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非基本法律法典化模式”编纂民法典的立法程序 一种“实用主义思路”的合宪性思考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竹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44-1461,共18页
民法汇编不是编纂民法典,坚持实质意义上的法典化是确立宪法意义上"民事基本法律"地位的必要立法程序。不及时编纂民法典会导致三大难题,有必要尽快在实质意义上编纂民法典。第四次民法典起草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可观的起草资源... 民法汇编不是编纂民法典,坚持实质意义上的法典化是确立宪法意义上"民事基本法律"地位的必要立法程序。不及时编纂民法典会导致三大难题,有必要尽快在实质意义上编纂民法典。第四次民法典起草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可观的起草资源,但也同时面临立法机关缺乏政治动力、审议能力和合宪的立法程序方案设计三大困难。从实用主义思路出发,应该采用"非基本法律法典化模式",通过成立民法典编纂专家委员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民法立法方案》、起草《民法法典化方案》和由全国人大通过《民法法典化方案》四个步骤,确保民法典在保证立法质量的前提下合宪性地通过。在立法机关作出及时编纂民法典的政治抉择之前,民法学界可以通过多重渠道进行民事习惯调查,并尝试通过民法的区际法域整合探索"另起炉灶"的起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基本法律法典化模式” 实用主义思路 《民法立法方案》 《民法法典化方案》 合宪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