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曼彻斯特学派与非洲社会研究--读《格拉克曼之后的人类学》
1
作者 李旭东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9-120,共12页
《格拉克曼之后的人类学》一书展现出曼彻斯特学派及非洲社会研究的整体画面。曼彻斯特学派由格拉克曼开创,其基本理论视角和具体研究方法被该学派成员所继承,但成员间及其与导师之间仍在理论取向和研究领域上存在诸多差异。在后殖民时... 《格拉克曼之后的人类学》一书展现出曼彻斯特学派及非洲社会研究的整体画面。曼彻斯特学派由格拉克曼开创,其基本理论视角和具体研究方法被该学派成员所继承,但成员间及其与导师之间仍在理论取向和研究领域上存在诸多差异。在后殖民时代,从事非洲社会研究的人类学家既有对以往理论脉络和研究议题的承接,又有不同于殖民时期人类学的问题意识和议题设置。由此,该书描绘出两幅"充满张力的学术共同体"的画面。在理解一个人类学学派时,既需要清晰地辨别其一致性和独特性,又要全面地看到其多样性和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克曼之后的人类学》 曼彻斯特学派 非洲社会研究 “学术共同体”
原文传递
论曼彻斯特学派对人类学的理论贡献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晓辉 王秋俊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104,共4页
以格拉克曼为代表的曼彻斯特学派是新功能主义的生力军,该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在人类学学术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曼彻斯特学派除了对平衡与社会变迁、冲突与仪式、流言蜚语等人类学一般理论具有重要贡献外,其从法的定义、法律的理性、部落社... 以格拉克曼为代表的曼彻斯特学派是新功能主义的生力军,该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在人类学学术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曼彻斯特学派除了对平衡与社会变迁、冲突与仪式、流言蜚语等人类学一般理论具有重要贡献外,其从法的定义、法律的理性、部落社会的法理学、离婚研究视阈对法律人类学的丰富,从田野工作方法、扩展个案研究法、法律民族志的写作方法等角度对研究方法的创新,对人类学的发展均做出了应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人类学 功能主义 曼彻斯特学派 格拉克曼 理论贡献
下载PDF
从社会情境分析到扩展案例分析--格拉克曼法律人类学方法论思想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顺峰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64,124-125,共12页
早期西方法律人类学有关案例分析法的描述与阐释具有明显的知识论缺陷。格拉克曼提倡的扩展案例分析法,克服了传统案例分析法的诸多缺陷。扩展案例分析法强调对案例做扩展情境分析,其渊源可追溯至格拉克曼早年提出的社会情境分析法。由... 早期西方法律人类学有关案例分析法的描述与阐释具有明显的知识论缺陷。格拉克曼提倡的扩展案例分析法,克服了传统案例分析法的诸多缺陷。扩展案例分析法强调对案例做扩展情境分析,其渊源可追溯至格拉克曼早年提出的社会情境分析法。由社会情境分析转向扩展案例分析,意味着格拉克曼法律人类学方法论思想的逐步完善。晚年格拉克曼开始对扩展案例分析法自身的局限性进行反思。无论是创设社会情境分析法,还是将其发展为扩展案例分析法,格拉克曼都想去证明部落社会的法律文明与现代工业社会的法律文明之间不存在本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克曼 法律人类学 社会情境分析 扩展案例分析 方法论
原文传递
法律人类学知识传统的建构——格拉克曼对法律概念与术语本体论问题的探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顺峰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8,共12页
20世纪上半叶,法律概念与术语的本体论问题曾引发人类学界、法学界诸多学者的持续讨论。英国人类学家格拉克曼以社会人类学视角对传统的有关法律概念确定性的追求进行批判,创造性地提出了"模糊论"解释范式;以巴罗策部落社会... 20世纪上半叶,法律概念与术语的本体论问题曾引发人类学界、法学界诸多学者的持续讨论。英国人类学家格拉克曼以社会人类学视角对传统的有关法律概念确定性的追求进行批判,创造性地提出了"模糊论"解释范式;以巴罗策部落社会为考察对象,借由一种"身份-头衔"的实践性分析进路,证实了部落社会法律概念与术语是真实存在的;与博安南就如何翻译部落社会法律概念与术语展开争论,论证了部落社会法律概念与术语具有可翻译性。格拉克曼的探究,意在揭示部落社会的法律文明与现代工业社会的法律文明之间不存在本质差异,为法律人类学知识传统的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克曼 法律人类学 法律概念与术语
