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符号认同进路
1
作者 刘春呈 《青海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7,共9页
国家符号是政治文化象征维度的公共文化产品,反映基础性的政治文化现实,固着并强调中华民族内部的共性文化,在凝聚认同、刺激想象方面持续发挥功能,充任共同体内部认同维度的“最大公约数”,为现代国家内部诸多单元的联结提供共有、共... 国家符号是政治文化象征维度的公共文化产品,反映基础性的政治文化现实,固着并强调中华民族内部的共性文化,在凝聚认同、刺激想象方面持续发挥功能,充任共同体内部认同维度的“最大公约数”,为现代国家内部诸多单元的联结提供共有、共享、共用的要素,在中华民族的维系中发挥关键效能。中华民族成员经高频使用同一的国家符号而不断强化共识,并借此辨明“我者”与“他者”,通过明确和“他们”间的差异性而意识到“我们是谁”。在社会政治环境中,以锚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在多维时空场域活跃的国家符号,通过营造共同性、确立归属性、强化一体性,为中华民族成员进行共同且同一的“想象”溯清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符号 政治符号 政治认同 中华民族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族际共享符号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互构——基于湘西“白帝天王”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2
作者 柴冰 江涛 瞿州莲 《广西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8,共9页
“白帝天王”文化作为湘西苗族地区族际共享符号之一,承载着湘西各民族的共性记忆,具有强大的文化意象与情感互通功能,展现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刻意蕴。从田野调查与大量文献资料入手,对共享“白帝天王”符号的建构、逻辑及功能进... “白帝天王”文化作为湘西苗族地区族际共享符号之一,承载着湘西各民族的共性记忆,具有强大的文化意象与情感互通功能,展现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刻意蕴。从田野调查与大量文献资料入手,对共享“白帝天王”符号的建构、逻辑及功能进行深入探讨发现,“白帝天王”符号建构过程在多方叙事和记忆建构下,呈现出从“族群标识”到“族际共享”的演变,并通过“神圣时空的地缘格局”“情感互通的情感基石”“记忆共享的内在核心”一体整合,诠释族际共享“白帝天王”符号的生成理论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勾勒出从“地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最后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功能想象。研究“白帝天王”符号,探讨族际共享符号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互构,既能理解其文化内涵,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又能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帝天王” 族际共享符号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化认同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符号进路
3
作者 姜黎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4,共7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课题,是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共同体,从文化符号角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文化符号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价值观念,以语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课题,是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共同体,从文化符号角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文化符号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价值观念,以语言、时间、空间、政治象征等显性形态呈现。文化“符号化”、符号“扩散化”、符号“互动”,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符号机制。据此,应重视挖掘各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符号化”;通过专项化、多元化的社会传播,实现文化符号“扩散化”;在意义接收、解释的符号“互动”过程中,实现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建构与普遍认同,增强共同体成员的心理归属和身份认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符号机制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再现与想象:少数民族变装短视频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自觉
4
作者 吴晓雨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4-38,共5页
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化依托短视频的发展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传播。少数民族变装短视频通过再现“服饰”这个符号连结了本民族群体,加深了少数民族群体的自我身份认同,通过对其他观众身份的共建形成了社会层面“想象”的共同体。同时,大众... 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化依托短视频的发展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传播。少数民族变装短视频通过再现“服饰”这个符号连结了本民族群体,加深了少数民族群体的自我身份认同,通过对其他观众身份的共建形成了社会层面“想象”的共同体。同时,大众在公开共享信息后建立了意义共通的文化身份,加深了社会的文化自觉,有效保护和传承了中国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民族和谐,有效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同 文化自觉 少数民族服饰 短视频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觉再现——以青海土族盘绣图案文化符号共享现象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周莹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0,共9页
