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4篇文章
< 1 2 2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鲁迅的翻译策略与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发生 被引量:4
1
作者 岳凯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33,共6页
中国电影运动的发生始终受到域外电影思潮的深刻影响,但对这一现象的分析较之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学研究则显得相当薄弱,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与中国电影艺术形式本身就是“舶来品”、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左翼电影 翻译策略 现代电影 运动 鲁迅 阶级 中国现代文学
下载PDF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意识形态批评的萌芽与“祛幻”/“制幻”的分歧
2
作者 田亦洲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61-66,共6页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是中国早期电影史上一部重要的理论译作,它既是对当时世界范围内左翼文化运动的热烈响应,也是中国最早引进的外国(日本)左翼电影理论文献,更被视作中国左翼电影理论的纲领性文本。如果说鲁迅翻译这篇文章的目的,...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是中国早期电影史上一部重要的理论译作,它既是对当时世界范围内左翼文化运动的热烈响应,也是中国最早引进的外国(日本)左翼电影理论文献,更被视作中国左翼电影理论的纲领性文本。如果说鲁迅翻译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在承认电影之意识形态功能的基础上去破解它的话,那么左翼电影人重视这篇文章,则是在理解电影之意识形态功能的基础上去运用它。前者强调“祛幻”,后者意在“制幻”。这一“错位”很好地解释了鲁迅与左翼电影人之间的观念差异,呈现出外国电影理论在中国传播与接受的复杂性。正因如此,在电影史研究中加入翻译史的视角与方法,或可为我们更好地观照中国早期电影理论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 鲁迅 意识形态批评 左翼电影理论话语 翻译史研究
下载PDF
2005年《鲁迅全集》中的《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及“译者附记”校勘记
3
作者 陆成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关键词 《鲁迅全集》 现代电影 译者 阶级 校勘记 鲁迅著作 作品
下载PDF
鲁迅的翻译出版实践及当代价值——以《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为例
4
作者 屈高翔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3期87-88,共2页
鲁迅研究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但其在编辑出版方面的实践活动少有人研究.《萌芽月刊》在鲁迅创办的众多刊物中最具代表性和革命性,1930年创办第三期时便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的机关刊物,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宣传和文化反... 鲁迅研究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但其在编辑出版方面的实践活动少有人研究.《萌芽月刊》在鲁迅创办的众多刊物中最具代表性和革命性,1930年创办第三期时便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的机关刊物,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宣传和文化反“围剿”活动.第三期第一篇刊登的《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是鲁迅翻译作品中唯一一篇专门介绍电影理论方面的论著,被冯雪峰誉为“是在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东西”①.《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一文由于阶级意识的思想诉求、批判性的内容、灵活的翻译策略、高质量的出版要求而独具特色,成为体现鲁迅编辑出版思想的重要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作家联盟 鲁迅研究 萌芽月刊 现代电影 世界性文化 出版实践 共产主义思想 冯雪峰
下载PDF
左翼电影理论的引入与实践——鲁迅译岩崎·昶《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
5
作者 刘素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0-107,共8页
20世纪20、30年代,由鲁迅、冯雪峰等主导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译介热潮将新的文艺创作及批评方法引入中国。鲁迅所译《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前瞻性地介绍了日本先进的左翼电影理论,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简单浅显”而又“精密”的电影理论文... 20世纪20、30年代,由鲁迅、冯雪峰等主导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译介热潮将新的文艺创作及批评方法引入中国。鲁迅所译《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前瞻性地介绍了日本先进的左翼电影理论,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简单浅显”而又“精密”的电影理论文章。本文从同人选择、刊物发表、附记撰写、硬译问题、译文中的电影观等五个方面分析鲁迅的翻译策略,并以此为例,探究域外电影思潮对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理论指引和实践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 翻译策略 中国左翼电影运动