原文传递
“事实之后”与格尔茨的文化分析范式 被引量:3
5
作者 罗意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16,共5页
"事实之后"的分析是格尔茨在1995年出版的《追寻事实》一书中提出的关于文化的一个尝试的新见解。"事实之后"与阐释人类学一脉相承,并从理论和方法上完善和发展了阐释人类学。通过此种分析范式,格尔茨回应了20世纪8... "事实之后"的分析是格尔茨在1995年出版的《追寻事实》一书中提出的关于文化的一个尝试的新见解。"事实之后"与阐释人类学一脉相承,并从理论和方法上完善和发展了阐释人类学。通过此种分析范式,格尔茨回应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对人类学学科范式、表述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的质疑。格尔茨认为"事实之后"的分析可以作为今后人类学关于文化的一个有效尝试。本文对"事实之后"的生成背景、主要内容与学术渊源做了细致介绍,并就其对当今人类学的影响做了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利福德·格尔茨 事实之后 阐释人类学 文化的一个尝试
下载PDF
格拉克曼部落社会司法过程研究动因的历史考察
6
作者 刘顺峰 《南开法律评论》 2016年第1期53-66,共14页
本文就格拉克曼为什么会从事部落社会司法过程研究的动因进行了历史考察。研究认为,格拉克曼早年的生活与学术经历、西方列强在非洲的殖民主义行径、非洲南部不断涌现出的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及法律人类学渐趋为一门成熟的知识体系是促... 本文就格拉克曼为什么会从事部落社会司法过程研究的动因进行了历史考察。研究认为,格拉克曼早年的生活与学术经历、西方列强在非洲的殖民主义行径、非洲南部不断涌现出的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及法律人类学渐趋为一门成熟的知识体系是促使其展开部落社会司法过程研究的主要动因。然而,格拉克曼并未停留在从理论叙事到理论建构的层面,而是尝试着通过对部落社会司法过程的微观研究来勾勒并回答其所属时代的重大历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克曼 部落社会 司法过程 法律人类学
原文传递
评博安南的法律人类学
7
作者 王伟臣 《南开法律评论》 2016年第1期36-52,共17页
博安南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于1951年获得了牛津大学人类学的博士学位,曾在尼日利亚的提夫族进行过长达29个月的田野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提夫人的正义与审判》等作品。对博安南而言,涉足法律人类学是无心插柳之举,同时也深受格... 博安南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于1951年获得了牛津大学人类学的博士学位,曾在尼日利亚的提夫族进行过长达29个月的田野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提夫人的正义与审判》等作品。对博安南而言,涉足法律人类学是无心插柳之举,同时也深受格拉克曼的影响。两人曾进行过旷日持久的论战。博安南就是经典法律人类学(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安南 法律人类学 格拉克曼
原文传递
读书时间
8
《侨园》 2015年第1期5-5,共1页
《朝闻道集》 推介词:本书辑录了"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的39篇文章,是这位104岁的语言文字学家近年来所观所感所写的各类杂文的结集,其中包括作者百岁之后的23篇新作。本书共分五辑:华夏思古、读史纪实、文化演进、语文探新、... 《朝闻道集》 推介词:本书辑录了"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的39篇文章,是这位104岁的语言文字学家近年来所观所感所写的各类杂文的结集,其中包括作者百岁之后的23篇新作。本书共分五辑:华夏思古、读史纪实、文化演进、语文探新、笔尖畅想,涵盖了经济学、语言学、人类学等领域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有光 语言文字学家 读书时间 百岁之后 文化演进 终身教育 朝闻道 人类学研究 亲力亲为 《瓦尔登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