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整体命意的真实性和情节细节的虚假性 |
母华敏
何思玉
滕朝军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1
|
|
2
|
耐人寻味的文学反复——从《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到《天下荒年》的历史转向 |
路文彬
|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3
|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是如何冲破“禁区”的 |
李满星
|
《名人传记》
|
2016 |
0 |
|
4
|
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从姚雪垠、张一弓的创作谈起 |
李保民
|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2 |
2
|
|
5
|
两类“农民英雄”与两种英雄观 |
李钧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6
|
张一弓:时代变迁中的 “变”与“不变” |
刘宏志
|
《南腔北调》
|
2023 |
0 |
|
7
|
饥饿、财产、尊严与小生产者的梦想——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乡村故事 |
戴哲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8
|
时代巨变与话语转型:重读《黑娃照相》 |
任南南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9
|
我有这样一位父亲——女儿眼中的张一弓 |
张婷婷
|
《时代文学》
|
2004 |
1
|
|
10
|
编读往来 |
|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
1997 |
0 |
|
11
|
孤独的跋涉者 |
刘学林
|
《时代文学》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