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口中西报》与湖北咨议局 被引量:3
1
作者 周积明 胡曦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6-110,共5页
《汉口中西报》是晚清至民国中期汉口地区最重要的报刊之一。在晚清立宪风潮中,该报鼓吹立宪,并秉承现代新闻人的新闻理念,对具有初级地方议会形态的湖北咨议局进行监督批评,由此展现了湖北立宪运动的历史轨迹以及湖北近代媒体在立宪风... 《汉口中西报》是晚清至民国中期汉口地区最重要的报刊之一。在晚清立宪风潮中,该报鼓吹立宪,并秉承现代新闻人的新闻理念,对具有初级地方议会形态的湖北咨议局进行监督批评,由此展现了湖北立宪运动的历史轨迹以及湖北近代媒体在立宪风潮中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口中西报》 立宪 咨议局 报馆
下载PDF
笔记体作品与城市史研究——以《汉口丛谈》的人物资料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宋传银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8-82,共5页
《汉口丛谈》是清代学者范锴所著的一部有关武汉地方历史的笔记体作品,其中记载了100多位与武汉相关的人物的资料。这些人物包罗广泛,有社会上层的官员、学者、士人等,也有社会下层的乞丐、妓女等。人物资料的来源包括:辑录于其他文献资... 《汉口丛谈》是清代学者范锴所著的一部有关武汉地方历史的笔记体作品,其中记载了100多位与武汉相关的人物的资料。这些人物包罗广泛,有社会上层的官员、学者、士人等,也有社会下层的乞丐、妓女等。人物资料的来源包括:辑录于其他文献资料,当时人的著作,人物的文学作品,当时人的口碑资料,这些人物与作者的交往资料等。《汉口丛谈》记载了各阶层的人物,为人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人物资料。有的人物比其他文献中的记载更为详尽,有的人物因其口碑资料、与作者的交往资料的运用,增添了其他文献中所没有的资料,人物形象也更加生动,显示出《汉口丛谈》作为笔记体作品在城市史研究中的独特的文献资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记体作品 《汉口丛谈》 人物资料 城市史
下载PDF
职业叙事与职业审美——以池莉小说集《汉口情景》为例
3
作者 王春雨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76,共4页
作家的创作必须要兼顾艺术与社会职责两个方面,经典作家的作品是有温度的、有能量的、有审美意蕴的。职业生活、职业叙事与职业审美是作家作品无法回避的表达对象,由经典作家作品中呈现出来的职业叙事与职业审美对人们的职业生活影响巨... 作家的创作必须要兼顾艺术与社会职责两个方面,经典作家的作品是有温度的、有能量的、有审美意蕴的。职业生活、职业叙事与职业审美是作家作品无法回避的表达对象,由经典作家作品中呈现出来的职业叙事与职业审美对人们的职业生活影响巨大,经典作家作品中的职业叙事与职业审美是一个时代职业审美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美育的鲜活体现。小说集《汉口情景》透出来的是池莉一直以来的情绪与情感,这种情绪与情感汇成了池莉对职业生活与职业审美的认知和文学与生活不可割裂的创作与审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莉 《汉口情景》 职业叙事 职业审美
下载PDF
民众日常生活视域下的街道空间研究——以《汉口竹枝词》为主要考察对象
4
作者 赵煌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68-72,共5页
街道是城市的空间,人们沿街而居,构成了城市生活图景。在汉口,小商小贩、儿童和僧道是主要上街群体,他们的活动展现了汉口开埠前的社会状态。街景也是观察街道空间的重要方面。街景包含动景和静景,人们在街头开展的贸易、庆典、娱乐等... 街道是城市的空间,人们沿街而居,构成了城市生活图景。在汉口,小商小贩、儿童和僧道是主要上街群体,他们的活动展现了汉口开埠前的社会状态。街景也是观察街道空间的重要方面。街景包含动景和静景,人们在街头开展的贸易、庆典、娱乐等活动构成了动景,而沿街建筑则组成静景。上街群体多样性和街景内容的丰富性说明汉口是一个典型的商业城市,商业已经渗透到了民众日常生活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众 街道 商业 日常生活 《汉口竹枝词》
下载PDF
宣传与政争:论1927年初蒋介石在《汉口民国日报》上的形象变化
5
作者 周军 《社科纵横》 2012年第7期96-100,共5页
