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9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隋有《格》《式》考
1
作者 黄正建 《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 2023年第1期107-114,共8页
本文是對樓勁先生《隋無〈格〉、〈式〉考》的商榷。文章認爲如果《式》的性質是一個部門或一類事務的辦事細則,隋朝就制定過《式》。唐初《禮部式》繼承的應當就是隋《式》。就《格》而言,隋朝不僅有非制敕編輯類的《勛格》等《格》,... 本文是對樓勁先生《隋無〈格〉、〈式〉考》的商榷。文章認爲如果《式》的性質是一個部門或一類事務的辦事細則,隋朝就制定過《式》。唐初《禮部式》繼承的應當就是隋《式》。就《格》而言,隋朝不僅有非制敕編輯類的《勛格》等《格》,也有以“立”的方式編定的制敕編輯類《格》。特别是《隋書》中有4條資料直接寫有“律令格式”,且其中一條並非後人撰寫,而是當時人即隋文帝留下的遺詔。遺詔中明確寫有“律令格式”,證明隋朝確實存在著《格》和《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 隋《式》 律令 遺詔
下载PDF
破格救心汤在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概述
2
作者 王强 张林淮 +6 位作者 李琪琳 苑杨 孙伟 马英明 张语诺 张曦文 钟心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6-209,共4页
文章以破格救心汤的组成以及内涵作为全篇论述的基础,阐述了其治疗心源性休克的理论基础,认为其可回阳救逆,挽救危急之生命,大剂量附子能有效增强心肌收缩力,舒张冠脉,改善血流。并结合其治疗心源性休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作者应用... 文章以破格救心汤的组成以及内涵作为全篇论述的基础,阐述了其治疗心源性休克的理论基础,认为其可回阳救逆,挽救危急之生命,大剂量附子能有效增强心肌收缩力,舒张冠脉,改善血流。并结合其治疗心源性休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作者应用其成功抢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案例,论述了其治疗心源性休克的经验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心汤 心源性休克 学术经验
下载PDF
“格古要论·古窑器论·大食窑”体现的中外陶瓷交流
3
作者 汤浩淳 《陶瓷》 CAS 2024年第3期67-71,共5页
《格古要论》是一部专门品鉴器物的古代著作,其中《古窑器论》按窑口分类描述陶瓷外观特征,记载新贵阶级品鉴真雁优劣的标准,反映元末明初国内陶瓷特色,亦涉猎部分国外窑口,如大食窑。《古窑器论》所述陶瓷多为宋元时期,此时我国对外贸... 《格古要论》是一部专门品鉴器物的古代著作,其中《古窑器论》按窑口分类描述陶瓷外观特征,记载新贵阶级品鉴真雁优劣的标准,反映元末明初国内陶瓷特色,亦涉猎部分国外窑口,如大食窑。《古窑器论》所述陶瓷多为宋元时期,此时我国对外贸易繁荣,华瓷出口直接影响其他地区陶瓷生产,催生出极具当地特色的陶瓷,后经贸易返销至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根据《大食窑》原文描述,寻找与之相符的文献记载及文物证据,探究其中的联系和影响,论证此时期的中外陶瓷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古要论》 《大食窑》 陶瓷贸易 相互影响 中外陶瓷交流
下载PDF
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无水葡萄糖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葡萄糖转化现象的探讨
4
作者 章娟 石颖 +1 位作者 邱娟 李玮玲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4-19,共6页
目的建立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无水葡萄糖含量测定方法,并针对方法建立中发现的葡萄糖转化问题开展研究。方法采用氨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以乙腈-水-氨水(体积比75∶25∶0.1)为流动相;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流速为1.0 mL/min... 目的建立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无水葡萄糖含量测定方法,并针对方法建立中发现的葡萄糖转化问题开展研究。方法采用氨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以乙腈-水-氨水(体积比75∶25∶0.1)为流动相;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流速为1.0 mL/min,柱温和检测池温度均为40℃。结果无水葡萄糖浓度在0.4125~8.249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定量限为101μg/L,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0.5%,采用该测定法发现样品中少量葡萄糖转化为果糖。结论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不受葡萄糖转化现象的干扰,适用于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无水葡萄糖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醋酸钠林注射液 无水葡萄糖 葡萄糖转化
下载PDF
傅兰雅之《格致汇编》及其科学传播实践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强 姚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1-516,共6页
