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过retusiusineA的核磁共振解析讲授研究生课程《物质结构鉴定与表征》 被引量:2
1
作者 蔡乐 曹秋娥 +1 位作者 韦琨 丁中涛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期143-148,共6页
本文以兰科植物藓叶卷瓣兰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化合物retusiusine A的综合解析为例,讲授研究生课程《物质结构鉴定与表征》中的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波谱分析内容。retusiusine A结构中包含苯环、含氧取代碳和不含氧取代... 本文以兰科植物藓叶卷瓣兰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化合物retusiusine A的综合解析为例,讲授研究生课程《物质结构鉴定与表征》中的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波谱分析内容。retusiusine A结构中包含苯环、含氧取代碳和不含氧取代碳,而且其核磁数据不重叠,非常适合作为核磁共振授课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retusiusine A 《物质结构鉴定与表征》
下载PDF
阿卡波糖固体制剂有关物质测定及未知杂质结构鉴定
2
作者 彭飞城 李昌亮 +5 位作者 石笑弋 高慧如 李帅 刘雁鸣 兰文 易必新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5期76-79,90,共5页
建立阿卡波糖固体制剂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对未知杂质[相对保留时间(relative retention time,RRT) 0.75]进行结构鉴定。采用HPLC法进行有关物质测定,使用氨基柱(150 mm×4.6 mm,3μm),流动相采用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2.13 g... 建立阿卡波糖固体制剂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对未知杂质[相对保留时间(relative retention time,RRT) 0.75]进行结构鉴定。采用HPLC法进行有关物质测定,使用氨基柱(150 mm×4.6 mm,3μm),流动相采用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2.13 g与磷酸氢二钠二水合物0.77 g,加水至1 000 mL,调节pH值至6.4)-乙腈(22∶78);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2.2~2.5 mL/min;柱温45℃。采用2DLC-QTOF/MS方法,对RRT 0.75杂质做结构鉴定。通过改进实验条件,提高了杂质Ⅰ、杂质Ⅲ峰与阿卡波糖峰的分离度;通过方法学验证,确定该方法的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准确性好。RRT0.75杂质鉴定为阿卡波糖的同分异构体。建立的方法能准确测定阿卡波糖固体制剂中的有关物质,可为本品的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卡波糖固体制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关物质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海洋放线菌BM-2菌株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9
3
作者 马桂珍 吴少杰 +3 位作者 付泓润 暴增海 王淑芳 葛平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3-401,共9页
从海洋放线菌菌株BM-1发酵液中分离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物质。以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生物活性为跟踪,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薄层层析和HPLC等技术,海洋放线菌菌株BM-1发酵液中含有4种对禾谷镰刀菌具... 从海洋放线菌菌株BM-1发酵液中分离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物质。以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生物活性为跟踪,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薄层层析和HPLC等技术,海洋放线菌菌株BM-1发酵液中含有4种对禾谷镰刀菌具有抑菌作用的活性物质,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4种具有强抗菌作用的组分Aa、Ab、Ba、Ca。采用ESI-MS、1H NMR、13C NMR等波谱分析技术,对分离量较大、活性较强的活性组分Ca进行结构鉴定,鉴定Ca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BM-2 抗真菌活性物质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杆菌AbⅢ745-6抑菌物质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晶 安德荣 +2 位作者 李爱荣 张勤福 田瑄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14,共4页
荧光假单胞杆菌AbⅢ745-6能够抑制稻瘟病菌、小麦全蚀、番茄枯萎等多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AbⅢ745-6的发酵液预处理后,采用液-液萃取得到3种粗品,经液相色谱制备主要的单一组分获得强抑菌物质F-4。此化合物为红棕色油质物,可溶于乙酸乙... 荧光假单胞杆菌AbⅢ745-6能够抑制稻瘟病菌、小麦全蚀、番茄枯萎等多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AbⅢ745-6的发酵液预处理后,采用液-液萃取得到3种粗品,经液相色谱制备主要的单一组分获得强抑菌物质F-4。此化合物为红棕色油质物,可溶于乙酸乙酯、甲醇、丙酮等多种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化学结构分析初步命名F-4为苯胺基甲基乙酸,这是在荧光假单胞杆菌中发现的一种新抑菌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杆菌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抑菌物质
下载PDF
生物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郑永红 杨松成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05-308,共4页
综述了生物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新进展,讨论了生物质谱在蛋白质初步鉴定、翻译后修饰的鉴别、蛋白质-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等研究方面的应用趋势,以及一些最新发展,指出了生物质谱技术现存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物质 蛋白质 结构鉴定 电喷雾 氨基酸
