写《杜晚香》的初衷是与新时期读者交流,写作和发表的一波三折折射出她在新时期的特殊处境和文学坚守。从莎菲到杜晚香,是丁玲“一体性”“生命结构”中的文学表达,内蕴了20世纪中国女性主体成长史和社会主义革命史的个体实... 晚年丁玲重写《杜晚香》的初衷是与新时期读者交流,写作和发表的一波三折折射出她在新时期的特殊处境和文学坚守。从莎菲到杜晚香,是丁玲“一体性”“生命结构”中的文学表达,内蕴了20世纪中国女性主体成长史和社会主义革命史的个体实践。《杜晚香》是一种“信仰写作”,是晚年丁玲重返新时期的路径和起点,是接续“左翼文学”“延安文学”的一次尝试。新启蒙主义的历史叙述征用了年轻一代的集体记忆,用“断裂性”取代了“一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新时期文学 《杜晚香》 女性主体 信仰写作
下载PDF
重试锋芒:《杜晚香》与《“牛棚”小品》──丁玲的创作心态之二
6
作者 洛文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8-14,共7页
丁玲复出后,是新时间文学萌发之时,《杜晚香》是她。亮相”的作品,《“牛棚”小品》是她获奖的作品,它们诞生后,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毁誉褒贬,众说纷纭.从丁玲的创作心态去回答这个问题。《”牛棚”小品》应视为新时期... 丁玲复出后,是新时间文学萌发之时,《杜晚香》是她。亮相”的作品,《“牛棚”小品》是她获奖的作品,它们诞生后,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毁誉褒贬,众说纷纭.从丁玲的创作心态去回答这个问题。《”牛棚”小品》应视为新时期文学中的艺术精品;而《杜晚香》却呈现出比较复杂的特征,当时丁玲的创作心态尚未恢复正常,我们应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丁玲 《杜晚香》 《“牛棚”小品》 毁誉褒贬 创作心态 特征
下载PDF
“遗托邦”状况:迟到的《杜晚香》
7
作者 马春花 《文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9,共11页
发表于《人民文学》的短篇小说《杜晚香》,是丁玲在新时期的复出之作。20世纪60年代的北大荒女劳模,如同尾大不掉的历史剩余物,代表了革命年代的强悍余音。她的突兀出场,汇聚了转折时代的种种悖反因素,使之成为新时期文学的“刺点”。... 发表于《人民文学》的短篇小说《杜晚香》,是丁玲在新时期的复出之作。20世纪60年代的北大荒女劳模,如同尾大不掉的历史剩余物,代表了革命年代的强悍余音。她的突兀出场,汇聚了转折时代的种种悖反因素,使之成为新时期文学的“刺点”。《杜晚香》的“迟到”出场,在表明新时期文学发生的多面性与复杂性之外,更交织着时代开端处的记忆与失忆、丧失与延异,再现了告别革命语境下留恋革命的“遗托邦”状况。借由《杜晚香》,丁玲跨越革命与后革命间的裂隙,不但挑战一切霸权文化的意识形态规训,也要再造一个事关平等、正义的别样未来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杜晚香》 《人民文学》 遗托 剩余物 多面性 霸权文化 延异
原文传递
《杜晚香》与晚年丁玲的时代意识
8
作者 王碧燕 《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6-123,共8页
丁玲在1982年两次声称今后的写作方向是《杜晚香》而非《“牛棚”小品》。现有研究未曾发现,这个想法并非在两篇作品刚诞生时形成。事实上,上述决定关乎丁玲所理解的时代需要。丁玲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着特殊的历史体认方式,并形成了... 丁玲在1982年两次声称今后的写作方向是《杜晚香》而非《“牛棚”小品》。现有研究未曾发现,这个想法并非在两篇作品刚诞生时形成。事实上,上述决定关乎丁玲所理解的时代需要。丁玲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着特殊的历史体认方式,并形成了自身的时代意识,她的选择意在回应当时中国面临的时代困境。这一时代困境具体表征为青年的精神危机。丁玲对青年精神问题的关注涉及她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思考。这些思考有别于当时主流的现代化叙述,是当下进一步理解80年代初期文学复杂性的重要历史经验,也为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年丁玲 《杜晚香》 80年代文学
原文传递
异己的环境中,主体何为——再论丁玲小说《在医院中》、《杜晚香》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玲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1-70,共10页
丁玲的短篇小说《在医院中》陆萍最终离开医院的结局,一般被阐释为"狂人"被"治愈"、知识分子被同化。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把执著于启蒙事业与保存知识分子主体性这两个不完全重合的问题简单地等同起来,从而在文本内涵... 丁玲的短篇小说《在医院中》陆萍最终离开医院的结局,一般被阐释为"狂人"被"治愈"、知识分子被同化。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把执著于启蒙事业与保存知识分子主体性这两个不完全重合的问题简单地等同起来,从而在文本内涵的理解上出现偏差,也在当知识分子处于艰苦的环境中应当何为这个问题的理解上显得武断。实际上,在异己的环境中,主体为保存自我的心理力量选择把启蒙问题暂时悬置,并不必然意味着放弃启蒙价值观、放弃自我主体性。本文根据这一立场对《在医院中》、《杜晚香》等作品做出重新阐释,并总结丁玲创作执著探问主体内在精神的思想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在医院中》 《杜晚香》 启蒙革命
