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炼狱》中的罪与救赎
1
作者 刘丽 崔静华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57-61,共5页
在悲剧《炼狱》中,普罗科托因犯下通奸罪不经意间启动了萨勒姆镇一些人的种种欲望和罪恶,为自己和那些无辜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一直不能正视自己罪孽的他,面对法庭和宗教强权的逼索,在妻子的帮助下最终战胜了自己的罪恶、软弱和自... 在悲剧《炼狱》中,普罗科托因犯下通奸罪不经意间启动了萨勒姆镇一些人的种种欲望和罪恶,为自己和那些无辜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一直不能正视自己罪孽的他,面对法庭和宗教强权的逼索,在妻子的帮助下最终战胜了自己的罪恶、软弱和自卑,找回了自己纯净纯善的灵魂,完成了自我救赎。这只迷途的羔羊终于回到了上帝的怀抱,坚持真理、捍卫良知,获得了新生而成为圣人。该剧展示出现实社会中严峻考验下人性最光辉的一面,让观众对人性的回归有了坚定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狱》 救赎
下载PDF
论《炼狱》中普洛克托的伦理选择
2
作者 郭妮 《戏剧之家》 2018年第6期20-21,共2页
阿瑟·米勒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剧作家,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其作品《炼狱》被公认为是一部借古喻今的现实主义戏剧。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回到美国清教主义盛行时代的伦理现场,分析主人公约翰·普洛克托的伦... 阿瑟·米勒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剧作家,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其作品《炼狱》被公认为是一部借古喻今的现实主义戏剧。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回到美国清教主义盛行时代的伦理现场,分析主人公约翰·普洛克托的伦理选择,认为其作为清教徒最初犯了通奸罪且选择隐瞒,违反了伦理禁忌,不当的伦理选择是对其伦理身份的背离,最终他对正义的关注超越了对自己名誉的关注,其实是他伦理身份回归的一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瑟·米勒 《炼狱》 伦理身份 伦理选择
下载PDF
试论小说《红宇》与戏剧《炼狱》的相似之处
3
作者 周灵 《致富时代(下半月)》 2012年第2期185-185,共1页
美国作家霍桑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红字》(1850)描写在清教主义统治下的新英格兰发生的一起通奸罪,而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代表剧作《炼狱》(1953)则再现了美国历史上着名的“审巫案”。该文主要从背景、对清教的揭露、主人公命运... 美国作家霍桑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红字》(1850)描写在清教主义统治下的新英格兰发生的一起通奸罪,而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代表剧作《炼狱》(1953)则再现了美国历史上着名的“审巫案”。该文主要从背景、对清教的揭露、主人公命运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两部作品中的相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字》 《炼狱》 相似之处
下载PDF
良知与私心的探索:阿瑟·米勒的《炼狱》
4
作者 李巍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8-101,共4页
在《炼狱》中,米勒对负罪感的发现激发了他在早期戏剧中的情节设置,以便研究这种负罪感带来的结果。米勒把《炼狱》看作是《推销员之死》的姊妹篇,因为两者都注重对于良心领域的探索。
关键词 阿瑟·米勒《炼狱》 良心与私心 探索
原文传递
“人类已经安居于地上”——评勒高夫《炼狱的诞生》
5
作者 王瑞雪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3年第1期231-245,共15页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勒高夫在其《炼狱的诞生》一书中,探究了中世纪“炼狱”信仰的形成。作为勒高夫中世纪研究的经典之作,该书帮助改变了人们关于中世纪的俗成话语,其中译本的问世对于丰富国内学界及普通读者对西方中世纪文化的认识具有...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勒高夫在其《炼狱的诞生》一书中,探究了中世纪“炼狱”信仰的形成。作为勒高夫中世纪研究的经典之作,该书帮助改变了人们关于中世纪的俗成话语,其中译本的问世对于丰富国内学界及普通读者对西方中世纪文化的认识具有深远意义。围绕勒高夫的“炼狱”诞生,历来有学者提出诸多批评意见,这些批评指向了更具多元性的文化视野;然而勒高夫对中世纪“炼狱”的探讨根植于以理性为基准的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方法,其理论建构具有自洽性,并且仍将为作为“现代人”的我们理解自身传统以及此世的生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高夫 《炼狱的诞生》 中世纪 炼狱 社会科学 历史
下载PDF
爱尔兰公众伦理意识的觉醒及其途径——对叶芝《炼狱》弑父杀子情节的一种解读
6
作者 何林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42,共8页
叶芝的剧作《炼狱》通过弑父杀子的情节悲剧性地向观众展示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爱尔兰社会的文化状况,体现了作家对爱尔兰社会道德沦丧和伦理秩序失衡的焦虑。在贵族阶级衰落和中产阶级兴起这一独特的伦理环境中,叶芝主张通过爱尔兰的... 叶芝的剧作《炼狱》通过弑父杀子的情节悲剧性地向观众展示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爱尔兰社会的文化状况,体现了作家对爱尔兰社会道德沦丧和伦理秩序失衡的焦虑。在贵族阶级衰落和中产阶级兴起这一独特的伦理环境中,叶芝主张通过爱尔兰的文艺复兴,传承贵族的有字传统和普通民众的无字传统,用传统文化和其价值观念来推动爱尔兰公众伦理意识的觉醒。在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中,叶芝选择的是一条文化民族主义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芝 《炼狱》 伦理蒙昧 伦理环境
原文传递
“徘徊在暴雨肆虐过的圣殿门槛上的灵魂”:《炼狱》中的《哈姆雷特》幽灵(英文)
7
