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曲、同工”:比较《桃花源记并诗》与《古舟子咏》之中英浪漫主义梦想诉求
1
作者 陈诚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7-12,共6页
中英浪漫主义文学经典之作《桃花源记并诗》与《古舟子咏》呈现的逐梦模式有异有同,反映了中英浪漫主义文人梦想诉求之异同。陶渊明通过描写渔人偶遇和谐美好的“世外桃源”并幻想“借助外力”构建一个物质与精神皆富足的理想社会,映射... 中英浪漫主义文学经典之作《桃花源记并诗》与《古舟子咏》呈现的逐梦模式有异有同,反映了中英浪漫主义文人梦想诉求之异同。陶渊明通过描写渔人偶遇和谐美好的“世外桃源”并幻想“借助外力”构建一个物质与精神皆富足的理想社会,映射了他的思想矛盾:既期望能够实现“大济于苍生”的儒家政治抱负,又向往不问世事的道家“归隐”思想。而柯勒律治则通过老水手强行向婚礼客人讲述自己的海上奇遇,映射了个人在不断的冲突中试图克服物质欲望与社会束缚,通过“内省”与“教化”,领悟并传播理性主义的永恒“真知”或“理念”,以对抗当时盛行的功利主义。不过,陶渊明与柯勒律治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表达了中英浪漫主义文人的不谋而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源记并诗》 陶渊明 《古舟子咏》 柯勒律治 浪漫主义 梦想诉求
下载PDF
《桃花源记并诗》新论 被引量:1
2
作者 顾农 《中原文化研究》 2019年第4期59-65,共7页
陶渊明的重要代表作《桃花源记并诗》曾经被认为是他为反对刘裕取代东晋政权而作,“避秦时乱”无非是影射“避宋时乱”,此说乃是“忠愤”说的一个引申,完全没有根据。又有一说认为这一组诗文是根据戴祚《西征记》的记述而形成的“纪实... 陶渊明的重要代表作《桃花源记并诗》曾经被认为是他为反对刘裕取代东晋政权而作,“避秦时乱”无非是影射“避宋时乱”,此说乃是“忠愤”说的一个引申,完全没有根据。又有一说认为这一组诗文是根据戴祚《西征记》的记述而形成的“纪实”之作,“避秦时乱”的秦乃是稍前的苻秦而非汉以前的嬴秦,这也只是一种没有切实根据的假说。陶渊明一生追求“真”与“善”,其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虚构出来的大同世界,描写这种古朴的乐土,是拿来同当时糟糕的现实作对比,表现出其浓厚的复古倾向。《桃花源记并诗》思想上表现为复古,而艺术上却完全是创新,其一文一诗的成组配合,同时又各具其相对的独立性。后来唐代传奇文同诗互相配合,就是采用了陶渊明开创的这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桃花源记并诗》 “愤宋” 复古 创新
下载PDF
《桃花源记并诗》与汉晋民间信仰——兼论陶渊明在汉晋思想史上的独特地位
3
作者 蔡树才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0-104,共5页
汉晋以来的民间宗教与太平信仰决定了桃花源故事的民间性。《桃花源记并诗》的文体特征和作为志怪笔记"实录"、"游心寓目"的写作意识,透露了它的民间无意识本质。民间性桃源村社暗合了主张个人在同天地社会的自然... 汉晋以来的民间宗教与太平信仰决定了桃花源故事的民间性。《桃花源记并诗》的文体特征和作为志怪笔记"实录"、"游心寓目"的写作意识,透露了它的民间无意识本质。民间性桃源村社暗合了主张个人在同天地社会的自然和谐中获得生存自由的晋以前的传统文化,而同当时上层精英主张在世外寻求解脱的仙境说、净土说等新思潮格格不入。陶渊明诗文的伟大价值就在于它们以素朴的民间形式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桃花源记并诗》 委运任化
下载PDF
《桃花源记并诗》与《瑞普·凡·温克尔》 被引量:1
4
作者 戴鸿斌 《九江师专学报》 1997年第4期45-47,共3页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篇名著《桃花源记》与《瑞普·凡·温克尔》的异同点的分析,得出中美短篇小说的发源不同的结论。
关键词 陶渊明 欧文 写作特色 小说 美国 语言 景物描写 《桃花源记并诗》 《瑞普·凡·温克尔》
下载PDF
对《桃花源记並诗》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元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5期99-102,共4页
《桃花源记并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品之一,历年来为人们所重视,解者纷纷,分歧亟多。本文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略陈己见,以就正于各位专家和陶渊明研究者。 此记并诗为准备“避”刘裕之 “乱”而作 这篇作品作于刘裕代晋称帝以后。晋安... 《桃花源记并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品之一,历年来为人们所重视,解者纷纷,分歧亟多。本文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略陈己见,以就正于各位专家和陶渊明研究者。 此记并诗为准备“避”刘裕之 “乱”而作 这篇作品作于刘裕代晋称帝以后。晋安帝义熙十四年戊午(公元四一八年)十二月,刘裕将晋安帝幽囚东堂,立晋恭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源记并诗》 刘裕代晋 几点看法 陶渊明研究 神界 《老子》 小国 坞堡 山海经 愚民政策
下载PDF
理想性、神秘性、历史写真——《桃花源记并诗》的文化浅释
6