原文传递
“神话IP”再构:国产动画电影形塑的现代审视与再阐释
6
作者 于苗 周舰铭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4,共7页
神话是民族的记忆和幻想,对于神话的解构与编码也是对于民族记忆和文化的审视与再阐释。从“神话”到“神话IP”再到“神话IP”的再构,国产动画电影在把握以传统神话传说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主题脉络的同时,赋予了神话记忆现代化特质,对传... 神话是民族的记忆和幻想,对于神话的解构与编码也是对于民族记忆和文化的审视与再阐释。从“神话”到“神话IP”再到“神话IP”的再构,国产动画电影在把握以传统神话传说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主题脉络的同时,赋予了神话记忆现代化特质,对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行了二次论述和现代表达。“神话IP”以贴合观众心理文化图示的工业诠释和解读对国产动画电影进行了技术赋予,并注重与当代宣传媒介的紧密结合,以期待式的情感联结和电影二次创作,扩大了“神话IP”的整体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神话传说 神话IP 现代审视
下载PDF
“封神”系列电影中文学形象的现代性变奏
7
作者 刘杨 白云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29,共4页
从“封神”系列动画电影的改编情况来看,创作者塑造了大量具有“现代性”特征的角色形象,重新建构了神话故事的文学形象,生成新的文化内涵。首先是文学形象的“形”变,创作者基于审美现代性对文学形象进行视觉图示的改写,或者基于故事... 从“封神”系列动画电影的改编情况来看,创作者塑造了大量具有“现代性”特征的角色形象,重新建构了神话故事的文学形象,生成新的文化内涵。首先是文学形象的“形”变,创作者基于审美现代性对文学形象进行视觉图示的改写,或者基于故事重构进行视觉形象的颠覆式重塑。然后是文学形象的“意”变,从服从权威秩序走向自我意识觉醒,从读者想象生发现实隐喻,以更具“冲动力”的生命影像结构了新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文学形象 现代
下载PDF
大同与仁义:新主流电影的伦理现代性
8
作者 李婧琪 潘可武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共6页
新世纪以来,有关新主流电影的探讨逐渐兴起,其发展见证了大众价值取向及审美心理的变迁,反映出现当代语境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及社会大众的道德体悟。中国的电影长期受到中国传统伦理学的浸润,其中“大同”与“仁义观”是较为突出的两个方... 新世纪以来,有关新主流电影的探讨逐渐兴起,其发展见证了大众价值取向及审美心理的变迁,反映出现当代语境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及社会大众的道德体悟。中国的电影长期受到中国传统伦理学的浸润,其中“大同”与“仁义观”是较为突出的两个方面,具体体现为对于和谐、平等及人道主义价值观的塑造。此外,凸显了国人对于人际关系、道德行为及社会秩序的价值取向。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不仅传递了中国的文化及现实,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倾注了独特的精神蕴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义 大同 新主流电影 电影伦理学 伦理的现代
下载PDF
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识的融合:川端康成小说改编电影的东方美学
9
作者 张绪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7-90,144,共5页
川端康成小说改编电影通过时间变迁与人物描写的结合,自然美学元素与情感命运的象征,文学书写在摄影镜头中的转译完成了自然抒写与心灵描绘的结合;并在古典结构与现代生命体验、传统情感描绘与现代叙事手法、传统叙事结构与现代节奏的... 川端康成小说改编电影通过时间变迁与人物描写的结合,自然美学元素与情感命运的象征,文学书写在摄影镜头中的转译完成了自然抒写与心灵描绘的结合;并在古典结构与现代生命体验、传统情感描绘与现代叙事手法、传统叙事结构与现代节奏的结合中同时体现了传统美学与现代精神。川端康成小说改编电影中传统美学结构与现代精神的结合是一种艺术创新的过程,旨在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深度和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和情感体验的电影作品。这种结合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也促进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端康成 电影改编 传统精神 现代意识 东方美学
下载PDF
灾难叙事:中国科幻电影的现代性反思
10
作者 任少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6-43,共8页
科幻电影的灾难叙事可以提供一种社会反思的想象性进路。中国科幻电影的灾难叙事具有“外部冲击-内生隐患-韧性平衡”的灾难叙事框架,不但影响人们对灾难的体认方式,而且导向四种现代性反思:对非理性因子、人类存在意义、后现代主义和... 科幻电影的灾难叙事可以提供一种社会反思的想象性进路。中国科幻电影的灾难叙事具有“外部冲击-内生隐患-韧性平衡”的灾难叙事框架,不但影响人们对灾难的体认方式,而且导向四种现代性反思:对非理性因子、人类存在意义、后现代主义和科学“双刃剑”的反思。通过反思性建构,可以发现灾难叙事的结构性与内生性,重申社会理性对工具理性的制约,回归人的意义空间与情感价值。灾难叙事的反思性研究可以为中国科幻电影的社会考察与叙事策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幻电影 灾难叙事 现代 反身性
下载PDF
王家卫后现代电影人物的建构及文化审思
11
作者 石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92,共5页
