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世纪英国小说的叙事形式与女性形象建构——以《克拉丽莎》和《汤姆·琼斯》为例 |
李菊
|
《三明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论《汤姆·琼斯》的叙事结构与叙事艺术 |
欧伟鹏
|
《普洱学院学报》
|
2023 |
1
|
|
3
|
《汤姆·琼斯》的元小说特征 |
管新福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4
|
《汤姆·琼斯》创作特点研究 |
郑佩伟
张景玲
|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5
|
|
5
|
身份的焦虑——读《汤姆·琼斯》 |
余民顺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6
|
亨利·菲尔丁的小说《汤姆·琼斯》所倡导的自然道德 |
赵玉珊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
5
|
|
7
|
菲尔丁《汤姆·琼斯》典故网中的文化“肴馔” |
张杨莉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8
|
事实与虚构:《汤姆·琼斯》的叙事中介 |
张明悦
|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9
|
论《汤姆·琼斯》的叙事结构与叙事特征 |
张小燕
|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7 |
2
|
|
10
|
对父权制社会中不同爱情结局的解读——《汤姆·琼斯》与《红楼梦》的比较研究 |
李富乐
|
《文教资料》
|
2010 |
1
|
|
11
|
从《汤姆·琼斯》看菲尔丁的长篇小说理论及其实践 |
吴敏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17 |
1
|
|
12
|
《汤姆·琼斯》的叙事策略与道德建构 |
张明悦
|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
2018 |
1
|
|
13
|
父权制男性价值标准下两极化的他者——《汤姆·琼斯》中女性生存状态之解读 |
刘海霞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4
|
显性在场 隐含交际——《汤姆·琼斯》叙述者之符号学解读 |
陈琳
|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
2013 |
0 |
|
15
|
《汤姆·琼斯》中戏拟手法分析 |
张明悦
|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6
|
感性个人主义与父权制在家庭生活中的对峙——以小说《汤姆·琼斯》中的婚姻为典型个案 |
刘海霞
|
《文教资料》
|
2008 |
0 |
|
17
|
亨利·菲尔丁与《汤姆·琼斯》 |
萨默赛特.毛姆
李希文
|
《昭通学院学报》
|
1995 |
2
|
|
18
|
《汤姆·琼斯》的跨学科文化解读 |
许黄滢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19
|
《汤姆·琼斯》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征 |
张小燕
|
《萍乡学院学报》
|
2016 |
1
|
|
20
|
《汤姆·琼斯》中叙述者功能分析 |
汤海冰
|
《海外英语》
|
201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