目的探讨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之《格致汇编》在晚清西方科学传播中的特殊意义。方法历史考证、辨析。结果其中大部分文章由傅兰雅编译,涉及各类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还包括科学仪器、科技发明、科技研究信息的报道,以傅兰雅的《... 目的探讨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之《格致汇编》在晚清西方科学传播中的特殊意义。方法历史考证、辨析。结果其中大部分文章由傅兰雅编译,涉及各类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还包括科学仪器、科技发明、科技研究信息的报道,以傅兰雅的《格致略论》、《化学卫生论》、《混沌说》、徐寿的《考证律吕说》等内容最具代表性,也最具科学传播价值。结论认为傅兰雅完全不同于之前的传教士,他特别发表声明退出教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位纯粹的科学传播者。《格致汇编》的传播内容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科学家虽介入编辑传播,但仍以西学为传播内容的主体;其受众局限于沿海、沿江的知识分子阶层,未形成广泛的受众群体;作为中国最早的一份传教士与中国科学家合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开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的新途径和新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致汇编》 科学传播 傅兰雅(John Fryer 1839-1928)
下载PDF
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22
6
作者 程金莲 张翔 +11 位作者 潘汉升 简小兵 王杰 刘传慧 涂萍 陈少华 王功国 钟树妹 王萧枫 徐涵斌 朱雪琦 雷仲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评价金天格胶囊(主要成分为人工虎骨粉)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分层区组随机方法、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11家医院471例原发性骨质疏松受试者,以3∶1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 目的评价金天格胶囊(主要成分为人工虎骨粉)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分层区组随机方法、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11家医院471例原发性骨质疏松受试者,以3∶1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56例,对照组115例。试验组口服金天格胶囊1.2 g/次,3次/d,骨疏康胶囊模拟剂1.28 g/次,2次/d;对照组口服金天格胶囊模拟剂1.2 g/次,3次/d,骨疏康胶囊1.28 g/次,2次/d。两组用药疗程均为24周,干预48周电话随访。干预12周和24周分别评价中医证候积分,以其作为主要结局指标并评价临床疗效;以疼痛VAS评分、单项症状评分和骨密度指改善情况作为次要结局指标。安全性评价包括试验期间骨折发生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生性指标。结果(1)试验组12周的总有效率为64.61%(230/356),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0.44%(58/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80,P=0.000);试验组24周的总有效率为84.55%(301/356),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30%(8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14,P=0.000);(2)两组24周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26974.5,2775.00;P=0.000,0.000);试验组24周中医症状积分较基线下降的差值大于对照组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56,P=0.008);(3)试验组24周腰背疼痛、腰膝酸软无力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χ^(2)=9.940,χ^(2)=10.004;P=0.002,P=0.002),两组24周下肢抽筋、步履艰难和持重困难症状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1,χ^(2)=3.035,χ^(2)=0.619;P=0.221,P=0.082,P=0.432);(4)试验组24周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44,P=0.008);(5)试验组24周骨密度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1.98%(298/324),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23%(82/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20,P=0.000);试验组24周腰椎L2、腰椎L3、腰椎L4、腰椎L2-4骨密度较基线提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39,Z=-3.161,Z=-2.157,Z=-3.562;P=0.032,P=0.002,P=0.031,P=0.000),两组24周股骨颈(左)、股骨颈(右)骨密度较基线提高值无统计学意义(Z=-0.131,Z=-0.419;P=0.896,P=0.675);(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无骨折情况发生。结论金天格胶囊能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中医证候总体疗效,尤其在改善腰背疼痛、腰膝酸软无力症状方面具有优势,同时能减轻疼痛程度,增加骨密度,并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天胶囊 人工虎骨粉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随机对照试验 骨密度
下载PDF
新学传播的序曲:艾约瑟、王韬翻译《格致新学提纲》的内容、意义及其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邓亮 韩琦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6-151,共16页