1927年初是武汉政府与蒋介石集团从暗争到公开决裂的关键时期,武汉国民党党报《汉口民国日报》对蒋宣传经历了不同阶段,蒋介石到汉期间,国民党党内斗争虽然暗潮汹涌,党报宣传却隐而不彰,其后武汉发起党权运动,采取了"清君侧"... 1927年初是武汉政府与蒋介石集团从暗争到公开决裂的关键时期,武汉国民党党报《汉口民国日报》对蒋宣传经历了不同阶段,蒋介石到汉期间,国民党党内斗争虽然暗潮汹涌,党报宣传却隐而不彰,其后武汉发起党权运动,采取了"清君侧"的策略,二届三中全会后,武汉当局展开反蒋宣传,蒋介石逐渐由"革命领袖"变成"新军阀"。这一过程是双方政争的表现,体现出宣传与政争之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汉口民国日报》 宣传
下载PDF
《汉口丛谈》系列文献与武汉地方文化
6
作者 胡涛 胡正巧 《文化发展论丛》 2018年第2期251-264,共14页
范锴在乾隆、嘉庆年间前后于汉口居住十数年,留心汉上见闻,在康乾盛世的背景下写作了《汉口丛谈》六卷。王葆心在民国时期应新闻社之请而增光范锴之书,花了近十年写成《续汉口丛谈》六卷、《再续汉口丛谈》四卷。《汉口丛谈》系列文献... 范锴在乾隆、嘉庆年间前后于汉口居住十数年,留心汉上见闻,在康乾盛世的背景下写作了《汉口丛谈》六卷。王葆心在民国时期应新闻社之请而增光范锴之书,花了近十年写成《续汉口丛谈》六卷、《再续汉口丛谈》四卷。《汉口丛谈》系列文献系统梳理了历来关涉汉口的历史地理文献,补充、修正了府志、县志当中的诸多阙误,是了解汉口地区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其中,关于汉口商业和历史遗迹的记载翔实而“有温度”。范、王二人之书更大的特色在于广搜博记汉上诗文,足补邑乘之缺,统计其书,或可成一“汉口艺文小志”,使人们对地方文艺的了解更加系统和深入。除此之外,武汉地区的书院和教育学术等也都是范、王二人所乐于记录的。该系列文献充分展示了武汉地方文化的悠久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口丛谈》系列 范锴 王葆心 地方文化 系统展示
下载PDF
从叶调元《汉口竹枝词》看清中后期汉口市井文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周霞 杨薇 《鄂州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77-80,共4页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商业市镇,汉口市井文化与其商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叶调元《汉口竹枝词》对清中后期汉口商业生活做了较为生动的反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中后期汉口市井文化呈现出五大特点,即多元的生活方式、趋利的价值取...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商业市镇,汉口市井文化与其商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叶调元《汉口竹枝词》对清中后期汉口商业生活做了较为生动的反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中后期汉口市井文化呈现出五大特点,即多元的生活方式、趋利的价值取向、落俗的生活情趣、崇尚奢靡的审美趣味和开放的道德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调元《汉口竹枝词》 汉口 市井文化
下载PDF
“水程”与“议约”:清代汉口房地产卖契的书立——以徽商文书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范金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共8页
清代前期的汉口房地产买卖,在签订绝卖正契之前,通常会由卖主出立一种议约性文书——“水程”或“允议约”“承议约”。这类文书有类同时期江南的“草议”和广东的“定帖”,其书立过程、基本内容和功能性质大致相同。草议、水程、定帖... 清代前期的汉口房地产买卖,在签订绝卖正契之前,通常会由卖主出立一种议约性文书——“水程”或“允议约”“承议约”。这类文书有类同时期江南的“草议”和广东的“定帖”,其书立过程、基本内容和功能性质大致相同。草议、水程、定帖名称虽异,但实质相同或相近而存在于不同地区,说明至迟到清代,各地房地产交易文书的具立形式和步骤,大致相同,趋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汉口 房地产 文契 徽州 徽商
下载PDF
民国报刊广告的媒介呈现及现代价值——以《汉口新闻报》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雷丽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95-100,共6页
