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诠释与应用——法律诠释学 被引量:3
1
作者 谢晖 陈金钊 苏哲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200-200,共1页
关键词 谢晖 陈金钊 《法律:诠释与应用——法律诠释学 书评 法律诠释学
下载PDF
法律适用的诠释学模式及其反思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彬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77-82,共6页
哲学解释学对法律解释学的冲击打破了传统法律方法论事实与规范二分的格局,法律适用模式从规范与事实的三段论涵摄走向了事实与规范之间的解释学循环。在这一观念的启示下,产生了类型归属、案件比较、等置模式等法律适用的诠释学模式。... 哲学解释学对法律解释学的冲击打破了传统法律方法论事实与规范二分的格局,法律适用模式从规范与事实的三段论涵摄走向了事实与规范之间的解释学循环。在这一观念的启示下,产生了类型归属、案件比较、等置模式等法律适用的诠释学模式。诠释学模式对传统法律适用模式的批判与改造并非意在否定逻辑,而在于恢复司法者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适用 诠释学 类型思维 等置模式
下载PDF
当代法律解释学的困境——反思诠释学及哲学对法律解释学的侵入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可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2年第12期37-42,共6页
稍经检讨即可发现,当代法律解释学已经陷入客观性破灭、解释的歧义与泛化、元规则的缺位、独白式理解等种种困境。分析表明,哲学诠释学的强势进入要为此担负主要责任,而当代法律解释学对一般哲学的过分依赖则是其自陷困局的重要原因。... 稍经检讨即可发现,当代法律解释学已经陷入客观性破灭、解释的歧义与泛化、元规则的缺位、独白式理解等种种困境。分析表明,哲学诠释学的强势进入要为此担负主要责任,而当代法律解释学对一般哲学的过分依赖则是其自陷困局的重要原因。当代法律解释学所面临的上述困境是依靠其自身力量在短期内无法加以摆脱的,因而,发起一场悄悄的"去哲学化"运动,是当代法律解释学走出困境的必由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学 哲学诠释学 一般哲学 去哲学化
下载PDF
法律意义标志的诠释学审查 被引量:1
4
作者 谢晖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7-74,共8页
法律是人类通过规则所构筑的意义体系。然而 ,当人们对法律意义进行诠释时 ,所得出的法律意义每每大相径庭。这反映了在法律意义的理解上 ,“只要有理解 ,理解便会不同”的道理。那么 ,如何寻求法律的意义 :有人主张通过追问法律的合法... 法律是人类通过规则所构筑的意义体系。然而 ,当人们对法律意义进行诠释时 ,所得出的法律意义每每大相径庭。这反映了在法律意义的理解上 ,“只要有理解 ,理解便会不同”的道理。那么 ,如何寻求法律的意义 :有人主张通过追问法律的合法性寻求其意义 ;有人主张通过品读立法者意志寻求其意义 ;有人主张法律的意义就在于法律的文本 ;还有人主张法律的意义在于人们通过对法律的对话而形成关于法律共识。文章站在诠释学的立场上 ,对如上法律的意义标志作了学理解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学 合法性 立法者意志 法律文本 法律对话
下载PDF
诠释学视野中法律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晖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0-145,共6页
本文从二十世纪哲学主潮之一———诠释学哲学的原理出发 ,探讨了法律的意义问题。文章认为 ,法律的意义存在于自治体之间的相互沟通关系中。正是在此种关系中 ,形成了自治体之间具有法律内在要求的意义联系。在此基础上 ,文章进一步以... 本文从二十世纪哲学主潮之一———诠释学哲学的原理出发 ,探讨了法律的意义问题。文章认为 ,法律的意义存在于自治体之间的相互沟通关系中。正是在此种关系中 ,形成了自治体之间具有法律内在要求的意义联系。在此基础上 ,文章进一步以诠释学的观念阐述了法律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学 本体意义 象征意义 意义冲突 法律
下载PDF
法哲学研究的诠释学向度——《法律的意义追问——诠释学视野中的法哲学》读后 被引量:2
6
作者 喻中 《金陵法律评论》 2003年第2期159-165,共7页