原文传递
《杜晚香》与丁玲北大荒文学记忆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超然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1-159,共9页
我们有把握说,小说《杜晚香》是丁玲1958-1978年二十年观察、体验、认知、思考和表达的一次"求和"。也许时间还可以追溯得更为久远,甚至回到她创作的起始处。一位作家创作的众多作品,就像一棵树上生长出的众多枝叶,它们可能... 我们有把握说,小说《杜晚香》是丁玲1958-1978年二十年观察、体验、认知、思考和表达的一次"求和"。也许时间还可以追溯得更为久远,甚至回到她创作的起始处。一位作家创作的众多作品,就像一棵树上生长出的众多枝叶,它们可能样貌有异,但彼此总有一些血脉是相通的,也就是说,《杜晚香》一定兼备了"丁玲体"小说的所有基本构件。《杜晚香》里有丁玲对自己特殊人生经历的艺术回应,有她大半生文学创作的总结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荒文学 《杜晚香》 丁玲 基本构件 文学创作 作家创作 人生经历
原文传递
难以忘却的记忆——记丁玲《杜晚香》发表及其他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芝兰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38,共3页
那是1979年6月的一天,我奉《人民文学》副主编刘剑青之命,去丁玲同志处取回编辑部请她修改的《杜晚香》。
关键词 《杜晚香》 丁玲 《人民文学》 人格修养
原文传递
刘心武与丁玲的《杜晚香》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增如 《书城》 2009年第8期56-60,共5页
今年四月,刘心武先生撰文《〈杜晚香〉与丁玲的平反复出》(载《羊城晚报》2009年4月11日),文中提到他当年写给丁玲的一封信,文末说到:"丁玲已去世多年,估计我写给她的那封信,仍可在她的遗物里找到。"刘先生的估计不错,此信现... 今年四月,刘心武先生撰文《〈杜晚香〉与丁玲的平反复出》(载《羊城晚报》2009年4月11日),文中提到他当年写给丁玲的一封信,文末说到:"丁玲已去世多年,估计我写给她的那封信,仍可在她的遗物里找到。"刘先生的估计不错,此信现存中国现代文学馆,但不是一封,而是两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晚香》 《人民文学》 《十月》 稿子 刘心武 丁玲
原文传递
析丁玲晚年的文学价值取向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传宏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49,共11页
关键词 丁玲 在严寒的日子里 王实味 沈从文 知识分子 文学 莎菲 《杜晚香》 价值取向
下载PDF
论丁玲的孤独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金霞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7-22,共6页
论丁玲的孤独田金霞丁玲并不是一个寂寞的作家,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她都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然而丁玲实在又是一个孤独的作家,这不仅表现在生存境遇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内心体验上。她无法完全掩饰自己,因此作品中也潜伏着一... 论丁玲的孤独田金霞丁玲并不是一个寂寞的作家,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她都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然而丁玲实在又是一个孤独的作家,这不仅表现在生存境遇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内心体验上。她无法完全掩饰自己,因此作品中也潜伏着一条孤独之流。正如日本学者北冈正子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新时期 《杜晚香》 《我在霞村的时候》 个性解放 延安时期 《在医院中》 文化环境 早期创作 党员意识
下载PDF
论丁玲描写农民的小说创作(下)
15
作者 杨桂欣 《求索》 1984年第2期83-89,114,共8页
