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原方言的隐实示虚趣难词
1
作者 刘瑞明 《晋中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4-18,114,共6页
人民群众语言的生动活泼,一个突出的表现是把词中真实的理据用字隐去,用同音近音的字来代替,如同制谜,形成趣难。语言学家未曾研究,方言词典避释难点。太原方言有多量这类词语,值得细作辨析欣赏。
关键词 太原方言 实示
下载PDF
乌鲁木齐方言隐实示虚趣难词分析
2
作者 刘瑞明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0-43,共4页
隐实示虚,是有意把词的真实用字换成借用的谐音字,形成理解的趣难。各地方言都有一大批这样的词语。文章试图辨析和欣赏乌鲁木齐方言隐实示虚趣难词。
关键词 乌鲁木齐方言 实示
下载PDF
固原方言的隐实示虚趣难词
3
作者 刘瑞明 《固原师专学报》 2005年第2期77-79,共3页
固原方言的谐音趣难词,与其他方言对比,既有共同处,也有特异点。参照研究,可以使机杼相得益彰,对词义的理解更加细致。
关键词 固原方言 实示 参照研究
下载PDF
方言中含假“猫”的谐音趣难词——兼答王志尧对“猫儿匿”新释的反驳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瑞明 《甘肃高师学报》 2004年第1期53-57,共5页
许多方言词中“猫”字共有 14类隐实示虚趣难词。从唐代始 ,连续到近当代 ,词例大增 ,而且有系列性。“猫儿匿”仅是其中的一个。这类词语的理据是语言研究的薄弱之处 ,易于误看成比喻 ,王志尧对“猫儿匿”新释也是如此。
关键词 方言 谐音 实示 语言和文化 理据 语言研究 王志 反驳 比喻
下载PDF
略论“趣难词”
5
作者 朱建颂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40,共4页
本文认为刘瑞明的《汉语方言的隐实示虚趣难词说》一文开启了词义理据探索的思路 ,但各地方言纷繁复杂 ,本义本字更难确定 ,此法的使用不能泛化。
关键词 《汉语方言的隐实示虚趣难词说》 刘瑞明 谐音
下载PDF
方言俗语词中的数字谐音趣假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瑞明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9-64,共6页
语言表达中的数目要求准确。汉语方言词中从一到十的数目字却可能是虚假的 ,而是借谐音隐含非数目的其他用字。这是隐实示虚、设难成趣所形成的汉语文化的又一景观。
关键词 方言俗语 数字谐音 实示
下载PDF
方言不是隐语
7
作者 朱建颂 《汉语学报》 2007年第4期41-46,共6页
刘瑞明先生所撰《武汉方言的谐音隐实示虚趣难词》在“摘要”中指出:“武汉方言有大量的谐音隐实示虚趣难词,占《武汉方言词典》中的4.3%。该词典对这些词义理据不能解释,或错误地解释成比喻,或错误地以为是有音无字的同音代替。... 刘瑞明先生所撰《武汉方言的谐音隐实示虚趣难词》在“摘要”中指出:“武汉方言有大量的谐音隐实示虚趣难词,占《武汉方言词典》中的4.3%。该词典对这些词义理据不能解释,或错误地解释成比喻,或错误地以为是有音无字的同音代替。”刘先生将文章复印了一份给我,并附信要求我作答。我经过反复思考并请教同行之后,草成此文,向刘先生和方言学界同行们请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方言 实示 方言 “摘要” 义理据 刘瑞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