王家卫导演是香港地区“新浪潮”代表人物之一,对电影有自己的解读和创作手法。他善于发掘情感世界里的各种细节,用独特的视听语言捕捉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状态,用碎片化的电影叙事方式诠释出电影的整体氛围和亘古不变的爱情以及人物的... 王家卫导演是香港地区“新浪潮”代表人物之一,对电影有自己的解读和创作手法。他善于发掘情感世界里的各种细节,用独特的视听语言捕捉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状态,用碎片化的电影叙事方式诠释出电影的整体氛围和亘古不变的爱情以及人物的悲凉与孤独感。以王家卫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为核心,可以进一步了解王家卫电影中如何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与香港地区社会漂泊的社会群体心理状态建立关联,感受割裂的特殊社会文化和人群的漂泊疏离感,同时对后现代语境下的香港地区文化进行审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卫 中国香港电影 人物形象 孤独感 现代主义
下载PDF
中国电影评论:全球现代性背景下的知识扩散与传统视野
12
作者 陈晓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4-17,共4页
在全球现代性背景下中国电影评论逐渐多元化,既关注全球视野下的电影创作和审美,也积极传承本土电影文化的精髓。知识扩散为中国电影评论提供了与世界交流的机会,促进了评论的开放和创新;如何在全球现代性和传统视野之间找到平衡点,避... 在全球现代性背景下中国电影评论逐渐多元化,既关注全球视野下的电影创作和审美,也积极传承本土电影文化的精髓。知识扩散为中国电影评论提供了与世界交流的机会,促进了评论的开放和创新;如何在全球现代性和传统视野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本土文化的边缘化和失语同时成为电影评论界的重要议题。中国电影评论需保持开放,同时坚持对现实主义创作的激励,以此在全球文化交流中保持独立性和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评论 电影批评 全球现代 知识扩散 传统视野
下载PDF
后现代电影教育发展史与课程观——评《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电影教育及导演课程研究》
13
作者 张一弛 《中国教育学刊》 2024年第6期I0036-I0036,共1页
后现代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反映了反现代性、反统一性的文化思潮和审美追求。后现代主义对文艺界的影响是普遍且深刻的。在电影领域,后现代主义不仅影响了电影作品的创作,还影响着我国电影教育的发展,以及电影导演课程观念的转变与课... 后现代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反映了反现代性、反统一性的文化思潮和审美追求。后现代主义对文艺界的影响是普遍且深刻的。在电影领域,后现代主义不仅影响了电影作品的创作,还影响着我国电影教育的发展,以及电影导演课程观念的转变与课程体系的构建。《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电影教育及导演课程研究》一书在多元的文艺评论流变中,探讨了后现代语境下我国电影教育的发展,并为我国新时代导演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语境 教育发展史 现代电影 电影作品 文艺评论 教育的发展 课程观 现代
下载PDF
歌剧电影《费加罗的婚礼》的现代诠释
14
作者 赵丽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91-95,共5页
2023年荷兰版歌剧电影《费加罗的婚礼》深度探索了经典歌剧作品的现代化演绎。通过对这部电影叙事结构的现代化转变、视听艺术的现代化呈现、唱词与对白的现代化处理以及古典符号的现代化诠释等方面的分析,全面剖析了这部歌剧电影如何... 2023年荷兰版歌剧电影《费加罗的婚礼》深度探索了经典歌剧作品的现代化演绎。通过对这部电影叙事结构的现代化转变、视听艺术的现代化呈现、唱词与对白的现代化处理以及古典符号的现代化诠释等方面的分析,全面剖析了这部歌剧电影如何在尊重原著基础上,通过多维度现代化处理,实现了经典与现代融合。这部影片也启示在对传统经典作品改变创新的同时,要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尊重文化多样性,利用科技手段不断拓宽艺术表达的边界,使经典作品在新时代持续焕发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电影 叙事结构 视听艺术 现代诠释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东北电影的意象表达
15
作者 王志扬 田力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85,共4页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重要的时代命题,具有深刻而丰厚的内涵。其本质要求包含“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我们把握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方法论,也为东北电影的表达元素确立了立意之魂。现代化进程中的东北电影表...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重要的时代命题,具有深刻而丰厚的内涵。其本质要求包含“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我们把握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方法论,也为东北电影的表达元素确立了立意之魂。现代化进程中的东北电影表达将由过去单调的符号堆砌转变为系统化的意象建构,“独特的东北文化”“幸福的东北人民”“高质量的东北发展”“可持续的东北生态”等共同重构了新时代东北电影的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 东北电影 意象表达
下载PDF
20世纪60年代的罗马尼亚电影:社会主义现代性与电影现代主义
16
作者 拉杜·托德里奇(文) 宋雨萌(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8,共8页
