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法典草案》人格权编的宪法学省思 被引量:5
1
作者 骆正言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52,156,共12页
民法典人格权立法不仅是民法学界的事情,也与宪法学有关。因为宪法是整个法律体系的价值基础,人格权最早又是从宪法规范衍生出来,民法典人格权规范的设定要符合宪法的精神。从宪法视角看人格权立法可以发现,近现代的"人格权"... 民法典人格权立法不仅是民法学界的事情,也与宪法学有关。因为宪法是整个法律体系的价值基础,人格权最早又是从宪法规范衍生出来,民法典人格权规范的设定要符合宪法的精神。从宪法视角看人格权立法可以发现,近现代的"人格权"概念与古罗马时期表示人的主体资格的"人格"概念没有实质联系。人格权是个人自由建构、自由维持和自由展现其人格(或个性)的权利,是在人性尊严(人格尊严)之下,和平等权并列,并作为宪法列举的特别人格权之补充的概括权利。从宪法视角看《民法典》人格权立法,在姓名权方面,应将姓名登记和变更规范列入行政立法的范围;在肖像权方面,应将肖像制作权纳入肖像权的范畴,并将公众人物作为肖像权的抗辩事由;在名誉权方面,应将内在名誉(或名誉情感)列为名誉权的保护对象,并把对抗性言论作为名誉权的抗辩事由;在隐私权方面,应注意给予个人最核心的私密领域以绝对保护,并为隐私侵权设定相应的抗辩事由;而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也应在兼顾大数据经济的前提下,要求信息收集者对个人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草案》人格权编 宪法学 姓名 肖像 名誉
下载PDF
民法典编纂中的重大争论--兼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两个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 被引量:49
2
作者 梁慧星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18年第3期1-19,共19页
按照"两步走"工作方法对现行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是党中央为民法典编纂确立的基本遵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出人意料地起草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并在人大常委会换届时印发人格权编草案征求意见稿,置我国传统立法经验... 按照"两步走"工作方法对现行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是党中央为民法典编纂确立的基本遵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出人意料地起草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并在人大常委会换届时印发人格权编草案征求意见稿,置我国传统立法经验于不顾,且违背法律文件起草的常规。中国法学会将个别学者的意见当作法律界、法学界的普遍意见,要求民法典设立人格权编。将人格权概念与人身权、财产权概念相提并论,违反《民法总则》的规定,违背民法学常识。人格权迥异于其他民事权利,具有防御性、先在性、不可定义性、不可言说性,无法套用一般民事权利的基本构造与法律逻辑。以权利法思维制定的人格权编草案,既不能作为行为规范,也不能用作裁判规范。只有人格权侵权责任法才可能作为裁判规范发挥作用。立法者只要完善侵权责任规则、刑事责任规则,就足以保护人格权。我国民法典编纂不应重蹈《乌克兰民法典》之覆辙,应吸收发达国家立法的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人格草案 人格 责任 裁判规范
下载PDF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逻辑结构的特点与问题 被引量:32
3
作者 杨立新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5,共12页
经过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首次审议的《民法典分则各编(草案)》的人格权编,在激烈的争论中终于面世,并且向全国公开征求修改意见,不仅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们的充分肯定,而且也得到了公众舆论的好评。这部法律草案植根于中国独... 经过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首次审议的《民法典分则各编(草案)》的人格权编,在激烈的争论中终于面世,并且向全国公开征求修改意见,不仅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们的充分肯定,而且也得到了公众舆论的好评。这部法律草案植根于中国独特的实践土壤,总结了《民法通则》实施以来确认人格权、保护人格权的丰富经验,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民事主体享有的人格权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整部草案的逻辑结构严谨、和谐,既与《民法总则》的一般性规定相一致,又与民法分则其他各编相关内容相一致,且自身体系完整、自洽,重点突出,是一部比较成功的法律草案。该编目前还存在部分逻辑上的不足,例如将人格权编规定在分则的第三编,与《民法总则》第2条与第五章规定民事权利类型的顺序不一致等,在下一步的修订中应当进一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人格 逻辑结构 人格利益 人格
下载PDF
《民法典》人格权编亮点与创新分析
4
作者 王卫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2-144,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人格权独立成编是其最大的创新和亮点。人格权编有效应对网络时代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构建起中国范式的人格权保护体系,把人权保障提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人格权独立成编是其最大的创新和亮点。人格权编有效应对网络时代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构建起中国范式的人格权保护体系,把人权保障提到了历史新高度。人格权编不仅明确了9种具体的人格权内容,保持人格权益保护范围的开放性,确立了保护人格权的特殊方式,尽量平衡人格权保护与其他价值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民法典 亮点 法律制度
下载PDF
中国公民的五大“人格权力”——解读《民法典》草案人格权编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利明 《商务周刊》 2003年第5期55-55,共1页
传统大陆法系民法典不存在独立的人格权编,这是有缺陷的。民法本质上是权利法,从民法权利体系的角度来看,人格权应该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传统民法过分注重财产权制度,未将人格权作为一项独立的制度,甚至对人格权规定得极为“简略”,这... 传统大陆法系民法典不存在独立的人格权编,这是有缺陷的。民法本质上是权利法,从民法权利体系的角度来看,人格权应该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传统民法过分注重财产权制度,未将人格权作为一项独立的制度,甚至对人格权规定得极为“简略”,这本身反映了传统民法存在着一种“重物轻人”的不合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民法典 中国公民 信用 传统民法 一般人格 民法 具体人格 独立的人格 大陆法系民法