作者 蔡育坤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2期52-52,65,共2页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以下简称<桃>),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给予人们的不仅是巨大的文学审美价值,它还提供了从政治、哲学、宗教、民族学、地理学等学科多方面阐释的可能性,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联想,下面拟从四个方面...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以下简称<桃>),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给予人们的不仅是巨大的文学审美价值,它还提供了从政治、哲学、宗教、民族学、地理学等学科多方面阐释的可能性,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联想,下面拟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源记并诗》 理想性 神秘性 陶渊明 文学评论 民族学
下载PDF
《桃花源记并诗》别解
7
作者 李军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5-67,83,共4页
《桃花源记并诗》体现了陶集的精华,历来对《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之间关系的评说莫衷一是。其二者间的关系是解读这部作品的重要依据,根据陶渊明自身诸方面的情况对之分析,可以看到陶渊明有着当时一般文士所欠缺的人文意识,它不仅... 《桃花源记并诗》体现了陶集的精华,历来对《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之间关系的评说莫衷一是。其二者间的关系是解读这部作品的重要依据,根据陶渊明自身诸方面的情况对之分析,可以看到陶渊明有着当时一般文士所欠缺的人文意识,它不仅影响了陶渊明的处世为人,且在陶诗中有着深沉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源记并诗》 陶渊明 人文意识 家世
下载PDF
《桃花源记并诗》散论
8
作者 力容 立峰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8,共8页
《桃花源记并诗》中的“乐国”既非老子“小国寡民”的具体描写,也非原始社会缩影,更非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理想社会的形象描绘。它跟墨子的社会理想较为接近,但又有本质区别。它是陶渊明心灵的一个创造。 缅恋人类的童年时代是一... 《桃花源记并诗》中的“乐国”既非老子“小国寡民”的具体描写,也非原始社会缩影,更非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理想社会的形象描绘。它跟墨子的社会理想较为接近,但又有本质区别。它是陶渊明心灵的一个创造。 缅恋人类的童年时代是一种文化无意识。陶渊明是以理想化了的“(?)国”反衬反人道、非人性的丑恶现实。对文学作品的观照要用文学的人道主义尺度,因为(?)学是人学”。 陶渊明的“潜”正如孔子的“藏”是进取有作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儒道墨三家思想积极方面的影响和长期躬耕农亩获得的思想感情的转移,使陶渊明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 正是理想主义、人道主义的光辉以及传奇性色彩,使《桃花源记并诗》传诵千古,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源记并诗》 理想社会 陶渊明 理想主义者
下载PDF
两个桃源的对话——《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关系的再探讨
9
作者 李光摩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2-169,共8页
《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思想差异,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桃花源。《桃花源记》对应的是仙境桃源,它是陶渊明根据当时社会传说故事润色而成,体现的是当时一般社会大众的道教信仰,即追求洞天福地、长生久视的思想;而《桃... 《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思想差异,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桃花源。《桃花源记》对应的是仙境桃源,它是陶渊明根据当时社会传说故事润色而成,体现的是当时一般社会大众的道教信仰,即追求洞天福地、长生久视的思想;而《桃花源诗》则对一般社会大众的道教信仰提出了批评,它展现的人间桃源是一种带有复古倾向的羲皇之想。这才是陶渊明所欲表达的。《桃花源诗》与《桃花源记》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文本——《桃花源记并诗》。这既是一次文体的创新,也是一次思想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源记并诗》 《桃花源记 桃花源诗》 文体创新 思想对话
下载PDF
桃源望断无寻处——读《桃花源记并诗》与《和桃花源诗并引》
10
作者 李鹏飞 《文史知识》 2013年第10期112-117,共6页
桃花源记并诗(记略)(东晋)陶渊明 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 桃花源记并诗(记略)(东晋)陶渊明 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馀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源记并诗》 桃源 陶渊明 衣裳
原文传递