《汉口新闻报》(1919-1935)的广告展现了以武汉普通市民为受众群体的媒介呈现模式,观照了汉口居民日常消费图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融、提升了普通市民的文化趣味,丰富的广告内容彰显了民族主义意识、促进了现代卫生意识的传播、印证了民... 《汉口新闻报》(1919-1935)的广告展现了以武汉普通市民为受众群体的媒介呈现模式,观照了汉口居民日常消费图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融、提升了普通市民的文化趣味,丰富的广告内容彰显了民族主义意识、促进了现代卫生意识的传播、印证了民国时期民众教育的兴盛,对市民进行了精神重塑,展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武汉 报刊广告 时代性 商业性 《汉口新闻报》
下载PDF
汉口租界与《汉口租界志》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继成 《武汉文史资料》 2004年第7期51-55,共5页
提起汉口租界,人们就会想到那一幢幢欧式建筑。随着岁月的流逝,尽管昔日租界里的风云早已烟消云散,可那段历史,我们不应忘怀。 在武汉市人民政府的主持下,经过武汉地方志办公室及一批史学专家的努力,一部图文并茂的《汉口租界志》已正... 提起汉口租界,人们就会想到那一幢幢欧式建筑。随着岁月的流逝,尽管昔日租界里的风云早已烟消云散,可那段历史,我们不应忘怀。 在武汉市人民政府的主持下,经过武汉地方志办公室及一批史学专家的努力,一部图文并茂的《汉口租界志》已正式出版。 《汉口租界志》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近现代史专家袁继成教授主编、主笔。袁继成教授认为,租界对中国人来说,是耻辱的标志。但在经历了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中国,它也向中国人民提供了一个介绍西方文明的窗口,提供了中西文明、文化碰撞、交流和融合的平台;租界里的外国洋行、银行、轮船公司在掠夺中国资本的同时,相应也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租界内的与近代商业、工业发展相适应的市政设施,成了旧中国城市建设的榜样;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也利用中国反动统治权力难以鞭及的“国中之国”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这些虽不是当初帝国主义建立租界的本意,但它对中国近代所产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正如武汉市市长李宪生所说,我们对租界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一味批判和全盘否定的层面上,而应该客观、科学、历史、辩证地深入研究,汲取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口租界志》 地方志 袁继成 文献资料
下载PDF
《汉口丛谈》叙述下的汉口城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莹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3期60-61,共2页
汉口作为武汉三镇之一,在明清之际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商业价值得到快速提升。清人范锴的《汉口丛谈》一书贴近生活,展示了范锴生活时代的汉口,字里行间描画了汉口镇的城市景象。
关键词 《汉口丛谈》 汉口 清代
下载PDF
与历史的对话——读方方的《汉口的沧桑往事》
12
作者 李漫天 《写作》 2006年第2期34-35,共2页
人类的许多活动已经消失了,飞鸿雪泥,这是历史最常见的足迹。但有两类还遗存着、流传着,一类是文字造成的作品,另一类是砖瓦造成的作品。前一类作品有意指,会说话,故读起来较容易;后一类作品其历史内容随风飘散,只剩下一些空洞... 人类的许多活动已经消失了,飞鸿雪泥,这是历史最常见的足迹。但有两类还遗存着、流传着,一类是文字造成的作品,另一类是砖瓦造成的作品。前一类作品有意指,会说话,故读起来较容易;后一类作品其历史内容随风飘散,只剩下一些空洞的形式,不易读懂。但若回溯它的诞生的过程,这些空洞的形式便变成了充满意味的音符。沿着它的声音,可以将人带入一个渐行渐远的世界。那些沉淀在形式中的历史也会慢慢地浮现出来。作家就是发现意义的人,他要从空的形式中发现意义。这一意义发现的过程也是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他一方面借助于那些形式,另一方面得力于作者自己的存在。他将渐行渐远的历史风絮与我们眼前的一幢幢古旧的建筑联系起来,构成一座城市的背景。这种背景是给一座城市制造无可比拟的氛围的东西。正是借助于作家的劳作,那些空洞的形式有了思想,变得丰腴、目光流盼,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也能在匆匆的行进中偶尔与那目光对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方 《汉口的沧桑往事》 小说 文学评论 艺术表现形式
下载PDF
汉口水塔的百年变迁
13
《湖北画报》 2022年第1期80-85,共6页
