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珊瑚钩诗话》的文学批评特色 被引量:2
1
作者 赵荣蔚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0-34,共5页
《珊瑚钩诗话》承北宋元礻右诸公论诗余绪 ,在对江西诗派理论进行阐发、修正和补充的过程中 ,浸含了多方面的思想文化内容 ,对现实的关注、道义的激扬与个人性情胸臆的自由喷发融为一体 ,文学批评与针砭时势相结合 ,激荡着深沉的爱国之... 《珊瑚钩诗话》承北宋元礻右诸公论诗余绪 ,在对江西诗派理论进行阐发、修正和补充的过程中 ,浸含了多方面的思想文化内容 ,对现实的关注、道义的激扬与个人性情胸臆的自由喷发融为一体 ,文学批评与针砭时势相结合 ,激荡着深沉的爱国之情。在宋诗话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钩诗话》 文学批评 张表臣 诗歌创作 创作方法 人性
下载PDF
论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的诗学观
2
作者 何泽棠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13-120,共8页
在宋代诗歌批评史上,北宋诗歌评论家张表臣的诗学观占有一席之地。《珊瑚钩诗话》是张表臣的代表作,他结合多位诗人的诗歌作品和事迹,论述了其基本诗学观。在《珊瑚钩诗话》中,张表臣就"诗能穷人"提出异议,认为诗人创作成败... 在宋代诗歌批评史上,北宋诗歌评论家张表臣的诗学观占有一席之地。《珊瑚钩诗话》是张表臣的代表作,他结合多位诗人的诗歌作品和事迹,论述了其基本诗学观。在《珊瑚钩诗话》中,张表臣就"诗能穷人"提出异议,认为诗人创作成败的关键不在于外在的"穷"或"达"的境遇,而在于诗人内在的创作天赋,即"能诗与不能诗";张表臣提出,创作应祖述前人,但又必须创新,而创新的首要问题在于立意,次则须炼句、炼字;张表臣强调,诗歌的风格追求应以含蓄天成、平夷恬淡为上,反对支离破碎、怪险蹶趋。在《珊瑚钩诗话》中,张表臣还对一些文体、作家、作品作了具体的分析,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钩诗话》 张表臣 诗学观 诗歌创作观 宋代诗歌
下载PDF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珊瑚钩诗话》考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贞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88-91,共4页
《珊瑚钩诗话》是宋代文人张表臣的代表之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经对其诗话做过较为中肯的评述,且所论多为合理,指出了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评述之时也有所忽略,导致该评述在阐释《珊瑚钩诗话》之... 《珊瑚钩诗话》是宋代文人张表臣的代表之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经对其诗话做过较为中肯的评述,且所论多为合理,指出了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评述之时也有所忽略,导致该评述在阐释《珊瑚钩诗话》之时,存在些许遗漏之处,具体表现在所论诗话的卷次,作者姓名,所论杜甫诗、杜牧诗,以及与张表臣交游等方面,现将其一一进行辨析,并加以补充和说明,以求能够提供些许张表臣个人生平及交游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钩诗话》 张表臣 杜甫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下载PDF
论中唐诗的风骨
4
作者 吴相洲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74-78,共5页
论中唐诗的风骨吴相洲中唐诗风相对盛唐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风骨的变化。本文论述的就是这一变化过程。在中唐前期的诗坛上,除了李白、杜甫等少数盛唐诗人的作品继续表现出骨力道劲的特点外,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诗作都失去了这一点。... 论中唐诗的风骨吴相洲中唐诗风相对盛唐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风骨的变化。本文论述的就是这一变化过程。在中唐前期的诗坛上,除了李白、杜甫等少数盛唐诗人的作品继续表现出骨力道劲的特点外,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诗作都失去了这一点。可以说遒劲骨力的普遍丧失,是中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唐前期 盛唐诗 盛唐风骨 韩愈 岳阳楼 行为风范 《珊瑚钩诗话》 唐后期 刘禹锡 精神境界
下载PDF
双关辞格名称探源及研究概述 被引量:1
5
作者 梁凤居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7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修辞格 双关 《珊瑚钩诗话》 《诗经》 名称 《韵语阳秋》 《四溟诗话》 《左传》
下载PDF
《修辞鉴衡》历史评价的思考
6
作者 徐丹晖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7年第5期38-39,37,共3页
元代王构编撰的《修辞鉴衡》历来评价不高,之所以还引起人们的注意,大概有两点: 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以“修辞”题书名的著作。 二、王构编撰《修辞鉴衡》有比较明确的目的,这在王理的序文中作了表述:“《修辞鉴衡》主编,所以教为文... 元代王构编撰的《修辞鉴衡》历来评价不高,之所以还引起人们的注意,大概有两点: 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以“修辞”题书名的著作。 二、王构编撰《修辞鉴衡》有比较明确的目的,这在王理的序文中作了表述:“《修辞鉴衡》主编,所以教为文与诗之术也。”“鉴衡”为借鉴衡量之意,整个书名包含的就是为写诗作文的语言运用提供借鉴和衡量的标准。正如袁晖和宗廷虎先生说的,“这说明王构具有比较明确的修辞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修辞学 历史评价 资料汇编 中国修辞学史 辞与意 修辞观 宗廷虎 王氏 作文 《珊瑚钩诗话》
下载PDF
简论《竹枝词》——四川乡土文学中的一朵奇花
7
作者 王重豪 《宜宾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37-42,36,共7页
《竹枝词》是川鄂之交的民歌,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被谪贬到建平(秭归)时,见乡里联歌“竹枝”,因仿屈原《九歌》作《竹枝词》九首,于是人仿其体,作者渐多.可见《竹枝词》是川鄂之交的乡土文学,经过刘禹锡的培植加工,因而在唐诗中异军突起,... 《竹枝词》是川鄂之交的民歌,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被谪贬到建平(秭归)时,见乡里联歌“竹枝”,因仿屈原《九歌》作《竹枝词》九首,于是人仿其体,作者渐多.可见《竹枝词》是川鄂之交的乡土文学,经过刘禹锡的培植加工,因而在唐诗中异军突起,成为唐诗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后来它便风行全国,尤其在四川创作的人更多,因为它发源于四川,所以特别为四川人所喜爱.但是对于这种诗体的特征和作用,很多人都未能把它与绝句划出明确的界限,有人甚至把它和绝句弄混淆了.我们反复学习了刘禹锡的《竹枝词》和林孔翼、沙铭璞所辑的《四川竹枝词》,又参考了一些专家的著作,企图对《竹枝词》的特征、格律、作法及社会价值,作一点探索.一、竹枝词的由来《全唐诗话》云:“宪宗立,禹锡贬连州,未至、斥朗州司马,作《竹枝词》”.《珊瑚钩诗话》卷三云:“古有采诗之官,命曰风人,以见风俗喜怒好恶.……刘禹锡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此皆风言.”又《韵语阳秋》说:“刘梦得《竹枝词》九篇,乃梦得为兄夔州刺史时所作.而史称梦得为武陵司马作《竹枝词》,误矣.”以上各种诗话都指出《竹枝词》是刘禹锡取民歌加工而成,但说得不详,有的还有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枝词》 刘禹锡 乡土文学 民歌 《九歌》 旧体诗 四川 《诗经》 《珊瑚钩诗话》 地方色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