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切韵汇校·入声》拾零
1
作者
张茜茜
李惠超
丁治民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87-103,共17页
《切韵汇校》是三种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传本的最新校勘成果,大有功于学术,但也难免瑜中微瑕,进一步考察可为其修订提供参考。以“入声”部分为例,《王一》与《王三》存在未校、录误、录夺等现象。在这三类现象中,未校者居多,其中很...
《切韵汇校》是三种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传本的最新校勘成果,大有功于学术,但也难免瑜中微瑕,进一步考察可为其修订提供参考。以“入声”部分为例,《王一》与《王三》存在未校、录误、录夺等现象。在这三类现象中,未校者居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未吸收前修时贤的研究成果所致;录误与录夺则是转录过程中的次生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汇校》
入声
《王一》
《王三》
校勘
抄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敦煌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一曰”刍论
2
作者
曹洁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王一》中使用了“一曰”这一术语,与《说文》旨在区别形、音、义不同,《王一》“一曰”主要在于释义时兼存异说。《王一》“一曰”义或继承于《说文》,或引自其他古籍,或记录了韵书编纂当下比较常用的意义。“一曰”的主要作用是字义...
《王一》中使用了“一曰”这一术语,与《说文》旨在区别形、音、义不同,《王一》“一曰”主要在于释义时兼存异说。《王一》“一曰”义或继承于《说文》,或引自其他古籍,或记录了韵书编纂当下比较常用的意义。“一曰”的主要作用是字义别说和一物二名。“一曰”的价值在于体现了汉字字义的变化和发展,折射出编纂者在语义上具有了一定的系统观念,侧面反映了时代风貌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
《王一》
)
一曰
首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王合一与执一无为——竹简《文子》与竹简《老子》合论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丰乾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8-112,共5页
竹简《文子》与竹简《老子》的思想主题多处呼应,该文选取“天地”、“帝王”、“执一”、“无为”等核心范畴进行分析,论述了天地与万物、天地与帝王的关系以及“执一”的具体含义,认为道家的“无为”实际上是“为无为”,越是有地位的...
竹简《文子》与竹简《老子》的思想主题多处呼应,该文选取“天地”、“帝王”、“执一”、“无为”等核心范畴进行分析,论述了天地与万物、天地与帝王的关系以及“执一”的具体含义,认为道家的“无为”实际上是“为无为”,越是有地位的人越需要“无为”。竹简《文子》强调帝王要“执一无为”,以求得“功遂天地”,而不仅仅是“富有天下”,这是对《老子》思想的发展,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在政治领域中的重点在于“天王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简《文子》
竹简《老子》
天地
帝王
执一
无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黄及其传统复方防治抑郁症研究
被引量:
15
4
作者
张月月
武占娟
+1 位作者
王君明
巫晓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滋阴清热中药地黄及其传统复方(百合地黄汤、一贯煎、天王补心丹、血府逐瘀汤)在临床上可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的防治,然而其现代科学内涵尚不太清楚。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等国内外文献数据库的检索分析,探讨地黄及其以上传统复方...
滋阴清热中药地黄及其传统复方(百合地黄汤、一贯煎、天王补心丹、血府逐瘀汤)在临床上可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的防治,然而其现代科学内涵尚不太清楚。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等国内外文献数据库的检索分析,探讨地黄及其以上传统复方在防治抑郁症的现代研究现状及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生地黄粗粉及其乙醇提取物均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可能部分涉及恢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障碍、增强单胺能神经系统以及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的表达等途径;地黄传统复方(百合地黄汤、一贯煎、天王补心丹、血府逐瘀汤)均能产生抗抑郁作用,其中百合地黄汤(含百合地黄粉)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进而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抑制炎症反应、以及提高脑内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从而起到神经元保护作用等有关,一贯煎(主要为其加味方)的抗抑郁药理机制涉及5-羟色胺1A受体(5-HT1A)mRNA转录功能,天王补心丹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涉及抑制HPA轴活性、上调海马磷酸化糖原合酶激酶3β(p-GSK3β)和BDNF的蛋白表达,血府逐瘀汤(含血府逐瘀口服液)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可能涉及提高脑内5-羟色胺(5-HT)水平、上调海马5-HT1A和p-GSK3β的表达等有关。结合地黄及其传统复方在防治抑郁症方面的现代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深入开展地黄及其传统复方(百合地黄汤、一贯煎、天王补心丹、血府逐瘀汤等)防治抑郁症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的确认及其体内过程研究、分子机制及作用靶点研究"之对策,以期为地黄及其传统复方在防治抑郁症方面的科学、高效、合理的应用提供实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乙醇提取物
地黄复方
百合地黄汤
一贯煎
天王补心丹
血府逐瘀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切韵汇校·入声》拾零
1
作者
张茜茜
李惠超
丁治民
机构
温州商学院基础教学部
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87-103,共1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3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19VJX126)。
文摘
