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民间诉求的内在规律性诠释——评电视剧《沂蒙》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宗刚 郭洪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6,共7页
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电视剧《沂蒙》首先表现了民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从当初的混沌懵懂到最终皈依共产党的领导,展现了民间认同和皈依共产党的"心路历程";其次还表现了共产党对民间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上,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电视剧《沂蒙》首先表现了民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从当初的混沌懵懂到最终皈依共产党的领导,展现了民间认同和皈依共产党的"心路历程";其次还表现了共产党对民间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上,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意识的复苏和觉醒,特别是女性的个性解放;再次是革命话语向民间话语成功转换,使民间话语隐含着革命话语,实现了革命话语与民间话语的融汇与贯通。总的来说,电视剧《沂蒙》是近年来主旋律影视作品中少见的成功之作,这正是编剧和导演等主创人员深入生活,以生活为师的结果。但其在对历史被遮蔽的那面予以彰显的同时,还存在着由此而来的新的遮蔽等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沂蒙》 民间话语 赵冬苓 管虎
下载PDF
论《沂蒙》中的女性形象
2
作者 宋法刚 杨典武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10年第4期69-71,共3页
电视剧《沂蒙》以沂蒙人民真实、悲壮的抗日和解放历史为故事蓝本和情绪基调,将女性放在革命舞台和故事情节的中心,刻画了女性群体形象:革命理想的"传播者"、革命队伍的"后来人"、革命老区的母亲。这些女性形象的... 电视剧《沂蒙》以沂蒙人民真实、悲壮的抗日和解放历史为故事蓝本和情绪基调,将女性放在革命舞台和故事情节的中心,刻画了女性群体形象:革命理想的"传播者"、革命队伍的"后来人"、革命老区的母亲。这些女性形象的共同点就是真实。为了达到这一点,该剧从微观层面去探察历史。而且,《沂蒙》将民族自由与女性解放置于同一方向的历史进程中,突破了革命战争题材电视剧一般的意义能指,彰显了女性的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 女性形象 革命战争题材
下载PDF
新时代文艺理论视角下芭蕾舞剧《沂蒙》的红色呈现与表达
3
作者 王琛 《尚舞》 2023年第21期78-80,共3页
芭蕾艺术自诞生以来,一直在其舞剧创作中融入各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古今融合、洋为中用也成为新时代中国文艺的重要发展路径。文章以中央芭蕾舞团2020年创作的芭蕾舞剧《沂蒙》为研究对象,以及新时代对革命精神、民族精神和有优秀传统文... 芭蕾艺术自诞生以来,一直在其舞剧创作中融入各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古今融合、洋为中用也成为新时代中国文艺的重要发展路径。文章以中央芭蕾舞团2020年创作的芭蕾舞剧《沂蒙》为研究对象,以及新时代对革命精神、民族精神和有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等方面展开分析。基于新时代文艺理论的理论框架,将文艺的目的和意义作为最终探讨的着力点,对芭蕾舞剧《沂蒙》的中国化编创及红色理念进行深入阐释与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艺 芭蕾舞剧 《沂蒙》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民族歌剧女中音唱段的艺术表现——以《沂蒙的女儿》为例
4
作者 王雅宁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3年第6期76-79,共4页
本文以中国民族歌剧中的女中音声部为例,通过对《沂蒙的女儿》一曲的探究,论述了女中音民族化的问题。文章首先对女中音民族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认为随着民族歌剧的发展和声部的不断完善,女中音声部在歌剧创作和表演中的地位得到了... 本文以中国民族歌剧中的女中音声部为例,通过对《沂蒙的女儿》一曲的探究,论述了女中音民族化的问题。文章首先对女中音民族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认为随着民族歌剧的发展和声部的不断完善,女中音声部在歌剧创作和表演中的地位得到了较高的提升;其次从气息、咬字与吐字、润腔、共鸣四个方面对《沂蒙的女儿》的演唱表现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创作、教育、民族性与时代性表现等方面对女中音民族化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歌剧 女中音声部 民族化 《沂蒙的女儿》
下载PDF
中西合璧 尽善尽美——交响音画《沂蒙畅想曲》的历史继承和当代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玉芹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5-227,共3页
文章以作曲家李云涛创作的大型交响音画《沂蒙畅想曲》作为分析实例,结合作品创作背景溯源,以作曲技术理论作为主要切入点,探究其创作观念、创作思路、具体做法以及从中体现出的民族性音乐个性,并通过对本曲的分析研究,期望对今后从民... 文章以作曲家李云涛创作的大型交响音画《沂蒙畅想曲》作为分析实例,结合作品创作背景溯源,以作曲技术理论作为主要切入点,探究其创作观念、创作思路、具体做法以及从中体现出的民族性音乐个性,并通过对本曲的分析研究,期望对今后从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传统文化基因进行本土化音乐创作活动起到借鉴与启示的作用,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交响音画《沂蒙畅想曲》 创作观念 民族音乐风格 中西合璧
