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萨克族电影《永生羊》对族群认同的建构 被引量:4
1
作者 梁新荣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08-110,共3页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电影已成为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新载体,其通过影像、音乐、语言等艺术形式,从不同角度呈现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发展历史。电影《永生羊》的编剧是著名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是一部完全由哈萨克族...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电影已成为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新载体,其通过影像、音乐、语言等艺术形式,从不同角度呈现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发展历史。电影《永生羊》的编剧是著名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是一部完全由哈萨克族人出演的原生态电影。电影《永生羊》以原生态的影像和史诗般的影视节奏呈现和传递了哈萨克族群文化,构建出哈萨克族草原文化情感逻辑与生命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生羊》 哈萨克族 身份认同 影像表达
下载PDF
《永生羊》——哈萨克的生命牧歌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志萍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59-160,共2页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①的散文集《永生羊》用一种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文体样式表现了哈萨克族牧人充满质感的生命形态,及其民族文化的特异性和对生与死这个命题的理解,并以对哈萨克民族文化的审视促使人们思索实现其现代转型的问题。
关键词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 《永生羊》 生命形态 哲理思考
下载PDF
从《永生羊》看叶儿克西·胡尔曼别克的死亡叙事 被引量:2
3
作者 夏雨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7期77-79,共3页
死亡是我们不愿面对又不能回避的事实,借助文学作品的死亡叙事对死亡进行审美观照是我们接近死亡的一种方式。解读叶儿克西散文集《永生羊》的死亡叙事可以看见诗意的文字背后抒写出的达观的生死态度。
关键词 叶儿克西·胡尔曼别克 《永生羊》 死亡叙事
下载PDF
生亦不喜,死亦不悲——论《永生羊》中的电影元素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恒欣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13期184-,共1页
《永生羊》是一部富含民族草原文化的影片。本文结合电影的主题风格、语言形式以及画面构图和场景转换,描绘了草原民族文化的地域特色,展现了哈萨克民族卓越的文化品质和人文内涵。
关键词 《永生羊》 民族文化 电影风格 电影元素
下载PDF
电影《永生羊》的神话原型解读 被引量:7
5
作者 阿泰.库尔曼别克 《电影评介》 2012年第2期35-39,共5页
神话原型批评是融汇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综合性批评方法。从神话原型的角度剖析文本,可以拓展文学批评的视角,从而实现对文本较为深入的阐释。电影《永生羊》无论从主题的深化还是人物塑造方面而言,都提供了神话原型的... 神话原型批评是融汇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综合性批评方法。从神话原型的角度剖析文本,可以拓展文学批评的视角,从而实现对文本较为深入的阐释。电影《永生羊》无论从主题的深化还是人物塑造方面而言,都提供了神话原型的解读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生羊》 神话原型批评 人物原型 主题原型
下载PDF
从《永生羊》看哈萨克族题材电影叙事聚焦转变
6
作者 范渊皓 王晓红 《新疆艺术(汉文)》 2021年第5期72-79,共8页
电影《永生羊》改编自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同名散文集,通过哈萨克族少年哈力的回忆视角,描绘了草原牧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图景,展现了哈萨克族人民对待爱情、亲情的真挚情感,打破了受众对于哈萨克族的奇观化认... 电影《永生羊》改编自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同名散文集,通过哈萨克族少年哈力的回忆视角,描绘了草原牧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图景,展现了哈萨克族人民对待爱情、亲情的真挚情感,打破了受众对于哈萨克族的奇观化认知,是一部有突破有创新的哈萨克族题材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聚焦 哈萨克族 《永生羊》 真挚情感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 奇观化 生活图景 和谐相处
下载PDF
羊何以永生——赏析哈萨克原生态电影《永生羊》
7
作者 张馨月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11期193-,共1页
电影《永生羊》是由哈萨克族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作为编剧,完全由哈萨克人出演的原生态电影。影片根据叶尔克西同名散文改编,并增加了许多故事性的情节,以反映哈萨克族人对生活、生命的看法。本文通过对片中奶奶莎拉、乌库巴... 电影《永生羊》是由哈萨克族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作为编剧,完全由哈萨克人出演的原生态电影。影片根据叶尔克西同名散文改编,并增加了许多故事性的情节,以反映哈萨克族人对生活、生命的看法。本文通过对片中奶奶莎拉、乌库巴拉和凯斯泰尔登等主要角色的剖析,来解读哈萨克族人眼中对于生命的独特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生羊》 生命观念 文化象征 哈萨克
下载PDF
哈萨克族电影《永生羊》的审美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梁佳铭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第24期122-123,共2页