一、法学的提问方式与诠释学法学 提问方式不仅预先地设定了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大致确定解决问题的路径,甚至,最终获得的答案,也是沿着最初的提问方式一路走下来的必然结果.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提问方式,就会生长出什么样的法学... 一、法学的提问方式与诠释学法学 提问方式不仅预先地设定了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大致确定解决问题的路径,甚至,最终获得的答案,也是沿着最初的提问方式一路走下来的必然结果.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提问方式,就会生长出什么样的法学理论形态.一种特定的法学思潮、一个独特的法学流派,无论多么纷繁复杂,往前追溯,都可以找到一个理论原点或逻辑起点,这个原点或起点,就是一种法学理论思潮或流派所独有的提问方式.是提问方式的变迁引起了法学理论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理论 法哲学 法学流派 法律 特定 设定 逻辑起点 诠释学 一般 提问方式
下载PDF
诠释学与法律科学的内在逻辑
7
作者 徐亚文 伍德志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69,共6页
作为实证主义在法学中的理论形态,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和社会实证主义法学都要求在观察法律现象过程中秉持价值中立和排除主观预断。而语言哲学的诠释学转向证明,对法律文本和法律实践的理解无可避免地带有解释者的前见,前见中包含着传统... 作为实证主义在法学中的理论形态,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和社会实证主义法学都要求在观察法律现象过程中秉持价值中立和排除主观预断。而语言哲学的诠释学转向证明,对法律文本和法律实践的理解无可避免地带有解释者的前见,前见中包含着传统、权威等因素。解释既是一种创造,也受被解释的文本约束。法律是阐释性概念,法律的确定性是因为前见的先定性,解释者对此不具有可选择性,而法律的不确定性是因为解释的主观性,解释者不可避免地带有自身前见。实现法制统一性的理论探索需要考虑实证规范本身的严密性,也需要考虑规范文本之外的人文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主义 法律科学 法律文本 诠释学
下载PDF
法律诠释学在中国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晖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10-26,共17页
本文总结中国法律诠释学的历史和现状 ,展望法律诠释学在中国的发展 ,阐释法律诠释学对法律的建设 。
关键词 法律诠释学 法学 律学 法治
下载PDF
诠释学法学如何认知法律的意义?——《法律的意义追问——诠释学视野中的法哲学》简释
9
作者 吕廷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8-138,共1页
关键词 《法律的意义追问——诠释学视野中的法哲学》 谢晖 自治意义 关系意义
下载PDF
论德育与我国法律系统危机之缓解——以诠释学对法律实际运作的揭示为视角
10
作者 王烈琦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25-130,共6页
目前,我国法律系统的运作部分地面临着来自公众的信任危机,这种系统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因于受到职业教育的法律职业者与社会公众在价值理念方面的分歧。按照海德格尔-加达默尔诠释学的观点,前见决定了理解者对于文本的理解向度。由于... 目前,我国法律系统的运作部分地面临着来自公众的信任危机,这种系统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因于受到职业教育的法律职业者与社会公众在价值理念方面的分歧。按照海德格尔-加达默尔诠释学的观点,前见决定了理解者对于文本的理解向度。由于价值前见的分歧,对于同样的法律文本,我国的法律职业人基于自己的前见容易得出不能为公众所认同的理解与裁判,因而减少了获得公众认可与信任的可能性。解决该危机的一个可行之策是加强德育,在大学教育中,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培养法律人对公众伦理的尊重与认同,使他们在沟通商谈基础上形成与社会公众相一致或接近的前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系统危机 法律职业化 诠释学 德育 前见
下载PDF
作为方法论的法律诠释学
11
作者 肖恒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1-34,共4页