下载PDF
感天动地《沂蒙》“魂”——浅析电视连续剧《沂蒙》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会林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0,共3页
电视剧《沂蒙》以其宏大的家国叙事结构和朴素低调的平民视角,用影像成功地雕绘出沂蒙山人民在中华民族的危亡关头,大仁大爱、大忠大勇、无私奉献的平民英雄形象。本期"佳作点击"栏目刊登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原院长... 电视剧《沂蒙》以其宏大的家国叙事结构和朴素低调的平民视角,用影像成功地雕绘出沂蒙山人民在中华民族的危亡关头,大仁大爱、大忠大勇、无私奉献的平民英雄形象。本期"佳作点击"栏目刊登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黄会林教授撰写的文章《感天动地〈沂蒙〉"魂"》。文章从一个女人、一个家庭、一个地方和一个民族四个层面,阐述了该剧所传达出的巾帼魂、沂蒙魂和民族魂带给人的心灵震撼以及强烈的情感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连续剧 《沂蒙》 "魂" 中华民族
原文传递
《沂蒙六姐妹》:民俗学视野中的影像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齐晓萌 王莉 《电影评介》 2012年第13期40-41,共2页
《沂蒙六姐妹》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的主旋律影片,在场景、气氛、细节、道具,以及人物塑造中都运用了很多的民俗学元素,从而有效地增添作品的艺术魅力与民族气质。
关键词 《沂蒙六姐妹》 民俗学 影像意义
下载PDF
《沂蒙六姐妹》的艺术表现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永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3-24,共2页
与人们看厌了的追求宏大叙事的红色电影比较,山东电影制片厂推出的国庆六十周年献礼片《沂蒙六姐妹》呈示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该电影在艺术表现方面并非尽善尽美,无论是从影片的第一人称叙事还是角色分配以致人物刻画... 与人们看厌了的追求宏大叙事的红色电影比较,山东电影制片厂推出的国庆六十周年献礼片《沂蒙六姐妹》呈示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该电影在艺术表现方面并非尽善尽美,无论是从影片的第一人称叙事还是角色分配以致人物刻画及演员的表演等方面都存在问题。这些不足或缺憾是与导演有关系的,如果导演的相关工作做得细致一点或其业务能力再强一些,那么就可以避免,影片的成绩会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六姐妹》 叙事 角色 表演
下载PDF
《沂蒙六姐妹》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悲剧美之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玉梅 《临沂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122-125,共4页
《沂蒙六姐妹》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两部以战争为背景、展现女性命运的电影。两部不同的历史画卷同样有声有色,饱含着无限艰难而又充满力量的悲剧精神,因而有崇高的悲剧美。两者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悲剧性的艺术表现和深层次的审... 《沂蒙六姐妹》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两部以战争为背景、展现女性命运的电影。两部不同的历史画卷同样有声有色,饱含着无限艰难而又充满力量的悲剧精神,因而有崇高的悲剧美。两者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悲剧性的艺术表现和深层次的审美感受方面,有着相似的地方,也存在一些差异。对两部影片的悲剧美进行对比式的解读,一方面可以使理论与创作对话,在影视观念上与创作者交流、撞击,实现良性互动,而且可以坚持比较的视野,发掘不同文化背景下电影的精神价值与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六姐妹》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悲剧美
下载PDF
试析电影《沂蒙六姐妹》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10
作者 张丽敏 冯晨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5-156,共2页
《沂蒙六姐妹》作为近些年里红色影片的佳作之一,同时又是一部向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其故事情节是以发生在革命老区沂蒙孟良崮战役作为故事背景,以"六姐妹"人物的刻画为代表,其所展现的催人奋进的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思... 《沂蒙六姐妹》作为近些年里红色影片的佳作之一,同时又是一部向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其故事情节是以发生在革命老区沂蒙孟良崮战役作为故事背景,以"六姐妹"人物的刻画为代表,其所展现的催人奋进的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以此为线索阐述电影文化对于构建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六姐妹》 大学生 价值观
