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迪厄社会学视角下《琴道》深度翻译探析
1
作者 付思倩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9-138,共10页
高罗佩的琴学专著《琴道》使用序言、章节标题、插图、附录等大量内副文本元素,其中引用并翻译的内容占全书的三分之一。高罗佩对这些翻译进行大量注释,呈现出丰富的深度翻译现象。运用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资本”“惯习”三... 高罗佩的琴学专著《琴道》使用序言、章节标题、插图、附录等大量内副文本元素,其中引用并翻译的内容占全书的三分之一。高罗佩对这些翻译进行大量注释,呈现出丰富的深度翻译现象。运用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资本”“惯习”三个核心概念审视该深度翻译现象,发现高罗佩采取厚译策略乃是场域、资本、惯习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道》 高罗佩 深度翻译 布迪厄 社会学
下载PDF
金泠泠《琴仙诗》的创作题材、艺术特色及价值
2
作者 刘振宁 李亚林 《铜仁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朝鲜女性诗人的汉诗创作是东亚汉诗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内容。金泠泠是朝鲜李氏王朝初期的著名女性诗人,虽为身份低微的勾栏之人,但多情多才,擅琴通文,品性高洁。其所作《琴仙诗》题材多样、风格独特,语言清新自然、格调高雅,是众多女性诗... 朝鲜女性诗人的汉诗创作是东亚汉诗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内容。金泠泠是朝鲜李氏王朝初期的著名女性诗人,虽为身份低微的勾栏之人,但多情多才,擅琴通文,品性高洁。其所作《琴仙诗》题材多样、风格独特,语言清新自然、格调高雅,是众多女性诗集中较为出色的诗作。《琴仙诗》具有一定的域外汉籍价值,其所追求之不慕名利、崇尚高雅的情操,特别是作为域外邻邦的女子,能够深明大义,对中华文化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难能可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仙诗》 创作题材 艺术特色 域外汉籍
下载PDF
《琴经》作者托名诸葛亮考辨——兼论汉文典籍流播云南的途径
3
作者 茶志高 雷玥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68-75,共8页
《琴经》作者托名诸葛亮自《中兴书目》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首次指明其伪,明清时期亦有众多目录学家和史家进行了辨伪。《琴经》作者托名诸葛亮现象在明代云南史志资料中尤为突出,相互援引转载,不加辨明。由《琴经》作者托名诸葛... 《琴经》作者托名诸葛亮自《中兴书目》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首次指明其伪,明清时期亦有众多目录学家和史家进行了辨伪。《琴经》作者托名诸葛亮现象在明代云南史志资料中尤为突出,相互援引转载,不加辨明。由《琴经》作者托名诸葛亮现象可发现,因地域阻隔和“教化”未及而造成的地理、文化隔阂,是出现托名的客观原因;诸葛亮在南中地区的治绩和影响,西南民众对诸葛亮的认可和中央王朝的官方崇祀是诸葛亮民间信仰得以广泛存在的沃土。历代史志资料、官私目录对《琴经》的著录、辨伪,显示出不同历史时期对诸葛亮事迹、形象和著作等的全面关注。明清云南史志资料著录诸葛亮撰《琴经》,也显示出修志撰史者无形中对诸葛亮作为作者的默认。按汉籍流播云南的途径和数量记载看,明代以前在云南的儒学典籍有限,或者记载阙如,无法考明,在一定程度上给托名提供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经》 诸葛亮 托名 辨伪 民间信仰 流播
下载PDF
以“和”为美——评嵇康《琴赋》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9
4