青海土族盘绣承载着民族的集体文化记忆,具有强大的文化表意和文化传播功能。土族人民善于从周边民族文化中提取经典元素,转换成可视可感的符号,融入本民族传统服饰实践之中,实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与意义的共享。在当前加强新时代中华... 青海土族盘绣承载着民族的集体文化记忆,具有强大的文化表意和文化传播功能。土族人民善于从周边民族文化中提取经典元素,转换成可视可感的符号,融入本民族传统服饰实践之中,实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与意义的共享。在当前加强新时代中华文化认同思想根基、树立中华民族形象的背景下,以青海土族盘绣图案为视觉形象符号,共享个案的重新审视,探讨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共享、共通。在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交融,加深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绣图案 视觉形象 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共享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文化符号视域下青年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首先 马丽 《天府新论》 2007年第6期114-117,共4页
符号作为文化的载体,已成为文化的根基,符号是人类的文化景观,文化是人类本质的一部分。在眼花缭乱的文化符号的强烈冲击下,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产生了危机: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迷恋,对传统文化的任意疏离;对新潮的异己文化的盲目追逐,对... 符号作为文化的载体,已成为文化的根基,符号是人类的文化景观,文化是人类本质的一部分。在眼花缭乱的文化符号的强烈冲击下,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产生了危机: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迷恋,对传统文化的任意疏离;对新潮的异己文化的盲目追逐,对朴质的本真文化的轻率冷漠;缺乏对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准确判断,缺乏对优秀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的肯定认同。这种危机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因为文化认同是文化和谐的基石,文化和谐是社会和谐和标识。要化解青年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危机,一是要坚持民族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正确处理好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的关系;二是要正确处理好文化认同、文化和谐、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符号 现代性 民族文化认同危机 大学生
下载PDF
历史记忆与自我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自觉 被引量:23
7
作者 宣朝庆 葛珊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25,共10页
近代以来,西方的民族国家叙事模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性质,派生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问题。本文认为,通过文化自觉的作用可以修复历史记忆与自我认同的联结关系,诠释中华民族不断整合、努力谋求认同的自我价值观。文化自觉从中华民族... 近代以来,西方的民族国家叙事模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性质,派生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问题。本文认为,通过文化自觉的作用可以修复历史记忆与自我认同的联结关系,诠释中华民族不断整合、努力谋求认同的自我价值观。文化自觉从中华民族绵长的历史文化血脉切入,在心态秩序和建构秩序两个维度之间建立起联结机制,通过历史记忆整合为中华民族自我认同建构寻找凝聚核心,以推进历史记忆与自我认同的互动形塑,进而确认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框架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记忆 自我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化自觉
下载PDF
论广西世居民族的民族关键符号对民族认同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吴建冰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3-26,共4页
民族关键符号对民族认同有积极的影响。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居住着壮、汉、侗、苗等12个世居民族,每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凝练出了各民族的民族关键符号,这些民族关键符号发挥着民族身份区隔、凝聚民心、... 民族关键符号对民族认同有积极的影响。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居住着壮、汉、侗、苗等12个世居民族,每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凝练出了各民族的民族关键符号,这些民族关键符号发挥着民族身份区隔、凝聚民心、提升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等作用,进而影响民族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符号 民族关键符号 民族认同 广西世居民族
下载PDF
试论刘三姐文化符号的多民族文化认同 被引量:3
9
作者 邓伟龙 尹素娥 《创新》 2012年第3期106-110,128,共5页
从多民族文化认同的角度研究刘三姐文化现象,探讨刘三姐文化符号对于多民族认同的作用、价值与意义,以及这个文化符号在多民族文化认同构建中的历史与变化是新时期刘三姐文化研究的深入和实际需要。刘三姐的多民族文化认同不但没有导致... 从多民族文化认同的角度研究刘三姐文化现象,探讨刘三姐文化符号对于多民族认同的作用、价值与意义,以及这个文化符号在多民族文化认同构建中的历史与变化是新时期刘三姐文化研究的深入和实际需要。刘三姐的多民族文化认同不但没有导致民族文化个性和差异的泯灭,还为多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相互信任与包容的文化心理,这不仅为广西也为其他多民族地区和国家解决民族矛盾与冲突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三姐 文化符号 民族认同
下载PDF
地理符号与民族认同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晓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0-152,共3页
地理符号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双向互动过程的产物,不仅是人类活动主动作用于地理环境的历史印记,而且体现了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历程。地理符号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与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种意义或价值相联系,是一个时代或时期的... 地理符号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双向互动过程的产物,不仅是人类活动主动作用于地理环境的历史印记,而且体现了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历程。地理符号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与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种意义或价值相联系,是一个时代或时期的文化符号,与民族文化、民族认同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地理符号 民族文化 民族认同