下载PDF
担负起战争不能承受之重——《沂蒙六姐妹》之女性美
11
作者 车瑞 《电影评介》 2011年第22期50-50,共1页
《沂蒙六姐妹》没有《集结号》的杀戮暴力,没有《南京!南京!》的惨绝人寰,也没有《建国大业》的明星大牌云集,她的独特之处却在于一种令人顿足的惋惜,令人扼腕的痛苦,令人绝望的希望久久挥之不去。影片用女性的勇敢、坚毅和无私谱写着... 《沂蒙六姐妹》没有《集结号》的杀戮暴力,没有《南京!南京!》的惨绝人寰,也没有《建国大业》的明星大牌云集,她的独特之处却在于一种令人顿足的惋惜,令人扼腕的痛苦,令人绝望的希望久久挥之不去。影片用女性的勇敢、坚毅和无私谱写着感动国人的沂蒙精神,诠释着沂蒙红嫂的美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六姐妹》 女性之美
下载PDF
沂蒙精神的一曲新的时代颂歌——评厉彦林长篇报告文学《沂蒙壮歌》
12
作者 谭好哲 《百家评论》 2022年第1期26-28,共3页
《沂蒙壮歌》书写出沂蒙人民脱贫攻坚的伟大业绩,揭示出沂蒙人民能够成功的精神密码,从沂蒙人民的鲜活历史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精准脱贫、精准致富的工作经验。阅读《沂蒙壮歌》,我们欣喜地领略到民族复兴中乡村振兴的大美景致,也深深地... 《沂蒙壮歌》书写出沂蒙人民脱贫攻坚的伟大业绩,揭示出沂蒙人民能够成功的精神密码,从沂蒙人民的鲜活历史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精准脱贫、精准致富的工作经验。阅读《沂蒙壮歌》,我们欣喜地领略到民族复兴中乡村振兴的大美景致,也深深地感受到美丽中国凤凰涅槃般的时代新变与无比诱人的美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厉彦林 《沂蒙壮歌》 时代颂歌 报告文学
下载PDF
铭记党恩赞脱贫 饱蘸真情颂沂蒙——读厉彦林《沂蒙壮歌》
13
作者 孙国秀 《百家评论》 2021年第5期4-6,共3页
《沂蒙壮歌》是厉彦林继《延安答卷—脱贫漫记》以后,又一篇赞颂脱贫攻坚的巨作。厉彦林用饱蘸真情的"温度"之笔,构建纵横交错的时空坐标,讲述沂蒙脱贫攻坚故事,并将庞大的结构和宏伟的叙事结合,讴歌党与人民"水乳交融... 《沂蒙壮歌》是厉彦林继《延安答卷—脱贫漫记》以后,又一篇赞颂脱贫攻坚的巨作。厉彦林用饱蘸真情的"温度"之笔,构建纵横交错的时空坐标,讲述沂蒙脱贫攻坚故事,并将庞大的结构和宏伟的叙事结合,讴歌党与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精神特质,不断探寻沂蒙精神的"基因密码",表达作者始终如一的故乡情感和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壮歌》 沂蒙精神 时空坐标 真情
下载PDF
女性视角、文化碰撞与真实故事:《沂蒙六姐妹》的叙事美学解读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珠春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95-98,共4页
《沂蒙六姐妹》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向观众展示了真实的战争画面。电影以女性视角展示出战争年代女性的生命张力与悲壮命运,讲述了特殊年代新旧文化的碰撞融合过程中女性的真实故事,以艺术化处理向观众展示出沂蒙精神的伟大所在。带有浪漫... 《沂蒙六姐妹》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向观众展示了真实的战争画面。电影以女性视角展示出战争年代女性的生命张力与悲壮命运,讲述了特殊年代新旧文化的碰撞融合过程中女性的真实故事,以艺术化处理向观众展示出沂蒙精神的伟大所在。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叙事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在写实与诗意的影像叙事中给观众造成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通过对女性情感细致入微的表现,完成了沂蒙红嫂的价值提升与形象塑造,实现了电影艺术叙事美学的创新,开辟了战争题材电影表现的独特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六姐妹》 叙事美学 女性视角 文化碰撞 真实故事
下载PDF
电影《芳华》与芭蕾舞剧《沂蒙颂》的互文性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鑫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9-132,共4页
电影《芳华》以怀旧文艺片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70年代的文工团生活。电影突出了女性视角和战争场景,尤其在使用音乐和舞蹈等叙事手法与20世纪70年代广为流传的芭蕾舞剧《沂蒙颂》构成了明显的互文性关系。本文在互文性理论... 电影《芳华》以怀旧文艺片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70年代的文工团生活。电影突出了女性视角和战争场景,尤其在使用音乐和舞蹈等叙事手法与20世纪70年代广为流传的芭蕾舞剧《沂蒙颂》构成了明显的互文性关系。本文在互文性理论框架下,分析电影《芳华》和芭蕾舞剧《沂蒙颂》这两个不同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体现,更好地解读电影《芳华》的审美内涵,拓展对电影文本解读的广度和深度,凸显电影导演的自觉自我意识和他追求意义表达的审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华》 《沂蒙颂》 互文性解读
下载PDF
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沂蒙那座——桥》评价
16
作者 刘燕 《艺术评鉴》 2021年第17期81-83,共3页
