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7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四川历史人物略论——以《清史稿》所载川籍人物传为中心
1
作者 黄静 《巴蜀史志》 2023年第1期85-89,共5页
《清史稿》所罗列的人物众多,涉及各地区、各领域,是研究清史的重要著作。就地域分布而言,《清史稿》中的四川籍人物,占有一定的比例。四川位于中国西南,因特殊的地理人文,孕育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四川人物,探究《清史稿》中的四川人物,并... 《清史稿》所罗列的人物众多,涉及各地区、各领域,是研究清史的重要著作。就地域分布而言,《清史稿》中的四川籍人物,占有一定的比例。四川位于中国西南,因特殊的地理人文,孕育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四川人物,探究《清史稿》中的四川人物,并进行群像分析,有助于发掘和传扬四川地方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稿》 地域分布 地理人文 人物 四川
下载PDF
《清史稿》订正一则
2
作者 高西北 《文史杂志》 2023年第3期123-123,共1页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儒林二》:德量,字量殊,江都人。父恂,好金石文字。伯父昱,通声音训诂之学。德量少承家学,及长,与汪中友,励志肄经,学益进。乾隆四十四年一甲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改江西道御史。居朝多识久闻,博通掌故。公余键户...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儒林二》:德量,字量殊,江都人。父恂,好金石文字。伯父昱,通声音训诂之学。德量少承家学,及长,与汪中友,励志肄经,学益进。乾隆四十四年一甲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改江西道御史。居朝多识久闻,博通掌故。公余键户,以文籍自娱。著有《古泉志》三十卷。五十八年,卒,年四十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稿》 翰林院编修 金石文字
下载PDF
金梁与《清史稿》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秀荣 张剑锋 赵少峰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9-40,共2页
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篡夺革命胜利果实后,为笼络前清遗老遗少,登上皇帝宝座,采取了一系列的倒行逆施行为。设立清史馆编修清史便是一例。在清史馆首次聘员时,金梁并未在列。他在史稿刊刻阶段南袁金铠介绍而来。 一、金梁其人 金... 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篡夺革命胜利果实后,为笼络前清遗老遗少,登上皇帝宝座,采取了一系列的倒行逆施行为。设立清史馆编修清史便是一例。在清史馆首次聘员时,金梁并未在列。他在史稿刊刻阶段南袁金铠介绍而来。 一、金梁其人 金梁1878年生于乍浦(今浙江乍浦),字息候或希候,号东华旧史、小肃、东庐、东圃,晚号不息老人、一息老人。满洲正白旗人,系出瓜而佳氏,“瓜尔佳氏满洲巨族也,为(清)国初八大家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稿》 金梁 北洋政府 瓜尔佳氏 清史 袁世凯 老人 满洲
下载PDF
《清史稿》的编修过程 被引量:2
4
作者 韩永福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1,共5页
关键词 《清史稿》 清史 体例结构 文献资料
下载PDF
《清史稿》版本综述 被引量:4
5
作者 温显贵 《韶关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31-134,共4页
《清史稿》是民国初期历时十余年编写而成的一部有关清代的纪传体史书。由于它是在军阀混战的条件下仓猝编就的,加之政治观和历史观落后、繁筒失当、史实错误、疏漏过多等原因,一经问世,就被列为禁书。在后来的刊印过程中,又因为一些较... 《清史稿》是民国初期历时十余年编写而成的一部有关清代的纪传体史书。由于它是在军阀混战的条件下仓猝编就的,加之政治观和历史观落后、繁筒失当、史实错误、疏漏过多等原因,一经问世,就被列为禁书。在后来的刊印过程中,又因为一些较为复杂的人为因素,因而其版本也随之变得复杂起来,致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异说纷纭。结合史料,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对其版本情况进行勾勒,并对各版本的特点加以综述,以使《清史稿》版本情况变得清晰明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稿》 版本 特点
下载PDF
清代疫病灾害时空分布情态分析——以《清史稿》记载为据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凤祥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65-68,共4页
清代是一个疫病灾害频发的朝代。通过对《清史稿》相关资料的考察可以发现,清代疫灾的时空分布具有如下特征:康熙中后期和雍正朝是一个疫灾严重的时期,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是又一个疫灾严重的时期;疫灾发生的月份主要集中在三至八月间... 清代是一个疫病灾害频发的朝代。通过对《清史稿》相关资料的考察可以发现,清代疫灾的时空分布具有如下特征:康熙中后期和雍正朝是一个疫灾严重的时期,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是又一个疫灾严重的时期;疫灾发生的月份主要集中在三至八月间,其中五、六、七三个月为高峰月;浙江、山东、湖北、河北、江苏五省是清代疫灾的高发省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疫病灾害 时空分布 《清史稿》