下载PDF
民族服饰符号与民族认同论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志立 《殷都学刊》 2013年第2期110-114,共5页
民族服饰是民族的"徽记",记述着民族的历史、阐释着民族的故事,被誉为承载民族文化、传递民族信息的"动态化石、鲜活历史"。辨族别异的区分功能、恪守礼仪的规范功能、凝聚情感的整合功能,是服饰符号典型的文化功... 民族服饰是民族的"徽记",记述着民族的历史、阐释着民族的故事,被誉为承载民族文化、传递民族信息的"动态化石、鲜活历史"。辨族别异的区分功能、恪守礼仪的规范功能、凝聚情感的整合功能,是服饰符号典型的文化功能。民族服饰潜在价值的极大彰显,有助于激发民族情感、增强民族意识、凝聚民族共识,有助于增强民族成员对群体的依附感、归属感,有助于增强民族的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继而对民族认同感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文化符号 服饰文化 民族认同
下载PDF
文化自觉视域下培育大学生民族认同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华珍 陈金香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36-37,共2页
文化自觉既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和谐共处之道,也是中国社会内部多个民族、多种文化之间的共同发展之路。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佼佼者,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在文化自觉的视域下,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首先必须... 文化自觉既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和谐共处之道,也是中国社会内部多个民族、多种文化之间的共同发展之路。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佼佼者,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在文化自觉的视域下,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首先必须认同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学习;其次要客观看待外来文化,发挥主体意识,最终形成民族精神的凝聚力量,振兴民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自觉 民族认同 民族精神
下载PDF
文化自觉与当代青年的民族认同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华珍 曹爱萍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3-25,共3页
文化自觉既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和谐共处之道,也是中国社会内部多民族、多文化之间共同发展之路。在文化自觉的视域下,培育当代青年的民族认同就必须认同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的学习,客观地看待外来文化,发挥主体意识,重塑本民... 文化自觉既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和谐共处之道,也是中国社会内部多民族、多文化之间共同发展之路。在文化自觉的视域下,培育当代青年的民族认同就必须认同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的学习,客观地看待外来文化,发挥主体意识,重塑本民族文化,以期最终形成民族精神的凝聚力量,振兴民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当代青年 民族认同
下载PDF
旅游情境下的文化符号与民族认同——以湖南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丽 钱隆 《三峡论坛》 2016年第6期81-84,共4页
以湖南维吾尔族历史境遇为切入点,以枫树乡民族旅游实践为例,探索民族文化符号的再生产,游客凝视对民族文化抉择的影响,旅游情境下民族认同的变化以及对民族关系的消解。
关键词 文化符号 民族认同 旅游情境
下载PDF
论民族关键符号对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建冰 《河池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9-25,共7页
民族关键符号是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是区分"我族"与"他族"的重要标志。民族关系是民族认同、族际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张力的体现。论文主要从符号学对符号、文化的解释入手来界定民族关键符号的内涵,从宏... 民族关键符号是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是区分"我族"与"他族"的重要标志。民族关系是民族认同、族际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张力的体现。论文主要从符号学对符号、文化的解释入手来界定民族关键符号的内涵,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民族关键符号对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的影响。民族关键符号强化了民族认同,体现了族际认同和国家认同,可提炼出共有文化,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和国家认同,民族关键符号还沉淀出民族性格,进而影响到民族间的交往和国家认同。民族关键符号是使得民族认同、族际认同、国家认同保持适当张力,维护民族关系和谐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民族关键符号 民族关系 国家认同
下载PDF
时装设计中的民族基因认同与承续现象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永利 邢亚龙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84,共2页
时装设计在当代时尚生活中经常反映着民族内在基因,同时也通过融入潮流信息而不断承续和发展,对民族基因提取和应用映射着对传统文化的当代认同。通过审美人类学和民族认同心理,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改良设计思维和方法,基于现象学和... 时装设计在当代时尚生活中经常反映着民族内在基因,同时也通过融入潮流信息而不断承续和发展,对民族基因提取和应用映射着对传统文化的当代认同。通过审美人类学和民族认同心理,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改良设计思维和方法,基于现象学和符号学的承续理念认知剖析时装设计产品中的民族基因构件,从而梳理时尚与传统文化影像下的当代时装品牌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装设计 时装品牌 时尚生活 改良设计 审美人类学 民族认同心理 基因提取 符号
