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林厄姆·斯威夫特《洼地》的空间叙事研究
1
作者 刘子淇 《今古文创》 2023年第40期7-9,共3页
格林厄姆·斯威夫特作为当代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仍创作不竭。其作品《洼地》以其前卫的叙述形式和跌宕的故事情节广受好评。本文借用约瑟夫·弗兰克空间形式理论和方英的空间分类,从空间叙事学的角度... 格林厄姆·斯威夫特作为当代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仍创作不竭。其作品《洼地》以其前卫的叙述形式和跌宕的故事情节广受好评。本文借用约瑟夫·弗兰克空间形式理论和方英的空间分类,从空间叙事学的角度对《洼地》进行分析,探讨作者精湛的叙述技巧和小说的丰富意蕴。基于经典叙事学对话语和故事的划分,本文主要从两个层面对《洼地》进行分析。从形式层探究其区别于传统线性叙事小说的空间形式;从内容层分析小说中的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分析小说使用的空间模型,传达出的主题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洼地》 叙事空间 空间叙事学 约瑟夫·弗兰克
下载PDF
从托马斯·阿特金森之死看《洼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秋生 韦丽 《新乡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35-39,共5页
托马斯·阿特金森是英国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小说《洼地》中一个曾一度"事业辉煌﹑婚姻如意的成功男人",但在一场变故之后的四年之内,他就僵死于妻子面前。通过分析托马斯·阿特金森典型性格所造成的人... 托马斯·阿特金森是英国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小说《洼地》中一个曾一度"事业辉煌﹑婚姻如意的成功男人",但在一场变故之后的四年之内,他就僵死于妻子面前。通过分析托马斯·阿特金森典型性格所造成的人物命运,揭示格雷厄姆·斯威夫特设计该典型人物的独具匠心——批判托马斯对自然﹑他人﹑女性多方面的压迫,彰显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和人文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洼地》 托马斯·阿特金森 生态女性主义
下载PDF
《洼地》中的“二元对立”文学结构主义解读
3
作者 吴秋生 韦丽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61-66,共6页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其作品《洼地》中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对立。文章通过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人物性格塑造以及主题意义等方面的二元对立来展现作品的独特结构魅力,为解读《洼地》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揭示小说的...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其作品《洼地》中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对立。文章通过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人物性格塑造以及主题意义等方面的二元对立来展现作品的独特结构魅力,为解读《洼地》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揭示小说的深刻蕴涵:二元对立的形式之下,世界的本质恰恰是多元化的。人们需要用多元化的眼光来客观看待和包容这个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洼地》 二元对立 结构主义
下载PDF
《洼地》中的后现代主义
4
作者 吴秋生 田祥斌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3-34,共2页
具体分析斯威夫特的长篇小说《洼地》,展示此部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特色。
关键词 《洼地》 后现代主义 拼凑模仿 去中心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小说《洼地》的不确定性研究
5
作者 吴秋生 田祥斌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98-101,共4页
斯威夫特的成名小说《洼地》(1983)一直是当代英国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鉴于其为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为能更好地解读这位文坛新秀的作品提供新的视角,本文试图从探究《洼地》的不确定性——后现代派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入手,进而... 斯威夫特的成名小说《洼地》(1983)一直是当代英国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鉴于其为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为能更好地解读这位文坛新秀的作品提供新的视角,本文试图从探究《洼地》的不确定性——后现代派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入手,进而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洼地》 小说 不确定性
下载PDF
“批评”视域中的《洼地上的“战役”》
6
作者 朱羽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3年第6期19-29,共11页
