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草原题材电影讲好中国故事——以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为倒
1
作者 萨日娜 《中国蒙古学(蒙文)》 2024年第3期97-103,211,212,共9页
要讲好中国各民族故事,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草原题材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以“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为蓝本,艺术表现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内蒙古人民的大爱与担当,... 要讲好中国各民族故事,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草原题材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以“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为蓝本,艺术表现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内蒙古人民的大爱与担当,生动描绘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和睦相处、守望相助的历史佳话,为新时代继续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深刻展现了文化传承与民族认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用草原题材电影讲好中华民族故事的成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草原题材电影 《海的尽头是草原》 民族团结
下载PDF
新主流电影的诗性表达——以《海的尽头是草原》为例
2
作者 闫新悦 《民风》 2024年第6期0052-0054,共3页
中国电影有着悠久的诗学传统,然而这种诗学传统却曾一度被西方主导的论述体系和产业化发展淹没。近十年来,一批新锐导演的影像作品开始呈现诗意复归趋势。《海的尽头是草原》作为尔冬升导演的新作,在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通过诗意化的创... 中国电影有着悠久的诗学传统,然而这种诗学传统却曾一度被西方主导的论述体系和产业化发展淹没。近十年来,一批新锐导演的影像作品开始呈现诗意复归趋势。《海的尽头是草原》作为尔冬升导演的新作,在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通过诗意化的创作方法,细腻地展现了宏大历史事件背景下个体与民族与国家的深邃情感。文章试从片名、叙事、语言、音乐等方面分析新主流电影的诗性表达,探索新主流电影文化、艺术、商业共赢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流电影 诗性表达 《海的尽头是草原》
下载PDF
新主流电影的叙事书写——以《海的尽头是草原》为例
3
作者 金蒙兰 《声屏世界》 2024年第3期49-51,共3页
新主流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将民族融合的主流意识形态内核融入类型电影的大众化表达中,通过空间的转换递进、伦理情感的置换、叙事符号对内容的创新拓展等多种叙事策略激发观众产生情感与价值的共振,是对新时代主流电影创作的新探索。
关键词 《海的尽头是草原》 新主流电影 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探析《海的尽头是草原》的审美特色
4
作者 朱冬梅 吴祎涵 《河北画报》 2023年第14期148-150,共3页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通过片段化的叙事追叙了发生在20世纪五十年代末“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事件。影片叙事情境的求真感、画面呈现的诗意美、民族团结的真情美震撼心灵。本文从影片的叙事情境、情感内核、视听呈现三个方面发掘其...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通过片段化的叙事追叙了发生在20世纪五十年代末“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事件。影片叙事情境的求真感、画面呈现的诗意美、民族团结的真情美震撼心灵。本文从影片的叙事情境、情感内核、视听呈现三个方面发掘其艺术内涵,探析其审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的尽头是草原》 审美特色 民族团结
下载PDF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纪实美学与影像表达
5
作者 陈思思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4-157,共4页
《海的尽头是草原》是由尔冬升执导的献礼片,该片根据20世纪60年代初“三千孤儿入内蒙古”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影片离开了尔冬升熟悉的创作领域,转向了一个充满历史痕迹的场所,建立起民族性的共同文化记忆空间。同时,影片脱离了献礼片... 《海的尽头是草原》是由尔冬升执导的献礼片,该片根据20世纪60年代初“三千孤儿入内蒙古”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影片离开了尔冬升熟悉的创作领域,转向了一个充满历史痕迹的场所,建立起民族性的共同文化记忆空间。同时,影片脱离了献礼片中常见的宏大叙事的窠臼,将历史的痕迹与个人的境遇结合到一起,通过极具个体化的情感表达来呈现影片回忆与想象的疆域下幽深的情感表达。文章试分析影片的纪实美学与影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的尽头是草原》 尔冬升 纪实美学 影像表达
下载PDF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多元一体文化视域下的记忆书写 被引量:1
6
作者 邱月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55-161,共7页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通过影片主人公哥哥杜思瀚的不断“找寻”,将真实历史事件再书写,从时间维度上展开历史记忆,从空间维度上表达文化认同,进而实现自我身份寻找的一部诠释哲学思辨的探索影片。电影聚焦多元一体下的文化碰撞与交融...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通过影片主人公哥哥杜思瀚的不断“找寻”,将真实历史事件再书写,从时间维度上展开历史记忆,从空间维度上表达文化认同,进而实现自我身份寻找的一部诠释哲学思辨的探索影片。电影聚焦多元一体下的文化碰撞与交融,从一个历史事件转化为一次破解“亲情寻找”之谜,从宏大场景叙事转而成就“小家”之爱,通过“对话+回忆”最终完成身份记忆的救赎之旅。作为真实历史的视听再现与过往回忆的在场叙述,影片不可避免地增添了创作者主观意识的痕迹,淡化了伤痕本身,抽离了人物成长的周遭环境及历史氛围,使用具有符号化和象征意味的空间、景观、道具等元素完成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的尽头是草原》 多元一体 身份记忆 身份认同 文化视域
下载PDF
《海的尽头是草原》:地缘文化视域下共同体叙事的路径探寻 被引量:3
7
作者 高鑫 《视听》 2023年第6期52-55,共4页
《海的尽头是草原》像剥洋葱一般,通过众人的回忆对家喻户晓的故事“三千孤儿入内蒙”进行抽丝剥茧、拼接叙事,运用平行蒙太奇的叙事方法展现了老年杜思瀚和青幼年杜思珩两人各自在不同时空里的寻亲之路。我国国土辽阔,其南北不同的气... 《海的尽头是草原》像剥洋葱一般,通过众人的回忆对家喻户晓的故事“三千孤儿入内蒙”进行抽丝剥茧、拼接叙事,运用平行蒙太奇的叙事方法展现了老年杜思瀚和青幼年杜思珩两人各自在不同时空里的寻亲之路。我国国土辽阔,其南北不同的气候环境、生活习惯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地域景观、人文、信仰。该片在地理、社会及精神的地缘差异中铸就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民族团结的核心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文化 《海的尽头是草原》 共同体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民族团结主题电影传播策略探析——以《海的尽头是草原》为例