由于立法数量的增加和司法问题的凸显,传统的法律解释学或法律诠释学开始在中国成为一门显学,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被安排在法律方法论项下进行教学和研究,然而现代意义上的法律诠释学的理论基础却是解释学的本体论转向所带来的哲学解释... 由于立法数量的增加和司法问题的凸显,传统的法律解释学或法律诠释学开始在中国成为一门显学,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被安排在法律方法论项下进行教学和研究,然而现代意义上的法律诠释学的理论基础却是解释学的本体论转向所带来的哲学解释学。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纠缠意味着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或诠释学)在从哲学领域进入法学领域的过程中产生了困难,这种困难是由立法中心主义与用法中心主义立场的差异所产生的。文章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厘清为相关问题的讨论提供一个最低限度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诠释学 本体论 立法中心主义
下载PDF
法律诠释学的未来
12
作者 罗时贵 袁彩红 《青年与社会》 2013年第1期55-58,共4页
法律诠释学作为一门新型的独立交叉学科,内容如何构建的基本问题在我国学术理论界还处于幼嫩、莫衷一是的阶段。本文基于对诠释学历史嬗变的特点分析,比较了方法论意义上的法律解释学和本体论意义上的法律诠释学的各自优长,主张在未来... 法律诠释学作为一门新型的独立交叉学科,内容如何构建的基本问题在我国学术理论界还处于幼嫩、莫衷一是的阶段。本文基于对诠释学历史嬗变的特点分析,比较了方法论意义上的法律解释学和本体论意义上的法律诠释学的各自优长,主张在未来的法律诠释学的构建中,应从本体论意义上的视角、以德沃金的建构性诠释为借鉴来进行,并倡导性指出法律诠释学的建构所应当遵循的解释循环性、融贯性及整全性指导原则,力图引导和走向从理解—诠释—论证的诠释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学 方法论上法律解释学 本体论上法律诠释学 指导原则
下载PDF
法律适用诠释学模式的运用与困境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政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6-132,共7页
哲学诠释学的深刻洞见带动了法律解释的本体论转向。这不仅引发了法律解释的立场之争,同时也促成了法律适用的诠释学模式。这种理论模式以类型学思维为特征。在真理观上,摒弃了传统的真理符合论,而为真理融贯论提供了根基。虽然,法律适... 哲学诠释学的深刻洞见带动了法律解释的本体论转向。这不仅引发了法律解释的立场之争,同时也促成了法律适用的诠释学模式。这种理论模式以类型学思维为特征。在真理观上,摒弃了传统的真理符合论,而为真理融贯论提供了根基。虽然,法律适用的诠释学模式深化了人们对裁判过程的理解,但由于极具先验哲学色彩,呈现出明显的"玄思"特征,因而对法官司法裁判缺乏足够的方法论指导。它不仅使得司法过程深陷诠释学循环,遭遇"明希豪森困境",同时也难以对可能的司法权恣意形成有效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诠释学 法律适用 法律解释 真理
下载PDF
解构与建构:哲学诠释学与法律诠释学之于法治
14
作者 李佳 《大连干部学刊》 2011年第1期39-40,共2页
法治作为现代世界各国社会治理的普遍形式,奠基其基础的是法律的客观性及其法律诠释的客观性追求。哲学诠释学从本体论的高度,用理解的创造性解构了法治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既是本体又是方法的法律诠释学,在法律文本和法律实践中架起了... 法治作为现代世界各国社会治理的普遍形式,奠基其基础的是法律的客观性及其法律诠释的客观性追求。哲学诠释学从本体论的高度,用理解的创造性解构了法治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既是本体又是方法的法律诠释学,在法律文本和法律实践中架起了一座桥梁,它既预设了诠释者的价值存在,同时也作为具有规范化意义的操作技术存在,对法治建设起到重要的建构作用。它的建构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理解的创造性的制约和法律诠释对客观性的追求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诠释学 法律诠释学 法治
下载PDF
解构与建构:哲学诠释学与法律诠释学之于法治
15
作者 李佳 《兵团党校学报》 2010年第6期63-65,共3页
法治作为现代世界各国社会治理的普遍形式,奠基其基础的是法律的客观性及其法律诠释的客观性追求。哲学诠释学从本体论的高度,用理解的创造性解构了法治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既是本体又是方法的法律诠释学,既预设了诠释者的价值存在,同时... 法治作为现代世界各国社会治理的普遍形式,奠基其基础的是法律的客观性及其法律诠释的客观性追求。哲学诠释学从本体论的高度,用理解的创造性解构了法治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既是本体又是方法的法律诠释学,既预设了诠释者的价值存在,同时也作为具有规范化意义的操作技术存在,对法治建设起到重要的建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诠释学 法律诠释学 法治