下载PDF
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结构与实现路径——兼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玉 廖小琴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63,共9页
准确把握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要义和层次结构,这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文化认同包含认同主体、认同客体、生成机理等要素。在中华文化认同的深层结构中,中华文化符号认同处于基础层面,中华民族身份认同处于功能层面... 准确把握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要义和层次结构,这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文化认同包含认同主体、认同客体、生成机理等要素。在中华文化认同的深层结构中,中华文化符号认同处于基础层面,中华民族身份认同处于功能层面,中国价值认同处于核心层面。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共存的背景下,促进中华文化认同,可以立足“中国—西方”文化交流格局以促进中华文化符号认同,完善“政府—公民”互动的文化建设格局以巩固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构建“上游—下游”协同的教育格局以提升中国价值认同,进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 符号认同 身份认同 价值认同
下载PDF
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符号机制--基于卡西尔文化符号学的启示 被引量:12
18
作者 谢新清 王成 《晋阳学刊》 CSSCI 2020年第4期65-70,共6页
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蕴涵的文化意义成就了人的理想世界。卡西尔文化符号学为我们观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借助符号蕴涵的文化意义和文化濡化社会的重要功能,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符号机制,... 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蕴涵的文化意义成就了人的理想世界。卡西尔文化符号学为我们观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借助符号蕴涵的文化意义和文化濡化社会的重要功能,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符号机制,无疑对推动中华民族认同具有重大作用。文章在梳理我国民族问题历史脉络和把握我国民族问题现实国情基础上,筛选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具有显著影响的符号因子,从语言文字符号、政治象征符号、仪式庆典符号、地理节日符号、话语范式符号五个方面尝试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符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 认同 符号机制
下载PDF
符号重构与文化认同:时代影像中的“刘三姐”民族文化符号研究——从《刘三姐》到《寻找刘三姐》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文军 宋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94,共6页
电影《刘三姐》与《寻找刘三姐》代表了两种不同时代背景下电影艺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再现,呈现不同的符号特征。电影《刘三姐》对口头传说中的"刘三姐"进行了具象化的呈现,在呈现中完成"刘三姐"人物形象的祛魅、增... 电影《刘三姐》与《寻找刘三姐》代表了两种不同时代背景下电影艺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再现,呈现不同的符号特征。电影《刘三姐》对口头传说中的"刘三姐"进行了具象化的呈现,在呈现中完成"刘三姐"人物形象的祛魅、增强了人物的斗争性和现代主体意识;而电影《寻找刘三姐》则对"刘三姐"形象进行了重构,并再现了原生态生活方式和山歌文化。前者由"他者"塑造了革命浪漫主义的"刘三姐"形象,切合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需要,最终实现政治认同;后者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呈现则体现了刘三姐文化"自我"认同模式的回归。在前后转变过程中,现代性与政治因素及全球化与商业性是推动"刘三姐"符号进行重构以及认同模式变迁的关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刘三姐》 《寻找刘三姐》 民族文化符号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从自在到自觉:中国石榴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2
20
作者 红梅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2-61,159,共11页
中国石榴文化经历了自在、自为和自觉三个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前,是中国石榴文化的自在发展阶段,石榴从物质资源逐渐凝聚于精神文化之中,被赋予了诸多美好的象征意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吉祥为主题的石榴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 中国石榴文化经历了自在、自为和自觉三个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前,是中国石榴文化的自在发展阶段,石榴从物质资源逐渐凝聚于精神文化之中,被赋予了诸多美好的象征意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吉祥为主题的石榴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石榴产业的兴起,各地对石榴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多个石榴文化项目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石榴文化进入了经济文化并行发展的自为发展阶段。用石榴和石榴籽来比喻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国各民族的关系,把石榴作为中华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象征,石榴文化上升到精神价值领域,进入了自觉发展阶段。石榴与石榴籽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和精神标识,石榴话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建构的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自觉,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化符号 石榴籽 文化自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