下载PDF
南极适冷菌Pseudomonas sp.P4-11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红梅 彭玉娇 林学政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9-152,158,共5页
以尖孢镰刀菌为指示菌,对南极适冷菌Pseudomonas sp.P4-11发酵液中的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30~60℃和pH值6~10的范围内发酵液上清的抑菌活性稳定.通过抑菌活性追踪检测,利用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及HPLC等... 以尖孢镰刀菌为指示菌,对南极适冷菌Pseudomonas sp.P4-11发酵液中的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30~60℃和pH值6~10的范围内发酵液上清的抑菌活性稳定.通过抑菌活性追踪检测,利用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及HPLC等方法对抑菌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获得了2个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化合物(T2-20-7-11-5,T2-20-7-11-7),结构鉴定表明,二者均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利用扫描电镜对化合物T2-20-7-11-5抑制尖孢镰刀菌孢子的初步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可能主要作用于细胞壁或细胞膜,造成细胞内容物外泄,最终对孢子萌发以及菌丝体生长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细菌 抑菌活性物质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下载PDF
LC/MS用于匹多莫德有关物质结构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周瑞琪 刘洁 +1 位作者 刘辉 杭太俊 《质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3-442,共10页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鉴定匹多莫德的有关物质,选取Sepax GP-C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三氟乙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对匹多莫德有关物质进行分离;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化-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法(ESI-TOF MS)...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鉴定匹多莫德的有关物质,选取Sepax GP-C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三氟乙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对匹多莫德有关物质进行分离;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化-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法(ESI-TOF MS)测定各有关物质离子的准确质量和元素组成,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ESI-MS/MS)测定子离子特征。结果表明:在所建立的条件下,匹多莫德及其有关物质的分离良好,检测并鉴定出11个主要有关物质。该技术能有效地分离鉴定匹多莫德中的有关物质,其鉴定结果可为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多莫德 有关物质 降解产物 结构鉴定 液相色谱-质谱(LC/MS)
下载PDF
红景天苷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罗红 彭艳 都述虎 《中药与临床》 2010年第3期21-23,共3页
目的:分离和鉴定红景天苷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方法:红景天苷原料药乙醇溶液经硅胶柱色谱富集,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等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3个有关物质,分别为淫羊藿次苷D2、4-乙酰基苯... 目的:分离和鉴定红景天苷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方法:红景天苷原料药乙醇溶液经硅胶柱色谱富集,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等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3个有关物质,分别为淫羊藿次苷D2、4-乙酰基苯酚-β-D-葡萄糖苷和云杉素。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红景天苷原料药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原料药 有关物质 分离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氯可托龙新戊酸酯及其有关物质的结构鉴定
9
作者 刘文宝 刘岩 游松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70-776,共7页
目的对氯可托龙新戊酸酯及其原料药中有关物质进行分离及结构鉴定。方法采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氯可托龙新戊酸酯中的杂质进行分离,并应用HPLC-ESI-MS、NMR、UV、IR法对氯可托龙新戊酸酯及其有关物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氯可托龙新戊... 目的对氯可托龙新戊酸酯及其原料药中有关物质进行分离及结构鉴定。方法采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氯可托龙新戊酸酯中的杂质进行分离,并应用HPLC-ESI-MS、NMR、UV、IR法对氯可托龙新戊酸酯及其有关物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氯可托龙新戊酸酯原料药中含有(6R,9R,16R)-9-氯-6β-氟-11β,21-二羟基-16α-甲基-1,4-孕甾二烯-3,20-二酮-21-新戊酸酯[(6R,9R,16R)-9-chloro-6β-fluoro-11β,21-dihydroxy-16α-methylpregna-1,4-diene-3,20-dione-21-pivalate,1]、(9R,16R)-9-氯-4-氟-11β,21-二羟基-16α-甲基-1,4-孕甾二烯-3,20-二酮-21-新戊酸酯[(9R,16R)-9-chloro-4-fluoro-11β,21-dihydroxy-16α-methylpregna-1,4-diene-3,20-dione-21-pivalate,2]和(9R,16R)-9-氯-6α-氟-11β,21-二羟基-16α-甲基-1,4-孕甾二烯-3,20-二酮-11,21-二新戊酸酯[(9R,16R)-9-chloro-6α-fluoro-11β,21-dihydroxy-16α-methylpregna-1,4-diene-3,20-dione-11,21-dipivalate,3]3种杂质。