就20世纪60年代上映的罗马尼亚剧情电影而言,它们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强调休闲和适度消费,热衷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并反映出一个能给公民带来体面生活条件的社会主义社会。简言之,它们强调了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多个方面。事实上,对于社会主... 就20世纪60年代上映的罗马尼亚剧情电影而言,它们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强调休闲和适度消费,热衷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并反映出一个能给公民带来体面生活条件的社会主义社会。简言之,它们强调了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多个方面。事实上,对于社会主义罗马尼亚而言,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繁荣且对西方影响相对开放的时期,西方的现代电影就是此类影响之一。20世纪60年代的罗马尼亚现代电影自带价值冲突。西方电影反映出西方现代化项目中存在的普遍焦虑,而罗马尼亚现代电影在这种焦虑情绪的影响下呈现出模棱两可且自我批判的社会主义现代性。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社会主义现代性会受到罗马尼亚电影官员和国家政要的严厉制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 现代主义 电影现代主义 西方影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下载PDF
我国神话电影对传统伦理的现代性发扬与改造
17
作者 刘晓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5-39,共5页
神话题材在近年来的中国电影中得到繁荣发展,神话电影在主题与表征两方面呈现出日渐丰富的传统伦理内容;传统伦理在神话电影中通过本义完成对传统价值观念的继承,通过转义实现了与现代伦理的融合,以及后现代手法下的重述,进而焕发出新... 神话题材在近年来的中国电影中得到繁荣发展,神话电影在主题与表征两方面呈现出日渐丰富的传统伦理内容;传统伦理在神话电影中通过本义完成对传统价值观念的继承,通过转义实现了与现代伦理的融合,以及后现代手法下的重述,进而焕发出新的活力;神话电影中传统伦理在当下起到引导观众思考伦理道德、凝聚人心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同时,这也为中国电影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标识与伦理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电影 传统伦理 现代性发扬 创造性转化
下载PDF
想象力消费语境下“新神话”动画电影的现代演绎与文化症候
18
作者 程夏敏 陈琦 董文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23,共6页
“新神话”动画电影致力于传统神话故事的现代演绎,其以超验、虚拟、奇观的元素和解构、游戏、召唤的叙事逻辑呼应了大众对想象力消费的需求,呈现想象力消费电影的多重态势。电影的想象力消费体现了当代青年想象世界、精神寻根、主体性... “新神话”动画电影致力于传统神话故事的现代演绎,其以超验、虚拟、奇观的元素和解构、游戏、召唤的叙事逻辑呼应了大众对想象力消费的需求,呈现想象力消费电影的多重态势。电影的想象力消费体现了当代青年想象世界、精神寻根、主体性建构的价值诉求与文化症候。“新神话”动画电影在文化传承和现实观照的结合上做出了有益尝试,借用传统神话外壳讲述现代精神价值,通过想象力消费为当代青年提供一种纾解现代焦虑和建构主体性的电影空间,为想象力消费电影的创新开辟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力消费 动画电影 现代演绎 文化症候
下载PDF
论当代少数民族电影的审美现代性
19
作者 桑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7,共6页
少数民族群体不再被当代少数民族电影置于他者位置展开叙事,而被赋予更为自主、平等、个人的主体叙事视角。创作者通过情节敞开拓展更广的叙事空间,对人物暧昧性处理使其内心世界分裂显化进而塑造作为心灵世界表现符号的人物形象,探寻... 少数民族群体不再被当代少数民族电影置于他者位置展开叙事,而被赋予更为自主、平等、个人的主体叙事视角。创作者通过情节敞开拓展更广的叙事空间,对人物暧昧性处理使其内心世界分裂显化进而塑造作为心灵世界表现符号的人物形象,探寻现代人的心理真实。少数民族电影以审美现代性为追求,建构共同体的审美空间,为电影多义性表达提供了源发基础与能量。通过电影艺术,情感的共同体发展为文化交融的共同体、民族团结的共同体、人类和谐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电影 审美现代 人物 美学 共同体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电影产业逻辑
20
作者 杨旦修 杨瀵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30,共6页
我国电影已进入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导向的新时代,需要对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进行新的考量。首先,基于先行者、传承者和传播者三重角色解析电影产业的中国式现代化导向。其次,探讨电影产业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理论逻辑:以人民为中心、传... 我国电影已进入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导向的新时代,需要对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进行新的考量。首先,基于先行者、传承者和传播者三重角色解析电影产业的中国式现代化导向。其次,探讨电影产业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理论逻辑:以人民为中心、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统一以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最后,讨论电影产业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推进中国式电影产业的现代化实践以及壮大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是三个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产业 中国式现代 价值理念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