作者 李普罗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37,共8页
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叶芝的《炼狱》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之间的关系来探讨莎士比亚对于叶芝创作《炼狱》一剧的影响。这两部剧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似性,不仅在运用"幽灵"的方式上非常相似,而且两部剧作中的主人公老人与哈... 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叶芝的《炼狱》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之间的关系来探讨莎士比亚对于叶芝创作《炼狱》一剧的影响。这两部剧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似性,不仅在运用"幽灵"的方式上非常相似,而且两部剧作中的主人公老人与哈姆雷特对待母亲的态度也具有可比性。本文分析了叶芝在《炼狱》中对莎士比亚的指涉及其日记与自传中有关着迷于《哈姆雷特》的记述,认为叶芝《炼狱》中所使用母题的灵感或许正是源自其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浓厚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狱》 《哈姆雷特》 叶芝 莎士比亚 影响
原文传递
阿瑟米勒戏剧《炼狱》中的伦理解读
8
作者 闫峥 《才智》 2018年第4期188-189,共2页
阿瑟米勒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的犹太家庭,他从大学时代开始写作。他于1933年从亚伯拉罕·林肯高中毕业,后来又在密歇根大学主修新闻学,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认真对待写作。《炼狱》是米勒众多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杰作,许多学者试图从... 阿瑟米勒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的犹太家庭,他从大学时代开始写作。他于1933年从亚伯拉罕·林肯高中毕业,后来又在密歇根大学主修新闻学,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认真对待写作。《炼狱》是米勒众多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杰作,许多学者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这出戏,因为这出戏的背景是塞勒姆,在那里猎巫发生了。他们中的许多人关注的是米勒在真实历史事件中的变化,包括大卫·莱文(1955年)、罗伯特·a·马丁(1977年)和威廉·j·麦吉尔(1981年)。所以本次研究重点针对《炼狱》进行其中的伦理解读,以期能够为戏剧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瑟米勒 《炼狱》 伦理解读
原文传递
“文革”予冯骥才的“意义”——评冯骥才非虚构文学《无路可逃》《炼狱·天堂》 被引量:1
9
作者 田耕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7年第12期78-81,共4页
冯骥才的创作历程与"文革"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文革"深深的影响了他,成为他的创作取材之地,他的精神资源。他近期的新作,非虚构文学作品《无路可逃》和《炼狱·天堂》,前者是对自我灵魂的诘问,后者则是艺术家的... 冯骥才的创作历程与"文革"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文革"深深的影响了他,成为他的创作取材之地,他的精神资源。他近期的新作,非虚构文学作品《无路可逃》和《炼狱·天堂》,前者是对自我灵魂的诘问,后者则是艺术家的镜像对照。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冯骥才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终极追问,对艺术的至上追求,对灵魂、心灵的深度拷问,这也就是冯骥才先生"文革"情结的根本原因。我们探讨"文革"予冯骥才的"意义",可以为深入理解他和他的作品撕开一个口子,进一步探讨他作为一个作家,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文化守护者的思想脉络和精神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骥才“文革” 非虚构文学 《无路可逃》 《炼狱·天堂》
下载PDF
熟而生误的名言——关于马克思引用但丁名言
10
作者 许锡强 《阅读与写作》 2007年第5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马克思 名言 但丁 《炼狱篇》 《资本论》 《神曲》 意大利 作者
下载PDF
千古追寻:但丁的“天路历程”
11
作者 武跃速 《晋东南师专学报》 1993年第2期74-80,共7页
关键词 但丁 诗歌 文学创作 意大利 人性 《炼狱篇》
下载PDF
《炼狱之声》中美国意大利族裔性的书写与超越
12
作者 周南翼 《英语文学研究》 2019年第1期50-62,共13页
福兰克·兰特里齐亚的《炼狱之声》着眼于美国意大利族裔经历,探讨身份属性、族裔性等问题,小说的前瞻性和艺术性使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作者通过主人公讲述美国犹蒂卡城早期意大利移民暴力历史,颠覆族裔研究中惯例使用的方法,即基... 福兰克·兰特里齐亚的《炼狱之声》着眼于美国意大利族裔经历,探讨身份属性、族裔性等问题,小说的前瞻性和艺术性使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作者通过主人公讲述美国犹蒂卡城早期意大利移民暴力历史,颠覆族裔研究中惯例使用的方法,即基于寻祖/血统、饮食与家庭、语言、历史故事等符号的族裔身份属性界定。在族裔性问题上,小说超越以"差异性"为主的族裔性,更多从人的心理感受、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等角度予以体现:寻根/血统认同是对哲学或存在主义终极问题的一种回答;身份属性是灵活变动和发展的,取决于个人在其所处环境下的感受、自由选择和行动;族裔性的本质应是人类共有的情感、感受和价值观以不同方式或不同载体表现出来,这些共通之处是族裔之间乃至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意大利裔小说 福兰克·兰特里齐亚 族裔性 《炼狱之声》
原文传递
读傅兆先遗著
13
作者 资华筠 《舞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傅兆先 《炼狱与圣殿中的欢笑》 舞蹈评论 《舞蹈语言学纲要》舞蹈艺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