1954年针对路翎《洼地上的“战役”》的最初批评聚焦于“纪律和爱情的冲突”,路翎在自己的“反批评”中,则希望承接住自发的感情与可能的“迷误”,并最终将之引向“正确的道路”。但通过重读魏巍、陈涌等人的“再批评”,我们亦能发现路... 1954年针对路翎《洼地上的“战役”》的最初批评聚焦于“纪律和爱情的冲突”,路翎在自己的“反批评”中,则希望承接住自发的感情与可能的“迷误”,并最终将之引向“正确的道路”。但通过重读魏巍、陈涌等人的“再批评”,我们亦能发现路翎此篇作品的优势与局限:小说对于人物动作背后那多重原因的揭示,对于下意识行为的正面阐释,对于人物情感交流机制的描写,都为社会主义文学人物的写作提供了宝贵的参照。然而,作者似乎遗忘了所书写对象的战士身份必然要受到“政治”的限制,从而有意无意地回避了真正的文学书写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翎 《洼地上的“战役”》 纪律和爱情 批评与反批评 战士身份
下载PDF
论《洼地》中的历史创伤书写 被引量:8
7
作者 苏忱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7,共7页
《洼地》是当代英国小说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颇受评论界关注的一部作品。评论者大都认为小说对历史叙事和历史哲学的思考呼应了以海登.怀特为代表的新历史主义学家的诸多观点。然而,《洼地》不仅展现了"史学元小说"的某些特点... 《洼地》是当代英国小说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颇受评论界关注的一部作品。评论者大都认为小说对历史叙事和历史哲学的思考呼应了以海登.怀特为代表的新历史主义学家的诸多观点。然而,《洼地》不仅展现了"史学元小说"的某些特点,而且小说叙述者在作品中对历史创伤的反复回忆,小说叙事所呈现的多元化特点,以及作家对"人造历史"和"自然历史"、"历史"和"此处现在"等概念的区分,都展现了斯威夫特在遭遇历史书写困境之时,对如何还原历史之真,再现历史创伤的探索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洼地》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历史 叙事 创伤
原文传递
用故事建构历史——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洼地》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艳萍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3-111,共9页
斯威夫特的《洼地》在历史与故事之间自由穿梭。在叙事内容上,作者选取童话、民间传说与侦探故事等。在叙事形式上采用"连环结构"、叙事时间闪回、互文及多种叙事体裁等策略。以故事为切入点,作者对传统历史叙事提出了挑战,... 斯威夫特的《洼地》在历史与故事之间自由穿梭。在叙事内容上,作者选取童话、民间传说与侦探故事等。在叙事形式上采用"连环结构"、叙事时间闪回、互文及多种叙事体裁等策略。以故事为切入点,作者对传统历史叙事提出了挑战,不但可以拓宽读者看待历史的空间和纬度,还可以帮助迷惘的当代人在流动不羁的历史语境中思考和探索生活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威夫特 《洼地》 历史 故事
原文传递
论《洼地》的“一流叙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艳萍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2-89,158-159,共8页
本文由叙事角度切入对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小说《洼地》的讨论,用叙述者的言说困境表明意义的不在场,用因果律的失败表现终极解释的迷失,由此阐释作者对宏大叙事的解构。与此同时,文章分析了小说中侦探、迷信、童话、谣言及传奇等成分,... 本文由叙事角度切入对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小说《洼地》的讨论,用叙述者的言说困境表明意义的不在场,用因果律的失败表现终极解释的迷失,由此阐释作者对宏大叙事的解构。与此同时,文章分析了小说中侦探、迷信、童话、谣言及传奇等成分,旨在发掘这些非主流叙事策略是如何建构个人及家族历史的。这些叙事策略也在不同层次上建构了一种循环模式,深刻表明历史和生活的循环往复特质。文章认为,小说解构与建构双向展开的成功尝试,是造就其"一流叙事"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威夫特 《洼地》 宏大叙事 叙事 循环模式 解构 建构
原文传递
论现代小说中历史虚构性的嬗变——从《格列佛游记》到《尤利西斯》再到《洼地》 被引量:2
10
作者 申富英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4,共6页
历史具有文本性和虚构性,现代小说对历史虚构性的探究具有鲜明的历史性:《格列佛游记》对历史虚构性的书写是对当时理性与感性、启蒙思想与封建思想等不同意识形态交汇碰撞的曲折表达,带有强烈的政治批判和现实指涉色彩,并带有明显的道... 历史具有文本性和虚构性,现代小说对历史虚构性的探究具有鲜明的历史性:《格列佛游记》对历史虚构性的书写是对当时理性与感性、启蒙思想与封建思想等不同意识形态交汇碰撞的曲折表达,带有强烈的政治批判和现实指涉色彩,并带有明显的道德教化目的。《尤利西斯》探讨了历史虚构性与人性的联系,但乔伊斯笔下的历史虚构性依旧是一种负面的东西,它主要是殖民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为保障各自的利益进行美化自我和丑化他者而造成的必然结果;对它的书写则是作者希望藉此冲出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樊篱的曲折映射。《洼地》中历史的虚构性是中性的现实,与真实的历史共同构成我们人类的历史,它不仅是人类寻求意义、逃避恐惧的必然结果,而且还是人类人性的标志;对它的书写是多元文化并存大潮下各种意识形态消解中心趋势的曲折透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佛游记》 《尤利西斯》 《洼地》 历史 虚构