艾约瑟与王韬合译的《格致新学提纲》正续二篇先后于1853年和1858年发表,是晚清最早出现的西方科学史年表,开列哥白尼日心说以降的科学发展大事。本文介绍了《提纲》的内容,考释其中的科技人物,梳理了《提纲》与王韬《西学原始考》的关... 艾约瑟与王韬合译的《格致新学提纲》正续二篇先后于1853年和1858年发表,是晚清最早出现的西方科学史年表,开列哥白尼日心说以降的科学发展大事。本文介绍了《提纲》的内容,考释其中的科技人物,梳理了《提纲》与王韬《西学原始考》的关系,以及对黄钟骏《畴人传四编》的间接影响,认为编译此文的缘由是为了改变中国学者对西学的固有观念,指出它对晚清时期西方科技新知的提倡与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具有先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致新学提纲》《中西通书》 艾约瑟 王韬《畴人传四编》西方科学史
下载PDF
说西周金文中的“霸”与“格”——兼论两周时期霸国的地望 被引量:21
8
作者 黄锦前 张新俊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5-111,共7页
本文主要通过字形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记载,认为西周铜器铭文中作族氏称谓的"霸"与"格"所指实一,之前所谓的"霸国"或"霸族"与以往见于铜器铭文的"格国"或"格族"所指亦同,... 本文主要通过字形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记载,认为西周铜器铭文中作族氏称谓的"霸"与"格"所指实一,之前所谓的"霸国"或"霸族"与以往见于铜器铭文的"格国"或"格族"所指亦同,即为文献所载的春秋时期的潞国之前身,系殷商时期西落鬼戎的支系,其地望西周及春秋早期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一带,春秋早期以后约在今晋东南的以潞城为中心的黎城、长治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格致须知》与中国近代新式教科书 被引量:9
9
作者 吴小鸥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2-119,共8页
1882年开始出版的《格致须知》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套由专设教科书机构专为学堂学生教学而编撰的新式教科书。这套教科书作为中国近代新式教科书的先导,按照西方近代学科门类分科设编,使得近代科学知识系统地成为学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这... 1882年开始出版的《格致须知》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套由专设教科书机构专为学堂学生教学而编撰的新式教科书。这套教科书作为中国近代新式教科书的先导,按照西方近代学科门类分科设编,使得近代科学知识系统地成为学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这套教科书没有以科学证明宗教,而是关注科学实验和方法、强调儿童的认知规律,对于学童认识和理解近代科学,成为新型知识分子奠定了基础作用。但其存在基本要素不全,科目难称齐全,内容也较为偏深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科书 傅兰雅 《格致须知》
下载PDF
中西异同视角下的“西学中源”说———兼论晚清“《格致古微》时代”的思想光谱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欣然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6-128,167,168,共15页
“西学中源”说是甲午戊戌时期流行的一种讨论中西学关系的观点,王仁俊的《格致古微》即为其代表。该书以“表古籍之微,发西学之覆,将以严华洋之辨,大中外之防”为宗旨,既要沟通“古籍”和“西学”,却又同时区分中西,本身即潜藏着悖论... “西学中源”说是甲午戊戌时期流行的一种讨论中西学关系的观点,王仁俊的《格致古微》即为其代表。该书以“表古籍之微,发西学之覆,将以严华洋之辨,大中外之防”为宗旨,既要沟通“古籍”和“西学”,却又同时区分中西,本身即潜藏着悖论。从中西学异同的视角看,“西学中源”说不仅关涉促进或阻碍西学引进的问题,更是一种介于中西相通和中西相异之间的独特认知,既暗含着中西学本质上的贯通,又强调二者现象上的区别。在近代思想光谱中,“西学中源”说有其独特的位置,既不同于严复所主张的中西各有体用,也不同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证成“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学的尝试,还异于张之洞以中西之别为基础的“中体西用”之说。它反映了一种以中学为主的融通中西的努力,这种努力在中西竞争的一面日益彰显时逐渐退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中源 《格致古微》 王仁俊 甲午战争
下载PDF
《格致益闻汇报》与其科技传播特色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惠民 姚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06-1110,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格致益闻汇报》的西方科学技术与科学思想传播的内容和编辑特色。方法原始文献考证和分析。结果《格致益闻汇报》是以传播西方科学技术为主的期刊,它在报道中外时事的同时,传播了电学、光学、声学、磁学、植物学、动物学... 目的研究分析《格致益闻汇报》的西方科学技术与科学思想传播的内容和编辑特色。方法原始文献考证和分析。结果《格致益闻汇报》是以传播西方科学技术为主的期刊,它在报道中外时事的同时,传播了电学、光学、声学、磁学、植物学、动物学、人体学、地理学、矿学、天文学、数学等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葡萄酒酿制、制糖术、电动车、水泥、幻灯放映机、自来水法等科技新发明和新技术。结论《格致益闻汇报》内容丰富,文体形式多样,插图精美,发行广泛,予民智开发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致益闻汇报》 科技传播 西学东渐 李杕(1840—1911) 中国近代期刊史
下载PDF
《格体全录》抄本及其流传辨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晞 《国际汉学》 CSSCI 2022年第3期67-88,I0001,203,共24页
