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宋《柘枝舞》的赓续与流变
1
作者 岳俊丽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7,共7页
《柘枝舞》在两宋时期的表演形态计有五种,其中北宋《柘枝队》《莲花台》以及南宋两种《柘枝舞》皆为队舞,寇准所好《柘枝》大曲是唐大曲在北宋之遗响。位列小儿队之首的《柘枝队》,表演程式最为规范严整。东传高丽的《莲花台》,表演程... 《柘枝舞》在两宋时期的表演形态计有五种,其中北宋《柘枝队》《莲花台》以及南宋两种《柘枝舞》皆为队舞,寇准所好《柘枝》大曲是唐大曲在北宋之遗响。位列小儿队之首的《柘枝队》,表演程式最为规范严整。东传高丽的《莲花台》,表演程式已大为减省,表演形态仍存宋朝遗风。南宋两种《柘枝舞》“分作五方”的五方队形皆是小儿队表演队形之缩影。隆兴府的表演在借用《柘枝舞》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加入人物扮演与故事情节,已具有“以歌舞演故事”的戏剧特征。四种队舞的乐曲皆以宋人曲子词为主体,具有“联词体”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柘队》 《莲花台》 《柘舞》 《柘枝》大曲
原文传递
唐代柘枝舞舞蹈形态流变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任娜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74,共9页
柘枝舞的传入与演变,是唐代外来舞蹈华化中颇具典型特征的现象。从原生态柘枝舞到健舞再到软舞,柘枝舞在唐代经历了三种形态的嬗变。早期原生态柘枝舞呈现出一种豪迈有力、粗犷的动作风格;进入宫廷后,经过教坊专业乐人的创作成为颇具征... 柘枝舞的传入与演变,是唐代外来舞蹈华化中颇具典型特征的现象。从原生态柘枝舞到健舞再到软舞,柘枝舞在唐代经历了三种形态的嬗变。早期原生态柘枝舞呈现出一种豪迈有力、粗犷的动作风格;进入宫廷后,经过教坊专业乐人的创作成为颇具征伐意象的健舞《柘枝》;中唐后,受到南方本土文化与士人阶层审美的影响,舞蹈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其意象性大为增强。文章主要从舞蹈本体视角对柘枝舞的三种形态特点进行动态探析,寻找三者的关联与差异性,重点探究唐代柘枝舞其演变过程中呈现的动作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探索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柘枝》 《屈枝》 舞蹈形态
原文传递
由一则误收诗谈《全唐诗》等编纂及其他
3
作者 孙植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63,共4页
殷尧藩,中唐诗人。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六《殷尧藩传》云:“尧藩,秀州人。为性简静,眉目如画。工诗文,耽丘壑之趣”,又云:“尧藩初游韦应物门墙,分契莫逆。及来长沙,尚书李翱席上有舞《柘枝》者,容语凄恻,因感而赋诗以赠... 殷尧藩,中唐诗人。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六《殷尧藩传》云:“尧藩,秀州人。为性简静,眉目如画。工诗文,耽丘壑之趣”,又云:“尧藩初游韦应物门墙,分契莫逆。及来长沙,尚书李翱席上有舞《柘枝》者,容语凄恻,因感而赋诗以赠日:‘姑苏太守青娥女,流落长沙舞《柘枝》。满座绣衣皆不识,可怜红粉泪双垂。’众客惊问之,果韦公爱姬所生女也,相于吁叹。翱即命削丹书,于宾馆中擢士嫁之。”这就是著名的“殷尧藩赠舞妓诗”的故事,历代诗话一般均作为文坛美事予以传载。不过,辛文房是元代人,故事其实并非是他起首。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早记载,见于晚唐人范摅的《云溪友议》和郑綮的《古今诗话》,且其记述较《唐才子传》更为详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唐才子传》 编纂 误收 《云溪友议》 《柘枝》 辛文房 韦应物
下载PDF
关于大曲《柘枝令歌头》、《柘枝令》俗字谱及其考、译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文光 赵晓楠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1-82,共12页
俗字谱是中国古代音乐的珍贵文献 ,在音乐史学研究上具有特殊的价值。笔者根据杨荫浏先生 195 7年提供的线索 ,找到了记录在宋人史浩《峰真隐漫录》一书中的大曲《柘枝令歌头》和《柘枝令》的俗字谱。该书成书于 1181年 ,比现存各种... 俗字谱是中国古代音乐的珍贵文献 ,在音乐史学研究上具有特殊的价值。笔者根据杨荫浏先生 195 7年提供的线索 ,找到了记录在宋人史浩《峰真隐漫录》一书中的大曲《柘枝令歌头》和《柘枝令》的俗字谱。该书成书于 1181年 ,比现存各种宋代俗字谱都要早。笔者对该书的各种版本、俗字谱字进行了考、释 ,初步翻译了曲谱 ,对大曲《柘枝令歌头》和《柘枝令》的宫调、唱奏方式作出推测 ,并对《峰真隐漫录》记录的俗字谱在中国音乐史和古代音乐史研究上的地位、价值作出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乐谱 乐谱学 《峰真隐漫录》 大曲 《柘令歌头》 《柘令》
原文传递
浅析大唐乐舞中的西域风情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倩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年第9期36-38,共3页
本文从乐舞的舞容、服饰、音乐风格三个方面详细论述盛唐时期乐舞中特有的西域风情,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魅力。
关键词 唐乐舞 西域 舞容 《胡腾舞》 舞蹈服饰 《胡旋舞》 《柘舞》 民族服饰 龟兹乐 音乐风格 风情
下载PDF
韩国唐乐呈才《莲花台》与中国《柘枝舞》的相关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沈淑庆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18年第4期27-37,45,共12页
《莲花台》自中国宋朝传入高丽,与《献仙桃》《寿延长》《五羊仙》《抛球乐》等一同流传至今,是历史最悠久的宫廷舞蹈(呈才)之一。根据《高丽史·乐志》的记载,"《莲花台》本出于拓跋魏",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莲花台》本... 《莲花台》自中国宋朝传入高丽,与《献仙桃》《寿延长》《五羊仙》《抛球乐》等一同流传至今,是历史最悠久的宫廷舞蹈(呈才)之一。根据《高丽史·乐志》的记载,"《莲花台》本出于拓跋魏",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莲花台》本为一种起源于《柘枝舞》的舞蹈,《柘枝舞》来自西域的石国,石国又名"柘枝"。《莲花台》是《柘枝舞》的异称,传自《柘枝舞》的一部分。正是高丽时期传入韩国的这些唐乐呈才反映了宋代乐舞的一部分特点,特别是《莲花台》和唐宋盛行的《柘枝舞》具有密切相关性。但是目前从舞蹈史层面对其进行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因此,本文首先将分析《柘枝舞》的几个起源传说,探究唐宋《柘枝舞》和高丽《莲花台》的历史相关关系。此外,还将围绕结构形式、服饰、音乐、《柘枝舞》的变迁过程等进行分析,重新审视唐乐呈才《莲花台》和中国《柘枝舞》的关系,进一步思考曾经往来密切的高丽和宋朝在乐舞上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乐呈才《莲花台》 中国《柘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