原文传递
在历史与故事之间穿梭——论《洼地》的历史文本意识
11
作者 王艳萍 《芒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112,共2页
英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Gra—hamSwift,1949-)的《洼地》(Waterland)在1983年一出版就大受评论界和读者的欢迎,奠定了他在当代英国文坛的地位。此小说于当年获得“布克奖”提名,并获得《卫报》小说奖、温... 英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Gra—hamSwift,1949-)的《洼地》(Waterland)在1983年一出版就大受评论界和读者的欢迎,奠定了他在当代英国文坛的地位。此小说于当年获得“布克奖”提名,并获得《卫报》小说奖、温尼弗莱德·霍尔特比纪念奖和意大利的普雷米奥·格林泽恩·卡伏尔奖等多项荣誉。如今在英国,它已成为英国文学课程的必读书目。繁复错综、气势恢弘,熔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历史知识、起伏跌宕的情节、生动幽默的描写和精彩好看的故事于一炉,向读者展现一个开放性的、多向度的创作视角。小说以英国东英吉利芬斯地区的沼泽地带(洼地)为故事背景,叙述者是一位中学历史教师汤姆。已有30多年教龄的汤姆面临着被迫退休的困境,学校给出的表面原因是历史课被裁减了,而真正的原因是他精神错乱的妻子玛丽的偷婴事件给他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洼地》 历史知识 故事背景 文本意识 中学历史教师 小说家 斯威夫特 格雷厄姆
原文传递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洼地》的动态互文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金佳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2-128,共7页
互文关系一直是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洼地》研究中的焦点之一。本文重新审视了作者在作品中对当代历史文化多元语境的呼应 ,把研究的重点从《洼地》与其他个体文本之间的渊源关系移至小说与整个历史文化发展的联系。本文指出《... 互文关系一直是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洼地》研究中的焦点之一。本文重新审视了作者在作品中对当代历史文化多元语境的呼应 ,把研究的重点从《洼地》与其他个体文本之间的渊源关系移至小说与整个历史文化发展的联系。本文指出《洼地》既引入历史文本又对其进行质疑解构 ,是一个各种话语、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关系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小说 《洼地》 文学评论 英国
原文传递
释放与压抑中的悲悯人生——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洼地》人物玛丽的人格结构失衡解读
13
作者 王作伟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2年第4期135-136,共2页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小说《洼地》自从问世,就一直是备受世人关注的佳作。小说人物玛丽虽尽力用一生的时间来弥补自己的过错,但因为她人格结构失衡而无法改变其悲悯的人生。只有在自我的合理调控下,本我和超我才能平衡发展以确保正常健...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小说《洼地》自从问世,就一直是备受世人关注的佳作。小说人物玛丽虽尽力用一生的时间来弥补自己的过错,但因为她人格结构失衡而无法改变其悲悯的人生。只有在自我的合理调控下,本我和超我才能平衡发展以确保正常健全的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洼地》 玛丽 人格结构失衡 悲悯人生
原文传递
当代人类的生存之思——小说《洼地》中斯威夫特的生态观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坚冰 《作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7X期52-53,共2页
英国当代小说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在其小说《洼地》中,深刻地揭示了生活在洼地上的人们所面临的生活困境。本文运用生态批评理论,对洼地上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并为生活在文明... 英国当代小说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在其小说《洼地》中,深刻地揭示了生活在洼地上的人们所面临的生活困境。本文运用生态批评理论,对洼地上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并为生活在文明社会的人们提出警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洼地》 危机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原文传递
外显与潜隐间的犹疑与冲突——论《洼地上的“战役”》《红豆》的创作心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吉山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在国家叙事形态的语法框架下,以路翎为代表的已成名作家体现的是一种犹疑心态,他们仍然不肯完全舍弃私人情感的语义表达;宗璞代表的是初登文坛却带有"原罪"的作家群体,她仓促地将爱情与革命设置为尖锐的对立状态,以期完成自... 在国家叙事形态的语法框架下,以路翎为代表的已成名作家体现的是一种犹疑心态,他们仍然不肯完全舍弃私人情感的语义表达;宗璞代表的是初登文坛却带有"原罪"的作家群体,她仓促地将爱情与革命设置为尖锐的对立状态,以期完成自己身份的救赎。路翎和宗璞在思想上改造自己的急切和为自己身份正名的焦虑,体现在《洼地上的"战役"》《红豆》中就是先行的时代主题与压抑的个体话语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些写作上的"瑕疵"反映出知识分子在艰难蜕变过程中对个体话语的下意识地坚守,也反映了作家创作心理的矛盾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洼地上的“战役”》 《红豆》 创作心理