汉口濒江临湖,水资源丰富,然而因其井水味涩,市民皆去江边挑水吃。有人以此为业,故辟有多条通往江边的水巷。《汉口竹枝词》有云:“九达街头多水巷,炎天时节不曾干”。市民洙衣也都在江河湖畔。
关键词 水巷 汉口 百年变迁 《汉口竹枝词》 江边 市民
下载PDF
汉口英租界最初选址龙王庙
14
作者 王汗吾 《武汉文史资料》 2006年第6期47-49,共3页
一、族谱披露新史料 2003年,笔者正忙于《汉口租界志》的定稿工作,忽然得到老干部水世闿告知,他在整理《水氏宗谱》的时候,发现有关汉口英租界最初划界选址时的一则史料。
关键词 《汉口租界志》 英租界 选址 龙王庙 老干部 史料 族谱
下载PDF
报刊广告视野下的汉口公共活动空间——以《汉口新闻报》为主(1915-1938年)
15
作者 王亚欣 《记者观察(中)》 2019年第4期118-118,共1页
本文试图通过《汉口新闻报》广告来构建汉口居民日常生活的公共活动空间。《汉口新闻报》是近代汉口的一份重要报刊,每日广告版面众多,包含了众多有关社会生活的信息,能够反映汉口居民日常生活的趋势。近代汉口的休闲方式告别了传统模式... 本文试图通过《汉口新闻报》广告来构建汉口居民日常生活的公共活动空间。《汉口新闻报》是近代汉口的一份重要报刊,每日广告版面众多,包含了众多有关社会生活的信息,能够反映汉口居民日常生活的趋势。近代汉口的休闲方式告别了传统模式,向多元化与大众化发展。汉口的公共活动空间主要有影戏院、剧院、茶馆、赛马场、饮冰室、理发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口新闻报》 汉口 公共活动空间
下载PDF
报刊广告视野下的汉口居民消费转型——以《汉口新闻报》为主(1915-1938年)
16
作者 王亚欣 《记者观察(中)》 2020年第6期98-98,共1页
广告作为史料来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汉口新闻报》是近代汉口的一份重要报刊,每日广告版面众多,包含了众多有关社会生活的信息,能够反映汉口居民日常生活的趋势.本文试图从《汉口新闻报》的广告入手,分析在1915-1938年的时代变迁之下... 广告作为史料来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汉口新闻报》是近代汉口的一份重要报刊,每日广告版面众多,包含了众多有关社会生活的信息,能够反映汉口居民日常生活的趋势.本文试图从《汉口新闻报》的广告入手,分析在1915-1938年的时代变迁之下,汉口居民在衣、食、住、行领域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口新闻报》 汉口 居民消费
下载PDF
集家嘴的划子擂倒荡
17
作者 田联申 《武汉文史资料》 2024年第9期57-60,共4页
“廿里长街八码头,陆多车轿水多舟。”清代叶调元在《汉口竹枝词》中描绘当时汉口码头的兴盛和发达。武汉的码头一度多达200多处,仅轮渡码头就有数十处。武汉有句歇后语“集家嘴的划子--擂倒荡(趟)”,比喻做事要抓紧,避免半途而废。直到... “廿里长街八码头,陆多车轿水多舟。”清代叶调元在《汉口竹枝词》中描绘当时汉口码头的兴盛和发达。武汉的码头一度多达200多处,仅轮渡码头就有数十处。武汉有句歇后语“集家嘴的划子--擂倒荡(趟)”,比喻做事要抓紧,避免半途而废。直到1960年代,从汉口集家嘴过河(汉江)到汉阳高公街,人们还是坐划子--可承载30人左右的有舵大木船。集家嘴靠近汉江入长江之处,涨水时节水流湍急,船上两侧的水手必须齐心用力划桨,木船方不会随水流漂往长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渡码头 歇后语 叶调元 木船 汉口 《汉口竹枝词》
下载PDF
宣化店谈判述论
18
作者 孙闯 文星豪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2期185-186,共2页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在《双十协定》墨迹未干的情况下,即调集重兵围攻中共中原军区。为粉碎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的阴谋,解救被围困在宣化店的中原军区部队,中共代表周恩来与国民党政府和美国代表展开谈判斗争,三方于1946年5月10日签订...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在《双十协定》墨迹未干的情况下,即调集重兵围攻中共中原军区。为粉碎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的阴谋,解救被围困在宣化店的中原军区部队,中共代表周恩来与国民党政府和美国代表展开谈判斗争,三方于1946年5月10日签订了《汉口协议》。宣化店谈判推迟了全面内战的爆发,帮助中原军区军队成功转移伤病员,为中原军区坚持斗争和组织突围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化店谈判 《汉口协议》 中原突围
下载PDF
信笺里的革命身影——原湖北省图书馆馆长钱亦石事略
19
作者 汤旭岩 马志立 《图书情报论坛》 2009年第3期3-5,79,共3页