作者 李丹博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以“和”为美是嵇康《琴赋》美学思想的核心。“和”在哲学的层面是指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 ,它体现了宇宙生成的法则和规律。而这种法则的最好承载者是音乐 ,音乐代表了这种和谐、统一 ,所以“和”美是音乐追求的最高理想。在《琴赋》中 ... 以“和”为美是嵇康《琴赋》美学思想的核心。“和”在哲学的层面是指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 ,它体现了宇宙生成的法则和规律。而这种法则的最好承载者是音乐 ,音乐代表了这种和谐、统一 ,所以“和”美是音乐追求的最高理想。在《琴赋》中 ,“和”美的要求贯穿于音乐创作的整个过程 ,包括乐器的特点 ,乐声的描绘及音乐创作的心理准备等各方面 ,而主要的表现是要创造一个清远、冲和、恬静、脱俗的音乐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赋》 音乐 美学
下载PDF
古琴文献《则全和尚节奏指法》考 被引量:5
5
作者 司冰琳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9,4,共9页
《则全和尚节奏指法》由北宋时期宁波保国寺高僧则全和尚(?一公元1045年)所撰,其内容主要论述古琴演奏的指法和不同体裁的古琴曲及其节奏处理,为研究唐宋之间古琴音乐审美风格的转变以及古琴记谱法的演变提供了珍贵的琴学史料。该文通... 《则全和尚节奏指法》由北宋时期宁波保国寺高僧则全和尚(?一公元1045年)所撰,其内容主要论述古琴演奏的指法和不同体裁的古琴曲及其节奏处理,为研究唐宋之间古琴音乐审美风格的转变以及古琴记谱法的演变提供了珍贵的琴学史料。该文通过对《则全和尚节奏指法》的作者、琴学师承、左右手指法、古琴曲"节奏"的处理等问题的分析、考证与解读,总结出该音乐文献重要的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苑要录》 则全和尚 节奏
下载PDF
琴神、基督与酒神——《琴神降临》男主人公的三重神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锷 梁超群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悲剧《琴神降临》中的男主人公瓦尔具备琴神、基督与酒神的三重神性,表达了他对艺术家形象的理想化认识:真正的艺术家除了有卓绝的艺术天赋外,还具有三重身份,即禁地的闯入者,如琴神俄尔甫斯;人的救赎者... 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悲剧《琴神降临》中的男主人公瓦尔具备琴神、基督与酒神的三重神性,表达了他对艺术家形象的理想化认识:真正的艺术家除了有卓绝的艺术天赋外,还具有三重身份,即禁地的闯入者,如琴神俄尔甫斯;人的救赎者,如基督;人与世界的悲剧本质的拥抱者,如酒神狄俄尼索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纳西·威廉斯 《琴神降临》 俄尔甫斯 基督 狄俄尼索斯
下载PDF
韩愈乐府歌诗创作刍论——以《琴操》十首为诠解对象 被引量:3
7
作者 沈文凡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23,共8页
从乐府歌诗的角度观照、研究韩诗,学界似乎少有。以《琴操》十首为诠解对象,考述韩愈曾积极地参与乐府歌诗创作是有明确文献可考的。依据唐人的乐府歌诗观念,韩诗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乐府歌诗。韩愈本人精通音律,擅长啸歌,有较高的音乐修... 从乐府歌诗的角度观照、研究韩诗,学界似乎少有。以《琴操》十首为诠解对象,考述韩愈曾积极地参与乐府歌诗创作是有明确文献可考的。依据唐人的乐府歌诗观念,韩诗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乐府歌诗。韩愈本人精通音律,擅长啸歌,有较高的音乐修养,这是他能够创作乐府歌诗的主观因素。韩诗有被当时歌者传唱者,亦有明确文献可据。韩愈乐府歌诗虽不乏愉悦声情之作,然以崇尚古奥为主,因此其乐府歌诗传播范围、声势不及元白,但其创作乐府歌诗并用以干政,形成的一种新的诗风,亦非常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乐府歌诗 可歌 干政 新诗风 《琴操》十首
下载PDF
《琴操》的作者及其成书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德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82-87,共6页