《格体全录》是一部由满文翻译的西方解剖学作品,它涉及康熙、耶稣会传教士和西方科学知识三个方面。本文将以17世纪至今所有文献记载为依据,采用版本学研究方法对现存于世界各大图书馆的七种不同《格体全录》的写本、抄本、绘本和译本... 《格体全录》是一部由满文翻译的西方解剖学作品,它涉及康熙、耶稣会传教士和西方科学知识三个方面。本文将以17世纪至今所有文献记载为依据,采用版本学研究方法对现存于世界各大图书馆的七种不同《格体全录》的写本、抄本、绘本和译本进行比对校勘,通过对版本内容、结构编排和图像进行分析比对,考订《格体全录》不同版本间的相互关系,梳理不同版本的译文和译名,在不同人群和不同国别中的持续流转史,以此分析传播者的初衷、接受者的意愿和决策力、收藏者的动机,以及近人研究的旨趣和纷争,尝试绘出《格体全录》在全球流转的轨迹,并追索其流传背后的推手和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体全录》 解剖学 耶稣会传教士 俄罗斯东正教使团 巴多明 康熙
下载PDF
《格林立夫》:弗兰纳里·奥康纳对女性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燕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64-66,共3页
《格林立夫》(1 95 6 )是奥康纳的著名短篇 ,1 95 7年获得欧·亨利奖。国外评论界对该小说已有不少争议性的评论。国内评论界虽偶有评介 ,但未作深入的挖掘。本文对该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相关的细节、意象进行分析。认为 ,奥氏通过... 《格林立夫》(1 95 6 )是奥康纳的著名短篇 ,1 95 7年获得欧·亨利奖。国外评论界对该小说已有不少争议性的评论。国内评论界虽偶有评介 ,但未作深入的挖掘。本文对该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相关的细节、意象进行分析。认为 ,奥氏通过主人公梅太太的命运表现了她在其他作品中未曾触及的主题 :女性如果放弃自己的“角色内容” ,按照男性的生活方式追求与之平等的地位和权利 ,势必再次蹈入男权社会的窠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立夫》 奥康纳 女性问题 文本分析
下载PDF
宋元时期科举文批评之论“格”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洪岩 高云龙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91-94,共4页
宋元时期科举文批评中经常出现"格"这一术语,南宋科举文批评中作为术语的"格",主要是从文章的方式、方法上进行论述的;元代科举文批评中所使用的"格",更多的则是从文学风格入手,文章学的意义更为突出。... 宋元时期科举文批评中经常出现"格"这一术语,南宋科举文批评中作为术语的"格",主要是从文章的方式、方法上进行论述的;元代科举文批评中所使用的"格",更多的则是从文学风格入手,文章学的意义更为突出。元代文学风气影响对"格"内涵的稳定,起着非常明显的作用,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范畴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最终在明清时期形成了稳定的文学批评范畴——格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 科举文 文学批评
下载PDF
《格林立夫》中的反讽和象征手法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青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年第12期74-75,81,共3页
本文研究了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格林立夫》中反讽和象征手法的使用情况,得出以下结论:反讽手法的运用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象征手法的运用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关键词 《格林立夫》 言语反讽 戏剧反讽 情景反讽 象征
下载PDF
中国最早科技期刊《格致汇编》的译编与西学传播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毅 《外国语文研究》 2016年第6期93-97,共5页
本文论述中国最早科技期刊《格致汇编》得到创立并维持数年,而且在传播西学上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原因,包括创立背景、期刊宗旨、经费支持、期刊稿源、栏目设置、插图印刷、稿件润饰、发行销售等,所有这些因素促成了《格致汇编》在当时... 本文论述中国最早科技期刊《格致汇编》得到创立并维持数年,而且在传播西学上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原因,包括创立背景、期刊宗旨、经费支持、期刊稿源、栏目设置、插图印刷、稿件润饰、发行销售等,所有这些因素促成了《格致汇编》在当时向国人广泛普及科技知识,对中国近代科技的引进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致汇编》 翻译 编辑 西学传播 科技期刊
下载PDF
徐建寅与《格致汇编》
17
作者 许建礼 刘巧玲 +1 位作者 严焱 王强 《技术与创新管理》 CSSCI 2008年第1期98-100,共3页
我国近代科学家徐建寅(1845-1901)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份科技期刊《格致汇编》,是中国学者中投稿最多的一位,他将电气冶金技术、玻璃制造技术、克鹿炮的制造等西方工艺都通过《格致汇编》详细介绍给国人,对于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学习先进的... 我国近代科学家徐建寅(1845-1901)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份科技期刊《格致汇编》,是中国学者中投稿最多的一位,他将电气冶金技术、玻璃制造技术、克鹿炮的制造等西方工艺都通过《格致汇编》详细介绍给国人,对于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学习先进的西方工艺具有重要的先导和启蒙意义,并且为近代科学传播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建寅(1845—1901) 《格致汇编》 科学传播
下载PDF
A new rhombohedral phase and its 48 variants inβtitanium alloy
18
作者 Xin-nan WANG Ming HAN +2 位作者 Fu-rong ZHANG Guang-ming ZHAO Zhi-shou ZHU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2849-2863,共15页