理想的相遇与寻找——重读《桃花源记并诗》
11
作者 詹丹 《语文学习》 2016年第10期52-55,共4页
陶渊明借描写“桃花源”以表达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业已成为学界的常识。在对这一理想世界的讨论中,人们较多关注的是作者所写到的理想世界的客观性特点,比如物产充盈生活自足、民风淳朴待人热情、没有赋税、没有阶级压迫,而这一理想... 陶渊明借描写“桃花源”以表达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业已成为学界的常识。在对这一理想世界的讨论中,人们较多关注的是作者所写到的理想世界的客观性特点,比如物产充盈生活自足、民风淳朴待人热情、没有赋税、没有阶级压迫,而这一理想世界所依托的现实基础,比如是北方的坞壁还是南方的武陵或者江西的庐山等,也多有讨论。但这一理想世界与“外人”如何偶然相遇以及“外人”对这一理想世界寻找而不得的问题,则较为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世界 《桃花源记并诗》 重读 “外人” 桃花源 阶级压迫 陶渊明 客观性
原文传递
陶渊明“新”自然到“新”自然境界的生态思想——以《桃花源记(并诗)》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淑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45-50,共6页
陶渊明深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在时局动荡之际选择了归隐,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大自然,把田园自然风光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陶渊明的文章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思想,其中以《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记(并诗)》最具特色。他所建构的桃花源社会,体现了... 陶渊明深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在时局动荡之际选择了归隐,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大自然,把田园自然风光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陶渊明的文章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思想,其中以《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记(并诗)》最具特色。他所建构的桃花源社会,体现了其"质性自然"之内涵,表达了人生具有"自然"的天性。陶渊明"质性自然"含有"真"与"朴"二重性,反映了他寻求真、朴的自然观。陶渊明在庄子自然无为思想影响下,用"委运顺化"思想实行自然无为之道,因而选择回归山林与躬耕田园以顺应其本性。陶渊明用自然景色表达他的自然心境,将"渔人"形象与自然相结合,体现了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说明其向往桃源的生活。陶渊明用"渔人忘路而入桃花源"来说明"忘"的境界,"忘路"意味着摒弃世俗争竞,乃至于功利思辨。因此,他所构筑的桃花源成了一个融自然美、人情美、身心美于一体的生态体系,体现了"物物而不物于物"的"新"自然境界,表达了陶渊明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新"自然境界是对现实生活和感性经验的超越,实现了心境与自然相统一,体现了天地人和谐共生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桃花源记(并诗)》 自然境界 和谐
下载PDF
《桃花源记》并诗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钧 亓心 《九江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27-31,共5页
《桃花源记》并诗属于小说体裁,本文从八个方面说明其理由;同时论及《桃花源记》并诗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 《桃花源记并诗 小说史 文学地位 小说体裁 中国 陶渊明 艺术形式
下载PDF
“桃花源”理想的深层意蕴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治堂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0-23,共4页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构筑了中国本土大同理想的社会蓝图。这个理想的社会美好、神秘、令人向往。它是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产物 ,其深层意蕴有以下几个方面 :( 1)对黑暗现实的否定 ;( 2 )“无君论”思想的产物 ;( 3)传说、志怪小说...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构筑了中国本土大同理想的社会蓝图。这个理想的社会美好、神秘、令人向往。它是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产物 ,其深层意蕴有以下几个方面 :( 1)对黑暗现实的否定 ;( 2 )“无君论”思想的产物 ;( 3)传说、志怪小说的模式 ;( 4 )历史的写真 ;(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蕴 农耕文明 陶渊明 《桃花源记并诗》 "无君论"思想 社会现实 志怪小说
下载PDF
“桃花源”=“乌托邦”?