下载PDF
诠释方法──通向法律的真理之路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晖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36,共7页
通过反思以伽达默尔和利科为代表的哲学诠释学中关于要不要(科学)方法之争,可以肯定,在探索和寻求法律真理过程中方法不能缺席。诠释法律的方法在人类认识视野中具有多样性、独立性和自在性,在本体视野中是非自治、非独立的,而在... 通过反思以伽达默尔和利科为代表的哲学诠释学中关于要不要(科学)方法之争,可以肯定,在探索和寻求法律真理过程中方法不能缺席。诠释法律的方法在人类认识视野中具有多样性、独立性和自在性,在本体视野中是非自治、非独立的,而在实践视野中则具有实用功利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方法 诠释学法学 诠释法律
下载PDF
论法律为何需要诠释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大器 吴沛好 《黑河学刊》 2008年第1期105-106,共2页
从哲学诠释学的角度讲,理解同时是解释和应用,法律自身没有生命,它只有在被人们理解诠释和应用中,才能获得与时俱进的生命。法律的生命在于理解、诠释和应用。法律与其所欲调整的行为结合的过程就是法律文本理解,诠释法律的过程。法律... 从哲学诠释学的角度讲,理解同时是解释和应用,法律自身没有生命,它只有在被人们理解诠释和应用中,才能获得与时俱进的生命。法律的生命在于理解、诠释和应用。法律与其所欲调整的行为结合的过程就是法律文本理解,诠释法律的过程。法律的概括性特点必定留下可以进行解释的许多空间。法律本身的开放性决定了应利用诠释使法律不断地充实,发展。文字语言本身的特性决定了首先应有理解和诠释,然后才有法律的应用和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理解 诠释 应用
下载PDF
事实之为诠释学法学的对象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晖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57,共12页
作为诠释学法学之对象的事实是指关系事实 ,包括人作为社群活动物而生的关系事实和由此而引申出的关系事实 ,法律的制定及实践运用都与对关系事实的不同阐释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 法律事实 关系事实 诠释学法学
下载PDF
法学前见的内涵与特征研究——以哲学诠释学为视角 被引量:5
19
作者 范志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以哲学诠释学为视角分析作为存在意义的法律解释,能够发现法学前见作为法律解释前提存在的必然性。因此,法律解释学应恢复前见的合法地位,在法律解释的视域融合过程中领悟相对客观的法律真理,剔除不合法前见,使前见不断向前发展。法学... 以哲学诠释学为视角分析作为存在意义的法律解释,能够发现法学前见作为法律解释前提存在的必然性。因此,法律解释学应恢复前见的合法地位,在法律解释的视域融合过程中领悟相对客观的法律真理,剔除不合法前见,使前见不断向前发展。法学前见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凸显了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而法学前见的特征表现为历史性、开放性、创造性、实践理性和客观性等几个方面,其中,法学前见的客观性对于实现法治理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前见 哲学诠释学 法律解释学 法律职业共同体 法律价值
下载PDF
哲学诠释学视野下的法学语境论解释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煦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5-69,共5页
在法律解释中采取主观论还是客观论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针对这两种方法的缺限,结合哲学解释学理论,语境论应运而生。通过对法律解释的主要构成因素进行重新阐释,语境论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均显明独到见解,值得借鉴。
关键词 法律解释 法律先见 哲学诠释学 语境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