下载PDF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中“个人信息自决”的规范建构及其反思 被引量:68
6
作者 谢远扬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3-148,共16页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三次审议稿)》中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严格贯彻了“个人信息自决”这一基本原则,其具体规范建构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的各项要求。但“信息自决”这一理念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鉴于时代的变迁,单纯的“信息...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三次审议稿)》中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严格贯彻了“个人信息自决”这一基本原则,其具体规范建构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的各项要求。但“信息自决”这一理念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鉴于时代的变迁,单纯的“信息自决”原则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社会背景和法律规范变迁的梳理,说明“个人信息自决”原则的局限所在,并结合“场景理论”找出影响个人信息保护强度的关键要素,为《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相关规范的修改以及司法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人格(草案)》 个人信息自决 场景理论
下载PDF
公序良俗在个人信息保护中的运用——兼论《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对个人信息的规定 被引量:2
7
作者 蔡唱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71,共5页
公序良俗原则实质上应该是“不违背公序良俗”。民法中采取列反面清单的方式加以运用。《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中用专门章的规定彰显了对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的重视。然而在其不承担责任条款列举中,则规定“为维护公序良俗而实施的必要... 公序良俗原则实质上应该是“不违背公序良俗”。民法中采取列反面清单的方式加以运用。《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中用专门章的规定彰显了对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的重视。然而在其不承担责任条款列举中,则规定“为维护公序良俗而实施的必要行为”的实施收集、使用或者公开个人信息等行为不承担责任。该规定不同于关于公序良俗在民法中的运用方法,会产生侵害个人信息的巨大风险,减损个人信息保护内容。民法典中应该正确认识公序良俗的作用,平衡权利的保护与公序良俗的保护。建议删除816条第4项规定,回归不违背公序良俗的科学运用模式,全面保护个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序良俗 个人信息保护 民法典人格
下载PDF
人格权独立成编是中国民法典的不二选择 被引量:14
8
作者 孟勤国 《东方法学》 CSSCI 2017年第6期80-84,共5页
人格权独立成编,既是民法典体例问题,更是一个关系中国民法典能否适应现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德国人格权模式以人格和侵权来解决人格权问题,反映的是百年前的社会状况,完全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中国的需要。只有人格权独立成编... 人格权独立成编,既是民法典体例问题,更是一个关系中国民法典能否适应现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德国人格权模式以人格和侵权来解决人格权问题,反映的是百年前的社会状况,完全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中国的需要。只有人格权独立成编,才能充分容纳现代中国的人格权问题,才能科学规定现代中国的具体人格权,才能合理保护现代中国的人格利益。人格权独立成编,不仅可以改变德国人格权模式的体例,解放人格权发展的空间,而且也可以改变德国人格权模式的逻辑,将权利确认和防止侵权并重。《人格权法学者建议稿》的问世显示人格权独立成编完全可行,当然也有不少缺点,期望国家立法机关勇于承担历史责任,自觉追求民法典现代化和中国化,尽快将人格权编纳入立法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人格 民法典现代化 人格单独成篇
下载PDF
人格权法定的宪法之维与民法典编纂 被引量:4
9
作者 曹相见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41,156,共11页
人格权法定存在两种不同语境:一是立足于人格权类型、边界的明确,二是着眼于人格权的权利基础。人格权法定的肯定论多强调前者,否定论则主要从后者出发。事实上,人格权的基础既非民法赋予,也不是来源于宪法:宪法规范存在多种类型,人之... 人格权法定存在两种不同语境:一是立足于人格权类型、边界的明确,二是着眼于人格权的权利基础。人格权法定的肯定论多强调前者,否定论则主要从后者出发。事实上,人格权的基础既非民法赋予,也不是来源于宪法:宪法规范存在多种类型,人之尊严、人权不是宪法权利,而是实证权利的价值基础,其与民事权利仍然泾渭分明。从立法技术上看,人格权法定既有可能也有必要。民法、宪法对人格权采取了不同的类型技术,标准在于个人受义务主体侵害的可能性;民法人格权与宪法人格权均具有开放结构,但新生民事权利仅对宪法权利具有类型联想意义。在人格权类型和边界的界定上,"民法典(草案)"取得了重要成绩,但仍应作出相应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法定 民法宪法关系 人格类型化 民法典人格
下载PDF
民法典人格权编:民事主体人格尊严维护制度的确立与革新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承韪 吕冰心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0年第6期61-69,共9页
