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伦理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被引量:3
1
作者 路强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6,共6页
当人们将自然环境引入人类社会的伦理建构时,伦理学家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究竟有没有一种能够超越于传统的伦理理念的环境伦理,环境伦理会不会只是在自然环境的层面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这是当代环境伦理遭遇的一个理论难题。要解... 当人们将自然环境引入人类社会的伦理建构时,伦理学家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究竟有没有一种能够超越于传统的伦理理念的环境伦理,环境伦理会不会只是在自然环境的层面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这是当代环境伦理遭遇的一个理论难题。要解答这一难题,首先要回到伦理的原点,即道德形而上学去寻找环境伦理的基本内核;其次,则要借助于后现代中的"他者"与"责任"的理念实现对传统道德形而上学的超越;最终,环境伦理将在一种伦理转向的维度上实现其现实的合理性,乃至成为生态文明的核心伦理观念。沿袭这样一种思考向路,才能看到环境伦理的真正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伦理 价值 道德 道德形而上学
下载PDF
环境伦理:生态文明的道德基础和建设手段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南林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62,共3页
本栏刊载的这组笔谈,参加者来自历史、经济和环境科学的不同学术团队,他们正承担着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85"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自然科学创新平台的多个重大项目,开展中国社会生态史、世... 本栏刊载的这组笔谈,参加者来自历史、经济和环境科学的不同学术团队,他们正承担着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85"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自然科学创新平台的多个重大项目,开展中国社会生态史、世界现代化进程、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围绕"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时代新主题,他们首度"牵手",穿越纵深的历史,综揽广泛的现实,就生态文明的历史定位、环境危机与资本主义,以及环境伦理、环境测评、市场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发表见解。"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系统工程所关联的问题复杂至极,远非某个单一学科所能解决,学人必须破开学科分隔的院墙,敞开思想交流的门户,积极互通声气,至乃抵掌共论。许多重要问题,唯有通过不同学科领域专家之间密切交流、合作,反复对话、磋磨,方能求得正解,减少偏失。以《南开学报》为平台,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某个重大课题,文、理科专家共同发表意见,是一种新的学术活动形式。这种形式,既有利于发挥学科集群综合优势,亦为探索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所必需。期望本组笔谈能够成为一个良好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道德基础 环境伦理 《人类环境宣言》 《21世纪议程》 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发展 人类社会
下载PDF
环境伦理的道德基础
3
作者 闫鸿斐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27-29,共3页
环境伦理的道德基础是地表空间中的人类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不断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形式相区别的根本标志。进化生物学揭示了人类文化进化的独特性,指出了文化的本质在于人的道德属性。生态学将环境伦理中"... 环境伦理的道德基础是地表空间中的人类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不断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形式相区别的根本标志。进化生物学揭示了人类文化进化的独特性,指出了文化的本质在于人的道德属性。生态学将环境伦理中"是与应当"的瓶颈难题消解于生态系统中各种存在物与其环境的交往智慧之中,从而在人类作为"道德物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在道德意义上的共同进化"[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伦理 道德基础 自然 文化进化 道德物种
下载PDF
制度伦理环境: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
4
作者 韩雷 《消费导刊》 2008年第20期224-224,226,共2页
一个现实社会的道德水准,主要不是由它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体系进步和完善与否来衡量,而是由其成员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体现的道德风尚如何来确定。因此,加强社会道德建设不仅需要有一套能够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体系,而且更需要有一... 一个现实社会的道德水准,主要不是由它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体系进步和完善与否来衡量,而是由其成员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体现的道德风尚如何来确定。因此,加强社会道德建设不仅需要有一套能够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体系,而且更需要有一个能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支持和保障道德规范得到真正落实的制度伦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伦理环境 道德建设 基础工程
下载PDF