8
作者 朱向羽 《新闻论坛》 2023年第5期65-68,共4页
民族团结主题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古”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上映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本文以《海的尽头是草原》为例,用SWOT分析工具详实、细致地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团结主题电影市场的内外... 民族团结主题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古”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上映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本文以《海的尽头是草原》为例,用SWOT分析工具详实、细致地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团结主题电影市场的内外环境,并利用SWOT客观地呈现民族影视市场的生存现状和综合竞争力,全面审视其发展环境,通过对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增强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宏观思考,探讨并提出民族团结主题电影的传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团结 民族影视 《海的尽头是草原》 SWOT分析
下载PDF
拉康镜像理论视域下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人物自我建构分析
9
作者 林东升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3年第3期40-42,共3页
由尔冬升导演执导新作《海的尽头是草原》根据新中国初期“三千孤儿入内蒙”这一历史事件改编而成。本文意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角度出发探析影片主要人物身份建构与“他者”之关系。透过他者之镜,人物从零碎的自我逐渐获得了一个完整的自我... 由尔冬升导演执导新作《海的尽头是草原》根据新中国初期“三千孤儿入内蒙”这一历史事件改编而成。本文意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角度出发探析影片主要人物身份建构与“他者”之关系。透过他者之镜,人物从零碎的自我逐渐获得了一个完整的自我,完成了身份的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的尽头是草原》 镜像理论 拉康 他者
下载PDF
《海的尽头是草原》: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下的族际互嵌式景观
10
作者 吕健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99,共4页
《海的尽头是草原》是由香港地区导演尔冬升执导,以家喻户晓的“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事件为创作原型、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特征的民族类型影视作品。影片以诗意化的方式展现了民族互嵌景观,从空间和心理层面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 《海的尽头是草原》是由香港地区导演尔冬升执导,以家喻户晓的“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事件为创作原型、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特征的民族类型影视作品。影片以诗意化的方式展现了民族互嵌景观,从空间和心理层面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同时以温暖笔法呈现出民族共同体的温情气质。影片作为新时代民族主旋律电影深化了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的时代主题,历史和现实的深度契合增强了时代机制,引起观众的代际认同与情感共鸣。《海的尽头是草原》是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下的艺术性尝试,同时亦为新时代少数民族电影创作提供了全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的尽头是草原》 民族互嵌 中华民族共同体
原文传递
影视作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践及路径探析——以影片《海的尽头是草原》为例
11
作者 车赛西亚 苏德 《贵州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1-216,共6页
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着重围绕其全民属性、生活属性与精神价值发力。影视作品能够重现生活、引发观众共情与共鸣,在流媒体技术的加持下“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其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势在必行。在分析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发... 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着重围绕其全民属性、生活属性与精神价值发力。影视作品能够重现生活、引发观众共情与共鸣,在流媒体技术的加持下“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其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势在必行。在分析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聚焦个案《海的尽头是草原》分析其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具体实践,提出影视作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影视作品 《海的尽头是草原》
原文传递
《海的尽头是草原》:民族团结叙事的美学置换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谱忠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77,共3页
《海的尽头是草原》是一部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题材的影片。作为这一历史故事最新的讲述版本,影片在历史情境再现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影片叙事对历史语境的还原并不彻底,致使民族团结的经典叙事经历了美学置换,其核心情节构成了... 《海的尽头是草原》是一部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题材的影片。作为这一历史故事最新的讲述版本,影片在历史情境再现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影片叙事对历史语境的还原并不彻底,致使民族团结的经典叙事经历了美学置换,其核心情节构成了对民族团结历史的复杂化表述。从历史唯物论的角度而言,中国电影人讲述民族团结的故事,需要通晓民族团结历史的本质属性,挖掘并表现民族团结的历史本源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的尽头是草原》 民族团结 三千孤儿入内蒙 美学置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