结论从氯可托龙新戊酸酯原料药中分离得到3个杂质,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发现。其中杂质1为6-H的差向异构体,杂质2为同分异构体,杂质3为11-OH与新戊酸酯化产物。结合合成过程分析,三者可能均为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可托龙新戊酸酯 有关物质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岩藻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酶解产物的结构表征、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柳 顾秋亚 +2 位作者 王聪聪 李熙文 余晓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该文以唯一碳源法初筛,并以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HPGPC)检测,从茶叶中得到一株具有岩藻多糖酶活性的菌株。利用该菌发酵粗酶液在50℃下酶解岩藻多糖(fucoidan,F)24 h后,产物中低于10 kD... 该文以唯一碳源法初筛,并以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HPGPC)检测,从茶叶中得到一株具有岩藻多糖酶活性的菌株。利用该菌发酵粗酶液在50℃下酶解岩藻多糖(fucoidan,F)24 h后,产物中低于10 kDa的低分子质量岩藻多糖(low molecular weight fucoidan,LMWF)相对含量为59.4%。基于ITS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Aspergillus amstelodami。后用该菌株的发酵粗酶液酶解制备LMWF,分析F和LMWF的硫酸基团含量、单糖组成、分子质量和糖苷键类型;结果表示,F、LMWF硫酸基团含量分别为(33.0±0.3)%、(32.4±0.9)%;单糖主要由岩藻糖和半乳糖组成,并含有少量的木糖和葡萄糖醛酸;分子质量分别为277 kDa、2997 Da;糖苷键类型均为α-糖苷键。水解前后样品的抗氧化结果显示,LMWF的抗氧化活性明显优于F;表明利用该菌发酵粗酶液酶解制备的LMWF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为后续岩藻多糖应用于食品与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 鉴定 低分子质量岩藻多糖 结构表征 抗氧化
下载PDF
盐酸苯达莫司汀有关物质结构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文华 邹丽敏 +3 位作者 张斐 张连第 廖明毅 丁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338,共6页
建立HPLC法对盐酸苯达莫司汀的有关物质进行分析,检测出2个有关物质IMP01和IMP02;通过LC-MS/MS法推测出2个有关物质的结构,并合成制备得到2个有关物质单体,根据Q-TOF/MS以及NMR结果综合解析确证了两个有关物质结构,IMP01为4-(1-甲基-5-... 建立HPLC法对盐酸苯达莫司汀的有关物质进行分析,检测出2个有关物质IMP01和IMP02;通过LC-MS/MS法推测出2个有关物质的结构,并合成制备得到2个有关物质单体,根据Q-TOF/MS以及NMR结果综合解析确证了两个有关物质结构,IMP01为4-(1-甲基-5-吗啉-2-苯并咪唑基)丁酸盐酸盐,IMP02为4-{1-甲基-5-[(2-氯乙基)(2-羟乙基)氨基]-2-苯并咪唑基}丁酸盐酸盐。结果显示,在建立的LC-MS条件下,盐酸苯达莫司汀与其有关物质分离良好,通过分析鉴定有关物质结构,为其工艺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苯达莫司汀 有关物质 结构鉴定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一株拮抗菌产生的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与初步鉴定
12
作者 夏尚远 薛东红 +3 位作者 周启升 孙凤霞 夏尚飞 刘训理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109,共6页
试验旨在分离纯化XDH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并初步鉴定有效抗菌物质的结构。从泰山林地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对大肠杆菌及鸡白痢沙门氏菌等多种动物致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短短芽孢杆菌XDH,通过硫酸铵盐析和层析技术对该菌株产生的抗菌物... 试验旨在分离纯化XDH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并初步鉴定有效抗菌物质的结构。从泰山林地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对大肠杆菌及鸡白痢沙门氏菌等多种动物致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短短芽孢杆菌XDH,通过硫酸铵盐析和层析技术对该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对纯化后的抗菌物质进行了性质研究,并对抗菌物质B组分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为:经过CM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25凝胶层析对抗菌物质进行分离纯化,纯化后的抗菌物质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34μg/mL和4.69μg/mL,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MIC、MBC分别为0.63μg/mL和1.25μg/mL。采用AKTA Explore10层析系统对抗菌物质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A、B、C三个活性组分,其中,活性组分B的质谱解析结果显示,其分子量为1570.9 Da,推断为一新的多肽类抗菌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拮抗菌 抗菌物质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新药五味子乙素中主要相关物质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涛 闫文静 +4 位作者 高颖 李娜 张敏 汪豪 叶文才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3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对创新药物五味子乙素中主要相关物质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柱层析及制备HPLC方法从五味子乙素结晶母液中分离得到成品原料的一个主要微量化学成分,通过NMR、MS、CD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运用HPLC-UV方法进行质量分数检... 