关于《琴操》的撰者及其创作年代,据史料记载,主要有两汉之际桓谭说、西晋孔衍说、东汉蔡邕说三种说法。但无论从文本的角度、文献记载的角度还是从著者的生平思想的角度分析,将《琴操》一书的编撰权给予蔡邕无疑都是最有说服力的。... 关于《琴操》的撰者及其创作年代,据史料记载,主要有两汉之际桓谭说、西晋孔衍说、东汉蔡邕说三种说法。但无论从文本的角度、文献记载的角度还是从著者的生平思想的角度分析,将《琴操》一书的编撰权给予蔡邕无疑都是最有说服力的。《琴操》一书产生于东汉音乐文化下移、琴的地位得到提升的历史背景下,是蔡邕本人的音乐天赋、儒道兼修的思想及传奇经历双重作用下的产物,其成书大致在蔡邕流放吴会的十二年间(179~19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操》 蔡邕 桓谭 孔衍 音乐文化 儒道兼修 音乐天赋 吴会
下载PDF
粤派扬琴的调音对七平均律的启示 被引量:3
9
作者 谢俊仁 黄振丰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8-136,共9页
通过测音研究,显示七律扬琴低音部分的音律类似传统十二律制,中高音部分则接近七平均律,但各音程稍有参差,不是完全平均,令正线旋律仍有传统律制的影子。据丘鹤俦《琴学新编》,七律扬琴能在"四盆"之间转换,苦喉即士工线。文... 通过测音研究,显示七律扬琴低音部分的音律类似传统十二律制,中高音部分则接近七平均律,但各音程稍有参差,不是完全平均,令正线旋律仍有传统律制的影子。据丘鹤俦《琴学新编》,七律扬琴能在"四盆"之间转换,苦喉即士工线。文章分析了苦喉与士工线的关系,推论当其他不固定音高乐器与扬琴合奏时,可能会因应乐曲的调式而把乐音微调。如果士工线旋律倾向传统羽调,其他乐器可以把正线的"乙"(即士工线的"上")奏得稍低;如果旋律属苦喉(或"特殊的羽调"),可以把正线的"乙"奏得稍高。这活的律制没有什么理论根据,只是约定俗成,不适宜强称为"七平均律",简单称为"粤乐七律"可能更好。这并不贬低其艺术意义,反而令粤乐更具地区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乐七律 七平均律 苦喉 士工线 丘鹤俦 《琴学新编》
下载PDF
文学“感伤”:时代主流话语里的艰难表达——孙犁的《琴和箫》和一段沉痛“肃托”史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展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5期201-204,共4页
孙犁小说《琴和箫》蕴藏了一段沉痛的“肃托”历史,但是这点被作家敏感的文学个性及表达层层遮掩。文章从其不断的历史叙述及其蕴含的矛盾中,发现了这段历史与文学伤感的真正内涵,揭示了作家对主流话语中的某些因素怀着深层戒惧。
关键词 《琴和箫》 肃托 主流话语 文学“感伤”
下载PDF
高罗佩《琴道》与传统文人想象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冬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4-116,7,共3页
值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百岁纪念之际,作者研究其琴学研究成果《琴道》,认为高罗佩不以西方音乐理论来合理化中国的琴学传统,而以明代文人生活的整体品味体来衬托琴,为西方读者建构了以琴为中心的明代文人生活想象。
关键词 高罗佩 《琴道》 文人想象
下载PDF
朱长文《琴史》综论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伟 《音乐探索》 2017年第1期93-100,共8页
朱长文的《琴史》是中国首部古琴专门史,它对琴学及音乐文献的辑存、校勘、考辨,使其具有了超越单纯史书的价值。在音乐美学方面,《琴史》是朱长文"人德""琴德"统一思想的具体化,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唯乐不可以... 朱长文的《琴史》是中国首部古琴专门史,它对琴学及音乐文献的辑存、校勘、考辨,使其具有了超越单纯史书的价值。在音乐美学方面,《琴史》是朱长文"人德""琴德"统一思想的具体化,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唯乐不可以为伪"的传统乐论观。在历史叙事方面,《琴史》在平实的叙事中,蕴蓄着朱长文对君子人格、古琴美学、历史伦理的深沉思考,是"春秋笔法"在音乐史方面的完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长文 《琴史》 春秋笔法
下载PDF
蔡邕《琴操·鹿鸣》考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德波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1-145,共5页
