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孔祥海 李振基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5-650,共6页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是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一.9 600 m2样地的调查与分析表明:群落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58种,其中种子植物228种,隶属于87科156属,植物的科属组成丰富.群落内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与泛热带植...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是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一.9 600 m2样地的调查与分析表明:群落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58种,其中种子植物228种,隶属于87科156属,植物的科属组成丰富.群落内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与泛热带植物区系成分比例明显大于温带与泛温带区系成分,具热带亚热带性质.群落中,中小型革质、全缘、单叶、常绿、木本、高位芽植物是决定其外貌主要因素.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2个乔木亚层、1~2个灌木亚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较为丰富.通过不同区域常绿阔叶林的比较,无论区系组成与成分还是群落外貌和结构均体现了中亚热带南缘常绿阔叶林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常绿阔叶林 植物区系 群落外貌 群落结构
下载PDF
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基于当地社区居民的意愿调查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传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7-132,共6页
利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法、机会成本法和意愿调查法等,分析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社区居民的影响,从生态补偿主体、客体、标准、资金来源和方式等方面探讨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 利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法、机会成本法和意愿调查法等,分析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社区居民的影响,从生态补偿主体、客体、标准、资金来源和方式等方面探讨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结果表明:大部分社区居民对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持赞同态度;保护区的建立使大多数社区居民收入减少,而社区居民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社区居民面临着缺少资金、补偿制度缺失和缺乏生产技术等问题;根据利益相关者分析和意愿调查,确定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主体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各级政府、受益企业和旅游部门,生态补偿客体为社区居民;依据发展权限制的损失和社区居民的受偿意愿,制定生态补偿的标准为每户每年3800~5000元;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提出生态补偿资金来源主要为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中央财政专项基金;提出了生态补偿方式为以资金补偿为主,实物与政策补偿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机制 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意愿调查
下载PDF
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开森 吴锦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1-1126,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统计分析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比较其与周边相邻4个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的相似性。结果表明:(1)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42科83属189种,科、属组成优势现象明显,区系起源古...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统计分析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比较其与周边相邻4个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的相似性。结果表明:(1)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42科83属189种,科、属组成优势现象明显,区系起源古老。(2)分布区类型在科、属级水平上以泛热带分布和世界分布为主,种级水平以热带亚洲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热带亲缘明显,具有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3)在地理亲缘关系上,梅花山与梁野山的蕨类植物区系联系最为紧密,与圭龙山的关系次之,与热带区系性质较强的南靖南亚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和典型的中亚热带性质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联系较为疏远,具有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明显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 地理成分
下载PDF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围的脊椎动物寄生蠕虫 被引量:4
4
作者 汪溥钦 汪彦愔 +2 位作者 赵玉如 严如柳 汪少平 《武夷科学》 1992年第1期31-48,共18页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闽西上杭,连城和龙岩三县之间,其邻近县有长汀、武平和永定三个县。我们通过先后调查26种脊椎动物(鱼类4种、两栖类7种、爬行类4种、鸟类3种、哺乳类8种),共检得蠕虫116种,分隶于60科84属(吸虫18科29属40种;绦虫7...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闽西上杭,连城和龙岩三县之间,其邻近县有长汀、武平和永定三个县。我们通过先后调查26种脊椎动物(鱼类4种、两栖类7种、爬行类4种、鸟类3种、哺乳类8种),共检得蠕虫116种,分隶于60科84属(吸虫18科29属40种;绦虫7科8属10种;线虫31科43属61种;棘头虫4科4属5种),其中3种是新种:蛙后狭盲肠线虫Metangusticaecum ranae Wang et Wang,1989、福建后狭盲线虫M.fujianensis Wang,sp.nov.和少栉副弱尾线虫Paracosmocerca oligolektana Wang 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 脊椎动物 寄生蠕虫