环境伦理的科学基础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慧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5,共6页
环境伦理是以区域共同体而非自然共同体作为其科学基础的,因为,从进化的角度讲,人与自然的结合形式经历了从自然共同体到社会共同体,再到区域共同体的演进过程。而每一种不同的结合形式都反映了人与自然在相应的共同体中不同的存在状态... 环境伦理是以区域共同体而非自然共同体作为其科学基础的,因为,从进化的角度讲,人与自然的结合形式经历了从自然共同体到社会共同体,再到区域共同体的演进过程。而每一种不同的结合形式都反映了人与自然在相应的共同体中不同的存在状态。人在自然共同体中是作为一般意义上的物种而存在的,遵循的是自然法则;在社会共同体中,伦理关系只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人遵循的是社会法则;在区域共同体中,人是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物种而存在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对自然有伦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基础 环境伦理 自然共同体 区域共同体 社会共同体 结合形式 人与自然 伦理关系 演进过程 存在状态 自然法则 社会法则 作为 意义 人与人 物种 遵循 道德
下载PDF
环境伦理道德对我国环境和环境法的影响
6
作者 裴凡星 《消费导刊》 2011年第6期142-142,共1页
一、环境法的伦理基础 自从世界各国相继进入法治社会以来,环境状况的发展和演变就与环境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追溯到环境法产生的层面,我们不难发现环境伦理道德对环境法的产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环境伦理道德 环境 伦理基础 法治社会 环境状况 决定性
下载PDF
西方环境伦理的哲学视域与道德重建
7
作者 洪丽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9-18,共10页
环境伦理学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伦理原则、伦理范畴和德行规范的知识体系,是以人与自然为核心建构起来的一种价值理论。环境伦理理念突破了传统伦理学以人为中心的概念体系和价值原则,使人置身于一个整体的自然环境系统之中去思考和... 环境伦理学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伦理原则、伦理范畴和德行规范的知识体系,是以人与自然为核心建构起来的一种价值理论。环境伦理理念突破了传统伦理学以人为中心的概念体系和价值原则,使人置身于一个整体的自然环境系统之中去思考和探究伦理道德问题。文章阐释了环境伦理的理论内涵、理论前提和依据,分析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形而上学对环境伦理产生的影响。通过对环境伦理问题的道德重思和环境伦理逻辑建构的合理性分析,文章认为,建构人与自然互养相生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我、自然、社会的共生共荣、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伦理 人与自然和谐相生 道德重建 形而上学
下载PDF
共享发展理念的伦理基础 被引量:24
8
作者 向玉乔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18,共4页
共享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当前的国情现实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进行深刻认识和把握的结果。从我国的国情现实来看,30多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的进步,但因此而形成的丰硕社会发展成果并没有在国民中... 共享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当前的国情现实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进行深刻认识和把握的结果。从我国的国情现实来看,30多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的进步,但因此而形成的丰硕社会发展成果并没有在国民中间得到很好地共享,贫富悬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基础 道德价值 人类社会 社会资源 社会民众 医学伦理 核心价值取向 环境伦理 当今中国社会 制度伦理
下载PDF
天人和谐与中国古代环境道德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新颖 何迎春 吴岱霞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48-52,共5页
环境道德是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的道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萌生和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环境道德思想;我国"天人合一"学说认为自然万物之间具有和谐统一的关系,应该说这种关系的本身就是生态学上的概念,因... 环境道德是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的道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萌生和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环境道德思想;我国"天人合一"学说认为自然万物之间具有和谐统一的关系,应该说这种关系的本身就是生态学上的概念,因而早在古代就已形成朴素生态学和重视生态和谐的思想,这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根本观点和理论基础。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内容相整合,提高环境意识,以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建21世纪的绿色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道德 中国古代 天人和谐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可持续发展战略 传统伦理思想 “天人合一” 优秀传统文化 人与环境 道德思想 和谐统一 生态和谐 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 时代特征 环境意识 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 绿色文明 21世纪
下载PDF
环境伦理是走向生态文明的核心伦理观
10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8-248,共1页
