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争、真相与和解——析论高兰的《猴桥》
1
作者 单德兴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55-64,共10页
越战故事几乎都从美国的观点诉说,而高兰的《猴桥》则从越南裔美国人的角度提供另类观点。本文首先指出作者的第1.5代越南裔美国人身份,并有心透过小说探索个人与集体的过去。第二节讨论书中母女关系,透过各自的叙事寻求了解个人处境。... 越战故事几乎都从美国的观点诉说,而高兰的《猴桥》则从越南裔美国人的角度提供另类观点。本文首先指出作者的第1.5代越南裔美国人身份,并有心透过小说探索个人与集体的过去。第二节讨论书中母女关系,透过各自的叙事寻求了解个人处境。第三节检视女儿的文化翻译者角色、在新世界的存活与成功策略。第四节分析母女如何各自面对过去,不只为了解,更是为和解。第五节视猴桥为衔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隐喻,唤起被压抑的过去,并根据新体认,促成更美好的现在与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兰 《猴桥》 越南裔美国文学 创伤 和解
下载PDF
“他者”的创伤记忆与文化适应——论越裔美国作家曹兰作品《猴桥》的叙事策略
2
作者 黄世香 罗翎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90-95,共6页
越裔美国作家曹兰(LAN CAO)的处女作小说《猴桥》(Monkey Bridge)以第一人称叙事视角阐释了越裔美国人对越南传统文化的坚守,同时,伴随着难以回避的美国化(Americanization)影响,思索越裔美国人是如何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反思历史和现... 越裔美国作家曹兰(LAN CAO)的处女作小说《猴桥》(Monkey Bridge)以第一人称叙事视角阐释了越裔美国人对越南传统文化的坚守,同时,伴随着难以回避的美国化(Americanization)影响,思索越裔美国人是如何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反思历史和现实的。通过对其创伤记忆、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等层面的叙事探究,揭示作家通过诉诸话语而非对抗的方式来消除"他者"与"自我"的对立,表达自身对多元文化融合共生的向往,实现民族沟通和文化交流的二元融合的意旨,婉转再现后殖民主义、东方主义、文化冲突等方面的族裔文学批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桥》叙事策略 创伤记忆 他者 文化适应
下载PDF
《猴桥》创伤叙事浅析
3
作者 吕霞 《吉林画报》 2019年第12期146-146,共1页
美国作家曹兰的处女座小说《猴桥》以第一人称视角阐述了越裔美国人对越南文化的坚守,并基于深受影响的美国文化思考如何重构自己的本土文化身份,通过对创伤记忆、文化差异和历史发展的叙事来表达作者对多元文化融合共生的向往。从弗洛... 美国作家曹兰的处女座小说《猴桥》以第一人称视角阐述了越裔美国人对越南文化的坚守,并基于深受影响的美国文化思考如何重构自己的本土文化身份,通过对创伤记忆、文化差异和历史发展的叙事来表达作者对多元文化融合共生的向往。从弗洛伊德角度来看对创伤的解释为:一种经验如果在一个短暂时间内使心灵受到一种更高强度的刺激,以至于不能够应用正常方式谋求适应,从而是心灵有效能力被永久扰乱的经验被称作为创伤。这种创伤一般来自于战争、家庭或者成长经历。《猴桥》的作者曹兰在1975年移居美国,13岁的她亲身经历了越南战争,战争给她带来的创伤直接影响她的文学创作,让她带着创伤以创伤记忆叙事模式的形式进行创作。在创作中她以越南母亲和女儿移居美国的故事为主线,在其中渗透了越南文化内容,并在其中融入了自己希望文化融合、平等发展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叙事 《猴桥》
原文传递
Male Tibetan macaques' (Macaca thibetana) choice of infant bridging partners 被引量:1
4
作者 Briana BAUER Lori K. SHEERAN +2 位作者 Megan D. MATHESON Jin-Hua LI R. Steven WAGNER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2-230,共9页
Adult male Tibetan(Macaca thibetana), Barbary(M. sylvanus), and stump-tailed macaques(M. arctoides) engage in bridging, a ritualized infant-handling behavior. Previous researchers found a bias toward the use of male i... Adult male Tibetan(Macaca thibetana), Barbary(M. sylvanus), and stump-tailed macaques(M. arctoides) engage in bridging, a ritualized infant-handling behavior. Previous researchers found a bias toward the use of male infants for this behavior, but its function is debated. Explanations include three hypotheses: paternal care, mating effort, and agonistic buffering. We studied a group of habituated, provisioned Tibetan macaques to test whether adult males' affiliative relationships with females predicted their use of an infant for bridging. We also examined biases for sex, age, and individual in males' choice of bridging infant. We collected data via all occurrences, focal animal, and scan methods, from August to September 2011 at the Valley of the Wild Monkeys, China. We found that male infants were significantly preferred over females for bridging, but of three male infants in the group, only one was used by all males, while one male infant was used less often than expected. Adult males had females they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be proximate to and/or to groom, but these corresponded to the mother of the bridging infant for only one male. Our results are most consistent with the agonistic buffering hypothesis: lower-ranked males used the alpha male's preferred bridging infant in an attempt to regulate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 alp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onistic buffering Affiliated infant Paternal care
下载PDF
淤泥中盛开祥和之莲:高兰小说中的战争创伤与后战争记忆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葵兰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15-25,共11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1.5代"越裔美国作家开始创作,他们的作品从越裔移民的角度审视了越南战争对越裔族群的深刻影响,为美国文学提供了关于这场战争的另类历史和声音。越裔美国小说家高兰的《猴桥》和《莲与暴》以饱...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1.5代"越裔美国作家开始创作,他们的作品从越裔移民的角度审视了越南战争对越裔族群的深刻影响,为美国文学提供了关于这场战争的另类历史和声音。越裔美国小说家高兰的《猴桥》和《莲与暴》以饱经战乱的越南为背景,主要人物都经历家破人亡之痛,流离失所之苦,移居美国后依然难以摆脱战争留下的创伤。本文分析两部小说中的战争创伤和后战争记忆,揭示越南战争在越裔族群中引起的创伤后综合症,探讨了叙说和书写以及佛教精神和教理对修复创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兰 《猴桥》 《莲与暴》 战争创伤 后战争记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