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萧红哑剧《民族魂鲁迅》及其鲁迅情结 被引量:2
1
作者 林幸谦 郭淑梅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9-56,共8页
1940年8月3日,是鲁迅先生诞辰60周年纪念。这天下午三点,香港文化界各协会,如文协香港分会、中华全国漫画作家协会香港分会、中华全国木刻协会香港分会等多家团体在香港加路连山的孔圣堂共同举办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纪念仪式中,作... 1940年8月3日,是鲁迅先生诞辰60周年纪念。这天下午三点,香港文化界各协会,如文协香港分会、中华全国漫画作家协会香港分会、中华全国木刻协会香港分会等多家团体在香港加路连山的孔圣堂共同举办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纪念仪式中,作为鲁迅先生的弟子、对其日常生活最为熟悉的萧红担当向公众介绍先生生平事迹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情结 《民族魂鲁迅》 萧红 香港文化 作家协会 周年纪念 1940年 纪念活动
下载PDF
萧红《民族魂鲁迅》的写作、演出与发表考论
2
作者 杨华丽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3-51,88,共10页
在萧红的鲁迅纪念文献链条上,哑剧《民族魂鲁迅》是饶有意味的一环,论者多认为其写作于1940年7月而不能指向更具体的时间,并强调这出哑剧曾在香港纪念鲁迅诞辰六十周年纪念会上演出过,而对其所发表刊物则有多种说法。验诸历史文献可知,... 在萧红的鲁迅纪念文献链条上,哑剧《民族魂鲁迅》是饶有意味的一环,论者多认为其写作于1940年7月而不能指向更具体的时间,并强调这出哑剧曾在香港纪念鲁迅诞辰六十周年纪念会上演出过,而对其所发表刊物则有多种说法。验诸历史文献可知,萧红创作该文的时间应为1940年7月19日至27日。但是,在香港纪念鲁迅诞辰六十周年纪念会上演出的《民族魂鲁迅》的脚本,是香港文协、漫协成员冯亦代等在中国共产党党员指导下的集体创作,非萧红所撰同名哑剧。萧红的剧本《民族魂鲁迅》,迟至纪念鲁迅逝世四周年纪念会后的10月21-26日、27-31日,才发表于香港《大公报·文艺》及《大公报·学生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魂鲁迅》 写作时间 演出版本 发表情形
下载PDF
弘扬鲁迅精神,陶冶灵魂,革新文化──《民族魂鲁迅》(马来西亚江天先生诗集)序
3
作者 刘福勤 《学海》 1996年第2期86-89,共4页
弘扬鲁迅精神,陶冶灵魂,革新文化──《民族魂鲁迅》(马来西亚江天先生诗集)序刘福勤马来西亚华裔诗人和学者江天(本名吴天才),从青年时代起,几十年如一日地读鲁迅,研究鲁迅,以鲁迅精神自策自励,以弘扬宝贵的鲁迅精神为天职... 弘扬鲁迅精神,陶冶灵魂,革新文化──《民族魂鲁迅》(马来西亚江天先生诗集)序刘福勤马来西亚华裔诗人和学者江天(本名吴天才),从青年时代起,几十年如一日地读鲁迅,研究鲁迅,以鲁迅精神自策自励,以弘扬宝贵的鲁迅精神为天职。他几乎每逢鲁迅生辰和忌辰都满怀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精神 《民族魂鲁迅》 新文化 鲁学 诗集 土地的呐喊 鲁迅文化 鲁迅著作 文化革新 马来西亚文学
下载PDF
大胆的探索与深情的怀念——论萧红哑剧《民族魂鲁迅》的独创性
4
作者 单元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63-65,共3页
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萧红哑剧《民族魂鲁迅》的独创性:融再现与表现、写实与写意为一体的独特艺术构思;大胆、灵活地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注重调动表演、道具、布景、幻灯等多种因素为表现剧情服务。
关键词 萧红 《民族魂鲁迅》 独创性
下载PDF
无声的魅力——从《民族魂鲁迅》看萧红对哑剧艺术的贡献
5
作者 王鸣剑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4-35,共2页
以散文和小说见长的萧红,在其短暂的艺术生涯中,还为我们留下了两个剧本。其一是与塞克,端木蕻良,聂绀弩合作的三幕话剧《突击》,其二是为纪念鲁迅创作的哑剧《民族魂鲁迅》。尤其是后者,充分展现了萧红在哑剧艺术方面的才华。
关键词 《民族魂鲁迅》 萧红 作家 哑剧艺术 戏剧创作
下载PDF
鲁迅与萧红交往考察──兼论《回忆鲁迅先生》《民族魂鲁迅》 被引量:6
6
作者 林敏洁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6-136,共11页
关键词 《民族魂鲁迅》 萧红 鲁迅先生 许广平 《生死场》 萧军 怀人散文 回忆录 文学史料 鲁迅作品
原文传递
论萧红创作的审美结构
7
作者 秦林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113-118,共6页
萧红的创作表现出了完整的审美结构。这里所说的审美结构包括语言形式层、艺术形象层、历史内容层和哲学意味层。通过语言形式层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层,具有生动的感性美;由艺术形象层所体现出来的历史内容层,具有深刻的理性美;而孕含... 萧红的创作表现出了完整的审美结构。这里所说的审美结构包括语言形式层、艺术形象层、历史内容层和哲学意味层。通过语言形式层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层,具有生动的感性美;由艺术形象层所体现出来的历史内容层,具有深刻的理性美;而孕含在这两层之中并且超越其上的哲学意味层则具有警醒的无言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创作 萧红的创作 历史内容 《呼兰河传》 艺术形象 《生死场》 审美结构 哲学意味层 形象层 《民族魂鲁迅》
下载PDF
一部独特的剧作
8
作者 李丹 《戏剧之家》 2004年第1期21-22,共2页
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有一部非常独特的戏剧作品,这就是肖红创作的大型哑剧《民族魂鲁迅》。肖红是我国现代文坛著名女作家,她以长篇小说《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奠定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她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受到鲁迅、... 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有一部非常独特的戏剧作品,这就是肖红创作的大型哑剧《民族魂鲁迅》。肖红是我国现代文坛著名女作家,她以长篇小说《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奠定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她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受到鲁迅、茅盾、胡风等大家的高度赞扬,鲁迅将肖红与丁玲相提并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红 哑剧 《民族魂鲁迅》 创新精神 艺术风格 艺术构思 艺术手法 人物形象
下载PDF
先生永远在场
9
作者 袁铭嵘 《新华月报》 2021年第21期55-55,共1页
围绕鲁迅的历史记忆和研究书写从来没有停止过。阅读鲁迅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氛围,读者需要回到历史现场,了解特定时代的“阅读场域”,才有可能抵达他的艺术境界。而将鲁迅形象“可视化”,最早可追溯到1941年萧红创作的话剧《民族魂鲁迅》... 围绕鲁迅的历史记忆和研究书写从来没有停止过。阅读鲁迅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氛围,读者需要回到历史现场,了解特定时代的“阅读场域”,才有可能抵达他的艺术境界。而将鲁迅形象“可视化”,最早可追溯到1941年萧红创作的话剧《民族魂鲁迅》。总体上说,通过影像来记录和表现鲁迅形象并不多见,其中呈现出的片段化解读和情真意切的塑造,却也承载着价值观念和集体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形象 历史氛围 萧红创作 历史记忆 《民族魂鲁迅》 集体记忆 情真意切 特定时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