下载PDF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生物多样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传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期314-317,共4页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面上探讨了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了植物生物多样性的特征。研究表明,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生物多样性具有植物种类丰富,有维...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面上探讨了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了植物生物多样性的特征。研究表明,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生物多样性具有植物种类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84科734属1628种,起源古老,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生态系统的垂直地带性和自然植被的次生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 梅花山
下载PDF
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 被引量:7
6
作者 丘喜昭 林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06-409,共4页
据对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16处常绿阔叶林样地调查统计,共含维管束植物195种,分属72科125属。植物区系以樟、壳斗、山茶与金缕梅等科的属种为主,热带、泛热带分布地理成分共分别占科、属总数的51.4%与65.6%。全区现状群落有米槠林... 据对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16处常绿阔叶林样地调查统计,共含维管束植物195种,分属72科125属。植物区系以樟、壳斗、山茶与金缕梅等科的属种为主,热带、泛热带分布地理成分共分别占科、属总数的51.4%与65.6%。全区现状群落有米槠林等10个主要群系且可分3个样地组合。树种以米槠、细柄? 树与甜槠等占优势但已大多老龄化,今群落切需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 自然保护区 常绿阔叶林
下载PDF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AHP方法生态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莫好容 《福建地理》 2004年第1期14-17,共4页
本文运用AHP方法建立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 ,构造各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与计算权重 ,得到综合评价指数为 0 .81 ,表明该保护区生态质量较好。文中还分析了该保护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AHP方法 生态评价 层次结构模型 判断矩阵 权重
下载PDF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宗洵 郑道钦 陈朝怡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4-80,共7页
本文通过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带性植被发展前景进行预测,给出一个指标体系。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植被 核心区划
下载PDF
福建省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传明 《闽江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41-43,48,共4页
福建省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是 1985年成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保护区内 ,应以保护森林植被、生物资源为主 ,适当地兼顾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该保护区的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在此基础上 。
关键词 资源 自然保护区 福建梅花山 对策
下载PDF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景观要素斑块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志中 陈汉章 易南斗 《福建林业科技》 2009年第1期130-133,共4页
在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景观格局即破碎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中马尾松、竹林、黄山松是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景观类型,三者面积与周长之和分别占全区的60.48%和46.79%;梅花山自然保护... 在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景观格局即破碎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中马尾松、竹林、黄山松是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景观类型,三者面积与周长之和分别占全区的60.48%和46.79%;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周长、斑快数的分布极不平衡,尤其在3类主要斑块类型中,在斑块面积、周长方面差异显著;农田、居住地、经济林等人工和半人工经营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高,而黄山松各天然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低,表明人类经营活动的干扰是导致自然保护区破碎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景观要素分析 斑块特征 景观破碎化
下载PDF
福建省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蝗虫的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哲民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1期80-86,共7页
报道从福建省梅花山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的蝗虫34种,隶属5科14亚科25属,有1亚科3属5种为福建省新纪录,并有二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关键词 蝗虫 梅花山 福建 剑角蝗科 锥头蝗科
下载PDF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聂明华 《林业建设》 2008年第3期62-64,共3页
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潜力大。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就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具体对策,旨在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潜力大。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就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具体对策,旨在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开发、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SWOT
下载PDF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13
