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字架下的漂流——解读郭沫若《漂流三部曲》 被引量:1
1
作者 余玲 《郭沫若学刊》 2005年第1期59-64,共6页
《漂流三部曲》是郭沫若前期自叙传身边小说的代表作品。小说极为真切深挚地宣泄了留日归国的青年学子爱牟在人生的歧路中与妻儿生离的诸种复杂的情感体验,感人至深;在艺术表现上,小说强烈的主观性、抒情性、流畅性不仅鲜明地体现了创... 《漂流三部曲》是郭沫若前期自叙传身边小说的代表作品。小说极为真切深挚地宣泄了留日归国的青年学子爱牟在人生的歧路中与妻儿生离的诸种复杂的情感体验,感人至深;在艺术表现上,小说强烈的主观性、抒情性、流畅性不仅鲜明地体现了创造社小说的风格特点,而且作为新文学初期的小说创作,这种自叙传抒情小说范式在新旧小说的转型过程中具有积极的开拓和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流三部曲》 主观性 抒情性
下载PDF
“他不是只能吹出一种单调的稻草”——郭沫若早期小说创作的审美之维
2
作者 王玉春 《励耘学刊》 2020年第1期232-249,共18页
驰骋想象、涅槃更生的"诗人郭沫若"和耽于写实、困顿潦倒的"小说家郭沫若",在早期创作中呈现出热情激越、雄浑豪放与颓废阴郁、感伤遁世的双重文风。其"写作空间"的转换包括文体空间的转换、叙述空间的... 驰骋想象、涅槃更生的"诗人郭沫若"和耽于写实、困顿潦倒的"小说家郭沫若",在早期创作中呈现出热情激越、雄浑豪放与颓废阴郁、感伤遁世的双重文风。其"写作空间"的转换包括文体空间的转换、叙述空间的转换以及发表空间的转换,为考察郭沫若早期创作提供了新维度。在带有某种同质化的创作潮流的裹挟下,作为小说家的郭沫若贡献了迥异的文本,不从理念出发,不追求典型性戏剧性的情节。这些带有鲜明写实意味的"零距离"书写的身边小说,在互文阅读中意义得以彰显,尤其在当时的读者鉴赏中表现出格外重要的"偏爱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漂流三部曲》 写实 偏爱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