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神家族》与《无字》中男性缺席的书写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关晓瑞 《职大学报》 2014年第3期47-50,共4页
陈玉慧的《海神家族》和张洁的《无字》,两部长篇小说皆通过对女性家族历史的记忆书写,将女性浮出历史地表,呈现出女性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情感心理;两部作品虽然都书写了家族中男性形象的缺席,而在描写途径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对上述创作... 陈玉慧的《海神家族》和张洁的《无字》,两部长篇小说皆通过对女性家族历史的记忆书写,将女性浮出历史地表,呈现出女性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情感心理;两部作品虽然都书写了家族中男性形象的缺席,而在描写途径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对上述创作差异的比较,可以窥见海峡两岸女作家在家族历史书写中所凸显的女性生命悲剧、人格内涵及精神历程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神家族》 《无字》 女性家族小说 男性缺席
下载PDF
台湾女性家族史书写中的疗伤意识——以《泥河》和《海神家族》为讨论
2
作者 陈秀玲 《职大学报》 2019年第6期38-44,共7页
本文以《泥河》和《海神家族》两部百年家族小说为讨论文本,探讨陈烨和陈玉慧如何带着原生家庭的创伤记忆,从后二二八世代“女儿”位置,以一种“疗伤”的回溯视角,重新参与家族的兴衰历程,创作一部关于自己家族故事的半自传体小说,同时... 本文以《泥河》和《海神家族》两部百年家族小说为讨论文本,探讨陈烨和陈玉慧如何带着原生家庭的创伤记忆,从后二二八世代“女儿”位置,以一种“疗伤”的回溯视角,重新参与家族的兴衰历程,创作一部关于自己家族故事的半自传体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属于全体台湾人的家族小说。根据以色列心理学家克勒曼博士(Kellermann)针对犹太人大屠杀幸存者第二代进行研究之“创伤递型”理论,立论历史创伤记忆将经由跨世代交流过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传递给下一代儿女。两位女作家承接来自上一代的精神创伤,并内摄成为自己的成长创伤,她们将自己投射在小说里的“女儿”角色,重启与历史事件和家庭创伤的对话空间,并带着疗伤意识“反传递”家族和解的企图,揭示后二二八世代无可避免承继上一代的创伤,却可以透过文学创作清理伤口,并回头给予社会推动共生和解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史书写 历史创伤 疗伤 《泥河》 《海神家族》
下载PDF
女性视角中的家族故事与历史镜像——论小说《海神家族》
3
作者 王泉 《文化与传播》 2017年第6期1-6,共6页
台湾女作家陈玉慧的长篇小说《海神家族》借家族故事书写民族历史,以鲜明的女性视角审视了社会变迁中的女性命运和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发人深思。该小说在突出女性写作立场的同时,将个人与家族历史与现实糅合在一起,发出了"我是谁?... 台湾女作家陈玉慧的长篇小说《海神家族》借家族故事书写民族历史,以鲜明的女性视角审视了社会变迁中的女性命运和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发人深思。该小说在突出女性写作立场的同时,将个人与家族历史与现实糅合在一起,发出了"我是谁?"的追问。历史的镜像与现实的困惑相交织,组构出人性的变奏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神家族》 女性视角 家族 历史
下载PDF
艺术游牧与主题流变:陈玉慧《海神家族》的歌仔戏演绎
4
作者 吴学峰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6-169,共4页
台湾作家陈玉慧将小说《海神家族》改编为以歌仔戏演绎的音乐剧。与小说相比,音乐剧增删或细化一些情节,并通过矛盾冲突让整部戏更加真实和富有张力。陈玉慧应用"陌生化效果"的技巧,融合了西方艺术元素与现代技术手段,赋予了... 台湾作家陈玉慧将小说《海神家族》改编为以歌仔戏演绎的音乐剧。与小说相比,音乐剧增删或细化一些情节,并通过矛盾冲突让整部戏更加真实和富有张力。陈玉慧应用"陌生化效果"的技巧,融合了西方艺术元素与现代技术手段,赋予了传统的歌仔戏以新鲜前卫的面貌,力图让观众对剧情产生疏离感,而获得主动思考的空间。音乐剧避开了小说容易落入狭隘本土意识形态陷阱中的身份认同主题,塑造了被主流历史遗忘的左派形象,对民族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玉慧 《海神家族》 歌仔戏 陌生化 台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