目的对创新药物五味子乙素中主要相关物质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柱层析及制备HPLC方法从五味子乙素结晶母液中分离得到成品原料的一个主要微量化学成分,通过NMR、MS、CD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运用HPLC-UV方法进行质量分数检测。结果制备分离得到的未知杂质为Isokadsuranin,质量分数>98%。结论本法得到的Isokadsuranin符合中药化学对照品的相关技术要求,为创新药物五味子乙素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化学对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相关物质 Isokadsuranin 分离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盐酸瑞芬太尼有关物质结构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春华 曹俊涵 +3 位作者 杨争 杨晨 马玉洁 杨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I0003-I0006,共4页
目的对盐酸瑞芬太尼的2个主要有关物质进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制备高效液相法和样品降解再纯化分离获得杂质,并应用LC/MS、NMR、UV、IR等对主要有关物质进行结构分析。结果确证其中一个杂质是4-甲氧羰基-4-[(1-氧代丙基)苯胺基]哌啶,另... 目的对盐酸瑞芬太尼的2个主要有关物质进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制备高效液相法和样品降解再纯化分离获得杂质,并应用LC/MS、NMR、UV、IR等对主要有关物质进行结构分析。结果确证其中一个杂质是4-甲氧羰基-4-[(1-氧代丙基)苯胺基]哌啶,另外一个杂质是4-甲氧羰基-4-[(1-氧代丙基)苯胺基]-1-哌啶丙酸。结论为盐酸瑞芬太尼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瑞芬太尼 有关物质 结构鉴定 NMR
下载PDF
南极适冷菌Pseudomonassp.C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玉娇 方海霞 +2 位作者 李敬龙 王燕 林学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14-17,30,共5页
本文对南极适冷菌Pseudomonassp.c发酵液上清中的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40-70℃和pH5—9的范围内发酵液上清的抑菌活性稳定。根据活性追踪,通过硅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发酵液上清中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 本文对南极适冷菌Pseudomonassp.c发酵液上清中的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40-70℃和pH5—9的范围内发酵液上清的抑菌活性稳定。根据活性追踪,通过硅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发酵液上清中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了3个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合物,并对其中的两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化合物1为环二肽类(环(苯丙氨酸-脯氨酸)),化合物2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类(14-壬基苯氧基.3,6,9,12.四氧十四烷-1-醇),两者对枯草芽孢杆菌也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菌 抑菌活性物质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下载PDF
萎缩芽胞杆菌LB6-2抑制立枯丝核菌活性物质的鉴定
16
作者 罗文芳 周军辉 +1 位作者 何伟 许建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8-387,共10页
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菌核萌发抑制法筛选出一株细菌LB6-2,对立枯丝核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71.76%,菌核萌发抑制率为100.00%。通过观察形态学特征、分析理化性质结合16S r DNA扩增序列分析对该菌株鉴定为萎缩芽胞杆菌... 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菌核萌发抑制法筛选出一株细菌LB6-2,对立枯丝核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71.76%,菌核萌发抑制率为100.00%。通过观察形态学特征、分析理化性质结合16S r DNA扩增序列分析对该菌株鉴定为萎缩芽胞杆菌Bacillusatrophaeus(OK639005.1)。采用大孔树脂法提取发酵产物并进行HPLC制备,对获得的14个组分进行活性测定确定其活性组分,从活性组分中制备获得3个单品化合物LBN4-2、LBN4-4、LBN4-5,经HPLC-MS、NMR分析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LBN4-2为Cyclo(Pro-Val)、LBN4-4为Cyclo(D-Leu-L-Pro)和LBN4-5为Cyclo(L-prolyl-D-phenylalanyl),3个化合物的浓度在4 mmol/L时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6.16%、84.87%和83.10%,浓度在2 mmol/L以上时,对立枯丝核菌菌核萌发的抑制率为100%。由此可见,萎缩芽胞杆菌LB6-2具有作为防治立枯丝核菌生防菌剂研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枯丝核菌 萎缩芽胞杆菌 活性物质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与化学物质结构鉴定系统的研究
17
作者 甘婕 《电脑开发与应用》 2008年第10期27-28,共2页
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与化学物质结构鉴定系统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简化化学研究人员的分子结构确定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与化学物质结构鉴定系统中光谱基团及物质结构的分析,并且介绍了系统中主要的功能... 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与化学物质结构鉴定系统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简化化学研究人员的分子结构确定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与化学物质结构鉴定系统中光谱基团及物质结构的分析,并且介绍了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模块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基团分析 光谱物质分析 物质结构鉴定