《永生羊》是一部少数民族电影,结合了新疆哈萨克人的独特语言、写作、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由于其民族特性,少数民族电影在选题、电影叙事和电影元素的审美选择上具有其特殊性和代表性。因此,本文将分析哈萨克电影《永生羊》的独特审... 《永生羊》是一部少数民族电影,结合了新疆哈萨克人的独特语言、写作、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由于其民族特性,少数民族电影在选题、电影叙事和电影元素的审美选择上具有其特殊性和代表性。因此,本文将分析哈萨克电影《永生羊》的独特审美特征,感受电影带给我们除表象外更加值得探究的内涵和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电影 《永生羊》 审美特性 电影画面
下载PDF
《永生羊》中民族文化记忆的影像书写
9
作者 任奇伟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11期186-,共1页
影片《永生羊》通过哈萨克人的一系列日常生活和社会事件,真实地展现了哈萨克民族的自然风光、文化习俗、生产方式、思维模式及精神风貌。本文将通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人文情怀和民族记忆三方面来阐述对民族文化的思考以及民族记忆的... 影片《永生羊》通过哈萨克人的一系列日常生活和社会事件,真实地展现了哈萨克民族的自然风光、文化习俗、生产方式、思维模式及精神风貌。本文将通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人文情怀和民族记忆三方面来阐述对民族文化的思考以及民族记忆的影像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生羊》 文化 民族记忆
下载PDF
从叶尔克西的循环主题看民族志的书写——以电影《永生羊》为例
10
作者 王甜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第23期110-110,共1页
叶尔克西的作品是民族志的文字和影像书写。本文以影片《永生羊》为例,从循环主题分析了故事中体现出的民族自然、人文文化,也提出了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忧虑,是少数民族亟需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叶尔克西 民族志 《永生羊》
下载PDF
生命如诗,爱情如诗,母性如诗——解读电影《永生羊》
11
作者 姚爽 《开封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29-31,共3页
电影《永生羊》被称为一部有着"散文诗风格的影片",它改编自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同名散文。饱含民族情感的叙事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生命如诗,爱情如诗,母性如诗。
关键词 《永生羊》 叙事诗化 生命轮回
下载PDF
电影《永生羊》民族元素及细节叙事策略研究
12
作者 魏兰骄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10期193-193,共1页
电影《永生羊》通过形象化、艺术化的表现手段打破了以往大众对于新疆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的教条式了解,细致刻画了关于哈萨克民族文化信仰的精神内涵。本文以电影《永生羊》为文本依托,围绕民族仪式的文化深意、细节刻画进行深入分析解读。
关键词 《永生羊》 民族仪式 细节
下载PDF
在生态中永生——叶尔克西《永生羊》的生态批评阐释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亮 王聪聪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45,共5页
新疆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的《永生羊》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质和生态意识。作品营造了一个质朴真实的哈萨克民族的文学表达空间,民族性中对自然的天然崇拜和热爱构成她生态叙事意境的厚实氛围。在《永生羊》自然书写的叙述里,生态成为不... 新疆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的《永生羊》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质和生态意识。作品营造了一个质朴真实的哈萨克民族的文学表达空间,民族性中对自然的天然崇拜和热爱构成她生态叙事意境的厚实氛围。在《永生羊》自然书写的叙述里,生态成为不可或缺的主题——人与自然、人与非人类的相处在她的笔下自然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尔克西 《永生羊》 生态批评
原文传递
哈萨克人的制造地理、草原伦理与象征转换--从电影《永生羊》何以“永生”的跨文化理解说起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敏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7-154,共8页
从探讨哈萨克族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电影《永生羊》中"羊如何永生"入手,以该电影的文本分析为例,从跨文化的视角详细剖析并论证了羊之所以能够永生,取决于哈萨克族独特的文化观,进而归纳梳理这种文化观的三种具体... 从探讨哈萨克族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电影《永生羊》中"羊如何永生"入手,以该电影的文本分析为例,从跨文化的视角详细剖析并论证了羊之所以能够永生,取决于哈萨克族独特的文化观,进而归纳梳理这种文化观的三种具体表现。在历史观念上主张以空间表征时间,在伦理观上主张一切生命至上,在生死观上认为生与死是循环可逆的,进而认为《永生羊》的意义在于从差异性文化层面促进了差异文化间的自觉与互相承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人 草原伦理 《永生羊》 象征转换
原文传递
犹在镜中——近期电影中的哈萨克族女性形象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6,共3页
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影《鲜花》和《永生羊》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她们的故事看似从不同方面呈现了哈萨克族女性富于自觉意识的生活,实则远离当下新疆哈萨克女性的生存现状。作为镜像式人物,她们不是民族文化的代言人就是创作者理念的化身... 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影《鲜花》和《永生羊》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她们的故事看似从不同方面呈现了哈萨克族女性富于自觉意识的生活,实则远离当下新疆哈萨克女性的生存现状。作为镜像式人物,她们不是民族文化的代言人就是创作者理念的化身。而两部影片的编剧身份是形成这一“症候”的深层原因:“阿依特斯”化身“鲜花”实为异域男作家对哈萨克女性的现代想象,追求自主又富于牺牲精神的“乌库芭拉”则由编剧的亚文化群体经历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花》 《永生羊》 哈萨克族女性形象 镜像式人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