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孙惠芬《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 |
吴毓鸣
|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
2006 |
1
|
|
2
|
论孙惠芬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歇马山庄》《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为中心 |
王丹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15 |
0 |
|
3
|
扑面而来的乡村生活气息——《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艺术表现特色 |
李惠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7 |
0 |
|
4
|
“怨羡情结”:农民遭遇现代性的真实体验——评孙惠芬小说《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 |
朱晓芳
|
《沈阳大学学报》
CAS
|
2008 |
3
|
|
5
|
出走与回归——略论《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 |
孙喜艳
|
《安康师专学报》
|
2004 |
0 |
|
6
|
《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中篇小说) |
周立民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7
|
对《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中女性友谊的解读 |
洪力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7 |
0 |
|
8
|
攀比心理与同病相怜的交错互动——《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的情节动力分析 |
任现品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9
|
返乡之后——从《民工》到《歇马山庄的两个男人》 |
叶君
|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0
|
孙惠芬长篇小说的叙事艺术特色——以《歇马山庄》、《秉德女人》、《上塘书》、《吉宽的马车》为例 |
于永顺
张凤霞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1
|
论《吉宽的马车》——孙惠芬创作中的空间叙述 |
程亚丽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2
|
“打工小说”的死亡叙事 |
柳冬妩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3
|
“出走”与“还乡”——孙惠芬访谈录 |
孙惠芬
闫宏伟
|
《朔方》
|
2018 |
1
|
|
14
|
作家寄语 |
|
《朔方》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