路强撰文《环境伦理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指出,如果以道德形而上学为基础反观环境伦理,不难发现环境伦理已然构成了伦理的一个转向。首先,它意味着伦理边界的扩展,伦理不再只是人类社会内部的产物,而是关涉到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 路强撰文《环境伦理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指出,如果以道德形而上学为基础反观环境伦理,不难发现环境伦理已然构成了伦理的一个转向。首先,它意味着伦理边界的扩展,伦理不再只是人类社会内部的产物,而是关涉到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共同体。其次,它不仅逐渐?肖弭了现代伦理中的那种主客二分的思路,而且使得伦理的建构不再是基于主体间的利益博弈,而是一种整体论意义上的内在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路强 《环境伦理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下载PDF
黑格尔对道德自我形而上学基础的社会伦理转向
11
作者 杨伟涛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7-84,共8页
康德的道德自我观以反思哲学和先天综合的形而上学为基础,突出道德自我的个体性,坚持自然法中的原子论,表现出定言命令的抽象空泛和软弱乏力。黑格尔扬弃了康德道德自我观及其形而上学基础,注重对道德和伦理进行辩证分析,对伦理的丰富... 康德的道德自我观以反思哲学和先天综合的形而上学为基础,突出道德自我的个体性,坚持自然法中的原子论,表现出定言命令的抽象空泛和软弱乏力。黑格尔扬弃了康德道德自我观及其形而上学基础,注重对道德和伦理进行辩证分析,对伦理的丰富形态进行考察,通过自我意识、精神、自由的逻辑演进,将道德自我置于社会伦理基础之上,以克服道德自我形而上学方法论中的二元矛盾以及个人主义、原子论缺陷。基于人性的社会性、自我意识和精神的互主体性、自由的历史性和客观性的理解,黑格尔的道德自我观内蕴着历史主义和时代感、实践性和社会现实性、整体主义和普遍主义等社会伦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自我观 形而上学基础批评 社会伦理取向 普遍性价值
原文传递
论康德哲学与现代法治的伦理基础
12
作者 周洋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73,共7页
无论是从伦理学方法论意义上还是从法学方法论意义上,康德哲学都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道德或法律命题,即为了人类自我本性的保全与完善,人们应当从善良目的和法律原则出发重新阐释抑或审视手段或规则本身。康德哲学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 无论是从伦理学方法论意义上还是从法学方法论意义上,康德哲学都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道德或法律命题,即为了人类自我本性的保全与完善,人们应当从善良目的和法律原则出发重新阐释抑或审视手段或规则本身。康德哲学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内在关系提供了更加有益的视角和观点:一方面,人作为一种目的的存在,有其自在的人格和尊严,无论作为个体的人犯下何种罪行,都应当作为一个人接受审判和刑罚,从而使国家、社会及其个人都获得一种事实发现和道德反省的机会;另一方面,这种审判和刑罚又应当是"出乎善的目的",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对于任何一个具有现代法治精神和制度实践的国家,康德哲学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人们寻找谋求自身不断完善的伦理基础和行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哲学 道德形而上学 现代法治 伦理基础
下载PDF
基础教育应包含朴素的自然伦理教育
13
作者 袁戈丽 张秀兰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98-100,共3页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自然伦理教育 土地道德 环境保护
下载PDF
阿瑟·马迪根:“道德的形而上学诉求——评《实质伦理学:道德基础的再思考》”
14
作者 熊在高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4-75,共2页
《实质伦理学》(李斯特著,剑桥大学出版社,2002)是哲学史研究和哲学理论反思的结晶。本文首先陈述该著的主要论点并且阐明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然后解释李斯特所谓的“柏拉图的形而上学”的意涵,以及他为什么认为道德唯实论诉求于它... 《实质伦理学》(李斯特著,剑桥大学出版社,2002)是哲学史研究和哲学理论反思的结晶。本文首先陈述该著的主要论点并且阐明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然后解释李斯特所谓的“柏拉图的形而上学”的意涵,以及他为什么认为道德唯实论诉求于它。紧接着本文考察李斯特对一些没有坚持柏拉图形而上学的道德唯实论表现形式的批评。本文也考察李斯特对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解读。文中最后对如何推进李斯特重思道德基础的工作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瑟·马迪根 《实质伦理学:道德基础的再思考》 书评 形而上学
原文传递
道德形而上学的“新精神哲学”建构--兼评樊浩教授《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哲学基础》一书
15
作者 王俊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3,共5页
关键词 道德形而上学 新精神哲学 哲学基础 传统资源 创造性转化 伦理思考 伦理资源 家国一体
原文传递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16