A new rhombohedral phase(termed R′)in a solution-aging-treated titanium alloy(Ti-4.5Al-6.5Mo-2Cr-2Nb-1V-1Sn-1Zr,wt.%)was identified.Its accurate Bravais lattice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by a novel unit cell reconst... A new rhombohedral phase(termed R′)in a solution-aging-treated titanium alloy(Ti-4.5Al-6.5Mo-2Cr-2Nb-1V-1Sn-1Zr,wt.%)was identified.Its accurate Bravais lattice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by a novel unit cell re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conventional selected-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SAED)technique.The orient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R'phase and BCC phase was reveal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phase is found to have 48crystallographically equivalent variants,resulting in rather complicated SAED patterns with high-order reflections.A series of in-situ SAED patterns were taken along both low-and high-index zone axes,and all weak and strong reflections arising from the 48 variants were properly explained and directly assigned with self-consistent Miller indices,confirming the presence of the rhombohedral phase.Additionally,some criteria were also proposed for evaluating the indexed results,which together with the Bravais lattice reconstruction method shed light on the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even unknown phases in other allo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anium alloy rhombohedral phase Bravais lattice reconstruction VARIANT orientation relationship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Similitude Behavior in Natural Frequencies of Printed Turbine Blade
19
作者 MUHAMMAD Usman Safdar SHEN Xing EIMAN B.Saheby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4年第4期488-501,共14页
Improving structures involves comparing old and new designs on a key parameter.Calculating the percent change in performance is a method to assess.This paper proposes a cost-effective analogy by generating replicas of... Improving structures involves comparing old and new designs on a key parameter.Calculating the percent change in performance is a method to assess.This paper proposes a cost-effective analogy by generating replicas of additive manufactured aluminum alloy(Al Si10Mg)body-centered cubic lattice(BCC)based turbine blade(T106C)with the same in poly-lactic acid(PLA)material and their comparison in the context of percent change for natural frequencies.Initially,a cavity is created inside the turbine blade(hollow blade).Natural frequencies are obtained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by incorporating BCC at 50%and 80%of the cavity length into the hollow blade for both materials.The cost of manufacturing the metal blades is 90%more than that of the PLA blades.The two material blade designs show a similar percentage variation,as the first-order mode enhancs more than 5%and the second-order mode more than 4%.To observe the behavior in another material,both blades are analyzed numerically with a nickel-based U-500 material,and the same result is achieved,describing that percent change between designs can be verified using the PLA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10Mg poly-lactic acid(PLA) U-500 T106C blade BCC lattice structure