《鹿鸣》是先秦雅乐中的经典曲目,流传很广,保存时间较长。先秦时期作为雅乐的一个重要曲目,《鹿鸣》有着固定的篇章和演奏模式,在许多重要仪式中被运用。而琴曲《鹿鸣》则是汉代传统雅乐衰微,琴曲地位提升的产物。雅乐《鹿鸣》和琴曲... 《鹿鸣》是先秦雅乐中的经典曲目,流传很广,保存时间较长。先秦时期作为雅乐的一个重要曲目,《鹿鸣》有着固定的篇章和演奏模式,在许多重要仪式中被运用。而琴曲《鹿鸣》则是汉代传统雅乐衰微,琴曲地位提升的产物。雅乐《鹿鸣》和琴曲《鹿鸣》属于两个不同的音乐系统,有着各自的特点和运用场合,不能相互混淆。琴曲《鹿鸣》只是在题目上借鉴了雅乐古题,而在内容及演奏方式上没有关联。蔡邕在《琴操》中对于《鹿鸣》曲的题解,并非是对鲁诗说的简单沿用,而是根据琴曲特性及《琴操》整部书的内容风格所作的精心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邕 《鹿鸣》 《琴操》 雅乐
下载PDF
“琴德”与“文心”——论嵇康《琴赋》之袭故弥新及其余韵流风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展云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58,共9页
嵇康《琴赋》在效仿两汉音乐赋的创作模式及经典语汇的基础上,将骈俪之体与论说文风融入赋作,该赋体物神貌俱至、寄情清俊不俗。嵇康对于雅琴进行玄学化的描写,并赋予琴文化以更为丰富的内涵。嵇康建构起"含至德之和平"的琴德... 嵇康《琴赋》在效仿两汉音乐赋的创作模式及经典语汇的基础上,将骈俪之体与论说文风融入赋作,该赋体物神貌俱至、寄情清俊不俗。嵇康对于雅琴进行玄学化的描写,并赋予琴文化以更为丰富的内涵。嵇康建构起"含至德之和平"的琴德论,对于先秦两汉乐论、琴论有所继承并推新。嵇康《琴赋》扭转了两汉琴论以悲为美的风尚,从传统儒家乐论中重塑以和为贵的观念;同时摆脱了儒家琴论正心修身的教化观,将道家声无哀乐论引入其中,突出音乐的自然特性以及导养娱情的现实功效。古今中外文士对于嵇康《琴赋》的研读、欣赏与慨叹,丰富了文本的意义空间,使其琴德可感、文心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嵇康《琴赋》 音乐赋
下载PDF
《琴操》与昭君题材的文学化进程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作良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37-42,共6页
昭君形象作为信史记载首次见于《汉书》,其中的昭君尚是一个历史人物。至《琴操.怨旷思惟歌》的出现,昭君形象才正式进入文学领域,蔡邕赋予昭君人物形象强烈的寄托色彩,使得昭君出塞蒙上了浓烈的悲怨基调,同时象征性的借古鉴今手法的使... 昭君形象作为信史记载首次见于《汉书》,其中的昭君尚是一个历史人物。至《琴操.怨旷思惟歌》的出现,昭君形象才正式进入文学领域,蔡邕赋予昭君人物形象强烈的寄托色彩,使得昭君出塞蒙上了浓烈的悲怨基调,同时象征性的借古鉴今手法的使用,亦使整个和亲事件呈现出强烈历史感与现实感交错的特征。昭君作为纯文学形象出现在历史著作《后汉书》中,是《琴操》影响的直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操》 王昭君 寄托 象征性 文学化 《后汉书》
下载PDF
嵇康《琴赋》人伦内蕴发微 被引量:3
16
作者 桑东辉 《殷都学刊》 2014年第3期42-45,共4页
嵇康作为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历来皆标举其"越名教而任自然"和"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反名教思想。殊不知,在嵇康思想深处还有着调和名教与自然的倾向。其《琴赋》一文不仅是音乐美学名篇,更蕴含了其以琴德喻人德... 嵇康作为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历来皆标举其"越名教而任自然"和"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反名教思想。殊不知,在嵇康思想深处还有着调和名教与自然的倾向。其《琴赋》一文不仅是音乐美学名篇,更蕴含了其以琴德喻人德、遁世而超越、名教与自然的伦理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嵇康 伦理 《琴赋》
下载PDF
清切哀伤、诗体古旧的蔡邕的《琴操》——谦论汉代琴曲歌辞与乐府诗、五言诗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长山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年第2期68-71,共4页