作者 王昌福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240-242,共3页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作为化工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在化工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文章通过对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在学习化工设备机械知识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社...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作为化工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在化工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文章通过对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在学习化工设备机械知识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意识的培养。从优化理论指导与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整合实践环节与社会实践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通过研究的深入开展,期望能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培养德才兼备的化工设备机械人才,为我国化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设备机械 思政教育 基础课程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下载PDF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东大伦理系列丛书”简介
17
作者 本刊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60,共1页
本刊讯2006年以来,东南大学伦理学科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陆续推出"东大伦理研究系列丛书",包括"道德哲学"、"重大应用"、"科技伦理"、"译著"、"博士文库"五个系列,目前... 本刊讯2006年以来,东南大学伦理学科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陆续推出"东大伦理研究系列丛书",包括"道德哲学"、"重大应用"、"科技伦理"、"译著"、"博士文库"五个系列,目前已出版、正在出版的学术著作四十余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大 道德哲学 樊浩 道德形而上学 陈爱华 社会财富分配 历史逻辑 分配正义 生命伦理基础 王珏
下载PDF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体系研究
18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9-239,共1页
东南大学樊和平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01BZX037)近期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为优秀.最终成果为专著《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哲学基础》.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伦理体系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道德形而上学 成果鉴定 东南大学 哲学基础
下载PDF
环境伦理的基本问题及其展现的哲学改变
19
作者 田海平 《新华文摘》 2009年第18期40-43,共4页
环境如何进入伦理?这是一个基本的和首要的环境道德哲学问题,我们称之为环境伦理的基本问题。从当今环境伦理问题激发的道德哲学论争看,几乎每一种环境伦理学都依据多种可能性的道德基础之一,回答环境进入伦理的可能,而每一种说明... 环境如何进入伦理?这是一个基本的和首要的环境道德哲学问题,我们称之为环境伦理的基本问题。从当今环境伦理问题激发的道德哲学论争看,几乎每一种环境伦理学都依据多种可能性的道德基础之一,回答环境进入伦理的可能,而每一种说明都宣称自己具有毋庸置疑的正当性。事实上,当代人权运动、环境保护运动或生态运动的基本纲领,就是在这种喧嚣纷扰的多元化处境中制定的。不容否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伦理 哲学问题 环境保护运动 人权运动 环境道德 道德哲学 伦理问题 道德基础
原文传递
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述评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克俭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9,共3页
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述评杨克俭在什么样的理论基础上建构生态伦理学,既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70多年以来(从20世纪20年代法国哲学家施韦兹提出生态伦理观至今)东西方伦理学界激烈争论的焦点。在旷日持久的争... 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述评杨克俭在什么样的理论基础上建构生态伦理学,既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70多年以来(从20世纪20年代法国哲学家施韦兹提出生态伦理观至今)东西方伦理学界激烈争论的焦点。在旷日持久的争论中,逐渐形成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第一种观点强调应把“人类中心论”作为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这种观点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是自然界万物进化的最终目的;只有人类才是衡量生命和非生命实体能否存在的唯一的价值尺度。生态伦理学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类生存的既得利益。据此,他们提出了发展经济第一,保护生态环境第二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模式和道德评价标准。第二种观点极力主张把“生态中心论”作为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这一观点认为自然界是至高无上的上帝,人只不过是它的忠顺奴仆,人类只有听从自然的摆布,尊重自然的权利和价值,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生态伦理学只有奠定在此基础上,生态道德才具有现实的绝对意义,才能让人类真正避免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的困扰,并由此提出了保护生态第一,发展经济第二的“回归自然”或“抑制增长”的生产方式和伦理原则。第三种观点是“生态和谐论”。它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 研究述评 人和自然的关系 理论基础 保护生态环境 道德主体 生态道德 生态中心论 马克思主义伦理 自然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