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一般被认定为是红色题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类型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创新,需要在保留原有革命精神基础上,赋予全新的时代意义和表达方式,进而为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以《沂蒙那座——桥》为例,... 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一般被认定为是红色题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类型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创新,需要在保留原有革命精神基础上,赋予全新的时代意义和表达方式,进而为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以《沂蒙那座——桥》为例,分析《沂蒙那座--桥》舞蹈道具的功能和美学价值,对《沂蒙那座——桥》进行评价,确保将此舞蹈作品中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传达出来,为相关的舞蹈作品创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 作品 《沂蒙那座——桥》 评价
下载PDF
关于“文明餐桌”行动报道的思考——以《沂蒙晚报》“餐桌上的爱心”活动为例
17
作者 金成远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66-66,共1页
2013年1月,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关于此项行动的相关报道也屡屡占据各家都市类报纸的重要版面。然而,如何就这“同一命题”做出自己的特色,成为媒体思考的问题。《沂蒙晚报》与临沂团市委联合发起“餐桌上的爱心”活... 2013年1月,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关于此项行动的相关报道也屡屡占据各家都市类报纸的重要版面。然而,如何就这“同一命题”做出自己的特色,成为媒体思考的问题。《沂蒙晚报》与临沂团市委联合发起“餐桌上的爱心”活动,激发起餐饮企业和市民参加活动的热情,也让餐桌文明之风愈刮愈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晚报》 餐桌 文明 爱心 都市类报纸 餐饮企业 版面 媒体
下载PDF
介入式报道让财经新闻带“温度”——从《沂蒙晚报》“爱心菜行动”说起
18
作者 杨帆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53-53,共1页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恬水。在“走转改”活动中,如何“走出去”、“沉下来”,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写出接基层“地气”、带记者情感的新闻报道,成为惯于用数字说话的财经记者面临的新课题。而近年不断上演的“菜贱伤农”...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恬水。在“走转改”活动中,如何“走出去”、“沉下来”,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写出接基层“地气”、带记者情感的新闻报道,成为惯于用数字说话的财经记者面临的新课题。而近年不断上演的“菜贱伤农”事件,则给记者提供了一个将财经新闻写出“温度”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经新闻 《沂蒙晚报》 介入式报道 温度 爱心 新闻报道 记者情感 “走出去”
下载PDF
《沂蒙晚报》的发展探索
19
作者 王丽丽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99-100,共2页
2012年,在报业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沂蒙晚报》广告刊登额达到5268万元,成功入选“中国地方都市类报纸最具成长性十强”。2013年,《沂蒙晚报》确定了全年6000万元的广告任务目标。6月底,沂蒙晚报、鲁南商报传媒有限公司又开展了... 2012年,在报业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沂蒙晚报》广告刊登额达到5268万元,成功入选“中国地方都市类报纸最具成长性十强”。2013年,《沂蒙晚报》确定了全年6000万元的广告任务目标。6月底,沂蒙晚报、鲁南商报传媒有限公司又开展了“奋战百日,效益翻番”活动。获得这样良好的发展势头,正是缘于《沂蒙晚报》坚持“产业化运作一跨媒体经营一建立多元产业链”这一报业发展途径,即利用自身优势,进行跨媒体、跨行业发展,积极向文化产业延伸,将触角加快向文化、出版、电子媒体、文艺演出等方面渗透,成功培育了多元产业,探索了媒体产业化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晚报》 跨媒体经营 都市类报纸 产业化运作 跨行业发展 产业化发展 报业市场 报业发展
下载PDF
现代柳琴戏《沂蒙情》的精神内涵研究
20
作者 孙舒君 《当代音乐》 2021年第11期21-23,共3页
论文以现代柳琴戏《沂蒙情》为研究对象,对它的创作背景、剧情设计、唱腔结构、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尝试挖掘其精神内涵。研究发现:红色沂蒙文化的血脉与精髓孕育了柳琴戏《沂蒙情》的诞生;《沂蒙情》的剧本内容深刻体现了沂蒙精神... 论文以现代柳琴戏《沂蒙情》为研究对象,对它的创作背景、剧情设计、唱腔结构、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尝试挖掘其精神内涵。研究发现:红色沂蒙文化的血脉与精髓孕育了柳琴戏《沂蒙情》的诞生;《沂蒙情》的剧本内容深刻体现了沂蒙精神的内涵,即“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情》的唱腔结构艺术形式彰显了沂蒙精神的内涵。从而,现代柳琴戏《沂蒙情》深刻展现了沂蒙精神的内涵,为弘扬和传播沂蒙精神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柳琴戏《沂蒙情》 精神内涵 沂蒙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