下载PDF
Tectonic framework of Qilian orogen: reveal from an aeromagnetic anomaly feature
20
作者 Yang Hai Xiong Shengqing +7 位作者 Liu Qiankun Zhou Daoqing Yang Xue Fan Zhengguo Jia Zhiye Li fang Gao xiuhe Liu fuxiang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528-548,618,619,共23页
The Qilian Orogenic belt is one of the typical orogenic belts globally and a natural laboratory for studying plate tectonics.Many researchers have studied the ophiolite and high pressure and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 The Qilian Orogenic belt is one of the typical orogenic belts globally and a natural laboratory for studying plate tectonics.Many researchers have studied the ophiolite and high pressure and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Qilian orogen and obtained valuable achievements.However,a hot debate exists on the basement property,the distribution of ophiolite,and the boundaries of tectonic units.Large-scale high-precision aeromagnetic surveys have recently been conducted in the Qilian Orogenic belt and adjacent areas.In this study,we are trying to analysis the tectonic framework of the Qilian Orogen using 1:500,000 aeromagnetic data.The results provide geophysical perspectives for studying the structural framework and deformation of this area.According to the aeromagnetic∆T anomaly map,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Qilian have the same magnetic anomaly feature that noticeably differs from the North Qilian Orogenic belt and the Qaidam Block.This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Qilian have a unified magnetic basement and differ from the North Qilian orogenic belt and Qaidam Block.The map shows the distribution of ophiolite in the North Qilian orogenic belt.Linear magnetic anomalies represent the ophiolites because the mafic–ultramafic rocks usually have high magnetic susceptibility.The ophiolite belts are continuously distribu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North Qilian orogenic belt and have a large scale.However,the scale of the ophiolite belt and the outcropping of mafic–ultramafic rocks reduces when they pass through Qilian County to the east.The results indicate differences in the evolution process betwee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parts of North Qilian,with Qilian County as the transition zone.This study also systematically defines the geophysical boundaries of the Qaidam Block,Qilian Block,North Qilian Orogenic belt,and Alxa block.It is proposed that the sinistral displacement of the Altun Fault is adjusted and absorbed by the series of NE-trending faults in the Qilian orogen and merge into the Longshoushan–Gushi Fault.The extension of the North Qilian Orogenic belt is strengthened by the neotectonics movement along the shearing direction,which separated the North Qilian Orogenic belt into several segments and formed a series of northeast-trending fa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lian orogen tectonic framework aeromagnetic anomaly feature mafic–ultramafi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