重大的成就 丁玲描写农民的重大成就,集中表现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长篇小说之中。作品中描写农民形象所表现的思想艺术特点,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重大成就之所在。 第一、它最充分地展现了广大劳苦农民要求翻身解放的强烈愿望... 重大的成就 丁玲描写农民的重大成就,集中表现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长篇小说之中。作品中描写农民形象所表现的思想艺术特点,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重大成就之所在。 第一、它最充分地展现了广大劳苦农民要求翻身解放的强烈愿望,和自己解放自己的伟大的阶级潜在力量。这当然首先指的是广大贫雇农,同时也包括其他劳动农民,即使如顾涌这样的富裕农民,也有从政治上翻身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杜晚香》 小说创作 农民群众 农民形象 作家 民族化大众化 作品 北大荒 汤原
下载PDF
略论丁玲散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玉莲 癸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29-31,共3页
略论丁玲散文陈玉莲,癸申丁玲从事散文创作有50多年的历史。她写作了大量的散文,出版了十几本散文集。她的散文在现代散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丁玲的散文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风云。强烈的时代精神是其散文的灵魂。正如有的论者... 略论丁玲散文陈玉莲,癸申丁玲从事散文创作有50多年的历史。她写作了大量的散文,出版了十几本散文集。她的散文在现代散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丁玲的散文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风云。强烈的时代精神是其散文的灵魂。正如有的论者所揭示的,反映时代的伟大变革,是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散文创作 散文语言 《杜晚香》 《“牛棚”小品》 毛泽东 思想内涵 思想感情 值得赞美 时代风云
下载PDF
美籍学者梅仪慈在沪谈丁玲
17
作者 飞舟 《社会科学》 1981年第6期144-144,共1页
美国密执安大学文学讲师梅仪慈,最近在上海与上海研究现代文学的数十位同志座谈。她在会上介绍了自己研究丁玲作品的情况和这次来华跟丁玲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后的印象和体会。 梅仪慈认为丁玲从《沙菲女士的日记》到《杜晚香》长达五十年... 美国密执安大学文学讲师梅仪慈,最近在上海与上海研究现代文学的数十位同志座谈。她在会上介绍了自己研究丁玲作品的情况和这次来华跟丁玲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后的印象和体会。 梅仪慈认为丁玲从《沙菲女士的日记》到《杜晚香》长达五十年的创作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中国现代文学史 《杜晚香》 创作历程 上海研究 五十年 美籍 密执安 优秀的文学作品 日记
下载PDF
从丁玲的女性群像看丁玲妇女解放的思想
18
作者 刘秀珍 《武陵学刊》 1995年第1期1-5,共5页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丁玲 女性群像 中国妇女 《杜晚香》 《莎菲女士的日记》 女作家 知识女性 海伦·福斯特 五四时期
下载PDF
我馆群众工作组举办作家丁玲同志与读者见面会
19
作者 任德明 《国家图书馆学刊》 1979年第4期80-80,共1页
为了揭示馆藏、宣传馆藏,向读者推荐图书,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我馆阅览部恢复了停办多年的群众工作组。群众工作组恢复以来,积极开展书刊资料展览工作,最近又举办了作家丁玲同志与读者见面会。这次见面会于十二月十二日在首都剧场... 为了揭示馆藏、宣传馆藏,向读者推荐图书,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我馆阅览部恢复了停办多年的群众工作组。群众工作组恢复以来,积极开展书刊资料展览工作,最近又举办了作家丁玲同志与读者见面会。这次见面会于十二月十二日在首都剧场举行。会议由我馆研究员郑效洵同志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作家 《杜晚香》 读者 工作组 群众
下载PDF
丁玲,我的第一个上司(续) 被引量:1
20
作者 黎辛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0-86,共7页
五、《三八节》有感发表的前后丁玲在《前前后后》一文中,回忆《三八节有感》,说:“三月七号,陈企霞派人送信来,一定要我写一篇纪念三八节的文章。我连夜挥就。把当时我因两起离婚事件而引起的为妇女同志鸣不平的情绪,一泄无余地... 五、《三八节》有感发表的前后丁玲在《前前后后》一文中,回忆《三八节有感》,说:“三月七号,陈企霞派人送信来,一定要我写一篇纪念三八节的文章。我连夜挥就。把当时我因两起离婚事件而引起的为妇女同志鸣不平的情绪,一泄无余地发出来了。那时文抗的俱乐部,每逢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解放日报》 毛泽东 王实味 欧阳山 共产党员 《人民文学》 《杜晚香》 右派分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