下载PDF
基于HPLC-MS/MS对枇杷叶水提组分分析及萜类物质的结构鉴定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佳美 徐伟 +5 位作者 张雪 邵百琪 谢红瑶 吴凡 马智宇 陈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5-303,共9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MS)技术,对枇杷叶水提组分进行分析,并且对萜类物质进行解析。采用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水+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使用ESI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共检测到1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MS)技术,对枇杷叶水提组分进行分析,并且对萜类物质进行解析。采用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水+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使用ESI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共检测到120个化合物;包括18种萜类化合物,总相对含量1452.693μg/mL;24种黄酮类化合物,总相对含量10378.081μg/mL;18种酚类化合物、总相对含量36967.955μg/mL;5种香豆素类化合物,总相对含量214.778μg/mL;进一步鉴定出18种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主要包括乌苏烷型6种、齐墩果烷型7种、3种倍半萜、1种二萜类物质和1种特殊的环烯醚萜苷类物质;其中栎瘿酸、银杏内酯B、Prespatane、山栀苷甲酯、Icariside B5、皂皮酸、积雪草酸、18β-甘草次酸在以往的枇杷叶活性物质中未见报道。本文为枇杷叶水提成分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水提组分 HPLC-MS/MS 萜类物质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夫西地酸有关物质的色谱-质谱结构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方梅 倪悦泠 +2 位作者 王璐 杭太俊 宋敏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2-332,共11页
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夫西地酸的有关物质。采用Agilent Extend-C18色谱柱(150 mm×4.6 mm,3.5μm),以甲醇-乙腈-水-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对夫西地酸有关物质进行分离;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法(ESI-TOF/MS)测定各... 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夫西地酸的有关物质。采用Agilent Extend-C18色谱柱(150 mm×4.6 mm,3.5μm),以甲醇-乙腈-水-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对夫西地酸有关物质进行分离;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法(ESI-TOF/MS)测定各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组成,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ESI-MS/MS)测定子离子特征,解析鉴定有关物质的结构。在所建立的条件下,夫西地酸及其有关物质分离良好,检测并鉴定出19个主要有关物质,其中11个为欧洲药典规定的已知有关物质,8个为未知有关物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有效地分离鉴定夫西地酸中的有关物质,为其存储条件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西地酸 有关物质 降解产物 结构鉴定 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田间老化生物质炭结构表征及吸附铵态氮效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家威 白嘉骏 +3 位作者 关松 窦森 张家麟 王曦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68-1479,共12页
为探讨田间自然老化生物质炭对土壤铵态氮持留性能的影响机制,通过田间原位埋置尼龙袋法和室内批量平衡吸附试验,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BET比表面、差热与热重等分析技术,研究田间自然老化1年(A1)、2年(A2)和3年(A3)的生物质炭的表面结... 为探讨田间自然老化生物质炭对土壤铵态氮持留性能的影响机制,通过田间原位埋置尼龙袋法和室内批量平衡吸附试验,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BET比表面、差热与热重等分析技术,研究田间自然老化1年(A1)、2年(A2)和3年(A3)的生物质炭的表面结构特征等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铵态氮吸附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田间自然老化3年的生物质炭表面孔隙结构塌陷明显,随着田间老化时间增加,生物质炭的BET比表面积、总孔容、介孔孔容与平均孔径增加,而微孔表面积减少,与新鲜生物质炭(A0)相比,A3处理生物质炭的BET比表面积、总孔容和平均孔径分别增加18.93%、42.31%和20.71%,微孔表面积减少26.17%;碳和氮元素含量分别增加7.92%和95.61%,生物质炭的芳构化程度有所降低,热稳定性下降。随着田间老化时间的增加,生物质炭对铵态氮吸附量明显减少,吸附量大小为A0>A1>A2>A3,但生物质炭依然保持较强烈的吸附性。批量平衡吸附试验表明准二级吸附动力学与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拟合生物质炭对铵态氮的吸附过程,揭示了生物质炭对铵态氮的吸附机制主要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其次为物理吸附。综上,生物质炭对碳、氮素的富集效应及对铵态氮的吸附机制研究对于生物质炭在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中发挥固碳和氮素增效作用上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 老化 结构表征 铵态氮 吸附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