《切韵汇校》是三种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传本的最新校勘成果,大有功于学术,但也难免瑜中微瑕,进一步考察可为其修订提供参考。以“入声”部分为例,《王一》与《王三》存在未校、录误、录夺等现象。在这三类现象中,未校者居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未吸收前修时贤的研究成果所致;录误与录夺则是转录过程中的次生失误。
关键词
《切韵汇校》
入声
《王一》
《王三》
校勘
抄本
Keywords
Qieyun Huijiao
Rusheng
Wang I
Wang III
Emendation
Transcript
分类号
H11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敦煌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一曰”刍论
2
作者
曹洁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27-132,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韵书派训诂’研究——以《切韵》系韵书为研究对象”(项目号:13YJC740004)成果
文摘
《王一》中使用了“一曰”这一术语,与《说文》旨在区别形、音、义不同,《王一》“一曰”主要在于释义时兼存异说。《王一》“一曰”义或继承于《说文》,或引自其他古籍,或记录了韵书编纂当下比较常用的意义。“一曰”的主要作用是字义别说和一物二名。“一曰”的价值在于体现了汉字字义的变化和发展,折射出编纂者在语义上具有了一定的系统观念,侧面反映了时代风貌与文化。
关键词
敦煌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
《王一》
)
一曰
首义
Keywords
Dunhuang Version of Kan MIiu Bu Que Qieyun by Wang Renxu(WangYi)
yiyue(一曰)
first meaning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王合一与执一无为——竹简《文子》与竹简《老子》合论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丰乾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8-112,共5页
文摘
竹简《文子》与竹简《老子》的思想主题多处呼应,该文选取“天地”、“帝王”、“执一”、“无为”等核心范畴进行分析,论述了天地与万物、天地与帝王的关系以及“执一”的具体含义,认为道家的“无为”实际上是“为无为”,越是有地位的人越需要“无为”。竹简《文子》强调帝王要“执一无为”,以求得“功遂天地”,而不仅仅是“富有天下”,这是对《老子》思想的发展,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在政治领域中的重点在于“天王合一”。
关键词
竹简《文子》
竹简《老子》
天地
帝王
执一
无为
Keywords
Bambooslipped Wen Zi
Bamboo-slipped Lao Zi
Heaven and Earth (天地, Tian-di)
Emperor (帝王, Di-wang)
Grasp the Unity (执一, Zhi-yi )
Inaction (无为,Wu-wei)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黄及其传统复方防治抑郁症研究
被引量:
15
4
作者
张月月
武占娟
王君明
巫晓慧
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陇西一方药业有限公司
河南中医药大学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773928)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14GGJS-072)。
文摘
滋阴清热中药地黄及其传统复方(百合地黄汤、一贯煎、天王补心丹、血府逐瘀汤)在临床上可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的防治,然而其现代科学内涵尚不太清楚。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等国内外文献数据库的检索分析,探讨地黄及其以上传统复方在防治抑郁症的现代研究现状及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生地黄粗粉及其乙醇提取物均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可能部分涉及恢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障碍、增强单胺能神经系统以及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的表达等途径;地黄传统复方(百合地黄汤、一贯煎、天王补心丹、血府逐瘀汤)均能产生抗抑郁作用,其中百合地黄汤(含百合地黄粉)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进而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抑制炎症反应、以及提高脑内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从而起到神经元保护作用等有关,一贯煎(主要为其加味方)的抗抑郁药理机制涉及5-羟色胺1A受体(5-HT1A)mRNA转录功能,天王补心丹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涉及抑制HPA轴活性、上调海马磷酸化糖原合酶激酶3β(p-GSK3β)和BDNF的蛋白表达,血府逐瘀汤(含血府逐瘀口服液)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可能涉及提高脑内5-羟色胺(5-HT)水平、上调海马5-HT1A和p-GSK3β的表达等有关。结合地黄及其传统复方在防治抑郁症方面的现代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深入开展地黄及其传统复方(百合地黄汤、一贯煎、天王补心丹、血府逐瘀汤等)防治抑郁症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的确认及其体内过程研究、分子机制及作用靶点研究"之对策,以期为地黄及其传统复方在防治抑郁症方面的科学、高效、合理的应用提供实验支撑。
关键词
地黄乙醇提取物
地黄复方
百合地黄汤
一贯煎
天王补心丹
血府逐瘀汤
Keywords
ethanol extract of Dihuang(Rehmanniae Radix)
prescriptions of Dihuang(Rehmanniae Radix)
Baihe Dihuang Decoction(百合地黄汤)
Yiguanjian(一贯煎)
Tianwang Buxin Dan(天王补心丹)
Xuefu Zhuyu Decoction(血府逐瘀汤)
分类号
R277.749.41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切韵汇校·入声》拾零
张茜茜
李惠超
丁治民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敦煌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一曰”刍论
曹洁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天王合一与执一无为——竹简《文子》与竹简《老子》合论
张丰乾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地黄及其传统复方防治抑郁症研究
张月月
武占娟
王君明
巫晓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