下载PDF
宏大叙事的破灭——解读《洼地》 被引量:1
16
作者 伊迎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317-317,319,共2页
对历史的重新探索一直是格林厄姆·斯威夫特小说《洼地》研究中的焦点之一。本文就其叙事结构和叙事内容重新审视了作者在作品中对历史的思考。本文指出作者在小说《洼地》中旨在通过对宏大历史的质疑来呼唤人们关注个体,其对宏大... 对历史的重新探索一直是格林厄姆·斯威夫特小说《洼地》研究中的焦点之一。本文就其叙事结构和叙事内容重新审视了作者在作品中对历史的思考。本文指出作者在小说《洼地》中旨在通过对宏大历史的质疑来呼唤人们关注个体,其对宏大叙事的解构表达了作家最深切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威夫特 《洼地》 宏大叙事 人文关怀
原文传递
对话式叙事中的逻各斯悖论:《洼地》的帝国反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晓晖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45,共12页
英国当代作家斯威夫特的《洼地》,因包含大量有关历史真伪的探讨,被奉为宣扬历史相对主义的编史元小说经典。但历史相对主义只是人物汤姆的一时观念,是作者通过叙述者/人物以对话式叙事结构反复论证并予以否定的。汤姆作为业已衰落的前... 英国当代作家斯威夫特的《洼地》,因包含大量有关历史真伪的探讨,被奉为宣扬历史相对主义的编史元小说经典。但历史相对主义只是人物汤姆的一时观念,是作者通过叙述者/人物以对话式叙事结构反复论证并予以否定的。汤姆作为业已衰落的前帝国知识分子代表,探讨的问题都指向作为西方思想源头的希腊哲学中有关逻各斯的观念,包括是否存在上帝这一共相,历史殊相背后是否存在可被认知的真实,后现代思潮下人类以何为精神寄托等。作家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折射出当今西方思想中的逻各斯悖论。作品也暴露出,作为前帝国国民,作家在进行自我批判时无法将第三世界他者纳入西方主体考量视野的思维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洼地》 编史元小说 英帝国 逻各斯 可能世界叙事
原文传递
政治话语·启蒙意识·古典结构——路翎《洼地上的“战役”》文本的复杂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85-90,共6页
《洼地上的"战役"》备受关注与争议,是因为小说在统一的显在主题下潜伏了错杂不一的裂隙。这个裂隙是政治话语、启蒙意识和古典结构分别影响作者的结果。笔者尝试从王应洪死亡事件的内相剖白,"战役"一词内涵的深沉... 《洼地上的"战役"》备受关注与争议,是因为小说在统一的显在主题下潜伏了错杂不一的裂隙。这个裂隙是政治话语、启蒙意识和古典结构分别影响作者的结果。笔者尝试从王应洪死亡事件的内相剖白,"战役"一词内涵的深沉性、悖反性,小说文本隐在的古典爱情模式,以及路翎在传统话语与政治话语之间的创作转型等几方面入手,解析小说文本复杂性的表现与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洼地上的“战役”》 文本裂隙 政治话语 启蒙意识 古典爱情
下载PDF
政治话语·启蒙意识·古典结构——《洼地上的“战役”》文本的复杂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刚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38-43,共6页
《洼地上的"战役"》备受关注与争议,是因为小说在看似统一的显在主题下潜伏了错杂不一的裂痕。这个裂痕是政治话语、启蒙话语和古典话语分别影响作者的结果。从王应洪死亡事件的内相剖白,"战役"一词内涵的深沉性、... 《洼地上的"战役"》备受关注与争议,是因为小说在看似统一的显在主题下潜伏了错杂不一的裂痕。这个裂痕是政治话语、启蒙话语和古典话语分别影响作者的结果。从王应洪死亡事件的内相剖白,"战役"一词内涵的深沉性、悖反性,小说文本隐在的古典爱情模式,以及路翎在传统话语与政治话语之间的创作转型等几方面入手,解析了小说文本复杂性的表现与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洼地上的“战役”》 文本裂隙 政治话语 启蒙话语 古典爱情
下载PDF
是“反领导权”还是被叙事者出卖?——读路翎《洼地上“战役”》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慧敏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32-39,共8页
在《洼地上的"战役"》里,起初路翎当欲描绘英雄的故事,记载一次抓美军俘虏的战役中,年轻新兵阵亡的故事,但随着叙事进程的展开,却将英雄的故事写成了爱情故事,而且通过叙事技巧产生了几乎颠覆"领导权"的效果。文本... 在《洼地上的"战役"》里,起初路翎当欲描绘英雄的故事,记载一次抓美军俘虏的战役中,年轻新兵阵亡的故事,但随着叙事进程的展开,却将英雄的故事写成了爱情故事,而且通过叙事技巧产生了几乎颠覆"领导权"的效果。文本如何记载历史?在历史时间、叙事时间以及心理时间的拉锯和构设中,如何在叙事话语中潜藏自我的感受和判断?叙事者使用了何种叙事策略,有何叙事意图,从而发出了一种与正史不同的声音?论文立于叙事学角度,从"背离作者的叙事者"、"‘偷窥’的意义——全知全能"、"复调叙事中‘独白’功能"三方面,对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进行细读分析,在叙事机杼中探勘些许战壕掩埋着的历史的残垣碎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翎 《洼地上的“战役”》 叙事学 战争 爱情 牺牲 偷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