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应现象与概念结构》(Anaphora and Concepmal Structure)一书1997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Karen van Hoek博士在其论文《通向概念结构的路径:代名化照应的制约条件》(Paths through conceptual structure:constraints on pr...《照应现象与概念结构》(Anaphora and Concepmal Structure)一书1997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Karen van Hoek博士在其论文《通向概念结构的路径:代名化照应的制约条件》(Paths through conceptual structure:constraints on pronominal anaphora)的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的,是从认知语法的角度研究照应现象的一部力作,是对以往基于句法结构关系如成分统领制约下的照应理论的反动。展开更多
“形式与意义的脱节现象”(Formal and semantic discrepancies)是言语表达中的一种变异(deviance)现象。本文从句法、语义和逻辑三个不同平面对现代汉语定心结构中形式与意义的脱节现象(以下简称“脱节现象”)进行分类和展开分析,探索...“形式与意义的脱节现象”(Formal and semantic discrepancies)是言语表达中的一种变异(deviance)现象。本文从句法、语义和逻辑三个不同平面对现代汉语定心结构中形式与意义的脱节现象(以下简称“脱节现象”)进行分类和展开分析,探索它在句法结构、语义关系和语用价值等方面的特点,探索它与逻辑、修辞的联系和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的几点结论.展开更多
文摘《照应现象与概念结构》(Anaphora and Concepmal Structure)一书1997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Karen van Hoek博士在其论文《通向概念结构的路径:代名化照应的制约条件》(Paths through conceptual structure:constraints on pronominal anaphora)的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的,是从认知语法的角度研究照应现象的一部力作,是对以往基于句法结构关系如成分统领制约下的照应理论的反动。
文摘“形式与意义的脱节现象”(Formal and semantic discrepancies)是言语表达中的一种变异(deviance)现象。本文从句法、语义和逻辑三个不同平面对现代汉语定心结构中形式与意义的脱节现象(以下简称“脱节现象”)进行分类和展开分析,探索它在句法结构、语义关系和语用价值等方面的特点,探索它与逻辑、修辞的联系和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的几点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