15
作者 徐志啸 《中国文学研究》 1995年第1期25-27,43,共4页
现代不少学者在论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桃花源记并诗》中的“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乌托邦”;一部很有影响的文学史认为,陶渊明在这里(即《记并诗》)提到的“桃花源”,是“淳朴、安乐的乌托邦”,“反... 现代不少学者在论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桃花源记并诗》中的“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乌托邦”;一部很有影响的文学史认为,陶渊明在这里(即《记并诗》)提到的“桃花源”,是“淳朴、安乐的乌托邦”,“反映了当时农民们的意志和愿望”,这个“乌托邦理想”,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托邦” 《桃花源记并诗》 陶渊明 武陵蛮 《乌托邦》 康帕内拉 桃源洞 理想社会 托马斯·莫尔 《太阳城》
下载PDF
桃花源的空想与理想
16
作者 王海燕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03年第10期21-21,共1页
《桃花源记》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帧人间胜景,勾画了一幅理想蓝图,每读到它,我们都会产生一种美好的向往与幢憬。而这篇世代相传的古典美文,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思想尚待挖掘。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它。 主持人:阿
关键词 《桃花源记并诗》 陶渊明 空想社会主义者 圣西门 桃花源并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未来社会 马克思主义 《桃花源记 文化内涵
下载PDF
论桃花源风景区的人文美与开发利用
17
作者 龙熙银 《武陵学刊》 1995年第2期94-97,共4页
关键词 《桃花源记并诗 人文景观 人文美 风景区 开发利用 陶渊明 张家界 美学价值 美感形态 自然景观
下载PDF
陶渊明受佛教影响说质疑──读丁永忠《陶诗佛音辨》 被引量:2
18
作者 龚斌 《九江师专学报》 1999年第4期3-6,15,共5页
关于陶渊明的思想,是陶学研究中相当复杂的问题之一。古今研究者或将渊明归于儒家,或归于道家。自宋以后,喜欢以禅说诗的人,将陶诗的言约旨远与禅宗的不立文字相提并论,于是就称陶诗“默契禅宗”。近有丁永忠先生集渊明信佛说之大... 关于陶渊明的思想,是陶学研究中相当复杂的问题之一。古今研究者或将渊明归于儒家,或归于道家。自宋以后,喜欢以禅说诗的人,将陶诗的言约旨远与禅宗的不立文字相提并论,于是就称陶诗“默契禅宗”。近有丁永忠先生集渊明信佛说之大成,著《陶诗佛音辨》以佛经比附渊明诗文,论证渊明深受佛教影响。对这样一种“新论”,很有辨析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佛教 丁永忠 《陶佛音辨》 文学研究 佛曲 《桃花源记并诗》 《闲情赋》 愿语
全文增补中
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理想——二论陶渊明田园诗的个性特色
19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46-48,40,共4页
在讨论了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特性之后,让我们再来看看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理想。陶渊明的田园诗确实具有一种和平、宁静、恬淡、幽美的风格,如《饮酒》:“采菊东篱下”、《时运》:“迈迈时运”等篇更为突出。读着这些诗句,一幅幅宁静幽... 在讨论了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特性之后,让我们再来看看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理想。陶渊明的田园诗确实具有一种和平、宁静、恬淡、幽美的风格,如《饮酒》:“采菊东篱下”、《时运》:“迈迈时运”等篇更为突出。读着这些诗句,一幅幅宁静幽美的农村图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诗人在全力表现着大自然的美,他用自己摆脱黑暗官场后那种欣喜若狂的激情拥抱着本来就有秀丽、幽美一面的自然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 审美理想 《桃花源记并诗》 审美特性 田园生活 知觉定势 现实生活 艺术活动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PDF
“绝境”原来是“梦境”——读陶渊明《桃花源记》随感
20
作者 郭英德 《文史知识》 2020年第8期103-109,共7页
陶渊明(365?—427)以诗人著称于世,但是他的古文也别具风貌,意味隽永。大约在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前后,陶渊明已过"知天命"的年纪,撰写了《桃花源记并诗》(陶潜著、龚斌校笺《陶渊明集校笺》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402—40... 陶渊明(365?—427)以诗人著称于世,但是他的古文也别具风貌,意味隽永。大约在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前后,陶渊明已过"知天命"的年纪,撰写了《桃花源记并诗》(陶潜著、龚斌校笺《陶渊明集校笺》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402—403页)。《桃花源记》也许是率意而为,也许是精心构撰,竟然成为中国古代散文史上不可多得的名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集 《桃花源记 上海古籍出版社 《桃花源记并诗》 知天命 校笺 南朝宋 古代散文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