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以法典化的方式宣示人格权利、提供行为规范和裁判规则,确立并革新民事主体人格尊严维护制度。民法典人格权编制度革新的价值在文化娱乐行业中的体现最为明显。人格权编从人格标识商业化使用、死者人格利益保护、违... 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以法典化的方式宣示人格权利、提供行为规范和裁判规则,确立并革新民事主体人格尊严维护制度。民法典人格权编制度革新的价值在文化娱乐行业中的体现最为明显。人格权编从人格标识商业化使用、死者人格利益保护、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性骚扰禁止规定、姓名权相关规则、肖像权强化保护、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名誉权细化规定、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人格权保护诉前禁令制度等多个方面确立和革新的相关制度,必将大大强化民事主体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的保护,也一定会对我国文化娱乐行业的良性和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人格 文化娱乐 商业化利用 性骚扰 声音保护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人格禁令
下载PDF
人格权立法历程对民法典编纂的影响
11
作者 吴刚 《人民论坛(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8-130,共3页
1911年《大清民律草案》起草至今,我国人格权民事立法历程已逾百年。期间有中断,但是启承之际总是延续为主,形成了我国人格权立法的成功经验和时代特点。这些成功经验和时代特点不可避免会对我国民法典编纂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国民法... 1911年《大清民律草案》起草至今,我国人格权民事立法历程已逾百年。期间有中断,但是启承之际总是延续为主,形成了我国人格权立法的成功经验和时代特点。这些成功经验和时代特点不可避免会对我国民法典编纂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国民法典应该坚守成功经验,抛却一时之举,制定我国人格权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民法典 大清民律草案 中华民国民法典
下载PDF
对否定民法典人格权编立法决策意见的不同见解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立新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16,共16页
《民法总则》制定完成之后,编纂民法典分则各编的工作有序展开,其中有学者对民法典分则设置人格权编的立法决策,以及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否定性意见。这些意见似是而非,没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不尊重客观事实,缺乏理性的逻辑... 《民法总则》制定完成之后,编纂民法典分则各编的工作有序展开,其中有学者对民法典分则设置人格权编的立法决策,以及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否定性意见。这些意见似是而非,没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不尊重客观事实,缺乏理性的逻辑论证,因而不能否定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征求建议稿服务于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更不能否定该征求意见稿尊重人民的人格尊严,保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保护好人民的人格权的立法价值。立法机关正在将民法典分则各编草案在内部征求意见,力图将其修改得更好,成为一部好的民法典分则,其中就包括人格权编。对于民法典分则各编包括人格权编草案,每一个人都可以对其提出修改和完善的批评意见,但应避免无价值的争论,以便经过专家学者和立法机关的共同努力,把民法典分则草案各编修改好,完成我国编纂民法典的伟大历史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人格 立法决策 否定理由 不同见解 历史发展
下载PDF
《民法典(人格权编)》一般规定的体系构建 被引量:51
13
作者 张红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5-173,共19页
独立的人格权编成就了中国《民法典》独特的七编制法典体例,首开世界民事立法之先河,是世界人格权保护立法的典范,彰显了现代化人格权保护模式。人格权编将成熟的具体人格权法定化,在保持各具体人格权概念外延开放性的同时,以“人身自由... 独立的人格权编成就了中国《民法典》独特的七编制法典体例,首开世界民事立法之先河,是世界人格权保护立法的典范,彰显了现代化人格权保护模式。人格权编将成熟的具体人格权法定化,在保持各具体人格权概念外延开放性的同时,以“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为基础建立一般人格权保护,双管齐下保护新型人格利益,面向未来社会发展保持人格权体系的包容性。人格权遭受损害便难以恢复原状的特点决定了人格权保护要注重事前防御,人格权编构建了全面的人格权请求权体系,形成了“事前防御+事后救济”的完整权利保护方案,使得人格权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等量齐观,完善了现代民法请求权体系。人格权具有精神利益和财产利益,人格财产利益许可使用是人格权重要的积极权能,是对传统人格权单一伦理性认识的再发展。人格权侵害救济制度对侵害人格权的认定作出区别处理,同时规定了合理使用制度,以期在人格权保护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寻求平衡。人格权编创新性地规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贯彻了权益充分救济的理念,有利于人格权的周全保护,拓展了我国损害赔偿法的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体系 人格请求 人格财产利益许可使用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民法典 人格
下载PDF
《民法典(人格权编)》之合理使用制度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红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0-46,共7页
人格权的保护极为重要,但并非意味着人格权不受限制。限制人格权的正当理由是社会公共利益,表现为社会实践的必要性、言论自由、监督权等。《民法典(人格权编)》规定的合理使用制度是人格权限制的重要制度,用于平衡人格权保护和维护社... 人格权的保护极为重要,但并非意味着人格权不受限制。限制人格权的正当理由是社会公共利益,表现为社会实践的必要性、言论自由、监督权等。《民法典(人格权编)》规定的合理使用制度是人格权限制的重要制度,用于平衡人格权保护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认定合理使用的要点在于合理使用的范围、目的以及是否超过"合理性"限度。行为人不当使用民事主体人格要素的,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人格 合理使用 责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民法典人格权编对个人信息的定位与保护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如愿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8-109,共2页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也表现出了一些新特征,体现为"个人弱控制"与"产业强需求"。