下载PDF
《清史稿》中的满语、蒙语和藏语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学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8-83,共6页
选取《清史稿》中的阿其那、包衣、贝子、多罗、额附、鄂博、固山、固伦、和硕、济农等部分满、蒙、藏语予以研究诠释。研究少数民族词语,可在历代史书中找到大量佐证材料。
关键词 《清史稿》 少数民族语 研究诠释
下载PDF
夏孙桐对《清史稿》撰述经过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昌宜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2-117,共6页
夏孙桐为为《清史稿》出力最多之人,也是最早的《清史稿》研究者之一。而夏氏的这些贡献,至今未能被后世研究《清史稿》的学者们重视。文章试图梳理夏孙桐对《清史稿》成书过程的记述和研究,以期了解夏孙桐在《清史稿》修纂过程中的作... 夏孙桐为为《清史稿》出力最多之人,也是最早的《清史稿》研究者之一。而夏氏的这些贡献,至今未能被后世研究《清史稿》的学者们重视。文章试图梳理夏孙桐对《清史稿》成书过程的记述和研究,以期了解夏孙桐在《清史稿》修纂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孙桐 《清史稿》 撰述经过
下载PDF
金梁与《清史稿》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少峰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39-42,共4页
作为前清遗老,金梁虽入民国,依然心恋旧朝,参与的政治活动,具有深刻的政治目的和动机。金梁并非清史馆的首聘馆员,仅参与了《清史稿》后期的校刻工作,但他与《清史稿》的关系却非同寻常。他几乎执掌校刻史稿的全部职权,在史馆校勘史稿... 作为前清遗老,金梁虽入民国,依然心恋旧朝,参与的政治活动,具有深刻的政治目的和动机。金梁并非清史馆的首聘馆员,仅参与了《清史稿》后期的校刻工作,但他与《清史稿》的关系却非同寻常。他几乎执掌校刻史稿的全部职权,在史馆校勘史稿。北伐胜利之际,他趁时局混乱,私自对未刊史稿进行了增写和改动。虽然金梁的行为有违史书撰述原则,但这部清代史料著作得以保存下来,他起的作用不容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梁 《清史稿》 清史
下载PDF
《清国史》、《清史列传》和《清史稿》朱次琦传校读
10
作者 林辉锋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4-126,共3页
朱次琦(1807~1882),字子襄,一字稚圭,广东南海九江乡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曾短暂代理过山西襄陵知县,后辞官归里,讲学于九江礼山草堂。①康有为、简朝亮等人均为其门下高足。次琦仕为循吏,隐为良师,学者尊称为九江先生。由于讲学著... 朱次琦(1807~1882),字子襄,一字稚圭,广东南海九江乡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曾短暂代理过山西襄陵知县,后辞官归里,讲学于九江礼山草堂。①康有为、简朝亮等人均为其门下高足。次琦仕为循吏,隐为良师,学者尊称为九江先生。由于讲学著述成就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稿》 国史 校读 九江 康有为 简朝亮 讲学 道光
下载PDF
解读卞宝第致雨生手札——与《清实录》、《清史稿》印证
11
作者 卞孝萱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0-71,共2页
考出卞宝第手札系致丁日昌,其内容可与《清实录》、《清史稿》相印证。卞劝丁勿因受挫而改变除豪猾的政治措施,具有民本思想。
关键词 卞宝第 丁日昌 《清实录》 《清史稿》
下载PDF
《清史稿》、《清史列传》之《郑成功传》考异七则
12
作者 罗桂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3年第5期36-41,共6页
学者论及《清史稿》和《清史列传》两书的史料价值时,常常认为《清史列传》高于《清史稿》。本文对这一看法提出不同看法,通过对两书《郑成功传》七则明显不同的记载进行考订,发现《清史稿》虽存在不少错误,而可信之处亦多; 《清史列传... 学者论及《清史稿》和《清史列传》两书的史料价值时,常常认为《清史列传》高于《清史稿》。本文对这一看法提出不同看法,通过对两书《郑成功传》七则明显不同的记载进行考订,发现《清史稿》虽存在不少错误,而可信之处亦多; 《清史列传》虽存在许多优点,而错误亦存不少。评判两书的史料价值,应当进行具体的考订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稿》 《清史列传》 《郑成功传》 考异 史料价值
下载PDF
书写共和:试析《清史稿》对辛亥革命的记载
13
作者 李思清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618-624,699-700,共7页
学术界的批评及国民政府组织的政治审查,使得《清史稿》刊行后的命运格外坎坷。清史馆同人"内清室而外民国",这几乎成为学界普遍认可的学术定论。辛亥革命是以共和取代王权,具有公认的进步意义。清史馆同人对此并不否认。《... 学术界的批评及国民政府组织的政治审查,使得《清史稿》刊行后的命运格外坎坷。清史馆同人"内清室而外民国",这几乎成为学界普遍认可的学术定论。辛亥革命是以共和取代王权,具有公认的进步意义。清史馆同人对此并不否认。《清史稿》所呈现的,确是"不一样的辛亥革命",但也不能笼统地视为清史馆同人"敢于"反对共和、反对民国。由于记载史事的角度不同,《清史稿》留下了光宣文人有关现代中国的特殊记忆,这又在某种意义上成全了《清史稿》作为史学文本的独特性。只有深入分析《清史稿》相关行文的背景与成因,才能对清史馆同人持有"理解之同情",从而避免简单的政治或道德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馆同人 《清史稿》 辛亥革命