作者 王嘉信 《上海集邮》 2004年第11期13-14,共2页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85年4月,主要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天然杉木林和珍稀野生动物。地处福建上杭、连城、新罗三县(区)的毗连地带,为武夷山脉南端与博平岭之间玳瑁山的主体部分,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19公里,225.7平方公里。主...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85年4月,主要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天然杉木林和珍稀野生动物。地处福建上杭、连城、新罗三县(区)的毗连地带,为武夷山脉南端与博平岭之间玳瑁山的主体部分,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19公里,225.7平方公里。主峰石门山海拔1811米,为闽西第一峰,是闽江、九龙江、汀江三大水系的发源地,誉为“八闽母亲山”。70余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犹如浮现在云雾中的点点梅花,俗称“梅花十八洞”。森林1.3万多公顷,覆盖率达89%,是福建著名的天然林区,其中有国内罕见的万亩杉木林,省内20株杉木王有6株生长在这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普资封 邮票首发式 邮资图 《中国虎》 《华南虎》
下载PDF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的生态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须黎军 王昱 陈小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4-369,共6页
夏季在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遇见鸟类 6 6种 ,隶属于 11目 2 5科 .其中 ,东洋界鸟类占 82 % ,古北界鸟类占 12 % ,广布种类占 6 % .留鸟占 86 % ,夏侯鸟占 14% .黄腹角雉 (Tragopancaboti)、白鹇 (Lophuranycthemera)、褐翅鸦鹃 (Ce... 夏季在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遇见鸟类 6 6种 ,隶属于 11目 2 5科 .其中 ,东洋界鸟类占 82 % ,古北界鸟类占 12 % ,广布种类占 6 % .留鸟占 86 % ,夏侯鸟占 14% .黄腹角雉 (Tragopancaboti)、白鹇 (Lophuranycthemera)、褐翅鸦鹃 (Centropussinensis)等珍稀鸟类主要生活于远离人居的常绿阔叶林中 ,因此 ,减少人为干扰和保护常绿阔叶林植被对珍稀鸟类的生存尤为重要 .文章还讨论了不同海拔对鸟类分布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生态分析 鸟类群落 鸟类保护 环境影响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区系
下载PDF
龙岩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环境水文特征
15
作者 林其东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97-104,共8页
龙岩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闽江、九龙江、汀江三江发源地,本文阐述保护区环境水文特征。
关键词 环境 质量 水质 水资源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土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文焰 姚颂恩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4期97-104,共8页
本文分析了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土地资源的形成过程、目前状况和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保护区今后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今后,在保护区内,应以保护森林资源为主,适当兼顾经济效益。为达到维护生态平衡,创造最佳整体效益的目... 本文分析了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土地资源的形成过程、目前状况和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保护区今后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今后,在保护区内,应以保护森林资源为主,适当兼顾经济效益。为达到维护生态平衡,创造最佳整体效益的目的,作者提出了调整农业用地、封山育林和大力发展衣副业生产等具体的措施,可作为该保护区今后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开发 利用 土地资源
下载PDF
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戊英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09年第9期831-834,共4页
对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的进一步调查结果表明,该区药用蕨类植物共有30科53属76种,优势科有水龙骨科(13种)、凤尾蕨科(5种)、铁角蕨科(5种)、卷柏科(5种),优势属有卷柏属(5种)、铁角蕨属(5种)、凤尾蕨属(5种),开发利用... 对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的进一步调查结果表明,该区药用蕨类植物共有30科53属76种,优势科有水龙骨科(13种)、凤尾蕨科(5种)、铁角蕨科(5种)、卷柏科(5种),优势属有卷柏属(5种)、铁角蕨属(5种)、凤尾蕨属(5种),开发利用价值较大的种类有蛇足石杉、金毛狗、福建莲座蕨、阔鳞鳞毛蕨、紫萁、江南星蕨、剑叶凤尾蕨、海金沙、乌蕨等。列出了每种药用蕨类植物的中文名、科名、学名、药用部位、药用功效、采收时期与采后处理方法,并对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药用蕨类植物 开发利用
下载PDF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林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邓元德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65-168,共4页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林是以长苞铁杉占绝对优势的针阔混交林 ,物种多样 ,林分蓄积量较高 ,为较典型的复层异龄混交林 ,群落学及测树学特征的研究能为长苞铁杉林的有效保护。
关键词 梅花山 自然保护区 长苞铁杉 群落学 测树学
下载PDF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居成 吴幼恭 黄义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98-103,共6页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自然景观的过渡性、自然植被的次生性和生态环境的垂直地带性.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过渡性 次生性 垂直地带性 梅花山
下载PDF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段天然杉阔混交林物种组成 被引量:2
20
作者 廖建华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4,共4页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段杉阔混交林中,杉木(Cunninghamia laceolata)、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木荷(Schima superba)、上杭锥(Castanopsis lamontiivar.shanghangensis)、厚叶厚皮香(Ternstroemia kwangtungensis...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段杉阔混交林中,杉木(Cunninghamia laceolata)、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木荷(Schima superba)、上杭锥(Castanopsis lamontiivar.shanghangensis)、厚叶厚皮香(Ternstroemia kwangtungensis)和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是主要建群种。在不同海拔段的群落中各建群种的优势变化明显。随海拔升高,乔木层中杉木、毛竹、木荷的优势下降明显,厚叶厚皮香、黄山松和上杭锥则随海拔升高其重要值增大。在下木层中,这些树种的优势明显下降,仅厚叶厚皮香在950-1250m的海拔段其重要值的排序进入前10位。在地被层中,部分树种幼苗的重要值有所提高,表明这些建群种有一定的更新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天然杉阔混交林 优势 海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