2019年8月公布的《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三次审议稿)》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在民法典人格权编中被定位为...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也表现出了一些新特征,体现为"个人弱控制"与"产业强需求"。2019年8月公布的《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三次审议稿)》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在民法典人格权编中被定位为人格权益本质,并且个人享有弱支配程度的人格权益。民法典人格权编中的个人信息行为规制模式可为有效保护个人信息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个人信息 民法典人格 人格
下载PDF
《民法典》“人格权编”对身体权保护的立法回应——兼谈完善《民法典》身体权条款的若干建议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姝尧 杨芳 《医学与法学》 2021年第2期46-51,共6页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身体权的行使从消极的防止侵害转向积极的支配,传统身体权理论受到挑战。《民法典》“人权权编”首次对身体权作了进行系统性规范,回应了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但其对身体权的保护仍有一定的完善空间...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身体权的行使从消极的防止侵害转向积极的支配,传统身体权理论受到挑战。《民法典》“人权权编”首次对身体权作了进行系统性规范,回应了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但其对身体权的保护仍有一定的完善空间,即应当廓清其内涵和外延,并将身体相关部分纳入其保护范围,补充其行使规则和侵害身体权的民事责任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民法典》人格 法律保障
下载PDF
论《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中居住权设立方式之完善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燕玲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66-73,共8页
《民法典·物权编(草案)》的一大亮点就是将居住权纳入到我国物权体系之中,赋予居住权绝对的物权效力。这对于解决当前社会上纷繁复杂的居住权益纠纷具有重要意义。草案中关于居住权设立方式的规定只提及了基于意思产生的合同和遗嘱... 《民法典·物权编(草案)》的一大亮点就是将居住权纳入到我国物权体系之中,赋予居住权绝对的物权效力。这对于解决当前社会上纷繁复杂的居住权益纠纷具有重要意义。草案中关于居住权设立方式的规定只提及了基于意思产生的合同和遗嘱,当前立法者就居住权的制度设计仅仅落脚在意定居住权。但根据司法实践,意定居住权的内容通过合同、继承等法律制度即可解决。借鉴国外居住权设立方式,结合我国社会现实情况,法定性才是居住权设立的最大价值。法定居住权对于保障老年人特别是再婚老人的基本住房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就我国居住权设立方式的完善而言,一方面,必须增加居住权利法定取得的方式,其适用主体主要是老年人,特别是再婚老人;另一方面,应对意定居住权的特殊适用情形予以讨论,包括离婚配偶居住权和房屋所有权人为自己设定的居住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草案 意定居住 法定居住
下载PDF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立法问题探讨——以《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第七百七十九条为对象 被引量:32
18
作者 柳经纬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7-65,共9页
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上,《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第七百七十九条存在态度暧昧、限制条件不当等问题。应当在合同编违约损害赔偿责任项下予以规定,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纳入违约损害赔偿制度。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不应限于违约损害人格权的... 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上,《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第七百七十九条存在态度暧昧、限制条件不当等问题。应当在合同编违约损害赔偿责任项下予以规定,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纳入违约损害赔偿制度。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不应限于违约损害人格权的场合,合同本身存在精神利益、违约损害自然人亲属关系的情形,也应适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人格 合同 民法典
下载PDF
《民法典》“人格权编”设立的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柴达 王钰 《上海商业》 2021年第4期190-193,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施行,其中,"人格权"首次独立成编。设立"人格权编",厘清了《民法通则》及《民法总则》中相关法律规制的缺位导致的实践与司法脱节。
关键词 民法典 人格 声音 名誉
下载PDF
民法典人格权编:公民权利的宣告书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旭东 《江淮法治》 2020年第15期56-57,共2页
只有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得到了法律的确认和保障,人才有可能成为推动实现自身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主体。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只有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得到了法律的确认和保障,人才有可能成为推动实现自身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主体。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公民 民法典 人格尊严 人身自由 人格 重大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