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地区第三届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召开
1
作者 周玉琨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第三届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 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 语法 教材
下载PDF
汉语衔接科学研究重要历史钩沉——为黎锦熙先生130周年诞辰纪念会而作
2
作者 曹德和 王卫兵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7,共7页
早在韩礼德和哈桑合撰的《英语的衔接》出版之前,汉语衔接的科学研究就已拉开序幕。黎锦熙和刘世儒合著的《汉语语法教材》第三编在不少方面都领先于前者。这不仅表现在该著建立的衔接手段系统更为全面周到,表现在该著在语音衔接、句式... 早在韩礼德和哈桑合撰的《英语的衔接》出版之前,汉语衔接的科学研究就已拉开序幕。黎锦熙和刘世儒合著的《汉语语法教材》第三编在不少方面都领先于前者。这不仅表现在该著建立的衔接手段系统更为全面周到,表现在该著在语音衔接、句式衔接等课题的研究上能够发前者所未发;同时表现在该著在区分“形合”和“意合”过程中发表的诸多见解极其中肯,迄今仍不失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教材》第三编 衔接研究 历史地位 学术贡献
下载PDF
《现代汉语》疏误举隅及其他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剑平 《远程教育杂志》 1997年第1期24-30,共7页
张斌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自1988年问世以来,在全国电大使用前后已达九年之久。该教材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富有个性与学术性,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有独到之处,如避开一些概念术语的纠缠,弱化了理论分析,强调了语言实际的本身,把学生的... 张斌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自1988年问世以来,在全国电大使用前后已达九年之久。该教材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富有个性与学术性,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有独到之处,如避开一些概念术语的纠缠,弱化了理论分析,强调了语言实际的本身,把学生的学习引导到对汉语自身特点的理解掌握上来,使之能真正学有所得;内容上吸取了现行各高校教材的许多长处,并将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如语法分析“三个平面”理论的一些思想融入书中。可取之处甚多,不失为迄今所见,特别是成人高校文科的好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定位语素 《现代汉语词典》 《古代汉语 形容词 个平面”理论 汉语教材 疏误 抽象的句子 语法分析
下载PDF
古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一些具体问题
4
作者 王开扬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7-299,共3页
关于'词类活用',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特殊的动宾关系'。这里又有三个小问题。首先是名称叫做'X 动式',还是叫'X 宾式',抑或另外给出语义格名称?其次是该列多少种。传统只讲使动、意动,后来又增... 关于'词类活用',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特殊的动宾关系'。这里又有三个小问题。首先是名称叫做'X 动式',还是叫'X 宾式',抑或另外给出语义格名称?其次是该列多少种。传统只讲使动、意动,后来又增加了为动,现在有的列出12种,有的列出近20种,这些是否都有必要进入教材,还是选择几种主要的进入教材;选择的依据又是什么,根据使用频率(现在的研究成果能不能提供数据?)还是'跟着感觉走'?第三个问题是'X 动(宾)式'之间的划界问题。例如使动、意动,一般说使动强调客观效果,意动强调主观感觉,但要是二者兼而有之怎么办?'孟尝君客我'一句,王力本第一版文选注'以我为客',通论又作使动例,修订本在通论中删去此例;郭锡良本第一版作意动例,修订本也予以删换,这些都反映了编者的举棋不定。词类活用中还有一个问题是名词作状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语法系统 汉语 词类活用 现代汉语语法 形容词 个问题 使动 意动 动宾关系 教材
原文传递
谈谈“中医汉语”系列教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砚农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01-303,共3页
"中医汉语"系列教材是为学中医的外国学生编写的基础汉语教科书,包括《汉语读写课本》、《汉语说话课本》和《汉语听力课本》。其中,《汉语读写课本》已于今年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正式出版。这套教材是为特定目的而编写的,要... "中医汉语"系列教材是为学中医的外国学生编写的基础汉语教科书,包括《汉语读写课本》、《汉语说话课本》和《汉语听力课本》。其中,《汉语读写课本》已于今年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正式出版。这套教材是为特定目的而编写的,要为学中医的学生作好入系前的语言准备,编写方法与通用的汉语课本有所不同。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这套教材的编写特点。一、以功能——意念为纲编写教材在编写以前我们首先分析了教学对象——学中医的外国学生——的情况,认为他们学汉语的目的主要是把汉语当作一种工具,用它来进行交际,顺利地听课。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教材 汉语课本 中医 功能项目 读写 听力课 外国学生 语法 国际文化 个方面
原文传递
“师不必贤于弟子”中“贤于”释义讨论
6
作者 刘易锟 《语文月刊》 2021年第7期79-81,共3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2019版)针对课文《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一句,较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2007版)增加了课下注释"贤:超过"(第86页)。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部分学生疑惑该句能否翻译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弟子...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2019版)针对课文《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一句,较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2007版)增加了课下注释"贤:超过"(第86页)。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部分学生疑惑该句能否翻译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弟子贤能优秀"。即此时"贤于"意为才能品德超过对方,"贤"表示贤能、才德,"超过"的含义来自"X于Y"的语法结构。那么在古代",贤"字本身是否有表示"超过"的用法呢,两种翻译哪种更符合原文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材 《师说》 人教版高中语文 原文意义 必修 语法结构 教学过程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