蔡邕所整理的《琴操》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琴曲定性,界定它的审美特征。琴曲歌辞主要是四言和骚体,采用的是古老的诗歌形式,因此,对乐府诗与诗体演变的关系必须全面审视,不能片面强调它对五言涛生成的推动作用。琴曲歌辞重在抒情,篇幅短小... 蔡邕所整理的《琴操》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琴曲定性,界定它的审美特征。琴曲歌辞主要是四言和骚体,采用的是古老的诗歌形式,因此,对乐府诗与诗体演变的关系必须全面审视,不能片面强调它对五言涛生成的推动作用。琴曲歌辞重在抒情,篇幅短小,这也是它和其它乐府诗的重要区别。蔡邕是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整理琴曲歌辞,流露出对旧诗体的依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邕 《琴操》 汉乐府 五言诗
下载PDF
儒学视野中的朱长文琴学思想探析——以《琴史》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俞飞 《音乐探索》 CSSCI 2011年第4期60-62,共3页
朱长文编纂的《琴史》为中国古代琴史与琴学史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朱氏在《琴史》中灌注了深厚的儒学旨趣,可以说《琴史》总体上即是在儒学思想的框架内展开记载论述的,具体表现在其琴学观强调尊圣重道、崇古尚雅、观政易俗... 朱长文编纂的《琴史》为中国古代琴史与琴学史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朱氏在《琴史》中灌注了深厚的儒学旨趣,可以说《琴史》总体上即是在儒学思想的框架内展开记载论述的,具体表现在其琴学观强调尊圣重道、崇古尚雅、观政易俗三个方面。《琴史》既是专门的琴学专著,又是对儒家思想文化尤其是儒家音乐思想的一个具体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视野 朱长文 学思想 《琴史》
下载PDF
感伤及其他:一个故事的三种写法——关于孙犁《琴和箫》的症候式阅读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4-17,共4页
孙犁在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的文学创作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明丽、向上的诗意风貌,表达出他对一个大时代的激情参与和诗意传达,凸显出一个应和时代脉动的战士作家形象。但他作为体制内主流作家的独特之处,在一定程度上或许源于他那宏大的时... 孙犁在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的文学创作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明丽、向上的诗意风貌,表达出他对一个大时代的激情参与和诗意传达,凸显出一个应和时代脉动的战士作家形象。但他作为体制内主流作家的独特之处,在一定程度上或许源于他那宏大的时代想象并没有全然遮蔽言说主体的个人性。短篇小说《琴和箫》的感伤气质和作者对它的两度改写,是彰显孙犁作为个体与时代之间存有裂隙的症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和箫》 孙犁 裂隙 症候
下载PDF
《琴清英》的文学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娜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44,共4页
扬雄《琴清英》的出现,标志着琴曲歌辞文本化的开端,深刻反映出两汉之际士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夫妻偕隐"题材的滥觞、"双双化鸟"结尾的设置以及"主动性死亡"叙事等,使其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完全有... 扬雄《琴清英》的出现,标志着琴曲歌辞文本化的开端,深刻反映出两汉之际士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夫妻偕隐"题材的滥觞、"双双化鸟"结尾的设置以及"主动性死亡"叙事等,使其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完全有必要被纳入文学研究视野,为研究琴史,研究古琴与汉代文化的关系,研究"古琴"与"文学"的关系,乃至揭示诸多文学现象产生的原因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琴清英》 文学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