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欧德谟伦理学》中自愿性问题的论证策略
- 1
-
-
作者
刘玮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出处
《道德与文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23,共14页
-
文摘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Ⅲ.1和《欧德谟伦理学》Ⅱ.7-9中,亚里士多德分别给出过两个关于自愿性的长篇讨论,但是这两个讨论在论证策略上存在着重要的差别。《尼各马可伦理学》采取“否定性”的策略,从强力和无知这两种典型的不自愿性的来源入手界定自愿性;而《欧德谟伦理学》则采取了“肯定性”的策略,从自愿性可能等同的欲求、决定和思想三者入手,采用排除法排除前两者,最终得出了自愿性在于思想的结论,在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中也排除了强力作为自愿性的原因,但是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排除强力的论证才是《欧德谟伦理学》关于自愿性论证的核心。通过详细考察《欧德谟伦理学》Ⅱ.7-9的文本,可以确定,亚里士多德非常严肃地看待排除法论证的结论,他意在用“思想”来界定自愿性。但是这个结论面临着一些严重的困难,而亚里士多德也意识到了这些困难,并在“共同卷”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逐渐做出修正。
-
关键词
《欧德谟伦理学》
自愿性
不自愿性
强力
无知
-
分类号
B82-02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荣誉与自我认识:亚里士多德论豪迈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刘玮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政治哲学研究中心
-
出处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4,160,共9页
-
基金
北京市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SKL001)成果
-
文摘
在亚里士多德讨论的所有伦理德性中,"豪迈"(megalopsychia)是引发争论最多的一个。本文从《后分析篇》中亚里士多德提出豪迈作为定义统一性问题的例子入手,讨论亚里士多德在两部主要伦理学著作中界定豪迈的尝试。在《欧德谟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以荣誉为核心的豪迈定义,但是这个定义引发了荣誉的地位问题、豪迈的独立性问题、豪迈的依赖性问题,以及如何看待关于小荣誉及其自我认识的问题。而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转变了论述的重点,提出了以自我认识为核心的豪迈定义,以此来统一豪迈者对荣誉的态度,同时提出了一种涉及较小荣誉的无名德性,这样就成功地解决了《欧德谟伦理学》中遗留下来的困难。这一讨论有助于我们厘清两部伦理学著作的关系,以及围绕豪迈的诸多争论。
-
关键词
豪迈
荣誉
自我认识
《欧德谟伦理学》
《尼各马可伦理学》
-
分类号
B502.23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功能论证: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刘玮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伦理学与道德研究中心
-
出处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3-79,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6YJC720003)
-
文摘
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功能论证是联系人、理性、德性和幸福的重要论证。但是亚里士多德在《欧德谟伦理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给出了两个在结构和论证方式上大不相同的功能论证。以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一卷中提出的功能论证为基础,比较亚里士多德在两部伦理学著作中给出的功能论证,会为我们提供重要的线索来恰当地理解这个核心论证本身和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观点的发展,以及亚里士多德在两部伦理学著作中展现出的自我反思和修正。
-
关键词
功能
《理想国》
《欧德谟伦理学》
《尼各马可伦理学》
-
分类号
B82-09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荣誉与自我认识:亚里士多德论豪迈
- 4
-
-
作者
刘玮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哲学年鉴》
2017年第1期373-373,共1页
-
文摘
在亚里士多德讨论的所有伦理德性中,“豪迈(megalopsychia)”是引发争论最多的一个。在《欧德谟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以荣誉为核心的豪迈定义,但是这个定义引发了荣誉的地位问题、豪迈的独立性问题、豪迈的依赖性问题,以及如何看待关于小荣誉及其自我认识的问题。而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转变了论述的重点,提出了以自我认识为核心的豪迈定义,以此来统一豪迈者对荣誉的态度,同时提出了一种涉及较小荣誉的无名德性,这样就成功地解决了《欧德谟伦理学》中遗留下来的困难。这一讨论有助于我们厘清两部伦理学著作的关系,以及围绕豪迈的诸多争论。
-
关键词
《欧德谟伦理学》
伦理学著作
《尼各马可伦理学》
伦理德性
自我认识
亚里士多德
独立性问题
豪迈
-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