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文学本体论的重构——评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第四版)
1
作者 张春蕾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70-73,共4页
乐黛云先生担任顾问、杨乃乔教授担纲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了第四版。该教材在同类教材中具有显著特点,它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研究目标和研究路径都做了高屋建瓴且具体明晰的阐述,在对具体问题的论述... 乐黛云先生担任顾问、杨乃乔教授担纲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了第四版。该教材在同类教材中具有显著特点,它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研究目标和研究路径都做了高屋建瓴且具体明晰的阐述,在对具体问题的论述中,层层推导,体现出写作学术专著的思辨性、逻辑性和严谨性特点。同时,教材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三次修订再版,不断吐故纳新,调整思路,教研结合,力求完善,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求真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概论》 汇通 翻译论 本体论
下载PDF
比较文学学科的有益尝试——评《比较文学概论》中的比较文学定义
2
作者 卢志良 毛明 《台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2-65,共4页
杨乃乔教授在《比较文学概论》中强调比较文学研究者所应具有的比较视域——学术眼光和学术能力,这与梵.第根和基亚提出的"工具、装备"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更进一步认为比较文学学科安身立命的本体不是研究对象,而是研究主体... 杨乃乔教授在《比较文学概论》中强调比较文学研究者所应具有的比较视域——学术眼光和学术能力,这与梵.第根和基亚提出的"工具、装备"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更进一步认为比较文学学科安身立命的本体不是研究对象,而是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并尝试着在此基础上建构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杨说强调以"跨越性"为主要特征的比较视域,意在避免对研究对象人为设限,在"去边界化"的开放中建构和发展比较文学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本体 比较视域 去边界化 杨乃乔 《比较文学概论》
下载PDF
比较文学的教学与比较视域的培养——评杨乃乔主编的教材《比较文学概论》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燕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4年第3期40-52,共13页
本文围绕“比较文学的教学与比较视域的培养”这个中心问题,评论杨乃乔主编的新版教材《比较文学概论》一书对传统比较文学教材的新突破,即从“比较视域”的角度界定了比较文学的本体论、学科特点、定义、方法论以及不同于其他相关学... 本文围绕“比较文学的教学与比较视域的培养”这个中心问题,评论杨乃乔主编的新版教材《比较文学概论》一书对传统比较文学教材的新突破,即从“比较视域”的角度界定了比较文学的本体论、学科特点、定义、方法论以及不同于其他相关学科的特质所在,从而为高校文科中的比较文学教学提供了价值基点——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比较视域”之思维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乃乔 《比较文学概论》 教材 教学内容 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比较文学概论》启动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渭绒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3-154,共2页
2010年1月15日和3月21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比较文学概论》课题组,先后在北京语言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两次研讨会,标志这一项目已经正式启动。首席专家曹顺庆、... 2010年1月15日和3月21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比较文学概论》课题组,先后在北京语言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两次研讨会,标志这一项目已经正式启动。首席专家曹顺庆、孙景尧、高旭东,课题组成员谢天振、陈跃红、孟昭毅、王向远、邹建军、刘耘华等教授出席了会议,高等教育出版社云慧霞博士和课题组联络员四川大学赵渭绒博士列席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概论》 教育部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2010年
原文传递
比较文学:一种无可回避的国际学术研究现象
5
作者 杨乃乔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6-108,共3页
方法论问题永远制约着理论和创作的发展。今天,当新的语境中我们重新提起“方法论热”时,不约而同感到了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大约20年前也就是1985年前后,随着西方文化思想、哲学、美学与文学理论等的大批量东渐,种种名目繁多的西方方法... 方法论问题永远制约着理论和创作的发展。今天,当新的语境中我们重新提起“方法论热”时,不约而同感到了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大约20年前也就是1985年前后,随着西方文化思想、哲学、美学与文学理论等的大批量东渐,种种名目繁多的西方方法论思想,诸如精神分析、语义分析、原型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新批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形式主义、存在主义、符号学、现象学、解释学、接受美学、比较文学、文学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解构主义、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耗散”理论等等蜂拥而至,令人目不暇接,我们确实感到了相关学术思想与思维的莫大开拓与提升,我们的学术之思无疑得到了丰富、锤炼与转换。可以说,那是一场跨文化传播意义上的方法论的解放运动,其重要意义与价值不容忽视与低估。然而,任何思想与思维的解放都可能伴随着新的禁锢。某种意义上讲,解放即禁锢。关键在于,人们对这种解放抱何种人文态度。当今日重新回首“往事”,难道我们不认为西方方法论的引进、传播与接受,不是一场发生在文学、美学领域的“戴着镣铐的舞蹈”?尽管20年间,一代中国学人在这一领域的译介、阐释与运用硕果累累,令人振奋,不过,当必须再度举步向前之时,我们对方法论的“现状”之不大满意,是理所当然的。在文化思维意义上,任何“先进”、“有效”的方法论,都是有局限的。在崇拜心态里,便目迷五色,心智遮蔽,不知其各自真正的局限性究竟在哪里,便可能举步维艰。这里,不仅存在着方法论的创造、运用与主体人格因素的关系,更应该关注方法论的创造、运用与问题意识、学术创新之关系。因为这意味着对“方法论的异化”的理性认知,所以刘士林教授提出应针对工具有一个“批判武器的批判”的过程。杨乃乔教授就比较文学国际化问题强调了学科意识的必然性,也是从方法论上提供了思考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概论》 学术研究 国际 回避 比较视域 研究主体 跨学科 文学研究 安身立命 事实关系
下载PDF
对教育部推荐的两部比较文学教材的评议
6
作者 仵从巨 管恩森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6年第2期60-62,共3页
为了适应教学需要,近几年来,各地高校撰写出版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比较文学教材,其中,由陈悖、孙景尧、谢天振主编的《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是两部比较有代表性... 为了适应教学需要,近几年来,各地高校撰写出版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比较文学教材,其中,由陈悖、孙景尧、谢天振主编的《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是两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教材。经我们问卷调查,这两部教材目前在教学中采用率较高(分别为23.6%和22.5%),影响较为广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果通过适当修订,有望成为精品教材。因此,本文拟从适应本科教学这一角度,对这两部教材做一些评议。在评议中我们对另一部教材——乐黛云等著《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1版)也有所涉及,主要是为了提供一种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教材 《比较文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 教学需要 问卷调查 精品教材 本科教学 文学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