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戏《牧羊记》演变探析
1
作者 侯苏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37-39,46,共4页
《牧羊记》是宋元南戏重要的剧目之一,其本事来自正史,可是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叙事方式等方面,体现了作者对历史材料的加工和修改,表现了独特的艺术个性。着重分析剧作中与史实的相异之处,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经典情节对同题材作品的影... 《牧羊记》是宋元南戏重要的剧目之一,其本事来自正史,可是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叙事方式等方面,体现了作者对历史材料的加工和修改,表现了独特的艺术个性。着重分析剧作中与史实的相异之处,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经典情节对同题材作品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戏剧—中国古代历史剧的逻辑链中,探析南戏《牧羊记》的发展演变。给予其准确的艺术定位,明确古代历史剧的创作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 《牧羊记》 苏武 李陵 历史剧
下载PDF
论南戏《牧羊记》中苏武形象的塑造
2
作者 李淑芹 李占鹏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52-55,共4页
苏武形象最早见于《史记》,但在《汉书》里才有个人传记。此后,苏武的守节精神得到历代文人的追颂。南戏《牧羊记》在移植了《汉书》基本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情节改编、虚实结合、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塑造了苏武忠贞不贰、坚韧不拔、矢志... 苏武形象最早见于《史记》,但在《汉书》里才有个人传记。此后,苏武的守节精神得到历代文人的追颂。南戏《牧羊记》在移植了《汉书》基本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情节改编、虚实结合、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塑造了苏武忠贞不贰、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人物形象。南戏《牧羊记》歌颂了苏武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崇高民族气节,其全本流传对后世研究南戏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牧羊记》 苏武 形象塑造
下载PDF
论南戏《牧羊记》的昆曲化演进
3
作者 孙书磊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69,共15页
南戏《牧羊记》现存较完整的版本是清咸丰八年(1858)宝善堂本,其底本的形成至迟在明初,底本内容的原创则在元末《琵琶记》创作之前。宝善堂本杂元代原创、明初改编和明清昆曲演出的诸多信息。通过对南戏《牧羊记》现存文献流变的考察,... 南戏《牧羊记》现存较完整的版本是清咸丰八年(1858)宝善堂本,其底本的形成至迟在明初,底本内容的原创则在元末《琵琶记》创作之前。宝善堂本杂元代原创、明初改编和明清昆曲演出的诸多信息。通过对南戏《牧羊记》现存文献流变的考察,发现南戏主要通过叙事的折子戏化、曲唱的清唱化、曲体的格律化和念白的苏白化等方式实现其从南戏体制向昆曲艺术的演变。宝善堂本所体现的基于行当应工而对剧情的选择性扬弃是南戏的昆曲折子戏化的关键路径,对曲唱的清唱化、曲体的格律化处理是南戏借助雅化走向昆曲舞台的重要原则,念白的苏白化是南戏经雅化后扎根民间的有效手段。南戏昆曲化的高潮在明万历至清康熙年间,乾隆至咸丰年间仍有余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 《牧羊记》 昆曲化 宝善堂本 文献衍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