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析《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开放性的结局 |
罗炜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2
|
20世纪德语文学中的柏林城市意象与空间话语——以《柏林童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意外之地》为例 |
傅琪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
2019 |
3
|
|
3
|
城市空间中的牺牲者:《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中的暴力隐喻 |
马嫽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4
|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之今与昔 |
沈芊芊
|
《国外城市规划》
|
2005 |
0 |
|
5
|
犯罪与成长:德布林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 |
张杰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6
|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上那个刻有手印的地碑 |
韩今
|
《华人时刊》
|
2019 |
0 |
|
7
|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的本体论解读 |
周雰
|
《海外英语》
|
2021 |
0 |
|
8
|
亚历山大广场,柏林,德国 |
|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9
|
柏林火车站-亚历山大广场,柏林,德国 |
Chestnutt_Niess Architekten
|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0
|
都柏林大学图书情报教育动向及对我国图情教育的启示 |
高春玲
张熙茁
|
《图书馆学刊》
|
2024 |
0 |
|
11
|
冯塔纳“柏林小说姊妹篇”中的城市空间书写 |
傅琪
|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2
|
公共图书馆举办和参加都柏林国际文学奖的实践与思考 |
王静斯
|
《山东图书馆学刊》
|
2024 |
0 |
|
13
|
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柏林浪漫派共同体书写初探 |
卢盛舟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都柏林人》中的工业化与主体身份重构 |
李春晓
刘宝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24 |
0 |
|
15
|
水意象在柏林学派女性电影中的多维表达 |
何锡来
许宁
|
《中国民族博览》
|
2024 |
0 |
|
16
|
共产国际柏林西欧书记处活动研究 |
曹漩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
2024 |
0 |
|
17
|
值得拥有的柏林之声 Burmester柏林之声B28 落地式音箱 |
晨光
小路(图)
|
《视听前线》
|
2024 |
0 |
|
18
|
承传旗舰技术,诠释优秀声音 欣赏Burmester(柏林之声)217黑胶唱盘 |
孔祥军(文/图)
|
《视听前线》
|
2024 |
0 |
|
19
|
浪漫主义的自我矛盾性——读以赛亚·柏林《浪漫主义的根源》 |
曲天乐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20
|
“他者”快门下的冲突与隐喻--从创伤理论谈《别了,柏林》中的人像构建 |
马迅
|
《海外英语》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