以“红色教授”而著名的钱亦石,鲜有人将他和湖北省图书馆联系在一起,其实,钱亦石曾于1926年12至1927年2月出任该馆馆长。《湖北省图书馆百年纪事》据《汉口民国日报》载钱亦石事历如下:“1926年12月受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委派,在... 以“红色教授”而著名的钱亦石,鲜有人将他和湖北省图书馆联系在一起,其实,钱亦石曾于1926年12至1927年2月出任该馆馆长。《湖北省图书馆百年纪事》据《汉口民国日报》载钱亦石事历如下:“1926年12月受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委派,在武汉与李汉俊、章伯钧筹办革命文化图书馆,并任革命文化图书馆和湖北省立图书馆馆长。”尔后,钱亦石以我党早期著名理论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作家的身份为世人所熟知,以编书和撰写时评而驰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图书馆 图书馆馆长 国民革命军 《汉口民国日报》 “红色教授” 革命文化 社会活动家 司令部
下载PDF
New Perspectives on Restructuring of Old Industrial Areas in China: A Critical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被引量:9
20
作者 HU Xiaohui Robert HASSINK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1期110-122,共13页
The restructuring of old industrial areas has been receiving much attention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both in industrialized and emerging economies. Although ample Chinese-speaking studies have been published on... The restructuring of old industrial areas has been receiving much attention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both in industrialized and emerging economies. Although ample Chinese-speaking studies have been published on the topic, most of them suffer from paying too little attention to dynamic multi-scalar interactions between firms, institutions, policies and places, as well as a too strong focus on individual cases. They also mostly disregard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concepts and theories in the field. Based on these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modern concepts, this paper therefore puts forward some potential avenue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old industrial areas in China, which should overcome existing deficits in the Chinese-speaking literature. It suggests that some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 concepts such as path dependence, lock-in, path creation, relatedness, as well as multi-scalar institutional and leadership approaches have useful potential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es and mechanisms of old industrial area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old industrial areas research agenda Chi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