下载PDF
《清史稿》江西进士订误三则
14
作者 毛晓阳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清史稿》 江西 进士 人物列传 清代 古代史籍
下载PDF
论《清史稿》对孝钦太后传记的处理
15
作者 孙昉 《大连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65-73,共9页
民国政府开设清史馆,组织人手编修清史。清史馆内外诸多人士就如何为孝钦太后(即慈禧)立传,陈说己见。最终,由逊清遗老主持的清史馆否决为孝钦太后单独立传的主张,而将其列入后妃传中。在编修过程中,清史馆通过体例和行文,明暗不一地抨... 民国政府开设清史馆,组织人手编修清史。清史馆内外诸多人士就如何为孝钦太后(即慈禧)立传,陈说己见。最终,由逊清遗老主持的清史馆否决为孝钦太后单独立传的主张,而将其列入后妃传中。在编修过程中,清史馆通过体例和行文,明暗不一地抨击孝钦太后的专权,并将清朝覆灭归咎于孝钦太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稿》 孝钦太后 清史 传记 体例 行文
下载PDF
《清史稿》大臣传职官类讹误考证
16
作者 王静 《语文知识》 2011年第1期66-67,共2页
《清史稿》是民国初年设立的清史馆所编写的记述清代历史的史书。它汇集了丰富的有清一代的基本史料,并作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但由于《清史稿》成于众手,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校改,致使该书记载的史事有很多失实之处。1976年中华书局点校本... 《清史稿》是民国初年设立的清史馆所编写的记述清代历史的史书。它汇集了丰富的有清一代的基本史料,并作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但由于《清史稿》成于众手,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校改,致使该书记载的史事有很多失实之处。1976年中华书局点校本改正了原书的许多错误,给读者提供了许多阅读的方便。但点校本也有未尽之处,本文以大臣传所涉及的职官为例,考订其中的讹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稿》 大臣传 职官 考证
下载PDF
“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整理出版
17
作者 诸伟奇 周挺启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17年第3期107-121,共15页
"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本的出版,是20世纪我国古籍整理工作最伟大的成就,也是古文献学科发展中最成功的实践。本文记述了"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从提议到启动,从分散点校到集中点校,从"文化大革命"... "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本的出版,是20世纪我国古籍整理工作最伟大的成就,也是古文献学科发展中最成功的实践。本文记述了"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从提议到启动,从分散点校到集中点校,从"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到恢复点校、完成全书的艰辛历程;从"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内容价值、点校体例、版本选取、校勘和标点的难度及处理诸方面论述了中华书局点校本的巨大成就,彰显了一代古籍整理者的不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史” 《清史稿》 点校本 古籍整理
下载PDF
《清史稿》桂西史料考订13则
18
作者 罗继高 《河池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83-86,共4页
对1977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清史稿》中的"地理志"、"土司列传"、"职官志"中关于桂西的史料记述进行考证,指出其中存在的舛误13处,并逐一考订。
关键词 《清史稿》 桂西 史料 考订
下载PDF
《清史稿》中蕲水进士郭沛霖传记中的两处错误
19
作者 蒋金星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清史稿》 蕲水进士 郭沛霖 传记
下载PDF
遗民与《清史稿》的修撰 被引量:3
20
作者 程太红 何晓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4-113,共11页
1914年,袁世凯设清史馆,聘赵尔巽为馆长,又广召耆儒,共襄此举。众多前清遗民应诏而来,"修故国之史,即以恩故国"。在《清史稿》的著述过程中,遗民力主"内清而外民国"的原则,在体裁确立、体例设定、内容取舍、文字表... 1914年,袁世凯设清史馆,聘赵尔巽为馆长,又广召耆儒,共襄此举。众多前清遗民应诏而来,"修故国之史,即以恩故国"。在《清史稿》的著述过程中,遗民力主"内清而外民国"的原则,在体裁确立、体例设定、内容取舍、文字表达等各方面都渗透着强烈的怀念故国旧主情结。修史是遗民话语表达的便捷方式,乃至成为他们对抗民国、反对新学的得力手段。由于《清史稿》"不奉民国正朔","称扬诸遗老","鼓励复辟",刊行后即被南京国民政府封禁,引发朝野上下对《清史稿》文本的一片质疑、谴责、批判之声。《清史稿》已然不只是民国政府官修前朝之史,而是清遗民寄寓情怀、思念故国的"私史"。当然,《清史稿》也并非因此而毫无价值。从学术上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遗民 《清史稿》 修撰 遗民情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